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发明” 第五十节 犁和骑兵
目录:初级春秋| 作者:法拉第|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在完成帆船试验后回城的路上,归豹提议大家走陆路回去,顺道看一看为新式抽水机准备的灌溉系统怎么样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那其实就是一些建在河边的木制水箱或者夯土水坑,还有半圆竹管架设的输水槽。水箱旁的地面被平整了,用来安装翻车或者转筒提水机。这两样东西都在归通负责的大工场里制造,据他说下个月就能完成20多台。不过为了保密,这些新式提水设备都准备在下个月统一安装,因为到那时候才需要灌溉使用。
现在,一些农人正在输水管的尽头开垦新的农田。过去那里由于地势高了点,灌溉起来比较费力,所以大家都不太感兴趣。这时姜海涛看到了一个自己没想到的情形——耕牛犁地。
这个没有想到,不是说他以为现在的春秋人不会用牛犁地,而是没有想到现在用牛犁地好像很困难。大多数农田里都是由人在用锄头翻地,而姜海涛看到的第一个牛耕小组,居然有两头牛、三个人。两头牛并摆在一起,肩部之间架着一根横杆,用绳索牵着后面的犁。在这两头牛的前面,有一个人牵着它们。后面的犁呢,有一个人把着方向,旁边还有一个人扶着犁杆,看起来都颇为费劲。在姜海涛的记忆中,似乎用一个人赶着一头牛就可以犁地了。如果是因为没有铁器,现在犁地更费力而需要两头牛,那为什么要用三个人呢?[注025001]
姜海涛忍不住走了过去。归豹、养敖见了很高兴,也跟了上去,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只要姜海涛去仔细看什么东西,就有可能把那玩意改好一点。姜海涛走近后看出了问题:犁旁边的那个人正在帮着后面的人压着犁杆,不让下面的犁头翘出地面。所以他们和后世的农民伯伯比起来,当然要费劲多了。
再看下面的犁头,姜海涛发现它和后世见到的犁也不太像。材料当然不是铁的,而是硬木前面套着一个石制的尖头。这他早料到了。但这个石犁的外形也与后世的差别很大,因为它只是一个V字形,没有一个翻起来的部分,所以它只能把土壤破开,不能翻过来。问过农人后,姜海涛才知道他们事后还会用耜,也就是木锹把土翻过来。他立刻想到可以在这石犁头的侧面加点东西,让它能够直接把土翻转过来。当然,如果能用铁铸造一个犁头就更好了。可惜现在不行。姜海涛忍不住踢了踢翻出的土,发现它们也不算硬,用石头尖的犁来对付,似乎也还行。
不过还是哪里不对劲。姜海涛围着这个耕田小组转起了圈子,把三位农人吓得停下了工作。这时姜海涛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犁前面的那根杆好像不对。记忆中,那根杆是往前弯下去的,顶端快到地面后又向前弯,然后系上绳索,连到前面的牛背上。现在呢,这根杆却是直的。姜海涛立刻让三位农人继续耕田,自己跑到侧面仔细观看。
问题找到了。由于这犁杆是直的,所以两头牛通过绳索传递过来的力是沿着杆,水平方向的,在地面上一米多处。这当然要比插在土里的犁头高多了。而犁头和土壤之间的的阻力呢,姜海涛觉得应该是向后的,作用点肯定是在犁头那。这样画出一副受力图,马上就能看出:牛的牵引力和阻力不在一条线上,那犁自然会往前翻了。侧面和后面的人用力压犁杆,就是在增加一个力,帮助犁保持正确的姿势。从农人的姿态上很容易就看出,为了防止前翻,他们俩需要耗费不少力气。但是这个力相当于增加了犁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自然又增加了牵引力,让牛更费力。牵引力、阻力大,翻转力矩就大;翻转力矩大,就需要更大的压力;压力大,阻力、牵引力就大……这么下去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姜海涛立刻告诉归豹,他需要几个犁和两头牛,试着改进一下。养敖告诉他,弄几个犁没问题,牛可以用宫城里的马代替。这时姜海涛才知道,原来现在农人也有用马犁地的,因为牛的数量还不算很多。随着和农人的闲聊,姜海涛还知道了另外几件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情。
