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欧陆风云 第一百四十二章 北伐和议和 (三)
目录:近代国士| 作者:逍遥宇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北伐和议和 (三)
轻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在侍卫们的带领下刘裕离开了大元帅府。
房间内,只有孙文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书桌上摆着两张纸;德意志中国银行本票被摆在正中间,另外一张电报则放在桌角。虽然只是下午一点左右,但台灯却已经被打开,被温暖的阳光所笼罩只能模糊地感受到那额外的亮度。
孙文的手缓缓抚摸过特质纸料,眼睛紧闭着。
明天的临时全国大会就将对是否北伐、各省所愿意承担的份额,以及是否与袁世凯谈判做出决议。为此,特意找了江苏都督刘裕前来商讨,希望……不相信他会在大会上支持自己。
结果……
刘裕穿过走廊来到正厅。这时几名正坐在一起讨论着一封电文的官员发现了他,其中有人曾经在同盟会中部分会成立时与刘裕见过面,此时便站起来打招呼道:“松公日安。”
一开始刘裕尚不知道对方所说何人,但略一琢磨后不由得感到颇为好笑。自己不到二十二岁的年龄,居然也开始被人称‘公’了。与几人举手示意后,便步出大门登上刘家的马车。
“少爷要去哪里?”驾车的人是刘家老人,自然还是以少爷称呼。
“去金陵制造局。”
马车缓缓动了起来。说来重生也有三年多了,但是刘裕至今依然没有习惯黄包车。或许是现代人思维在作怪,他对于一个人埋头拉着自己跑总感到憋捏。哪怕是骑自行车也比被别人拉着好,这就是他的想法。所以负责接送他的交通工具在汽车还未普及之前,就只有马车了。
当然,卫士们依然尽职尽责地小跑跟着。以他们往常的训练量而看,想跟上在城里缓慢驰行的马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此处距离制造局至少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刘裕便借着时间休息起来……
闭目养神不过持续了很短时间,休息的念头便被脑海中不断涌现的思绪所打断。刚刚与孙文长谈一番,此刻的刘裕实在静不下心来。
既然静不下心,那就细细盘算一下此次会谈的得与失吧……
这一次与孙文的会谈,可以说是两方的一次摊牌行为。结果,则将决定双方的关系的变化。
刘裕抿嘴笑了笑,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会谈的一开始,孙文理所当然地要询问一番江苏和第一镇的情况;所得到的则是刘裕经过详细删减后的讯息:
到目前为止,在地盘方面刘裕占有江苏除江宁外的全部,所谓的江苏都督可谓是名副其实。当然,除了几个大城市有第一镇系统的人外,其余部分全是留用的满清遗留官吏或者又当地士绅代领,毕竟他一时间确实找不出太多人手。刘裕清楚这些人只是受军势强盛的原因才降伏他,绝非是因为心向的缘故。这些他都与孙文表露出来,没有半点隐瞒。
军事方面,刘裕的第一路军中只有第一镇受他自己控制。自从徐州战役结束后,第一镇一面吸取教训、一面第二次大规模扩充部队。到目前为止第一镇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万六千人,分为九个协和一个教导总队。军备除了大炮无法满足外,轻武器凭借从金陵制造局和上海制造局搬移过来以及各路所缴获的武备,基本满足了部队扩充后的需求。
如果以老北洋为对象,那么第一协、第二协、教导总队基本能保持一比一的伤亡率。第三协、第四协弱了不少,勉强能保持1比2的交换比例。至于新组建的各协虽然有从教导总队调集军官和士官,但短期内依然无法提供有效的战斗力。
在军事上,刘裕对孙文有所保留,总的而言就是贬小了自己的实力。当然,原因也是很充分的;自己起家的部队不过七十九标勉强一个协,如今扩充接近十倍后,战斗力自然下降了。
财政方面目前江苏省除了缴获外没能提供丝毫钱财;第一镇实际上在吃老本。从杭州、江宁确实只缴获了一百余万元的银元,但首先刘裕通过贩卖与第一镇所使用的德械装备不兼容的军火发了一笔小财,然后金陵制造局也暗地提供了三十余万的款项。
江北之行后,段祺瑞也暗自送来五十万的慰问款。一方面是北洋想缓和由于与第三镇大战一场后双方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算是对刘裕‘听话’的奖励。
全部加起来,可支配的金额在二百万左右。当然,若是刘裕愿意刮一点地皮,‘劝捐’一下,以江苏的富庶足以再筹备个六、七百万毫无压力。为何不如此做?一方面是刘裕目前尚无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做长远打算。
