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县试题文 截搭奥妙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过了一会儿,一台轿子便到了县学门口,轿子停下后,有人卷帘从轿子中搀出一位官员来,只见他头戴二梁朝冠,身穿青缘赤罗裳,腰间内系革带,革带上挂着玉佩,之上又加以赤白二色的绢质大带。下罩齿罗蔽膝,脚踏黑面白底官靴,正是余杭县的父母官谢秉之谢县令。大明朝官员的朝服样式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冠上的梁数,腰间的革带,以及挂玉佩的绶带。还有朝服的颜色等细微之处。比如谢县令的二梁冠、银革带、琉璃佩,以及带有练鹊图案的三色花锦绶,那是表明他乃是七品官员的身份。谢县令如今已年过六旬,但人还是很精神,走路很稳健。站到了县学的石阶上,扫了一眼众考生后,才开始讲话。讲话的内容是无非是先赞孔孟,后颂皇恩。接着便是宣布考试场次,严肃考场纪律等等长篇大论。直到众考生昏昏欲睡之时才讲完。
这一次的县试,总共要考四场。第一场叫正场、第二场称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称面复,每场一个白天,隔一天进行一场。
不过按常理来说,考生只要通过了正场,便不需要去参加‘初复’‘再复’,只需等待五日后的第四场面试即可。那些正场考不中的,就只好老老实实再参加初复,若是再不中,还能考‘再复’,要是还不中就只有等下次县试了。这种严谨的考试方法让王安旭暗自佩服。待县尊大人唠叨完了,五房书吏便开始唱名,叫到谁谁便上前验明正身,再经过简单的搜身后,检查无误后便递过去一张写着考试座位号码(简称考号)的纸片。然后将考生放进去。正式参加考试。
待叫道王安旭时,谢县令不由得看了他一眼。扭过头问一旁的典吏:“这王安旭不是林举人的学生吗?嗯,长得不错,就是不知道学问好不好?”一旁的典吏却笑道:“卑职倒是曾听本县的几位前辈谈过此子,都说学问不错。我想应该不错吧。”谢县令哈哈一笑:“那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一会儿给他安个离我较近的座位,老夫要好好看一看。”那典吏急忙说道:“是、”说完还又拍了一记马屁又说道:“大人真是品德高尚,如此一来此子若是真有才学,说明大人眼光独到,慧眼识珠啊?”谢县令听后哈哈大笑。
有了县令的关照,王安旭轻松领到了考号,走进了考场,顺利找到了自己的坐位上,竟然是第一排距离县令最近的一张桌子。看到桌椅摆放的样子,他不禁又想起了前世高考时的情景。回想当年,看看今日。他竟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直到陆陆续续又有考生走进来,他才回过神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桌子上的东西。
只见在桌子的上方有一行刻文――“甲行巳列一号”代表着考生的考号。这种按照天干做行地支为列的方法来排列,的确有其道理可循。因为即便是在县学的考场中,也免不了几人在一处共同作弊,相互掩饰。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便出现了用考号来打乱考生们所在的位置的方法。首先是在官差们给考生考号时,会将而考生的考号写在名册之上。与名字相对应。这样考生就不得随意而坐。把考号刻在桌子上而不是贴上纸则是防止考生互相交换座位。这样做即便考生们换了座位以后,也可根据试卷上的考号与桌上的刻纹进行比对,从而防止作弊。总之,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是坚决杜绝作弊事件发生的。其处罚力度之大,堪称古今之最。
王安旭想到此,心中也是一阵赞叹。这古代考试简直称得上公平公正至极,为何后世对此却一片贬低。说什么灭绝了人性,王安旭心想也许只有切身体会一次,才有经验去研究总结科举的利与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一本书,公正的评价科举,不要让后人误解。想到此又觉得自己很可笑,连科举的第一步还没走就想到以后。真是有些好高骛远,人生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脚踏实地、望向远方才是正理。
由于现在考生还未全部进到考场中来,考试题目自然不会公布。所以王安旭从考箱中取出笔墨纸砚,依次放好。便看起眼前的纸张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县衙所准备的专用答题纸。不过在一些穷一些的州县,就连这东西也要自备呢。但无论衙门发也好,自备也罢,格式都是一样的。
答题纸一共是十一页,第一页是封面,县试没那么严格,考生情况就直接写在封面上,并没有采用‘糊名’、更不必‘誊写’,所以可以很方便的知道考生的情况。除了考号要自己写以外。王安旭看到封面上有个号戳,戳上写着‘县考甲字三十六号牌’,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道:‘王安旭,年十六岁。身长体秀,面白无须,眉目清俊,姿容英挺。民籍。曾祖贵德,祖玉衢,父长廷。认保人卢应元、裴亮、朱延年、郝玉长。’
打开后封面,另外十页才是答题的地方,每页十四竖行,每行十八个红格,一个格写一个字。此外还有几页草稿纸。
当所有考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天光已经大亮了,正好可以开考了。
谢县令将手一摆,衙役们立即将考场大门锁好。接着便在一张空白的横轴上,挥毫写下此次正试的题目??作一篇时文和一首试贴诗。
这篇时文的题目是‘修身在正齐心者,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试贴诗的题目是‘落日孤云还。’的五言五韵诗。
试题题目一出,顿时考场里一阵骚动。众考生一见之下,登时惊得面露难色,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而谢县令却微微一笑,颇有几分得意之色。