首先是用犁把土翻过来叫做深耕,可以消灭杂草和害虫。他们还会在用耜翻土时,把一些土块拍碎,说是这样才能让土壤尽量更加保持湿润。姜海涛首先联想到了毛细管现象,明白松软的土壤更容易吸收水分。然后他又想到了猪八戒的兵器,耙。那玩意好像也是用来破碎土块的,应该比现在用耜敲打更方便。不过现在没有铁,还是没办法。用竹竿代替长铁钉呢?可以试一试。
第二,是这些农人下一步会把土壤堆成一条条隆起的,叫做垄,中间凹下的就是沟。如果是在河边的田地,他们就在垄上播种。现在这块地远离河流,会比较干旱,因此他们将在沟里播种。这样可以保证作物下方不至于太干或太湿。[注025002]
于是姜海涛决定回去后在犁的结构,还有犁头、耙,以及它们的使用上作些改进与尝试。
--------------------------
第二天,姜海涛就得到了几个犁,大小还不相同。他立刻挑出一个让几名木匠进行测绘,然后在它的基础上绘制了一根弯曲的木杆,让牵牛的绳索延长线经过犁头。这时他从工匠们的口中知道,那根木杆叫做辕,和战车上前伸的杆一样。如何造出这样一根弯曲的辕,对木匠们来说没什么困难。采用传统的煣制法,也就是用火烘烤,就跟造车轮差不多。不过他们在听了姜海涛的要求,明白其目的只是让牵绳的点降低,好让牵引力经过犁头后,提出用一个三角形木架代替。这样虽然重一点,但加工起来很方便。其中一位木匠敏感地意识到这是给农人用的工具,成本高了未必好,于是提出可以找一些本身就弯曲的树干或树丫,用框锯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姜海涛立刻表扬了他,让他们按照这两种方法都造一个。
犁头是用石头造的,要实现姜海涛设想的那种翻转功能可不容易。于是他先画了个简单图样,让工匠们造一个青铜的犁头,要求是在破土的同时,还能把土掀翻过来。具体结构他让工匠们试,并且建议他们先用木头雕小模型,在湿润的泥土上试验,然后再制大木模试验,最后再铸造。
耙很简单,用竹筒、细竹竿就可以造出来。
当天下午,改进的犁就完成了,被他们叫做曲辕犁。但犁头仍旧是老式的。三个犁摆在一起,其它地方都一样,只有上面那根辕差别很大。归豹得到报告后很惊讶,立刻过来观看。当姜海涛问他到哪里试验时,他随手一指工场外的一片空地:“就在那试试吧。你是说这样能省力?”“对。”姜海涛命令大家把犁和马都弄过去,一边向归豹解释了一下力的平衡。他还顺便讲解了一下自己对犁头的改进,这让归豹也很高兴。如果对犁头的改进成功,那就意味着他们能在深耕的同时就基本完成起垄,随后只需要再用新设计的耙加工一下,速度可要快多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为了公平,三个犁采用同样两匹马,轮流在地上犁出了一道。试验结果也让大家很高兴,因为两种新式的曲辕犁都不需要专人去压了,后面一个人就可以控制,而且这个人都几乎不需要用力去压杆。大家还发现,如果后面的人抬起杆,犁头就会朝下斜,扎深一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犁地的阻力也明显降低了很多,因为马前进的速度快了。姜海涛粗略地一估计,曲辕犁的速能比老式犁快四分之一。
归豹听他这么说立刻叫起来:“那是不是说,现在我犁三块地的时间,以后可以犁四块地?”“差不多,我估计还能再多一点点。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公子您看,现在这犁省劲了,也许一头牛就可以拉动。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把犁头稍微弄小点。这样下来,也许一个人赶一头牛,就可以了。”“嗯?好主意。不过一头牛真能拉动吗?”
