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发明” 第四十一节 青铜兵器
目录:初级春秋| 作者:法拉第|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在大操场,养敖正带领一帮甲士列队训练。(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他们10人一组,有一个领头的叫什长。养敖最初把人分成了前后两排,第一排的主要任务就是抵挡敌人的进攻,因此最重要的装备是盾。养敖也利用姜海涛的“发明”,对盾作了比较大的改进。
过去的盾一般是直径一米的圆形,可以单手使用。一人来高的木盾虽然防护更好,但在过去没法采用。因为单手使用不太容易了,必须经过专门训练。而且更重要的是,盾造起来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用木条拼接而成。为了减少开裂的危险,还得横竖排两层。过去要用硬木制木条,成品率不高,厚薄也不均匀,盾越大越难造。现在有了框锯和刨子,大工场已经能大量制造一人来高的大木盾,而且比过去还轻一点。相对来说,盾上所需要的漆、皮革反倒不够用了。上漆是让木盾可以承受雨水潮湿、经久耐用的重要工序。过去造一面盾不容易,因此仔细上漆保护相对来说也很重要。皮革能降低木盾开裂的危险,因此也比较重要。可是现在制取木条容易后,这两道工序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养敖干脆让工场造了一些纯木盾,打算用坏后直接换新的。
第一排的5个人,每人左手拿盾,右手拿短兵器,第二排则使用长兵器和弓弩,包括踏张弩。姜海涛来参观时,就看到了春秋时期的各种兵器,除了常见的剑、戈,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比如戟、矛、铍、啄、殳、斧、钺、戚、椎、刀等。
这里面只有刀、矛和姜海涛印象中的刀、枪最接近,但外形和他记忆中的区别很大。
姜海涛现在看到的矛头,不是那种又窄又尖的菱形。养敖告诉他前面的尖头叫“锋”,中间那条棱线叫“脊”,两侧突然变薄展开的部分叫“叶”,锋利的边缘叫“刃”。这么一介绍,姜海涛感到它确实像一片树叶,但不是柳树那样的窄叶子,而是宽大的树叶子。你问到底什么树?不好意思,姜海涛只认识柳树。矛头上有叶的部分长约20厘米,前部很尖,向后变宽,逐渐达到了7、8厘米,然后圆弧状收拢。姜海涛看了半天,感觉它也像一个水滴形,只不过水滴的尾巴变成了尖头。[注024101]
矛头的后半部分,倒是和姜海涛见过的枪头差不多,一个近似圆锥的套筒,养敖说那叫做“骹(qao1)”,是套在木柄上的。骹的外面还有一对孔纽,用来固定木柄,以及缨。缨的作用是防止矛头上的血流到木柄上,影响握持。
--------------------------
刀则分短刀和长刀两种。短刀只有40厘米左右,刀柄的端头被铸造成羊头形状。长刀其实也不是后世所说的长刀。它的刀身长度只有40厘米左右。刀背上有三个筒形部分,养敖说是“銎”,用来插木柄的。所以所谓的长刀,实际上是长木柄的刀。
不管长刀、短刀,刀身都很宽,从刀背到刀刃足有5、6厘米。姜海涛可在电视上见过马刀、日本刀,刀身至少半米多长,可宽度只有两指左右,也就3、4厘米吧。因此现在这春秋时期的刀,看起来比抗日电影中砍鬼子的大刀还短粗。更让他惊讶的是,现在这些刀中,大多数的刀头向上翘起,因此刀的正前方不是刀尖,而是一段弧形的刀刃。别看刀身不长,可是又宽又厚,因此整把刀并不轻,都有1、2公斤重。姜海涛提起一把长柄刀挥了两下,感觉派头有点像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看到姜海涛对这两种兵器最关心,养敖有点奇怪,告诉他这俩并不是现在军队中常用的。询问为什么,并且试着用刀、矛对付了一下木桩,姜海涛总算明白为什么这俩东西不吃香了。材料!
