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节 三亚之现状(一)
目录:临高启明| 作者:吹牛者| 类别:玄幻奇幻
最初元老院对三亚的规划是围绕着田独矿进行的,大致就是沿着榆林湾沿岸一线进行开发建设。
但是随着项目推进,他们很快发现原有的规划并不适合所谓的“海南岛南部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建设用地太少了。季润之表示如果三亚未来只定位是海军港口和资源输出港的话,选择榆林湾周边是没有问题的,不但港口条件优越,地形上也易守难攻。若是作为一个工商业城市来说则远远不够。所以三亚特别市的选址还是以三亚湾沿岸作为市区。
小艇从榆林堡码头启航,沿着榆林湾的西岸航行,海风猎猎,虽是冬日,榆林湾上的海风依然弥漫着夏天的气息。
阳光、沙滩、大海……在任何时空,这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然而许延亮却无心欣赏,他按照站在身旁的汤梦龙的指点,辨识着沿岸的主要山川河流。
“这是兔尾岭,”汤梦龙指点着,“兔尾岭和鹿回头两个山头中间就是大东海。”
虽说在另外一个时空许延亮来过这里,此刻完全抹去了人工建筑痕迹和密密麻麻游客的大东海却让他有些陌生。他仔细辨认着这里的景色,努力与脑海中的印象对照起来。
大致的地形还是一样的:大东海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半月形浅水海湾。水面是月牙形的沙滩,南面是浩渺无边的大海,这里沙平水清,风轻浪细。岸边的木麻黄,翠绿成荫。从旅游的角度来说的确中国少有的亚热带风光的海滨景区。
不过此时此刻,大东海还是一片寂寥的海湾,这里人烟稀少,海滩上除了有少数渔民活动的痕迹之外,只剩下海湾深处的几栋略显破烂的高脚屋了――这些是当初给元老们修建的“海滨度假小屋”,当初也曾经是元老们来三亚的“打卡圣地”。带着女仆到这里来度假一度风靡元老院。这几年元老们的新鲜劲过了,来得人渐少,办公厅和三亚市政府也懒得经常修缮,几场台风一过,已然变得破烂不堪,摇摇欲坠了。
本时空的三亚还是不够吸引人――蓝天大海这种资源,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人,元老院在这里的建设到底还是差了些。“纯天然”的小木屋到底无法满足元老们的享受需要的。
横渡大东海绕过一个海角便到了小东海。可以看到标志性的鹿回头岭,海军在山岭制高点上设立了炮台和观察塔楼。启明星旗猎猎飘扬。
山岭下是一座大型棱堡,拱卫着停泊场。这里停泊着多艘轻型风帆战舰。岸上有穿着白色制服的海军士兵在操练。
“这里没有民船?”
“这里是军港。照规矩,榆林湾和大小东海都只有元老院的船只可以进出停泊,民船一概不能进入。”汤梦龙说,“民船都停泊在三亚湾那边。”
因为已经事先关照过,所以炮台没有鸣炮致意。交通艇喷着烟汽绕过鹿回头,便进入了广阔的三亚海湾。
从船上望去?在三亚湾的东北方向的海滨出现了成片的建筑物?亦能看到樯桅。
“三亚特别市了到了。”汤梦龙用手一指。
三亚源于本地一个土名三亚的小村落。它在唐代有个正式的名称临川县,以“临河近川”得名。这条河也就因而得名临川水。
县址按照《崖州志》记载?在州城“东南一百一十里盐场西南山中”。南依大曾岭?北接豪霸岭,东依打狗岭而西临河川。
临川县在五代时被废黜?一直到宋神宗才又置临川镇。然而到了南宋末年,此地已经成了土匪盘踞之处?在此之后?临川便再无声息,明代正德年鉴修撰的《琼州志》的记载,此地只是“石街尚存”。可见已经彻底荒废了。
但是临川水的出海口临川港却在此时兴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宋代开始?本地海滨有了盐场?为了输出食盐,临川水的入海口便成了天然的河港,用以输出食盐。
明代在临川港附近设置了临川里,具体的位置就是正处于三亚河和临川河两条三亚地区的主要河流中间的“龙坡”。明代崖州所管辖的十四个“里”中就包含有临川里。可见当时人口至少也有百十户人家。
然而当初元老院的三亚开发部队到来的时候,临川里的人口已经锐减到不到五十户。且都是所谓的“灶籍”?也就是专职晒盐的盐民。显而易见,此地之所以设了一个里完全是因为有盐场的关系?三亚盐场尽管列入户部管辖的琼岛六大盐场之一。年产海盐亦不过几千石。王洛宾等人登陆榆林的时候,派人来过此地作了社会调查?当时盐场处于是近乎废弛的状态,只有少量盐民还在小规模的生产。
“……王洛宾当了市长之后?在盐场也搞了技术改革?引进了风车提水浓缩技术?现在盐场的产量是起来了。但是感觉企划院的需求也不是很旺盛……”汤梦龙抱怨道。
“盐化规模一直起不来,晒那么多盐有啥用。人能吃多少?”许延亮说,“海南广东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盐!你这海南岛南边晒的盐,运到临高就比马袅的盐贵了,企划院要不是为了维持盐场运作,从三亚运盐根本就是不合算的!”