姜海涛虽然这样建议,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后世用的可是钢铁犁。而且从现在这犁的其它部分来看,似乎和后世的不太一样,没准还有什么细节自己不知道的,影响它的效率。新的犁头也还没有造出来,它既要破土,还要把土翻过来,自然会增加一点阻力。于是他说:“我也没种过田,要不我们马上造几种犁,到田里试一试。”“好。哼哼,你说自己没种过田,那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嗨,公子,这只是根据基本的物理知识想出来的,很简单。那螺旋桨的原理才复杂呢,所以一直不成功。”
这时归豹突然问道:“海涛,你还有什么师兄师弟,是吗?”姜海涛狐疑地回答说:“是啊?”“那他们现在都在哪?”姜海涛看归豹的表情,突然有点明白了:他是怕姜海涛的某个“师兄师弟”去帮其它诸侯,特别是楚国。姜海涛立刻回答说:“现在都在山上继续学习呢。我们师父只让一个人下山,说是免得同门不和。”“哦?”归豹显然还不太放心:“那你的师父有没有什么师兄师弟?”姜海涛心想,虽然自我感觉自己应该是现在“学问”最高的,但没准也有其他人和自己一样,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而且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懂,万一今后碰上真的世外高人呢?于是他回答说:“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公子你放心,我一定帮你造出更多好东西,打败楚军应该不成问题。”“口气不小啊。那我就等着了。”“放心吧。不过公子,你看我们这里现在有这么多事了,是不是能再派一些工匠过来?”“有道理。我让归通在他那里挑一挑,派到你这里来。”
随后归豹又询问了一下船的情况。现在改装工作正由井和豫带着一些人在城外进行,养敖还专门派了一些甲士保护他们。
--------------------------
大概看到姜海涛接连造出了两种农具,一个工匠来找姜海涛,告诉自己有一个想法:把鼓风机用来给谷物脱壳。姜海涛一听很高兴。虽然他自己早就有过这想法,由于时间问题一直没功夫付诸实践,但能由一个工匠主动提出这想法就更好了。于是这项工作被交给他。
其实这办法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在舂捣谷物后,把它们从高处倒下来,旁边放一个鼓风机吹,轻的谷壳会飘得更远。不过姜海涛要求那名工匠造一个完整的机器,能让谷物和谷壳从两个口分别流出来。
--------------------------
姜海涛自己则开始带人进行第三项“发明”设计,重新和军队有关,那就是骑兵。
养敖已经肯定了他用骑兵进行侦察,还有使用弩攻击敌人的想法。虽然养马、驯马方面还有困难,但小规模地组建部队、试验战法,应该及早进行了。养敖也为此催问了几次。
其实这项工作并不难,姜海涛只需要根据记忆中的马鞍、马镫形状画出了基本设计图,然后交给几名工匠们就开始了。
前后高高翘起的马鞍,要比现在马背上垫一块皮革复杂多了,需要用木料凿出合适的形状,然后包上布、皮等物。姜海涛只提出了最后要求,具体细节就让工匠们去决定了。
马镫,现在没有铁,但工匠们用皮带和竹管就解决了。姜海涛发明的皮带扣这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用绳结来固定马鞍,显然不如皮带扣方便快捷。
马刺,工匠们提出了几种方案,最后决定用竹刺,固定在鞋的底部。姜海涛所希望的皮制马靴果然有点难度,因此只能用布靴代替现在的浅口鞋。为了能固定竹马刺,姜海涛参照后世给皮鞋钉掌的方法,让工匠们在布靴的脚后跟处固定一块楔形木板。这也可以说是参照现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的一项技术,那就是钉马掌。
姜海涛原先想到过马蹄铁,不料春秋人已经知道保护马蹄的重要性。现在虽然没有铁,但他们已经在用皮革包裹马蹄,就好比给马穿上了鞋子。[注025003]