青铜,这玩意根本不像后世的钢铁那么坚硬,所以青铜矛的穿透力不咋地,碰上稍微坚固的皮甲就刺不穿。而且就算刺普通皮甲,矛尖也比较容易损坏、变形,用不了多久。姜海涛问养敖,为什么不把矛叶造窄一点,甚至变成菱形截面。养敖告诉他,这样不容易把刃磨锋利,而且不耐用。但是有些地方铸造青铜的技艺比较好,能够把矛头铸造得更加坚硬,同时又不容易折断,因此矛头比较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比如吴国,就擅于铸造好矛,特别是矛叶比较窄的。
青铜刀,要造出薄薄的锋利刀刃也很困难,因此刀身都比较厚。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刀身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即便这样,青铜刀砍两下也容易缺口、卷刃。所以它和钢刀根本不一样,威力不是来自于刀刃的锋利,而是整刀的分量。后来看到斧、钺、戚,姜海涛感觉青铜刀更像是它们这一个系列的。
--------------------------
斧、钺、戚,三种兵器长得很像。斧,和姜海涛在后世看到的斧头差不多,但大多了,宽10多厘米,厚10厘米,中间有孔穿一根木柄。斧下方的刃距离木柄30厘米左右,15、16厘米宽。从侧面看,斧近似一个长方形。而钺比较四方,也很大,长、宽都在40厘米左右。但是它不厚,上面的木柄也不是穿过去的,而是通过钺上的一些孔,穿绳绑住。钺下面的刃也是弧形,前后端微微上翘。戚,相当于外形缩小的钺,长、宽10多厘米。斧、钺、戚,都是以劈砍为主的兵器,主要靠份量取胜。斧、钺都有10来公斤,戚也在1公斤左右,比青铜刀略轻一点。其中钺由于刃最宽大,用得最多。
如果以钺为基准,那么可以这样看其它几种兵器:戚是按比例缩小的钺,斧是变窄变厚的钺,刀是被拉长的钺。这四种兵器,耗费的青铜、力气都比较多,军队里用得很少。像养锜那样力大的人,也嫌它们不够灵活,不爱使用。
--------------------------
因此,剑,仍旧是最主要的短兵器。它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却有很多讲究。
剑的最下面,是一个伞盘形的部分,叫做“首”,底部一般都刻有圆环形图案,还可以装饰一些珠宝,是剑上最主要的装饰部分。
握把的主体是一根青铜芯,叫做“茎”,外面有两三圈凸起,叫做“箍”。把一些木片、麻布、皮革、丝绸缠绕在茎上,再借助箍的摩擦防止滑动,就形成了粗细趁手的握把。这些麻布、皮革的缠绕方法也非常讲究,有点像编辫子。
握把前面和剑身之间,一般都有一部份比剑身粗大一点,叫做“格”。有的格外形复杂,既漂亮,又能更好地保护持剑的手。整个握把部分10厘米左右,正好一手握持。
剑身上,中间是“脊”,两侧是“刃”,前面是“锋”。虽然剑身看起来结构简单,学问却最多,因为它是青铜剑的杀敌部分。最明显的就是剑身长短、剑刃曲线。养敖给姜海涛看了几把不同长度的青铜剑,剑身从30多厘米到80厘米都有。
短剑的剑身大多是平直的,前面呈弧线收拢成峰。也有的从格到锋略微收窄,比如从5厘米缩到3厘米,然后收拢成锋。
中等长度的剑,剑身50厘米左右。普通士兵用的,剑身平直,宽度从格到锋基本一样。贵族们用的就更高级一些,比如养敖用的那把。它的剑身从格开始,从6厘米缓慢变窄,到30厘米左右的地方就变成了5厘米;然后出现明显的弧线收窄,到40厘米左右时缩到4厘米;随后保持这个宽度几厘米,最后收拢成锋。整段剑身的刃是一个两度内弯的弧形,有点像在一把短剑前面加上一段稍小一点的另一把短剑。养敖说这样刺入人体后能造成最大伤害。就算没有刺入,这两段弧线沿人体、皮甲表面划过时,切割效果也要比单一线条的刃更好。而在挥舞时,由于剑身后宽前窄,因此重心稍微靠后,能更加灵活。当然,这种双曲线的剑身,铸造、打磨起来要更麻烦。
养敖说归豹等贵族用的剑和他这把相比,剑身从格开始就是5厘米,平直地延伸到30厘米左右,然后就和他那把一样了。因此他们的剑略轻一点,但铸造起来要比他这把更复杂。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注024102]
其它大诸侯国的有些青铜剑,剑身更加复杂。养敖曾经在路过胡国的晋国使者那见过一种曲刃剑,于是在地上给姜海涛描绘了一下。
那把剑的剑身尾部5厘米左右宽,但两侧首先呈弧形展开,往前几厘米后就有6厘米宽了,再随着弧形恢复到5厘米宽。这时弧线转变弯曲方向,形成内凹,让剑身再次变宽,到距离格20多厘米的地方形成一个尖角。然后剑身沿着内凹曲线变窄,最后到50厘米左右附近开始收拢成锋。因此这把青铜剑的两刃,尾部有一段弧形凸起,中部有一对尖角,是一条很复杂的曲线。剑身侧面中间的脊,也不是简单的棱线,尾部是窄平面,前部才是棱线,所以剑的截面在尾部是六边形,中部是菱形。