县试乃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是由知县亲自命题。所以考题的自主性很强,又因为每个知县各有不同,所以也是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种。因为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编订《大明律》时,就明确规定各级科举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注解答题,不得言及时事,自由发挥。到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实际。
这样的话,出题的范围就缩小在寥寥几本经书里,有些县令很懒惰,所处的题目只是随手摘下一句让考生做题,但是这一句恰恰是考生们平时所背诵的程文,而且多为名家所作。而且法律上也未规定不许抄袭。所以经常有考生将程文默默熟记于心,在考试中誊下即可。而且考官也会为难,不取吧,这些程文都是历代翰林名家所作,不取便是否定。试问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否定名家呢?
但问题又来了,科举考试乃是国家的量才大计,是万分重要的基本国策。考官出题,竟然会出一个已经考过了的题目,并且还是名家荟萃。不免会有作弊之嫌。但考官也很无辜,毕竟四书五经总共算下来也只有几万来字。全国一级一级的那么多次考试,都要从其中出题,除了一些犯忌讳的话之外,哪一句没有用过?
开国之初还好说,毕竟题目不算多。有名的时文还有据可查。但到了正德年间,由于历年程文积压太多,有些好的文章甚至名不见经传。不可能一一查到。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有一次考试,一位考官因为着急,不经意间,竟把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组成一个没人见过的新句子出题,还美其名曰‘截搭题’。要知道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此题一出,顿时为考题界亮起了一盏明灯。
截搭题的出现改变了考题难出的状况,甚至于连朝廷也承认了这种做法。嘉靖年间就曾明文确定‘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正考是指乡试、会试和殿试。预考是指县试、府试和院试。大题便是形式与文意相完整的句子,小题就是指截搭题。
但世人却都认为‘小题难于大题’,秀才难考。这是因为截搭题乃是串接经文,龙首蛇尾。两句意思完全不通。所以让人无从破题,颇有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写出的文章也是各有千秋,文意难通。所以有人说“县试一道坎,截搭是关键。无有十年功,难得徒好闲。”
现在谢县令所出的题目,也是截搭题。其中前一句‘修身在正齐心者,’乃是出自《大学》。整段话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意思是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乃是出自《论语》――泰伯篇。意思是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这两句可以说是非常好解的句子。但加在一起,却难以破解。
但显然高手都是难不住的,像丙行卯列十号的张云谨,戊行酉列七号的李传,丁行寅列的赵文宇几人思索了一会儿便开始破题下笔。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考生也陆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而王安旭自已思考了一阵,组织好了语言,便开始奋笔疾书。其实当他刚一看到题目,心中就有了念头。略一组织语言,便下笔书写。
谢县令距离他比较近,便细细的看着他书写,只见王安旭提笔写下‘修身者,立世守道也。齐心者,坚信从心也。’只是短短两句,便将整个题目破开。且紧扣题意,滴水不漏。不仅让谢县令连连点头,微笑不已。
其实截搭题看似无理,却是真正能考较考生们的水平。不仅需要将经文吃透,才能看明白两截分别的意思,还得开动脑筋,将其巧妙连接起来,最起码要自圆其说。这分明是在考察应试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换言之,若是没有扎实的学问和精妙的联想能力,趁早回家,省的丢人现眼。
此时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在学完四书五经及相关著述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到八股文上,整日里诵高头讲章、背程文窗稿,不看三通四史,不知秦皇汉武,脑袋早如花岗岩一般僵硬,让他们去随机应变,真是有些痴人说梦。后世评价他们一个个古板迂腐的死读书,就是因此形成的。
而王安旭在前世乃是经过高考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英分子”,对考试可以说是熟悉明了。往往能从题目中看出考官的用意。因此,不费吹灰之力,不大一会儿,一团花团锦簇的文章便以出炉。洋洋洒洒,用的是公正的馆阁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章着重写科举的事,是为了以后故事的主线能够清晰明确。高潮情节在下一张便会到来。
这一次的县试,总共要考四场。第一场叫正场、第二场称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称面复,每场一个白天,隔一天进行一场。