姜海涛还从养敖那了解到,第一批自愿成为骑兵的人已经有了20多人。现在跨坐到马背上还被看作蛮夷之举,新裤子也让大家觉得有点别扭,因此只有几名甲士愿意参加,连养锜都不太愿意。这些人大多是归、养两家的门客,还有几名步卒。这一点姜海涛早就预料到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面有两位蓼城之战中的卒长:一个是归重,这第一批骑兵中身份最尊贵的人,归豹的亲戚;另一个是狂,归豹的门客。放弃指挥100人的权利,当普通一兵从头干起,确实需要些眼光。
还有一个意外是,黑子也参加了第一批骑兵。姜海涛听到后有点奇怪,于是养敖告诉他,黑子似乎对自己的出身有点顾虑。在很多人看来,他受到了养锜,还有姜海涛的照顾。随着姜海涛发明出砲弩、神臂弩,他在甲士们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这却似乎让黑子感到了更大压力,总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超过大多数甲士。他在技击上有点天赋,学得很快,已经不担心其他甲士瞧不起了。但是驭术难多了,他能分到的训练机会也不多,因此总是不让他自己满意。现在听说有个新的兵种,是姜海涛提出的,又是所有人都从头开始,他就来报名参加。在养敖想来,黑子觉得这样更容易出人头地。
这第一批骑兵配备的武器,养敖却没有确定,因为他们熟练掌握骑术还需要不少时间,随后可以执行的只能是两个。一是侦察,这在打仗时才需要。第二是送信,因为养敖已经决定采纳姜海涛的建议,在重要城市之间设立一个邮政系统,用骑兵定期传送信件。这项任务,也可以检验骑术、骑具,甚至包括马匹的选择、使用和喂养,为今后扩大骑兵摸索经验。
在这方面姜海涛没什么记忆还可以挖掘了,养敖也想不出来,于是交给归重去摸索。养敖准备在他们掌握足够的骑术后,再试用踏张弩、矛、剑等武器,看哪些适合骑兵。
--------------------------
[注025001]: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殷商时期就有了牛耕石犁,但牛耕开始推广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因为这时出现了铁犁。二人三牛的犁耕方法,也是到汉代才开始推广,西汉中期以后逐步推向全国。西汉中晚期以后,由于犁箭的发明以及驾驭耕牛的技能更为熟练,出现了二牛二人和二牛一人耕作法。东汉时期,双辕犁出现了,开始有一牛双人法。隋唐时期,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更趋完善。唐代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曲辕犁,也就是姜海涛在这里“发明”的犁。
[注025002]:早期的犁铧一般呈V字形,只能破土划沟,不能翻土作垄。汉代时在犁铧上端增加了犁壁,这样就能在破土划沟的同时翻土作垄。耙也是最早出现于汉代。
垄与沟,来源于畎畝法,其中畎(qan3)就是沟,畝(3)就是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这种耕作方法,并有“上田弃畝”、“下田弃畎”的说法。“上田弃畝”,是说在高处的田地里,就把作物种在沟里,因为这里水分含量更高。“下田弃畎”则相反。前者是为了抗旱,后者是为了防涝。把作物种成一条条的,即条播法,也是配合这种耕作方式产生的,还具备便于通风的好处。
畎畝法在西汉时发展为代田法,其突出特点有两个:一,今年的起垄的位置,明年换成沟,因此作物相当于在地里轮换种植,让土壤轮流利用和休闲;二,把种子播在沟里,发芽长叶后,在中耕除草是把垄上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根部,这样能防止作物倒伏(风吹等原因造成的),还能抗旱。
另外,以姜海涛的常识,肯定知道“早稻晚稻”,完全能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提出一年种两次的提议。但笔者对于古代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并不了解,不知道这种“发明”的结果如何,因此只能放弃了。笔者对农业方面除农具外的其它知识,比如作物种类、生长周期、种植时间、病虫害等等,了解甚少,因此这方面的描写也尽量简化或避免了。但总体来说,仅仅依靠后世的知识对农具进行一些改进,就足以让耕种面积、亩产提高不少。