听着养敖的讲解,看着他在地上画出的曲线,姜海涛忍不住说:“这么复杂,有用处吗?”“这种曲刃剑刺入人体后,有这一对尖角,自然更厉害。后面这段宽、厚,不容易折断。不过它铸造起来确实麻烦多了,我们胡国工匠造不出来。”“看着倒是挺漂亮的。”“不错。当时我看到后也很羡慕。听那使者说,他这把曲刃剑铸造起来,相当于20把普通剑。”“啊!这么贵!”“不过依我看,他那把剑主要是为了好看,不一定好用。如果用比较容易流动的铜水,铸造起来就没那么麻烦,但经不起大力击刺,很容易折断。真要是能上阵厮杀,铸造时就很麻烦了。铜水的比例,木模的雕刻,陶范烘干,都必须非常仔细。”
对这种胡国没有的花哨剑,姜海涛没有继续深究下去,拿起了最长的一把剑。它的剑身长度超过70厘米。养敖告诉他,为了控制全重和重心,长剑的剑身一般也和他自己那把剑一样,后宽前窄。但是长剑铸造起来也不容易,刺击时比较容易折断,因此在胡国长剑不多,养敖也不准备采用。
姜海涛问他既然不用,为什么还把它拿来。养敖说他原先想用这种长剑。因为加入踏张弩、砲弩后,前面的甲士以防守为主,因此他最初准备学习吴**队的经验。那里河水、沼泽很多,不利于战车作战,这让吴**队很重视步卒的近身格斗,结果他们的兵器就以坚硬的皮甲、木盾,还有长剑为主。相对于短剑,长剑可以更早刺中敌人。特别是在用大而笨重的木盾时,短剑灵巧的优点无法发挥,长度上又非常吃亏,最好用长剑。但养敖试了几次后发现,这长剑还是很容易损坏,有点用不起。后来他和薳书、养锜等人商量后,觉得吴国有一个大铜矿,铸剑水平也要比胡国高,因此用得起长剑;而胡国没有这个条件,不能照着吴国学。
因此现在这第一排人到底用什么兵器,养敖还在犹豫呢。第二排人,无论是否用弩,肯定将以长兵器为主。但姜海涛最熟悉的枪,或者说矛,现在不是最好的选择。主要原因和长剑一样——青铜材料不适合造高性能的矛,胡国的铸造水平也不够好。春秋时期的主要长兵器还有戈、戟、啄、铍。
--------------------------
戈,怎么说都是现在春秋兵器的老大,甚至比剑用得还多。而且在姜海涛的印象中,戈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兵器,什么埃及希腊古罗马,都没有类似的。经过养敖的介绍,看过几把不同的戈之后,姜海涛对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杆完整的戈能够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戈头、柲。柲就是木柄。在一些制作精美的戈上,比如归豹的卫队用的戈,还有保护戈头的鞘,装在柲尾的鐏,前面的柲冒。当然,戈的核心部分还是青铜造的戈头。
戈头杀伤敌人的第一主力,就是前面的那个尖,叫做“锋”。这是古人受到尖尖的鸟嘴启发,创造出来的。整个“鸟嘴”叫做“援”。它就像一个横放的短剑,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援的前面是“锋”,中间是“脊”,上下是“上刃”和“下刃”。其中下刃是杀伤敌人的第二主力。如果前锋没有啄中,或者伤害不大,戈手只要向回一拖,就可以利用下刃像镰刀那样割伤敌人。为了增强这个“镰刀”效果,下刃在靠近援的根部还向下弯曲过渡,形成一个弧形,叫做“胡”,这样整个援就从短剑,稍微向镰刀变了点。上刃在推戈时,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在戈头的后部是“内”,基本上方方的,没什么杀伤力,就是为了方便平衡和固定。胡和内之间,就是固定柲的部分,叫做“阑”,一般有凸起的条状,可以靠在柲上。它的长度和援差不多,接近20厘米。胡和内上靠近阑的地方还有三个孔,一个在援的脊线之上,两个在胡上,用来穿绳绑定长木杆,也就是柲。
柲的截面是椭圆的,便于控制戈头的方向。养敖还告诉姜海涛,最好的柲不是一根整木杆,而是用几根细长的竹片并在一起,再缠上丝线。放在前侧的竹片,是用长了一两年的新竹子做的,放在后侧的则是三五年的老竹子。姜海涛立刻回想起,造弓的豫曾经告诉他,新竹子弹性好,老主子坚硬,所以造竹弓时也是在后侧用老竹,前面用新竹。这样后侧抗压,前侧抗拉。现在戈的柲也这样造,显然是为了在戈头撞上敌人时,不容易折断。
--------------------------
戟,可以说是戈、矛的组合,相当于戈柲在顶部伸出一段,安上一个矛头。养敖说在很多大国的战车上,戟用得比戈还多。它既能钩割敌人,也可以刺击,因此用起来更加灵活。[注024103]
但这玩意也只适合给战车上的甲士用,因为它相当于两件兵器合成一件。要是给步卒,养敖觉得还是用不起,而且步卒们掌握它更困难,需要过多的时间来练习。
啄,可以看作一个加长了援的戈,并不适合在战阵上使用,守城倒是还行。