“等儋州的化工区搞起了了,不知道情况能不能好转。”汤梦龙闷闷不乐,“现在的盐场工人还是太穷了。累死累活就是填个肚子而已。”
虽说盐场是属于企划院管辖的,但是盐场工人都生活在三亚,他们的吃穿住行消费可以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刺激三亚消费的作用。
田独的矿工和盐场的盐工,是目前三亚最大的两个消费群体。如果他们日子过得太窘迫,这三亚的商业自然也提升不起来。
“哪有这么快。”许延亮说,“这个工程吧,蓝图是画得够大的,就差直接把儋州都改成工业园了,可你要指望它来造成海盐供应危机,起码还得等个两三年吧。”
“两三年不碍事,只要能搞起了,我在这当一辈子市长都乐意。”汤梦龙说,“这里环境好。”
“环境好你怎么不把老婆孩子都接来?”许延亮忍不住笑了。
“孩子接来上哪里念书?这里只有一座国民小学――当初说要在三亚复制芳草地模式,搞一所十年制的国民学校,王洛宾一走也没下文了。地倒是圈好了。现在三亚最不值钱的就地!”
俩人站在甲板上指点江山,航渡时间虽然漫长倒也不觉得无趣。交通艇进入三亚湾,。三亚港的港口条件很好,水深湾阔,内港有良好的避风条件,因而在清代取代了内河河口港的临川港。元老院也把主要商港设立在此。
“这里停靠的船还不少!”许延亮看到港口颇有帆樯林立的意思。粗粗一看,大约有百十艘大小船只停泊。大多数是南中国海沿岸常见的各种中小型船只,但是期间也夹杂着几条大型商船。
汤梦龙皱了皱眉头:“实话说,船来得的确不少,但大多是不来做买卖的。”
这里是琼南最好的避风港口,又有海警的常规巡逻和岸防部队的保护,还有专门的修船厂提供修船服务。周边的渔船和途径海南的商船很多都会选择在三亚靠泊补给。南下的商船如果返航延迟了,错过了返程的季风,也会选择在三亚过冬。
“……实话说我们这里的商家也不能算不努力了,但是没法子,这里能选购的货物种类太少了,有的存货还不足。人家宁可上临高或者广州去采购。我们就是挣个服务费。相比之下,还是渔业比较兴旺,勋素济当年在这里搞了个食品加工厂,就地收购加工渔获,倒是效益不坏。也算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了――还帮着盐场消化了不少食盐。”
“挣服务费也不错啊,新加坡是个小国家,自己生产不多,消费也有限,但是不妨碍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货物集散中心。”许延亮心想,三亚的先天不足是很难克服的,想让它变成商业中心恐怕力有未逮,但是搞成一个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或许还是有可能的。
“但愿如此吧。”汤梦龙说,“就希望你们能给我这里带来新生意啊。国策企业里,总部设在我们这里的,你们是第一家。”
“哪里,哪里,还是要请市政府多多支持我们。”
交通艇在二人的互相吹捧客气中缓缓靠上了码头。三亚的天气又比临高要热得多,更不适合养马,公务马车自然是没有了,汤梦龙平时的代步工具便人力车。
二人上了人力车,一路往市政府而去。
三亚市的市政府设在龙坡,在元老院绘制得新地图上,这个地方叫“河东岛”。处于三亚河和临川河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块。不直接靠海,相当于三亚的内城地区,季润之当初的规划是把这里作为三亚的行政和文教中心。
但是随着项目推进,他们很快发现原有的规划并不适合所谓的“海南岛南部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建设用地太少了。季润之表示如果三亚未来只定位是海军港口和资源输出港的话,选择榆林湾周边是没有问题的,不但港口条件优越,地形上也易守难攻。若是作为一个工商业城市来说则远远不够。所以三亚特别市的选址还是以三亚湾沿岸作为市区。
小艇从榆林堡码头启航,沿着榆林湾的西岸航行,海风猎猎,虽是冬日,榆林湾上的海风依然弥漫着夏天的气息。