[注025003]:骑兵马具中最为重要的是三种东西:勒,鞍,镫。
勒,控马之具,由络头、马嚼子、镳、缰绳组成,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完善。
马鞍,到战国晚期还只是铺在马背上的简单垫子,称为鞯。秦时有低平软马鞍,西汉晚期出现高马鞍,西晋时基本成熟。
马镫,真正意义上的直到4世纪才问世,此前都是仅供上下马用的单镫。学术界普遍认为马镫是中国人发明的。
马蹄铁,有关它起源的材料极为匮乏,故争议也较大。有认为是中国人发明的;也有认为中国在唐以后才有马蹄铁的;或者认为蹄铁是从西方传来的,我国普遍采用此物不早于元代。但在汉代史料上,有“古者庶人俴骑绳控,革鞮皮荐而已”的文字。革鞮即皮质的马鞋。所以说,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对马蹄的保护,在马蹄上缠裹皮套应该是早期较流行的方法。笔者采用了这种说法。
现在,一些农人正在输水管的尽头开垦新的农田。过去那里由于地势高了点,灌溉起来比较费力,所以大家都不太感兴趣。这时姜海涛看到了一个自己没想到的情形——耕牛犁地。
这个没有想到,不是说他以为现在的春秋人不会用牛犁地,而是没有想到现在用牛犁地好像很困难。大多数农田里都是由人在用锄头翻地,而姜海涛看到的第一个牛耕小组,居然有两头牛、三个人。两头牛并摆在一起,肩部之间架着一根横杆,用绳索牵着后面的犁。在这两头牛的前面,有一个人牵着它们。后面的犁呢,有一个人把着方向,旁边还有一个人扶着犁杆,看起来都颇为费劲。在姜海涛的记忆中,似乎用一个人赶着一头牛就可以犁地了。如果是因为没有铁器,现在犁地更费力而需要两头牛,那为什么要用三个人呢?[注025001]
姜海涛忍不住走了过去。归豹、养敖见了很高兴,也跟了上去,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只要姜海涛去仔细看什么东西,就有可能把那玩意改好一点。姜海涛走近后看出了问题:犁旁边的那个人正在帮着后面的人压着犁杆,不让下面的犁头翘出地面。所以他们和后世的农民伯伯比起来,当然要费劲多了。
再看下面的犁头,姜海涛发现它和后世见到的犁也不太像。材料当然不是铁的,而是硬木前面套着一个石制的尖头。这他早料到了。但这个石犁的外形也与后世的差别很大,因为它只是一个V字形,没有一个翻起来的部分,所以它只能把土壤破开,不能翻过来。问过农人后,姜海涛才知道他们事后还会用耜,也就是木锹把土翻过来。他立刻想到可以在这石犁头的侧面加点东西,让它能够直接把土翻转过来。当然,如果能用铁铸造一个犁头就更好了。可惜现在不行。姜海涛忍不住踢了踢翻出的土,发现它们也不算硬,用石头尖的犁来对付,似乎也还行。
不过还是哪里不对劲。姜海涛围着这个耕田小组转起了圈子,把三位农人吓得停下了工作。这时姜海涛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犁前面的那根杆好像不对。记忆中,那根杆是往前弯下去的,顶端快到地面后又向前弯,然后系上绳索,连到前面的牛背上。现在呢,这根杆却是直的。姜海涛立刻让三位农人继续耕田,自己跑到侧面仔细观看。
问题找到了。由于这犁杆是直的,所以两头牛通过绳索传递过来的力是沿着杆,水平方向的,在地面上一米多处。这当然要比插在土里的犁头高多了。而犁头和土壤之间的的阻力呢,姜海涛觉得应该是向后的,作用点肯定是在犁头那。这样画出一副受力图,马上就能看出:牛的牵引力和阻力不在一条线上,那犁自然会往前翻了。侧面和后面的人用力压犁杆,就是在增加一个力,帮助犁保持正确的姿势。从农人的姿态上很容易就看出,为了防止前翻,他们俩需要耗费不少力气。但是这个力相当于增加了犁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自然又增加了牵引力,让牛更费力。牵引力、阻力大,翻转力矩就大;翻转力矩大,就需要更大的压力;压力大,阻力、牵引力就大……这么下去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姜海涛立刻告诉归豹,他需要几个犁和两头牛,试着改进一下。养敖告诉他,弄几个犁没问题,牛可以用宫城里的马代替。这时姜海涛才知道,原来现在农人也有用马犁地的,因为牛的数量还不算很多。随着和农人的闲聊,姜海涛还知道了另外几件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情。