最后一种长兵器,铍,让姜海涛觉得不错。它可以看作一把装着木柄的短剑。铍身和剑身差不多,一般长30~40厘米,宽3、4厘米,也有锋、刃,不过脊不像剑身上的那么明显,大多铸造成平脊,因此截面呈扁六棱形。它的茎也是扁的,而且比剑的茎长,方便插到木柄中。茎上面还有几个圆孔,可以穿入绳索,再缠绕捆绑在木柄上,加强固定。说它像矛也行,只是和矛比,前面的金属头长一些、窄一些,装木柄的方式不一样。
--------------------------
短兵器除了剑,其实还有殳、椎。这俩东西说白了就是大棒,只不过前者用硬木造,后者用青铜。它们完全是靠重量去伤害敌人。椎的威力不小,但分量太重了,普通甲士、步卒根本用不了。殳轻一些,比较便宜,适合给步卒用,但威力太小。姜海涛在蓼城发明的连杆殳是一种不错的长兵器,但主要还是在守城时好用。如果在这里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砸到前排的战友。因此养敖觉得,连杆殳只能让一些经过训练的步卒用,成不了什的标准兵器。
--------------------------
养敖已经试验过了很多种组合。前排都有5面大木盾,但兵器有很多组合方案,5剑3戈2弩、5剑5戈、5剑3戈2戟。他甚至还尝试过用2把殳代替2把剑,因为步卒们不一定能得到足够数量的青铜兵器。但试验后发现,殳和盾没法配合使用,只能作罢。直到现在,他也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编组方式。
姜海涛问养敖,为什么不直接在5面盾的后面,摆上几排戈、戟、矛,并且把它们的柲加长,全都可以伸到盾的前面。他记得好像是古希腊有个“密集阵”,就是十几排人举着长矛,往前推进时有好几排密密麻麻的枪头冲着敌人。养敖听后惊讶了半天,然后反问他:如果对方派几个人,各持一面坚固的盾牌,斜立在地上顶住,你的青铜长矛能刺穿吗?这么一问,姜海涛还真有点含糊了。现在这矛、剑,刺穿普通的小盾还有点可能,但对于一人多高的大盾,再往后斜斜一下,那还真不容易刺穿。这时候长矛阵怎么办?继续前进,盾后的敌人就靠近方阵跟前了,长矛已经毫无用处。对方只要有一个人突破盾牌,就能进入方阵内部,用剑进行屠杀。养敖还批评说,这个阵形只能对付正前方,敌人只要在一侧打开一点缺口,就全部完蛋了。
对于这么单调的阵法,养敖批评得一无是处。他说只靠一种兵器排出的阵法,可能会很有效,但必然只能针对少数情况,而且会有特殊的缺点,很容易被对方攻破。姜海涛听后一想,似乎确实如此,现代步兵班里也经常是冲锋枪、步枪、机枪搭配着。
要说现在这些青铜兵器里,姜海涛最看好哪些,他还是偏好刀矛。“十八般兵器”里除了刀、枪、盾,好像还有锤、鞭、锏、链、斧、钺、戟、棒,另外什么三尖两刃刀、九节鞭、流星锤,中国古代的冷兵器多啦。可是用了两三千年,上阵厮杀的小兵小卒用得最多的还是刀、枪、盾。虽然略有变化,但基本结构都是这样。这足以说明,这三样兵器最适合大多数情况。
不过现在他面对的是青铜兵器,刀砍枪刺都不厉害,只有割、啄管用,怎么办呢?姜海涛想不出什么办法。另外,他的来意主要是看踏张弩、砲弩怎么用。
在过去,弓手大多专门组织在一起作为“远程火力”。现在有了砲弩后,姜海涛觉得可以把踏张弩配备到“前线”,与剑、盾等格斗兵器配合使用。
可是养敖经过几天试验,发现这需要比较高的配合技巧,甲士们可以采用,从国人征召的步卒完成不了。在和姜海涛商量后,他们决定还是单独组建一些什,叫做“弩什”,和前面那些用盾、剑的标准什相区别。作战时,弩什排列在标准什的后面。敌人靠近时,前面的步卒们先蹲下,让弩什射杀敌人,也与射程更远的砲弩形成接替;敌人靠近后,弩什就在后面配合作战,既可以在步卒们突然一起蹲下后统一发箭射杀敌人,也可以寻机越过人墙进行射杀。这样集中编制,还可以方便训练和管理。
对于敌人的战车,他们俩现在都觉得不再是威胁,因为砲弩平射出的硬木重箭足以穿透任何马甲,一两箭就可以让一辆战车彻底停下。这样车上的三名甲士,已经和步卒没什么区别了。对方的弓手,在砲弩500多米的射程优势下,也是一种不大的威胁。他们要想发挥威力,必须集中到一起,这就成了砲弩的好目标。砲弩还可以后撤,把距离拉开到200米以上,不受弓箭的威胁。
近战的步卒,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敌人。在对方靠近后,步卒们将根据情况缓慢后退,前面的步卒排列成横队阻滞敌人,随后的弩什慢慢射杀。砲弩也可以借此机会持续发箭。当步卒、弩什退到砲弩前面后,既可以让砲弩后撤重新列阵,也可以把砲弩改为平射,这时甚至能采用一射多箭的没羽箭。当然在情况好时,步卒们也可以冲杀上去。
这一套作战方式,姜海涛觉得确实可以发挥胡军现在的技术优势,弥补人手不足、格斗训练少的缺点。对于青铜兵器本身,他感觉自己暂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反正有养敖去管。工场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呢,特别是高压锅。
