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正文 第二十八章神通之说 各显其能

正文 第二十八章神通之说 各显其能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我还是有些不懂。”若琳回答道。

    “那好,我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场灾难的话,为什么有些人会受到伤害,而另一些人却毫发无伤?他们能存活下来这说明了什么?你能说福缘不重要吗?”王安旭反问道,直把若琳问的是哑口无言。

    “修行者经常要为了提高自身修为实力而去闯一些危险的地方,有时甚至还被一些心术不正的的邪修算计追杀。他们如何才能保住性命?靠的就是智慧和福缘。所以你能说这不算实力的一种吗?”王安旭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对若琳说道。

    “好吧,我承认。机缘和气运都是实力的一种。不过您所说的修为和神通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修为高深的您反而实力不如修为低下的那几人?”若琳好奇的问道。

    “这是自然,虽然我的修为比他们高,但因只修习了十多年便到达了筑基期,导致根基不稳,所以我现在每天打磨真元,其实是在稳固现有的境界。而那老道虽说是先天养气境,但周身真气与肉体已到了水火相济之态,运转时气随心意而动。而我现在的真气只不过刚刚与肉体相合,运转时气走如珠。相较之下速度慢了半分。如果不及时稳固根基。恐怕会给将来的修行带来不便。”王安旭看了一眼那老道的身影,然后说道。

    “既便如此,可是也存在着悬殊差距。毕竟相差的是一个境界。”若琳不服气的说道。

    “若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我想问问你,这十多年的时间中你见我练过武术功夫吗?”王安旭并不着急,缓缓的问道。

    “呃,这个嘛。还真没有。”若琳思考了一阵后,说道。

    “问题就出在这儿,这十年时间,我除了修炼过‘轻身提纵术’外,其他的拳脚兵器之类的功夫一样都没有练,我都是专注于打坐修炼法诀真气。从而疏忽了修炼身体。直到前一阵子有幸接触到了师父的一点记忆,我才明白,原来自己走错了。”王安旭叹了口气,传音说道。

    “可是在西方的魔法联盟中,魔法师整天所专注的就是思考与冥想,从不会去锻炼身体的。只要魔力变强了,身体便会渐渐的强壮。所以没人去关注身体。”若琳将自己的疑惑和西方修行魔法的实情统统的说了出来。

    “西方的魔法师不是身体羸弱吗?听说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越强大的魔法师身体越弱吗?怎么还会渐渐变强?”王安旭好奇的说道。

    “谁告诉你魔法师的身体会随着魔力的增长而变弱?”若琳奇怪的反问道。

    “在前一世我喜欢读小说,那上面都这么写着。”王安旭回答道。

    “扑哧”一声,若琳竟然笑了出来,紧接着哈哈大笑,笑的王安旭莫名其妙。

    “喂,你怎么啦?”王安旭问道。

    “没.....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好笑。我看公子您挺聪明的,怎么会相信那种话?若是魔力越强大,身体越羸弱,那岂不是削减自己的寿命吗?还有谁会去修炼呢?”若琳反问道。

    “这么说来,越强大的魔法师身体素质越强了?”王安旭不确定的问道。同时在心里暗暗记住。

    “那当然,要知道有很多高级魔法都对身体有着要求。没有足够的元气支撑,恐怕无法施展出来。所以越是高级魔法师,身体素质越强。”若琳再一次肯定的说道。

    “也好,我知道了。”王安旭若有所思的回答。

    “公子,您该告诉我为什么您发现您错了?”若琳又问道。

    “哦。”王安旭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这就要涉及到东方的修行方式了。至于东方的修行方式,讲究修道、炼法、通术这三样齐头并进,共同参修。道是指道行,法是指法门,术是指术艺。注重于元神的修炼。而攻击与防御所修的却是法术与武艺。法术也包括了法术、法宝、符咒、丹器等玄妙之术。而武艺则是指对身体的打熬和磨练。甚至于在比斗时都是先较武艺,后拼道法。这么做自然是原因的,首先因为武艺是最为快捷的攻防方式了,一个修行者武艺越高,越可以占得便宜。其次是因为但凡比斗,双方都要探探对方的底,谁的武艺越为纯熟精妙,谁的实力就越强。通过交手,一目了然。再有就是修行者平时极少动用法术和法宝,因为这些都是作为自己的杀手锏,保命绝招。轻易不会使出,以免被对手熟悉掌握。从而破了自身的法门。最后自然是由于法宝和法术都是极耗法力真元的手段,所以修行者很少动用它们。除非是迫不得已之时才会祭用,等闲之时都是每时每刻用自身真元灌输温养,进行强化,以备后用。而神通指的就是修行者对术法和武艺的运用成果。像我这种没有修习过武艺与术法的修行者是没有任何神通的,当然不会是这几人的对手。”王安旭一口气将这么多话都传音给若琳,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那这么说公子今后应多加强身体上的修炼了。”若琳很快明白了王安旭所说的这一大堆话,不由得严肃的说道。