首先是用犁把土翻过来叫做深耕,可以消灭杂草和害虫。他们还会在用耜翻土时,把一些土块拍碎,说是这样才能让土壤尽量更加保持湿润。姜海涛首先联想到了毛细管现象,明白松软的土壤更容易吸收水分。然后他又想到了猪八戒的兵器,耙。那玩意好像也是用来破碎土块的,应该比现在用耜敲打更方便。不过现在没有铁,还是没办法。用竹竿代替长铁钉呢?可以试一试。
第二,是这些农人下一步会把土壤堆成一条条隆起的,叫做垄,中间凹下的就是沟。如果是在河边的田地,他们就在垄上播种。现在这块地远离河流,会比较干旱,因此他们将在沟里播种。这样可以保证作物下方不至于太干或太湿。[注025002]
于是姜海涛决定回去后在犁的结构,还有犁头、耙,以及它们的使用上作些改进与尝试。
--------------------------
第二天,姜海涛就得到了几个犁,大小还不相同。他立刻挑出一个让几名木匠进行测绘,然后在它的基础上绘制了一根弯曲的木杆,让牵牛的绳索延长线经过犁头。这时他从工匠们的口中知道,那根木杆叫做辕,和战车上前伸的杆一样。如何造出这样一根弯曲的辕,对木匠们来说没什么困难。采用传统的煣制法,也就是用火烘烤,就跟造车轮差不多。不过他们在听了姜海涛的要求,明白其目的只是让牵绳的点降低,好让牵引力经过犁头后,提出用一个三角形木架代替。这样虽然重一点,但加工起来很方便。其中一位木匠敏感地意识到这是给农人用的工具,成本高了未必好,于是提出可以找一些本身就弯曲的树干或树丫,用框锯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姜海涛立刻表扬了他,让他们按照这两种方法都造一个。
犁头是用石头造的,要实现姜海涛设想的那种翻转功能可不容易。于是他先画了个简单图样,让工匠们造一个青铜的犁头,要求是在破土的同时,还能把土掀翻过来。具体结构他让工匠们试,并且建议他们先用木头雕小模型,在湿润的泥土上试验,然后再制大木模试验,最后再铸造。
耙很简单,用竹筒、细竹竿就可以造出来。
当天下午,改进的犁就完成了,被他们叫做曲辕犁。但犁头仍旧是老式的。三个犁摆在一起,其它地方都一样,只有上面那根辕差别很大。归豹得到报告后很惊讶,立刻过来观看。当姜海涛问他到哪里试验时,他随手一指工场外的一片空地:“就在那试试吧。你是说这样能省力?”“对。”姜海涛命令大家把犁和马都弄过去,一边向归豹解释了一下力的平衡。他还顺便讲解了一下自己对犁头的改进,这让归豹也很高兴。如果对犁头的改进成功,那就意味着他们能在深耕的同时就基本完成起垄,随后只需要再用新设计的耙加工一下,速度可要快多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为了公平,三个犁采用同样两匹马,轮流在地上犁出了一道。试验结果也让大家很高兴,因为两种新式的曲辕犁都不需要专人去压了,后面一个人就可以控制,而且这个人都几乎不需要用力去压杆。大家还发现,如果后面的人抬起杆,犁头就会朝下斜,扎深一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犁地的阻力也明显降低了很多,因为马前进的速度快了。姜海涛粗略地一估计,曲辕犁的速能比老式犁快四分之一。
归豹听他这么说立刻叫起来:“那是不是说,现在我犁三块地的时间,以后可以犁四块地?”“差不多,我估计还能再多一点点。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公子您看,现在这犁省劲了,也许一头牛就可以拉动。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把犁头稍微弄小点。这样下来,也许一个人赶一头牛,就可以了。”“嗯?好主意。不过一头牛真能拉动吗?”
