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正文 第十七章提堂解惑 府试难得

正文 第十七章提堂解惑 府试难得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面复’是县试中的最后一场考试,是由县令在县衙的大堂之内进行测试,又称为‘提堂’,此举乃是因为前三场的测试不够严密,所以县令大人需要对点中的考生再进行一场面试,刷掉滥竽充数者,进行重新排列,最终确定可以选送府试的资格而已。

    而这对于王安旭他们这些正场选拔出来的人才来说,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当然也不乏有几位心思活络之辈,想着通过这最后一搏,能成为县试的头名――县试案首。

    王安旭虽说是正场案首,但论及含金量,肯定是不如县试案首这个正式的名称响亮。所以在正场考试中通过的才子们无一不想做这最后一搏,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争一争总归是有希望的。

    所以一大早,就有人来到了县衙门口,进行等待。以求能得到县老爷的赏识,得一个“优才进德”的美誉。

    王安旭还是来的挺早的,门前的一应学子见到他无一不露出了羡慕和嫉妒的神情。而王安旭只是微笑点点头,说了几句客气话,便找了一处旁边刚开灶的茶棚坐了下来。

    过了约半个时辰后,张云谨、李传和赵文宇也先后而来,只不过见到王安旭后,都是一脸的怒气。张云谨甚至还狠狠瞪了王安旭一眼。

    王安旭自然是知道他们因何而生气,这些天,他虽足不出户,但卢应元来时便以告诉他,他几日前的“寒梅馆作画戏三娘”之事,如今在这余杭县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中都传开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这不禁让他感叹不已,无论是前世后世,人们探寻八卦的心理都是一样的高涨。就连他母亲王氏也就此事询问过他,他只好搪塞了过去。如今遇上几位十分仰慕梅姑娘的才子,自然是对他怒目横眉。

    王安旭不在意的一笑回应,仿佛根本不在意他们的目光。这不由得让几人心底有气却无法发泄出来,一脸的憋屈之相。

    当时间到了辰时时分,县衙准时的开门了。县试入选的一百多名考生,列队进入了县衙之内。

    作为前三场的第一名,王安旭自然是走在最前排。望着那肃穆的建筑群,他心中一阵的感慨。这里就相当于后世的县政府一般,只是多了一份厚重,少了一份和穆。

    所有应试的童生们都在大堂内等候,不敢喧哗,只能小声的议论着,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大堂的外面是不是有官差走动,等于是在守着众人,以免在公堂上出了乱子。

    王安旭则是闭目养神,细细的运转体内的清虚真气,以求早日达到筑基期第一层境界的圆满之境。随着一丝丝真气的流动,他的心与大脑也开始变得更加灵活聪健。按照光脑若琳的说法,这样的默运心法不仅可以是大脑习惯于快速全面的思考,而且活跃脑细胞刺激它们的新陈代谢,使大脑不仅减少了疲劳,多了几分精华。智慧和悟性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今后的修炼大有裨益,所以王安旭十分上心。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谢县令才走了进来。只是身上穿着一件素色棉袍,众考生一见,便排成数排,给恩师行大礼参拜。

    谢县令等他们拜完,才抬手一举,将他们虚扶了起来。口中还连连说道:“快请起,快请起。”说完顿了顿,又微笑着说道:“今日,尔等前来,不畏严寒,可见都是求知尚进之才,本官也只是出几个小题,考校一下众位的水平。本无刁难之意,所以你们不要太过拘束。用心考就是了。”一番话说的众位考生心里暖洋洋的,都不由得面露兴奋之色,摩拳擦掌,准备在县尊面前大显身手一番。

    王安旭则是心中对这位谢县令大感佩服,这位谢县令不愧是人老成精,连说话都这么有水平。半点不见凌轻气盛之感。俗话说:“官场说话有分寸。”这一点一点都不假。这些考生中,才学之盛者,就是中进士也不稀奇。提前说好话对日后也是一种政治投资。有了这一层师生关系,对于后人也是有益处的。

    众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后,谢县令便开始了考试。所谓‘提堂’,考的也不难。无非是众考生坐在桌前椅上,写一篇应景时文。其内容和格式与截搭题相同却有不同,乃是引经据典解答县令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然后亲自交上去,由谢县令当场批阅,并指出优劣之处,考生这是便可以提出疑问,县令就会予以解答。所以着一种方式又称为‘提堂解惑’,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确立。

    当然对于王安旭等才子来说,自然是请教一些考试所应注意到的细节问题。他们几人才学深厚,自然不用问早已通晓的经书。更关心的是以后的几场科举考试。

    谢县令一一作了回答,并且还满意的对王安旭笑了笑说道:“安旭,老夫很看好你,这一次一定要用心考试,只有拿下了府院两场,这科举之路才算刚刚起步啊。”王安旭自是点头称是,拜谢恩师。

    当他和几个相熟的同窗从县衙中出来后,已经是午时一刻了。他们并未回家,而是找了个茶棚,要了一壶茶和一些点心。便坐在那里闲聊等待着发榜。

    到了未时一刻之时,县衙外的照壁墙上,终于贴出了此次县试的成绩榜单。所有人都挤着上前观看。只见在榜首的位置,单独写着‘案首王安旭’五个飘然大字,在他之下才是第一等十九名……此次考试录取了五等考生,出了一等外,还有二等八十名,三等一百二十名,四等二百名,五等三百名,其余皆是不入等。其中卢应元位列四等第四十七名。算是勉强通过。