不过按常理来说,考生只要通过了正场,便不需要去参加‘初复’‘再复’,只需等待五日后的第四场面试即可。那些正场考不中的,就只好老老实实再参加初复,若是再不中,还能考‘再复’,要是还不中就只有等下次县试了。这种严谨的考试方法让王安旭暗自佩服。待县尊大人唠叨完了,五房书吏便开始唱名,叫到谁谁便上前验明正身,再经过简单的搜身后,检查无误后便递过去一张写着考试座位号码(简称考号)的纸片。然后将考生放进去。正式参加考试。
待叫道王安旭时,谢县令不由得看了他一眼。扭过头问一旁的典吏:“这王安旭不是林举人的学生吗?嗯,长得不错,就是不知道学问好不好?”一旁的典吏却笑道:“卑职倒是曾听本县的几位前辈谈过此子,都说学问不错。我想应该不错吧。”谢县令哈哈一笑:“那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一会儿给他安个离我较近的座位,老夫要好好看一看。”那典吏急忙说道:“是、”说完还又拍了一记马屁又说道:“大人真是品德高尚,如此一来此子若是真有才学,说明大人眼光独到,慧眼识珠啊?”谢县令听后哈哈大笑。
有了县令的关照,王安旭轻松领到了考号,走进了考场,顺利找到了自己的坐位上,竟然是第一排距离县令最近的一张桌子。看到桌椅摆放的样子,他不禁又想起了前世高考时的情景。回想当年,看看今日。他竟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直到陆陆续续又有考生走进来,他才回过神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桌子上的东西。
只见在桌子的上方有一行刻文――“甲行巳列一号”代表着考生的考号。这种按照天干做行地支为列的方法来排列,的确有其道理可循。因为即便是在县学的考场中,也免不了几人在一处共同作弊,相互掩饰。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便出现了用考号来打乱考生们所在的位置的方法。首先是在官差们给考生考号时,会将而考生的考号写在名册之上。与名字相对应。这样考生就不得随意而坐。把考号刻在桌子上而不是贴上纸则是防止考生互相交换座位。这样做即便考生们换了座位以后,也可根据试卷上的考号与桌上的刻纹进行比对,从而防止作弊。总之,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是坚决杜绝作弊事件发生的。其处罚力度之大,堪称古今之最。
王安旭想到此,心中也是一阵赞叹。这古代考试简直称得上公平公正至极,为何后世对此却一片贬低。说什么灭绝了人性,王安旭心想也许只有切身体会一次,才有经验去研究总结科举的利与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一本书,公正的评价科举,不要让后人误解。想到此又觉得自己很可笑,连科举的第一步还没走就想到以后。真是有些好高骛远,人生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脚踏实地、望向远方才是正理。
由于现在考生还未全部进到考场中来,考试题目自然不会公布。所以王安旭从考箱中取出笔墨纸砚,依次放好。便看起眼前的纸张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县衙所准备的专用答题纸。不过在一些穷一些的州县,就连这东西也要自备呢。但无论衙门发也好,自备也罢,格式都是一样的。
答题纸一共是十一页,第一页是封面,县试没那么严格,考生情况就直接写在封面上,并没有采用‘糊名’、更不必‘誊写’,所以可以很方便的知道考生的情况。除了考号要自己写以外。王安旭看到封面上有个号戳,戳上写着‘县考甲字三十六号牌’,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道:‘王安旭,年十六岁。身长体秀,面白无须,眉目清俊,姿容英挺。民籍。曾祖贵德,祖玉衢,父长廷。认保人卢应元、裴亮、朱延年、郝玉长。’
打开后封面,另外十页才是答题的地方,每页十四竖行,每行十八个红格,一个格写一个字。此外还有几页草稿纸。
当所有考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天光已经大亮了,正好可以开考了。
谢县令将手一摆,衙役们立即将考场大门锁好。接着便在一张空白的横轴上,挥毫写下此次正试的题目??作一篇时文和一首试贴诗。
这篇时文的题目是‘修身在正齐心者,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试贴诗的题目是‘落日孤云还。’的五言五韵诗。
试题题目一出,顿时考场里一阵骚动。众考生一见之下,登时惊得面露难色,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而谢县令却微微一笑,颇有几分得意之色。
县试乃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是由知县亲自命题。所以考题的自主性很强,又因为每个知县各有不同,所以也是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种。因为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编订《大明律》时,就明确规定各级科举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注解答题,不得言及时事,自由发挥。到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实际。
这样的话,出题的范围就缩小在寥寥几本经书里,有些县令很懒惰,所处的题目只是随手摘下一句让考生做题,但是这一句恰恰是考生们平时所背诵的程文,而且多为名家所作。而且法律上也未规定不许抄袭。所以经常有考生将程文默默熟记于心,在考试中誊下即可。而且考官也会为难,不取吧,这些程文都是历代翰林名家所作,不取便是否定。试问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否定名家呢?