--------------------------
[注024101]:从商代到战国,矛头逐渐由阔叶演变为窄叶。因此在春秋末期,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棱形枪尖样式,还没有出现。此时矛的主要威力不在尖头的锋上,而在两侧的刃。
[注024102]:此处青铜剑的外形基本参照越王勾践剑。随后一段的外形描写则参照了春秋初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曲刃剑。
[注024103]:戟在商代就产生了,但限于青铜产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周代开始出现一体铸造的戟,目前出土的实物有十字形戟、卜字形戟、钩戟(戈与刀的结合,刀锋后弯像一个鸡冠)。但还是受材料限制,这些合铸戟制造复杂、容易损坏,西周晚期逐渐消失了。春秋时期,随着车战进入鼎盛时期,人们又希望把戈、矛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分别铸造,再联合装到一起的联装戟。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其形制变化还是比较大,关键是在戈、援的宽度和角度、矛头的尺寸。战国晚期还出现过三戈一矛的三果戟。
过去的盾一般是直径一米的圆形,可以单手使用。一人来高的木盾虽然防护更好,但在过去没法采用。因为单手使用不太容易了,必须经过专门训练。而且更重要的是,盾造起来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用木条拼接而成。为了减少开裂的危险,还得横竖排两层。过去要用硬木制木条,成品率不高,厚薄也不均匀,盾越大越难造。现在有了框锯和刨子,大工场已经能大量制造一人来高的大木盾,而且比过去还轻一点。相对来说,盾上所需要的漆、皮革反倒不够用了。上漆是让木盾可以承受雨水潮湿、经久耐用的重要工序。过去造一面盾不容易,因此仔细上漆保护相对来说也很重要。皮革能降低木盾开裂的危险,因此也比较重要。可是现在制取木条容易后,这两道工序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养敖干脆让工场造了一些纯木盾,打算用坏后直接换新的。
第一排的5个人,每人左手拿盾,右手拿短兵器,第二排则使用长兵器和弓弩,包括踏张弩。姜海涛来参观时,就看到了春秋时期的各种兵器,除了常见的剑、戈,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比如戟、矛、铍、啄、殳、斧、钺、戚、椎、刀等。
这里面只有刀、矛和姜海涛印象中的刀、枪最接近,但外形和他记忆中的区别很大。
姜海涛现在看到的矛头,不是那种又窄又尖的菱形。养敖告诉他前面的尖头叫“锋”,中间那条棱线叫“脊”,两侧突然变薄展开的部分叫“叶”,锋利的边缘叫“刃”。这么一介绍,姜海涛感到它确实像一片树叶,但不是柳树那样的窄叶子,而是宽大的树叶子。你问到底什么树?不好意思,姜海涛只认识柳树。矛头上有叶的部分长约20厘米,前部很尖,向后变宽,逐渐达到了7、8厘米,然后圆弧状收拢。姜海涛看了半天,感觉它也像一个水滴形,只不过水滴的尾巴变成了尖头。[注024101]
矛头的后半部分,倒是和姜海涛见过的枪头差不多,一个近似圆锥的套筒,养敖说那叫做“骹(qao1)”,是套在木柄上的。骹的外面还有一对孔纽,用来固定木柄,以及缨。缨的作用是防止矛头上的血流到木柄上,影响握持。
--------------------------
刀则分短刀和长刀两种。短刀只有40厘米左右,刀柄的端头被铸造成羊头形状。长刀其实也不是后世所说的长刀。它的刀身长度只有40厘米左右。刀背上有三个筒形部分,养敖说是“銎”,用来插木柄的。所以所谓的长刀,实际上是长木柄的刀。
不管长刀、短刀,刀身都很宽,从刀背到刀刃足有5、6厘米。姜海涛可在电视上见过马刀、日本刀,刀身至少半米多长,可宽度只有两指左右,也就3、4厘米吧。因此现在这春秋时期的刀,看起来比抗日电影中砍鬼子的大刀还短粗。更让他惊讶的是,现在这些刀中,大多数的刀头向上翘起,因此刀的正前方不是刀尖,而是一段弧形的刀刃。别看刀身不长,可是又宽又厚,因此整把刀并不轻,都有1、2公斤重。姜海涛提起一把长柄刀挥了两下,感觉派头有点像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看到姜海涛对这两种兵器最关心,养敖有点奇怪,告诉他这俩并不是现在军队中常用的。询问为什么,并且试着用刀、矛对付了一下木桩,姜海涛总算明白为什么这俩东西不吃香了。材料!