阳光、沙滩、大海……在任何时空,这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然而许延亮却无心欣赏,他按照站在身旁的汤梦龙的指点,辨识着沿岸的主要山川河流。
“这是兔尾岭,”汤梦龙指点着,“兔尾岭和鹿回头两个山头中间就是大东海。”
虽说在另外一个时空许延亮来过这里,此刻完全抹去了人工建筑痕迹和密密麻麻游客的大东海却让他有些陌生。他仔细辨认着这里的景色,努力与脑海中的印象对照起来。
大致的地形还是一样的:大东海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半月形浅水海湾。水面是月牙形的沙滩,南面是浩渺无边的大海,这里沙平水清,风轻浪细。岸边的木麻黄,翠绿成荫。从旅游的角度来说的确中国少有的亚热带风光的海滨景区。
不过此时此刻,大东海还是一片寂寥的海湾,这里人烟稀少,海滩上除了有少数渔民活动的痕迹之外,只剩下海湾深处的几栋略显破烂的高脚屋了――这些是当初给元老们修建的“海滨度假小屋”,当初也曾经是元老们来三亚的“打卡圣地”。带着女仆到这里来度假一度风靡元老院。这几年元老们的新鲜劲过了,来得人渐少,办公厅和三亚市政府也懒得经常修缮,几场台风一过,已然变得破烂不堪,摇摇欲坠了。
本时空的三亚还是不够吸引人――蓝天大海这种资源,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人,元老院在这里的建设到底还是差了些。“纯天然”的小木屋到底无法满足元老们的享受需要的。
横渡大东海绕过一个海角便到了小东海。可以看到标志性的鹿回头岭,海军在山岭制高点上设立了炮台和观察塔楼。启明星旗猎猎飘扬。
山岭下是一座大型棱堡,拱卫着停泊场。这里停泊着多艘轻型风帆战舰。岸上有穿着白色制服的海军士兵在操练。
“这里没有民船?”
“这里是军港。照规矩,榆林湾和大小东海都只有元老院的船只可以进出停泊,民船一概不能进入。”汤梦龙说,“民船都停泊在三亚湾那边。”
因为已经事先关照过,所以炮台没有鸣炮致意。交通艇喷着烟汽绕过鹿回头,便进入了广阔的三亚海湾。
从船上望去?在三亚湾的东北方向的海滨出现了成片的建筑物?亦能看到樯桅。
“三亚特别市了到了。”汤梦龙用手一指。
三亚源于本地一个土名三亚的小村落。它在唐代有个正式的名称临川县,以“临河近川”得名。这条河也就因而得名临川水。
县址按照《崖州志》记载?在州城“东南一百一十里盐场西南山中”。南依大曾岭?北接豪霸岭,东依打狗岭而西临河川。
临川县在五代时被废黜?一直到宋神宗才又置临川镇。然而到了南宋末年,此地已经成了土匪盘踞之处?在此之后?临川便再无声息,明代正德年鉴修撰的《琼州志》的记载,此地只是“石街尚存”。可见已经彻底荒废了。
但是临川水的出海口临川港却在此时兴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宋代开始?本地海滨有了盐场?为了输出食盐,临川水的入海口便成了天然的河港,用以输出食盐。
明代在临川港附近设置了临川里,具体的位置就是正处于三亚河和临川河两条三亚地区的主要河流中间的“龙坡”。明代崖州所管辖的十四个“里”中就包含有临川里。可见当时人口至少也有百十户人家。
然而当初元老院的三亚开发部队到来的时候,临川里的人口已经锐减到不到五十户。且都是所谓的“灶籍”?也就是专职晒盐的盐民。显而易见,此地之所以设了一个里完全是因为有盐场的关系?三亚盐场尽管列入户部管辖的琼岛六大盐场之一。年产海盐亦不过几千石。王洛宾等人登陆榆林的时候,派人来过此地作了社会调查?当时盐场处于是近乎废弛的状态,只有少量盐民还在小规模的生产。
“……王洛宾当了市长之后?在盐场也搞了技术改革?引进了风车提水浓缩技术?现在盐场的产量是起来了。但是感觉企划院的需求也不是很旺盛……”汤梦龙抱怨道。
“盐化规模一直起不来,晒那么多盐有啥用。人能吃多少?”许延亮说,“海南广东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盐!你这海南岛南边晒的盐,运到临高就比马袅的盐贵了,企划院要不是为了维持盐场运作,从三亚运盐根本就是不合算的!”