姜海涛虽然这样建议,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后世用的可是钢铁犁。而且从现在这犁的其它部分来看,似乎和后世的不太一样,没准还有什么细节自己不知道的,影响它的效率。新的犁头也还没有造出来,它既要破土,还要把土翻过来,自然会增加一点阻力。于是他说:“我也没种过田,要不我们马上造几种犁,到田里试一试。”“好。哼哼,你说自己没种过田,那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嗨,公子,这只是根据基本的物理知识想出来的,很简单。那螺旋桨的原理才复杂呢,所以一直不成功。”
这时归豹突然问道:“海涛,你还有什么师兄师弟,是吗?”姜海涛狐疑地回答说:“是啊?”“那他们现在都在哪?”姜海涛看归豹的表情,突然有点明白了:他是怕姜海涛的某个“师兄师弟”去帮其它诸侯,特别是楚国。姜海涛立刻回答说:“现在都在山上继续学习呢。我们师父只让一个人下山,说是免得同门不和。”“哦?”归豹显然还不太放心:“那你的师父有没有什么师兄师弟?”姜海涛心想,虽然自我感觉自己应该是现在“学问”最高的,但没准也有其他人和自己一样,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而且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懂,万一今后碰上真的世外高人呢?于是他回答说:“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公子你放心,我一定帮你造出更多好东西,打败楚军应该不成问题。”“口气不小啊。那我就等着了。”“放心吧。不过公子,你看我们这里现在有这么多事了,是不是能再派一些工匠过来?”“有道理。我让归通在他那里挑一挑,派到你这里来。”
随后归豹又询问了一下船的情况。现在改装工作正由井和豫带着一些人在城外进行,养敖还专门派了一些甲士保护他们。
--------------------------
大概看到姜海涛接连造出了两种农具,一个工匠来找姜海涛,告诉自己有一个想法:把鼓风机用来给谷物脱壳。姜海涛一听很高兴。虽然他自己早就有过这想法,由于时间问题一直没功夫付诸实践,但能由一个工匠主动提出这想法就更好了。于是这项工作被交给他。
其实这办法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在舂捣谷物后,把它们从高处倒下来,旁边放一个鼓风机吹,轻的谷壳会飘得更远。不过姜海涛要求那名工匠造一个完整的机器,能让谷物和谷壳从两个口分别流出来。
--------------------------
姜海涛自己则开始带人进行第三项“发明”设计,重新和军队有关,那就是骑兵。
养敖已经肯定了他用骑兵进行侦察,还有使用弩攻击敌人的想法。虽然养马、驯马方面还有困难,但小规模地组建部队、试验战法,应该及早进行了。养敖也为此催问了几次。
其实这项工作并不难,姜海涛只需要根据记忆中的马鞍、马镫形状画出了基本设计图,然后交给几名工匠们就开始了。
前后高高翘起的马鞍,要比现在马背上垫一块皮革复杂多了,需要用木料凿出合适的形状,然后包上布、皮等物。姜海涛只提出了最后要求,具体细节就让工匠们去决定了。
马镫,现在没有铁,但工匠们用皮带和竹管就解决了。姜海涛发明的皮带扣这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用绳结来固定马鞍,显然不如皮带扣方便快捷。
马刺,工匠们提出了几种方案,最后决定用竹刺,固定在鞋的底部。姜海涛所希望的皮制马靴果然有点难度,因此只能用布靴代替现在的浅口鞋。为了能固定竹马刺,姜海涛参照后世给皮鞋钉掌的方法,让工匠们在布靴的脚后跟处固定一块楔形木板。这也可以说是参照现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的一项技术,那就是钉马掌。
姜海涛原先想到过马蹄铁,不料春秋人已经知道保护马蹄的重要性。现在虽然没有铁,但他们已经在用皮革包裹马蹄,就好比给马穿上了鞋子。[注025003]
姜海涛还从养敖那了解到,第一批自愿成为骑兵的人已经有了20多人。现在跨坐到马背上还被看作蛮夷之举,新裤子也让大家觉得有点别扭,因此只有几名甲士愿意参加,连养锜都不太愿意。这些人大多是归、养两家的门客,还有几名步卒。这一点姜海涛早就预料到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面有两位蓼城之战中的卒长:一个是归重,这第一批骑兵中身份最尊贵的人,归豹的亲戚;另一个是狂,归豹的门客。放弃指挥100人的权利,当普通一兵从头干起,确实需要些眼光。