青铜,这玩意根本不像后世的钢铁那么坚硬,所以青铜矛的穿透力不咋地,碰上稍微坚固的皮甲就刺不穿。而且就算刺普通皮甲,矛尖也比较容易损坏、变形,用不了多久。姜海涛问养敖,为什么不把矛叶造窄一点,甚至变成菱形截面。养敖告诉他,这样不容易把刃磨锋利,而且不耐用。但是有些地方铸造青铜的技艺比较好,能够把矛头铸造得更加坚硬,同时又不容易折断,因此矛头比较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比如吴国,就擅于铸造好矛,特别是矛叶比较窄的。
青铜刀,要造出薄薄的锋利刀刃也很困难,因此刀身都比较厚。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刀身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即便这样,青铜刀砍两下也容易缺口、卷刃。所以它和钢刀根本不一样,威力不是来自于刀刃的锋利,而是整刀的分量。后来看到斧、钺、戚,姜海涛感觉青铜刀更像是它们这一个系列的。
--------------------------
斧、钺、戚,三种兵器长得很像。斧,和姜海涛在后世看到的斧头差不多,但大多了,宽10多厘米,厚10厘米,中间有孔穿一根木柄。斧下方的刃距离木柄30厘米左右,15、16厘米宽。从侧面看,斧近似一个长方形。而钺比较四方,也很大,长、宽都在40厘米左右。但是它不厚,上面的木柄也不是穿过去的,而是通过钺上的一些孔,穿绳绑住。钺下面的刃也是弧形,前后端微微上翘。戚,相当于外形缩小的钺,长、宽10多厘米。斧、钺、戚,都是以劈砍为主的兵器,主要靠份量取胜。斧、钺都有10来公斤,戚也在1公斤左右,比青铜刀略轻一点。其中钺由于刃最宽大,用得最多。
如果以钺为基准,那么可以这样看其它几种兵器:戚是按比例缩小的钺,斧是变窄变厚的钺,刀是被拉长的钺。这四种兵器,耗费的青铜、力气都比较多,军队里用得很少。像养锜那样力大的人,也嫌它们不够灵活,不爱使用。
--------------------------
因此,剑,仍旧是最主要的短兵器。它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却有很多讲究。
剑的最下面,是一个伞盘形的部分,叫做“首”,底部一般都刻有圆环形图案,还可以装饰一些珠宝,是剑上最主要的装饰部分。
握把的主体是一根青铜芯,叫做“茎”,外面有两三圈凸起,叫做“箍”。把一些木片、麻布、皮革、丝绸缠绕在茎上,再借助箍的摩擦防止滑动,就形成了粗细趁手的握把。这些麻布、皮革的缠绕方法也非常讲究,有点像编辫子。
握把前面和剑身之间,一般都有一部份比剑身粗大一点,叫做“格”。有的格外形复杂,既漂亮,又能更好地保护持剑的手。整个握把部分10厘米左右,正好一手握持。
剑身上,中间是“脊”,两侧是“刃”,前面是“锋”。虽然剑身看起来结构简单,学问却最多,因为它是青铜剑的杀敌部分。最明显的就是剑身长短、剑刃曲线。养敖给姜海涛看了几把不同长度的青铜剑,剑身从30多厘米到80厘米都有。
短剑的剑身大多是平直的,前面呈弧线收拢成峰。也有的从格到锋略微收窄,比如从5厘米缩到3厘米,然后收拢成锋。
中等长度的剑,剑身50厘米左右。普通士兵用的,剑身平直,宽度从格到锋基本一样。贵族们用的就更高级一些,比如养敖用的那把。它的剑身从格开始,从6厘米缓慢变窄,到30厘米左右的地方就变成了5厘米;然后出现明显的弧线收窄,到40厘米左右时缩到4厘米;随后保持这个宽度几厘米,最后收拢成锋。整段剑身的刃是一个两度内弯的弧形,有点像在一把短剑前面加上一段稍小一点的另一把短剑。养敖说这样刺入人体后能造成最大伤害。就算没有刺入,这两段弧线沿人体、皮甲表面划过时,切割效果也要比单一线条的刃更好。而在挥舞时,由于剑身后宽前窄,因此重心稍微靠后,能更加灵活。当然,这种双曲线的剑身,铸造、打磨起来要更麻烦。
养敖说归豹等贵族用的剑和他这把相比,剑身从格开始就是5厘米,平直地延伸到30厘米左右,然后就和他那把一样了。因此他们的剑略轻一点,但铸造起来要比他这把更复杂。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注024102]
其它大诸侯国的有些青铜剑,剑身更加复杂。养敖曾经在路过胡国的晋国使者那见过一种曲刃剑,于是在地上给姜海涛描绘了一下。
那把剑的剑身尾部5厘米左右宽,但两侧首先呈弧形展开,往前几厘米后就有6厘米宽了,再随着弧形恢复到5厘米宽。这时弧线转变弯曲方向,形成内凹,让剑身再次变宽,到距离格20多厘米的地方形成一个尖角。然后剑身沿着内凹曲线变窄,最后到50厘米左右附近开始收拢成锋。因此这把青铜剑的两刃,尾部有一段弧形凸起,中部有一对尖角,是一条很复杂的曲线。剑身侧面中间的脊,也不是简单的棱线,尾部是窄平面,前部才是棱线,所以剑的截面在尾部是六边形,中部是菱形。
听着养敖的讲解,看着他在地上画出的曲线,姜海涛忍不住说:“这么复杂,有用处吗?”“这种曲刃剑刺入人体后,有这一对尖角,自然更厉害。后面这段宽、厚,不容易折断。不过它铸造起来确实麻烦多了,我们胡国工匠造不出来。”“看着倒是挺漂亮的。”“不错。当时我看到后也很羡慕。听那使者说,他这把曲刃剑铸造起来,相当于20把普通剑。”“啊!这么贵!”“不过依我看,他那把剑主要是为了好看,不一定好用。如果用比较容易流动的铜水,铸造起来就没那么麻烦,但经不起大力击刺,很容易折断。真要是能上阵厮杀,铸造时就很麻烦了。铜水的比例,木模的雕刻,陶范烘干,都必须非常仔细。”