“等儋州的化工区搞起了了,不知道情况能不能好转。”汤梦龙闷闷不乐,“现在的盐场工人还是太穷了。累死累活就是填个肚子而已。”
虽说盐场是属于企划院管辖的,但是盐场工人都生活在三亚,他们的吃穿住行消费可以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刺激三亚消费的作用。
田独的矿工和盐场的盐工,是目前三亚最大的两个消费群体。如果他们日子过得太窘迫,这三亚的商业自然也提升不起来。
“哪有这么快。”许延亮说,“这个工程吧,蓝图是画得够大的,就差直接把儋州都改成工业园了,可你要指望它来造成海盐供应危机,起码还得等个两三年吧。”
“两三年不碍事,只要能搞起了,我在这当一辈子市长都乐意。”汤梦龙说,“这里环境好。”
“环境好你怎么不把老婆孩子都接来?”许延亮忍不住笑了。
“孩子接来上哪里念书?这里只有一座国民小学――当初说要在三亚复制芳草地模式,搞一所十年制的国民学校,王洛宾一走也没下文了。地倒是圈好了。现在三亚最不值钱的就地!”
俩人站在甲板上指点江山,航渡时间虽然漫长倒也不觉得无趣。交通艇进入三亚湾,。三亚港的港口条件很好,水深湾阔,内港有良好的避风条件,因而在清代取代了内河河口港的临川港。元老院也把主要商港设立在此。
“这里停靠的船还不少!”许延亮看到港口颇有帆樯林立的意思。粗粗一看,大约有百十艘大小船只停泊。大多数是南中国海沿岸常见的各种中小型船只,但是期间也夹杂着几条大型商船。
汤梦龙皱了皱眉头:“实话说,船来得的确不少,但大多是不来做买卖的。”
这里是琼南最好的避风港口,又有海警的常规巡逻和岸防部队的保护,还有专门的修船厂提供修船服务。周边的渔船和途径海南的商船很多都会选择在三亚靠泊补给。南下的商船如果返航延迟了,错过了返程的季风,也会选择在三亚过冬。
“……实话说我们这里的商家也不能算不努力了,但是没法子,这里能选购的货物种类太少了,有的存货还不足。人家宁可上临高或者广州去采购。我们就是挣个服务费。相比之下,还是渔业比较兴旺,勋素济当年在这里搞了个食品加工厂,就地收购加工渔获,倒是效益不坏。也算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了――还帮着盐场消化了不少食盐。”
“挣服务费也不错啊,新加坡是个小国家,自己生产不多,消费也有限,但是不妨碍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货物集散中心。”许延亮心想,三亚的先天不足是很难克服的,想让它变成商业中心恐怕力有未逮,但是搞成一个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或许还是有可能的。
“但愿如此吧。”汤梦龙说,“就希望你们能给我这里带来新生意啊。国策企业里,总部设在我们这里的,你们是第一家。”
“哪里,哪里,还是要请市政府多多支持我们。”
交通艇在二人的互相吹捧客气中缓缓靠上了码头。三亚的天气又比临高要热得多,更不适合养马,公务马车自然是没有了,汤梦龙平时的代步工具便人力车。
二人上了人力车,一路往市政府而去。
三亚市的市政府设在龙坡,在元老院绘制得新地图上,这个地方叫“河东岛”。处于三亚河和临川河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块。不直接靠海,相当于三亚的内城地区,季润之当初的规划是把这里作为三亚的行政和文教中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临高启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临高启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