    “所以,还需要你来帮我做训练计划。一定要最为合理的。”王安旭郑重的说道。

    “知道了,公子。我这就去”若琳说完,便不再言语了。显然是又去“整理资料”了。

    王安旭笑了笑,接着把头转向了正在场中拼斗的几人身上。

    只见场中的众位高手将老道团团围住,各展身手,将看家保命的本领都使了出来,看的认识眼花缭乱。只见毛漳浦形如灵猿,上窜下纵,一套通臂拳劲透筋骨,拔背盈腰。锁腕劈抖,勾缠挂扑。全身上下甩膀抖腕、双臂摔劈、肩臂撩挂、击拍轻快、闪展灵活、虚实分明、腰背发力、冷弹脆快、坚韧交错,几趟下来,将双手舞动的如同车轮般迅速。足可见得其真功夫之深厚了。

    要说这通臂拳,又名通背拳。相传是春秋战国时,由白猿公所创(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既四川峨眉山的司徒玄空。司徒年轻时人称白猿道人,在峨眉山授徒甚众)。还有另一种传说,在战国时期的“鬼谷先师”传道云蒙山中:仿诸猿之栖息、猎食、争斗、求生之法取其精华而成。始称为通臂,以通臂猿形为主,仿其形而练,旨在加长臂力,击法单操居多。贯为练法。历经千载,先人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后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臂换后"、"白猿通臂"等拳路套数。后世又经多位武林名家增补改进,到了明代时已闻名于天下。毛漳浦是通臂拳正宗的传人,所练得乃是“上八分,下七架”的绝学。江湖中有歌诀赞之:“柔太极,走八卦,打通臂,揽形意。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

    毛漳浦练拳四十余年,几乎将半生精力全部倾心投入。所以愈见得其招式精妙,连王安旭也不由得用心将他的招式记下,准备过后细细揣摩运用。

    而再看其他几人,也是各显其能。唐博凯将一柄水纹长剑舞的剑影茫茫,时而如碧波骇浪般波涛汹涌。时而又如轻风荡水般泛点涟漪。整个剑如同一泓秋水,映月照衢,好不俊逸。正是那传闻中的“云翎清风十三剑”,这套剑诀相传是唐代高人观赏那公孙大娘所舞的《剑器》后,有感于水之灵动,燕之飘渺而所创的。其融汇柔、利两种意境。堪称剑道奇术。王安旭见他舞的轻逸卓尘,不由得见猎心喜,暗中也记了下来。

    至于其他几人,所走的路数也多为刚猛一路。像齐云傲的奔雷掌,鼓动之间犹若风雷呼啸,势大力沉,有若惊雷。宋吉生的绝学“跨步刀”,刀随步走,一步砍来,步步借势,只是简单的劈砍崩挑,就带起狂风阵阵。至于那武长寺,双手如花团锦簇般折摆不定,时有金镖射出,看那速度,有若流星光火,一闪即逝,根本看不到其光影。只听得嗖嗖之声不断,甚至于能感受到金镖到处的寒冷。而杜子均,所说适才吃了一亏,但现在也将双钩舞动,气势竟不弱于其他几人。

    这几人所出的招式都一股脑的往老道身上攻去,而那老道仿佛也被逼的走投无路一般,敞袖盈怀,跳脚飞扑。狼狈不堪一个个笨拙难看的招式使将出来,仿佛被人追捕的大猫一般,左躲右闪,东推西躺。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而他口中还大喝道:“无量天尊,几位的身手当真不凡,贫道可害怕了,哎呦,怕死我了。”

    不过这围攻的几人心中却暗暗叫苦不迭,原来这老道看似狼狈不堪,其实却将其余几人的攻势一一躲开,甚至连道袍都未曾弄破。所有人正被老道一个人打得是捉襟见肘,败迹已现。只见那老道环手曲臂,左跌右搡,却下盘稳健。双手所使的招式既像是“醉八仙”中的跌步,又像是太极拳中的三环套月,但见得他双手虚空乱舞,却准确无比的将所攻来的招式一一化解。别且反手借力打力,将众人的招式各自牵引到别人处,将这几名江湖高手逼得是心惊胆战,生怕一不留神就将同伴误伤。

    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了,那老道明显是在戏弄几人。看几人的招式已渐渐不稳,身形也不似初时那般迅速了,变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这时几人心中都已知晓,那老道的功夫太过高深,几人联手也不是其对手。各自不仅萌生了退意,但苦于以深陷其中,哪里能够将劲力收回,心中都升起一丝无力感。

    要知道在比武较技时,有时身体是不受控制的。因为无论是运劲发力,还是走步转身。都已经进入到一种高速运行的状态中,想要停下来,就必须经过一段缓冲,使身体逐渐的放慢节奏。否则的话,身体骤然停止,就会由于控制不住劲力而将自身伤到。这在武林中有种说法叫做“倒崩筋”。武林人士非常忌讳,与人拼斗总是打七分,留一线,为的就是可以能将气息平复。在武术歌诀中有“贯气中空沙走漏”的说法。

    所以此时几人最想做的就是将招式放缓,渐渐平复内息。可是那老道的招式却着实令人难防,因此渐渐力有不支。

    王安旭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在心中思量着自己的打算。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