对这种胡国没有的花哨剑,姜海涛没有继续深究下去,拿起了最长的一把剑。它的剑身长度超过70厘米。养敖告诉他,为了控制全重和重心,长剑的剑身一般也和他自己那把剑一样,后宽前窄。但是长剑铸造起来也不容易,刺击时比较容易折断,因此在胡国长剑不多,养敖也不准备采用。
姜海涛问他既然不用,为什么还把它拿来。养敖说他原先想用这种长剑。因为加入踏张弩、砲弩后,前面的甲士以防守为主,因此他最初准备学习吴**队的经验。那里河水、沼泽很多,不利于战车作战,这让吴**队很重视步卒的近身格斗,结果他们的兵器就以坚硬的皮甲、木盾,还有长剑为主。相对于短剑,长剑可以更早刺中敌人。特别是在用大而笨重的木盾时,短剑灵巧的优点无法发挥,长度上又非常吃亏,最好用长剑。但养敖试了几次后发现,这长剑还是很容易损坏,有点用不起。后来他和薳书、养锜等人商量后,觉得吴国有一个大铜矿,铸剑水平也要比胡国高,因此用得起长剑;而胡国没有这个条件,不能照着吴国学。
因此现在这第一排人到底用什么兵器,养敖还在犹豫呢。第二排人,无论是否用弩,肯定将以长兵器为主。但姜海涛最熟悉的枪,或者说矛,现在不是最好的选择。主要原因和长剑一样——青铜材料不适合造高性能的矛,胡国的铸造水平也不够好。春秋时期的主要长兵器还有戈、戟、啄、铍。
--------------------------
戈,怎么说都是现在春秋兵器的老大,甚至比剑用得还多。而且在姜海涛的印象中,戈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兵器,什么埃及希腊古罗马,都没有类似的。经过养敖的介绍,看过几把不同的戈之后,姜海涛对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杆完整的戈能够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戈头、柲。柲就是木柄。在一些制作精美的戈上,比如归豹的卫队用的戈,还有保护戈头的鞘,装在柲尾的鐏,前面的柲冒。当然,戈的核心部分还是青铜造的戈头。
戈头杀伤敌人的第一主力,就是前面的那个尖,叫做“锋”。这是古人受到尖尖的鸟嘴启发,创造出来的。整个“鸟嘴”叫做“援”。它就像一个横放的短剑,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援的前面是“锋”,中间是“脊”,上下是“上刃”和“下刃”。其中下刃是杀伤敌人的第二主力。如果前锋没有啄中,或者伤害不大,戈手只要向回一拖,就可以利用下刃像镰刀那样割伤敌人。为了增强这个“镰刀”效果,下刃在靠近援的根部还向下弯曲过渡,形成一个弧形,叫做“胡”,这样整个援就从短剑,稍微向镰刀变了点。上刃在推戈时,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在戈头的后部是“内”,基本上方方的,没什么杀伤力,就是为了方便平衡和固定。胡和内之间,就是固定柲的部分,叫做“阑”,一般有凸起的条状,可以靠在柲上。它的长度和援差不多,接近20厘米。胡和内上靠近阑的地方还有三个孔,一个在援的脊线之上,两个在胡上,用来穿绳绑定长木杆,也就是柲。
柲的截面是椭圆的,便于控制戈头的方向。养敖还告诉姜海涛,最好的柲不是一根整木杆,而是用几根细长的竹片并在一起,再缠上丝线。放在前侧的竹片,是用长了一两年的新竹子做的,放在后侧的则是三五年的老竹子。姜海涛立刻回想起,造弓的豫曾经告诉他,新竹子弹性好,老主子坚硬,所以造竹弓时也是在后侧用老竹,前面用新竹。这样后侧抗压,前侧抗拉。现在戈的柲也这样造,显然是为了在戈头撞上敌人时,不容易折断。
--------------------------
戟,可以说是戈、矛的组合,相当于戈柲在顶部伸出一段,安上一个矛头。养敖说在很多大国的战车上,戟用得比戈还多。它既能钩割敌人,也可以刺击,因此用起来更加灵活。[注024103]
但这玩意也只适合给战车上的甲士用,因为它相当于两件兵器合成一件。要是给步卒,养敖觉得还是用不起,而且步卒们掌握它更困难,需要过多的时间来练习。
啄,可以看作一个加长了援的戈,并不适合在战阵上使用,守城倒是还行。
最后一种长兵器,铍,让姜海涛觉得不错。它可以看作一把装着木柄的短剑。铍身和剑身差不多,一般长30~40厘米,宽3、4厘米,也有锋、刃,不过脊不像剑身上的那么明显,大多铸造成平脊,因此截面呈扁六棱形。它的茎也是扁的,而且比剑的茎长,方便插到木柄中。茎上面还有几个圆孔,可以穿入绳索,再缠绕捆绑在木柄上,加强固定。说它像矛也行,只是和矛比,前面的金属头长一些、窄一些,装木柄的方式不一样。
--------------------------
短兵器除了剑,其实还有殳、椎。这俩东西说白了就是大棒,只不过前者用硬木造,后者用青铜。它们完全是靠重量去伤害敌人。椎的威力不小,但分量太重了,普通甲士、步卒根本用不了。殳轻一些,比较便宜,适合给步卒用,但威力太小。姜海涛在蓼城发明的连杆殳是一种不错的长兵器,但主要还是在守城时好用。如果在这里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砸到前排的战友。因此养敖觉得,连杆殳只能让一些经过训练的步卒用,成不了什的标准兵器。
--------------------------
养敖已经试验过了很多种组合。前排都有5面大木盾,但兵器有很多组合方案,5剑3戈2弩、5剑5戈、5剑3戈2戟。他甚至还尝试过用2把殳代替2把剑,因为步卒们不一定能得到足够数量的青铜兵器。但试验后发现,殳和盾没法配合使用,只能作罢。直到现在,他也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编组方式。