    当王安旭回到家告诉母亲后,王氏是喜极而涕。急忙告慰祖宗与菩萨的保佑,还拉着王安旭一起磕头谢恩。

    王安旭虽然不屑一顾,但还是遵从母亲的意愿进行了。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报了名后,他便出去走了走,游览了一下周围的风景,闲暇之时还同梅三娘与卢应元在西湖之上饮酒赋诗,真是好不快活。

    两个月后,也就是四月份之时。王安旭便作为本次县试的案首,与一等、二等,以及三等前二十名的考生,一同参加今年的杭州府试。

    杭州府试乃是由杭州知府衙门亲自对下属的几个县所录取的考生进行另一轮的筛选测试,无论从人数上还是规模纪律上都要比县试复杂得多。就拿人数上来说,杭州府几个县所录取的人,数量均计以百来人,这样下来,参加考试的就有上千人之多。更何况还有往年过了县试,却考不中府试的落榜诸多考生。按照规矩,这些人可以不再参加县试,而直接入围府试……这个人数是今年才录取的四倍还多,所以考生总数大概是……六千人。所落榜的诸多考生。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考生,为了同一个目的汇聚于此,都快要把杭州城的道路给挤破了。

    王安旭左躲右闪,才毫发未伤的穿过了人群,及时到达了考场外的学宫前街,出示了文件后,认同了身份。才得以进入。与县试规矩一样,只有应试考生方能进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五千考生熙熙攘攘的挤在考场前,却不能立即进场。因为府试的点名入场是县为单位――这个县的考生点完了,下个县再入场的。

    可是即使事先组队而来的,也一定会在人山人海中被挤散的,何况很多学生都是自己来的,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县里的领队――教谕大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县在考前都会精心制作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灯笼,事先告诉考生灯笼形状,看到那个形状的就集合过来。

    比如说余杭教谕就事先告诉本县考生,见到鱼头灯笼便靠过来。

    那些灯笼用长竹竿挑着,在黑暗的天色中十分显眼,王安旭找了一会儿,便看见半空中的鱼头,便提着考篮挤过去,终于见到了面熟的考生,几人一见他,先是不论长幼的都一起朝他行礼,口中称呼‘师兄’,然后打量了几眼他,问道;“你丢东西了没有?”

    王安旭摇了摇头,疑惑的看向几人,众人一解释,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丢了几件毛笔砚台,还有又折损了些衣物。正在那里统计每个人的需要,因为府试同样要求穿戴整齐,并且那些文房四宝除了纸以外,其他都必须自备,丢了可就麻烦了。

    “那即便统计了也无法买到呀,咱们现在即出不去,而那些商贩又进不来。”王安旭疑惑的问道。

    “师兄有所不知,每年府试都有这么多人,被挤掉鞋子帽子、摔坏的笔墨砚台不知多少,考场偏偏又规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差役看到有利可图,便购进一批,高价贩卖。”一位考生回答道。说话间那边却是记录好了损失,便有人前去,不一会便领过一个穿着号服,挑着货郎担的过来。

    过来以后,大家便纷纷出钱凑了许多两银子,递给了那名官差,从他那儿取过了一大堆东西。

    东西虽然不少,但价位却高的吓人。王安旭见到此景,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众考生中不乏家境贫寒者,根本无法买齐用品。所以便有人想了一个法子,既然是同乡一起考,当然要照顾一下。就有哪些家境富裕一点的考生多出一点钱,先解了此时的危难再说。当然,这样做可以赢得别人的敬仰,容易受人尊敬。又使大家团结在了一起。所以众人也乐意去做。

    王安旭听了,心中不由得想到:“这一点到和前世的爱心捐款活动差不了多少,我总算明白了为何在古代越是同乡、同年就越是亲近。原来还有这么一层道理。哪像后世,中高考考试,谁都不认识对方,一有困难,还怎么帮忙啊。”他心中在胡思乱想着。

    与县试的过程一样,考生们经过了唱名、发号、检验等一系列的手续后才进了考场,按照所发的考引(考号)找到了自己的考桌。

    府试所在的地点乃是在府学的学宫广场,场上排满了桌椅。排列方式与县试大同小异。给人感觉与县试最大的不同便是人数上的倍增,望远处一看,黑压压一大片的桌影与人影,显得庞大至极。

    好不容易当所有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杭州知府才出现,这位知府姓俞,面目威严有度,首先先给孔圣人的排位上了香后,有简单的说了一些排场话。接着便宣布考试开始。

    府试连考三场,第一场为正场,所考试的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这三种才能。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则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府试的要求是通三经以上,通五经者为上上。《孝经》和《论语》为必选;大经的《礼记》《左传》可选一,也可都选;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小经的《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可选一经,按指定段落默写,这一方面即可考记忆,又可考书法。一天里可休息三次,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要入厕的,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到了黄昏时分,开始有考生交卷,只要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考生即可离开。

    王安旭由于有坚实的学问底子在,因此毫不费力的便做了出来。三天以后,他便走了出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