还有一个意外是,黑子也参加了第一批骑兵。姜海涛听到后有点奇怪,于是养敖告诉他,黑子似乎对自己的出身有点顾虑。在很多人看来,他受到了养锜,还有姜海涛的照顾。随着姜海涛发明出砲弩、神臂弩,他在甲士们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这却似乎让黑子感到了更大压力,总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超过大多数甲士。他在技击上有点天赋,学得很快,已经不担心其他甲士瞧不起了。但是驭术难多了,他能分到的训练机会也不多,因此总是不让他自己满意。现在听说有个新的兵种,是姜海涛提出的,又是所有人都从头开始,他就来报名参加。在养敖想来,黑子觉得这样更容易出人头地。
这第一批骑兵配备的武器,养敖却没有确定,因为他们熟练掌握骑术还需要不少时间,随后可以执行的只能是两个。一是侦察,这在打仗时才需要。第二是送信,因为养敖已经决定采纳姜海涛的建议,在重要城市之间设立一个邮政系统,用骑兵定期传送信件。这项任务,也可以检验骑术、骑具,甚至包括马匹的选择、使用和喂养,为今后扩大骑兵摸索经验。
在这方面姜海涛没什么记忆还可以挖掘了,养敖也想不出来,于是交给归重去摸索。养敖准备在他们掌握足够的骑术后,再试用踏张弩、矛、剑等武器,看哪些适合骑兵。
--------------------------
[注025001]: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殷商时期就有了牛耕石犁,但牛耕开始推广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因为这时出现了铁犁。二人三牛的犁耕方法,也是到汉代才开始推广,西汉中期以后逐步推向全国。西汉中晚期以后,由于犁箭的发明以及驾驭耕牛的技能更为熟练,出现了二牛二人和二牛一人耕作法。东汉时期,双辕犁出现了,开始有一牛双人法。隋唐时期,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更趋完善。唐代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曲辕犁,也就是姜海涛在这里“发明”的犁。
[注025002]:早期的犁铧一般呈V字形,只能破土划沟,不能翻土作垄。汉代时在犁铧上端增加了犁壁,这样就能在破土划沟的同时翻土作垄。耙也是最早出现于汉代。
垄与沟,来源于畎畝法,其中畎(qan3)就是沟,畝(3)就是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这种耕作方法,并有“上田弃畝”、“下田弃畎”的说法。“上田弃畝”,是说在高处的田地里,就把作物种在沟里,因为这里水分含量更高。“下田弃畎”则相反。前者是为了抗旱,后者是为了防涝。把作物种成一条条的,即条播法,也是配合这种耕作方式产生的,还具备便于通风的好处。
畎畝法在西汉时发展为代田法,其突出特点有两个:一,今年的起垄的位置,明年换成沟,因此作物相当于在地里轮换种植,让土壤轮流利用和休闲;二,把种子播在沟里,发芽长叶后,在中耕除草是把垄上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根部,这样能防止作物倒伏(风吹等原因造成的),还能抗旱。
另外,以姜海涛的常识,肯定知道“早稻晚稻”,完全能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提出一年种两次的提议。但笔者对于古代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并不了解,不知道这种“发明”的结果如何,因此只能放弃了。笔者对农业方面除农具外的其它知识,比如作物种类、生长周期、种植时间、病虫害等等,了解甚少,因此这方面的描写也尽量简化或避免了。但总体来说,仅仅依靠后世的知识对农具进行一些改进,就足以让耕种面积、亩产提高不少。
[注025003]:骑兵马具中最为重要的是三种东西:勒,鞍,镫。
勒,控马之具,由络头、马嚼子、镳、缰绳组成,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完善。
马鞍,到战国晚期还只是铺在马背上的简单垫子,称为鞯。秦时有低平软马鞍,西汉晚期出现高马鞍,西晋时基本成熟。
马镫,真正意义上的直到4世纪才问世,此前都是仅供上下马用的单镫。学术界普遍认为马镫是中国人发明的。
马蹄铁,有关它起源的材料极为匮乏,故争议也较大。有认为是中国人发明的;也有认为中国在唐以后才有马蹄铁的;或者认为蹄铁是从西方传来的,我国普遍采用此物不早于元代。但在汉代史料上,有“古者庶人俴骑绳控,革鞮皮荐而已”的文字。革鞮即皮质的马鞋。所以说,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对马蹄的保护,在马蹄上缠裹皮套应该是早期较流行的方法。笔者采用了这种说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初级春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初级春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