姜海涛问养敖,为什么不直接在5面盾的后面,摆上几排戈、戟、矛,并且把它们的柲加长,全都可以伸到盾的前面。他记得好像是古希腊有个“密集阵”,就是十几排人举着长矛,往前推进时有好几排密密麻麻的枪头冲着敌人。养敖听后惊讶了半天,然后反问他:如果对方派几个人,各持一面坚固的盾牌,斜立在地上顶住,你的青铜长矛能刺穿吗?这么一问,姜海涛还真有点含糊了。现在这矛、剑,刺穿普通的小盾还有点可能,但对于一人多高的大盾,再往后斜斜一下,那还真不容易刺穿。这时候长矛阵怎么办?继续前进,盾后的敌人就靠近方阵跟前了,长矛已经毫无用处。对方只要有一个人突破盾牌,就能进入方阵内部,用剑进行屠杀。养敖还批评说,这个阵形只能对付正前方,敌人只要在一侧打开一点缺口,就全部完蛋了。
对于这么单调的阵法,养敖批评得一无是处。他说只靠一种兵器排出的阵法,可能会很有效,但必然只能针对少数情况,而且会有特殊的缺点,很容易被对方攻破。姜海涛听后一想,似乎确实如此,现代步兵班里也经常是冲锋枪、步枪、机枪搭配着。
要说现在这些青铜兵器里,姜海涛最看好哪些,他还是偏好刀矛。“十八般兵器”里除了刀、枪、盾,好像还有锤、鞭、锏、链、斧、钺、戟、棒,另外什么三尖两刃刀、九节鞭、流星锤,中国古代的冷兵器多啦。可是用了两三千年,上阵厮杀的小兵小卒用得最多的还是刀、枪、盾。虽然略有变化,但基本结构都是这样。这足以说明,这三样兵器最适合大多数情况。
不过现在他面对的是青铜兵器,刀砍枪刺都不厉害,只有割、啄管用,怎么办呢?姜海涛想不出什么办法。另外,他的来意主要是看踏张弩、砲弩怎么用。
在过去,弓手大多专门组织在一起作为“远程火力”。现在有了砲弩后,姜海涛觉得可以把踏张弩配备到“前线”,与剑、盾等格斗兵器配合使用。
可是养敖经过几天试验,发现这需要比较高的配合技巧,甲士们可以采用,从国人征召的步卒完成不了。在和姜海涛商量后,他们决定还是单独组建一些什,叫做“弩什”,和前面那些用盾、剑的标准什相区别。作战时,弩什排列在标准什的后面。敌人靠近时,前面的步卒们先蹲下,让弩什射杀敌人,也与射程更远的砲弩形成接替;敌人靠近后,弩什就在后面配合作战,既可以在步卒们突然一起蹲下后统一发箭射杀敌人,也可以寻机越过人墙进行射杀。这样集中编制,还可以方便训练和管理。
对于敌人的战车,他们俩现在都觉得不再是威胁,因为砲弩平射出的硬木重箭足以穿透任何马甲,一两箭就可以让一辆战车彻底停下。这样车上的三名甲士,已经和步卒没什么区别了。对方的弓手,在砲弩500多米的射程优势下,也是一种不大的威胁。他们要想发挥威力,必须集中到一起,这就成了砲弩的好目标。砲弩还可以后撤,把距离拉开到200米以上,不受弓箭的威胁。
近战的步卒,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敌人。在对方靠近后,步卒们将根据情况缓慢后退,前面的步卒排列成横队阻滞敌人,随后的弩什慢慢射杀。砲弩也可以借此机会持续发箭。当步卒、弩什退到砲弩前面后,既可以让砲弩后撤重新列阵,也可以把砲弩改为平射,这时甚至能采用一射多箭的没羽箭。当然在情况好时,步卒们也可以冲杀上去。
这一套作战方式,姜海涛觉得确实可以发挥胡军现在的技术优势,弥补人手不足、格斗训练少的缺点。对于青铜兵器本身,他感觉自己暂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反正有养敖去管。工场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呢,特别是高压锅。
--------------------------
[注024101]:从商代到战国,矛头逐渐由阔叶演变为窄叶。因此在春秋末期,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棱形枪尖样式,还没有出现。此时矛的主要威力不在尖头的锋上,而在两侧的刃。
[注024102]:此处青铜剑的外形基本参照越王勾践剑。随后一段的外形描写则参照了春秋初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曲刃剑。
[注024103]:戟在商代就产生了,但限于青铜产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周代开始出现一体铸造的戟,目前出土的实物有十字形戟、卜字形戟、钩戟(戈与刀的结合,刀锋后弯像一个鸡冠)。但还是受材料限制,这些合铸戟制造复杂、容易损坏,西周晚期逐渐消失了。春秋时期,随着车战进入鼎盛时期,人们又希望把戈、矛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分别铸造,再联合装到一起的联装戟。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其形制变化还是比较大,关键是在戈、援的宽度和角度、矛头的尺寸。战国晚期还出现过三戈一矛的三果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初级春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初级春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