但问题又来了,科举考试乃是国家的量才大计,是万分重要的基本国策。考官出题,竟然会出一个已经考过了的题目,并且还是名家荟萃。不免会有作弊之嫌。但考官也很无辜,毕竟四书五经总共算下来也只有几万来字。全国一级一级的那么多次考试,都要从其中出题,除了一些犯忌讳的话之外,哪一句没有用过?
开国之初还好说,毕竟题目不算多。有名的时文还有据可查。但到了正德年间,由于历年程文积压太多,有些好的文章甚至名不见经传。不可能一一查到。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有一次考试,一位考官因为着急,不经意间,竟把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组成一个没人见过的新句子出题,还美其名曰‘截搭题’。要知道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此题一出,顿时为考题界亮起了一盏明灯。
截搭题的出现改变了考题难出的状况,甚至于连朝廷也承认了这种做法。嘉靖年间就曾明文确定‘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正考是指乡试、会试和殿试。预考是指县试、府试和院试。大题便是形式与文意相完整的句子,小题就是指截搭题。
但世人却都认为‘小题难于大题’,秀才难考。这是因为截搭题乃是串接经文,龙首蛇尾。两句意思完全不通。所以让人无从破题,颇有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写出的文章也是各有千秋,文意难通。所以有人说“县试一道坎,截搭是关键。无有十年功,难得徒好闲。”
现在谢县令所出的题目,也是截搭题。其中前一句‘修身在正齐心者,’乃是出自《大学》。整段话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意思是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乃是出自《论语》――泰伯篇。意思是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这两句可以说是非常好解的句子。但加在一起,却难以破解。
但显然高手都是难不住的,像丙行卯列十号的张云谨,戊行酉列七号的李传,丁行寅列的赵文宇几人思索了一会儿便开始破题下笔。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考生也陆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而王安旭自已思考了一阵,组织好了语言,便开始奋笔疾书。其实当他刚一看到题目,心中就有了念头。略一组织语言,便下笔书写。
谢县令距离他比较近,便细细的看着他书写,只见王安旭提笔写下‘修身者,立世守道也。齐心者,坚信从心也。’只是短短两句,便将整个题目破开。且紧扣题意,滴水不漏。不仅让谢县令连连点头,微笑不已。
其实截搭题看似无理,却是真正能考较考生们的水平。不仅需要将经文吃透,才能看明白两截分别的意思,还得开动脑筋,将其巧妙连接起来,最起码要自圆其说。这分明是在考察应试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换言之,若是没有扎实的学问和精妙的联想能力,趁早回家,省的丢人现眼。
此时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在学完四书五经及相关著述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到八股文上,整日里诵高头讲章、背程文窗稿,不看三通四史,不知秦皇汉武,脑袋早如花岗岩一般僵硬,让他们去随机应变,真是有些痴人说梦。后世评价他们一个个古板迂腐的死读书,就是因此形成的。
而王安旭在前世乃是经过高考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英分子”,对考试可以说是熟悉明了。往往能从题目中看出考官的用意。因此,不费吹灰之力,不大一会儿,一团花团锦簇的文章便以出炉。洋洋洒洒,用的是公正的馆阁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章着重写科举的事,是为了以后故事的主线能够清晰明确。高潮情节在下一张便会到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