有限的二百万刘裕并不打算投到临时军政府这个无底洞内。面对十几万等着发军饷的军队,再多钱也只是打水漂。特别是当各省不愿承担临时军政府的财政压力后,更是如此。
这些就是刘裕手中的底牌。
明明有二百万盈余,却硬是被刘裕给缩减成了十万,而且还是已经交付临时军政府的十万。
不过刘裕的说辞很有说服力,加上孙文对于财务实在是不在行,也找不出漏洞出来。
在财政上首先表露出比军政府还要悲惨的处境,以及强调了军队力量与敌对的北洋军悬殊,以及江苏省只是名义上被控制……总之就是大倒苦水后,孙文似乎稍稍打消了自己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还是要安抚一下手中大将。
直接把残酷的‘事实’说出来,让对方清楚认识到己方的处境,免得对方提出一些难办的要求的目的算是成功了。当然,孙文也曾暗示是否可以在江苏‘劝捐’,一如上海那样筹集款项,却被刘裕以第一镇‘不扰民’的口号给推脱过去了。孙文也是要脸面的人,自然不可能明着命令刘裕去刮地皮,这项也只得作罢了。
随即,两人的交谈就被孙文拉到了主线上。
在面对孙文直接了断地询问刘裕是否愿意在临时全国大会上代表江苏支持北伐时,他便立即使出早与老爷子商量好的对策道:“裕既然率先第一个北伐,自然是极赞同北伐的。然而与北洋交手后,裕发现全国仅只有裕一人北上,以区区一镇新建之兵力抗数万北洋精锐。裕虽有心杀敌,却无奈无杀敌之力。一旦北伐,则江北必然作为攻击之主线;仅仅第一镇二万官兵屡实无法抗衡六万北洋兵。若先生希望北伐可获得成功,则必须将第一路军之剩余三镇调至江北,如此集结五万之兵力方可攻击北洋。若先生能说服浙、皖、沪三省之都督发兵北上,则裕自甘担任先锋”
勒索?威胁?劝告?善意?完全看人从哪个方向去看问题。
虽然孙文似乎对刘裕的答复并不是非常满意,但对方至少表达出北伐的意愿……而且提供的解释也确实有道理,所以并未表露出愤怒。只是下意识地在对待这位元勋,这位他自认为是被自己扶植起来的将领时,却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那么亲切。
毕竟虽然理由很正确,但是对方也确实婉拒了自己的要求。对于最近一直不顺,不断遭受打击的孙文,此刻压抑许久的郁闷让这在平常并没有什么的事情,此刻变得有些难以容忍了。
而谈到议和问题的时候,这种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
“我认为议和的先决条件,只有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证明他是真心的。这样,才能免于被所消灭……至于大总统之职,怎能如同货物般擅自转让?若是全国人民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我孙文自然毫无异议。但是决不能因为对方拥有重兵,便将国之名器擅自转让”
“然而一旦南北开战,不光百姓受苦,以我各省如今之状态,怎能保证必胜?除了湖南、广东、上海、浙江、我江苏四省向军政府提供了拨款外,还有哪个省份向军政府交纳过一分钱的援助?”
“一旦议和失败,北洋军大举南下,各省受到威胁后,自然便会与军政府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孙文的想法很简单;他希望借着袁世凯重兵压境的压力,促使各省真正的联合起来,使得自己所担任的中华民国临时军政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
这样的想法未免天真了一点:“先生所言自然有道理……然而袁世凯其人自小站练兵以来便一直是立宪派的核心人物,其在立宪派中之声望非常高。以目前十省有四省掌握在立宪派手中来看,这些人在北洋军南下时很有可能支持袁世凯……毕竟相比较我们党,立宪派宁愿相信同一类人的袁世凯啊”
就在孙文怒气冲冲地准备反驳的时候,门外由秘书紧急传来的消息却打乱了他的一切思考。
长沙发生兵变属于党的湖南都督焦达峰、副都督陈作新被反正的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协、第2营管带梅馨杀害了梅馨迎立了新都督立宪派的谭延闿而秘书手中挥舞着的,则是新任都督谭延闿的就任通电。
孙文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那些立宪派根本从未赞成过,只是在利益符合的时候投机了一把。既然他们能直接杀害党自立为都督……恐怕真的会在北军南下的时候倒戈的吧?
两人的交谈就因为这封电报终结了。
回过头来想,这封电报来的真及时;它直接粉碎了孙文的幻想。
车窗外渐渐出现了烟囱和厂房的景色,车外传来了声音:
“少爷,金陵制造局到了。”<!---文章内容结束--->
轻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在侍卫们的带领下刘裕离开了大元帅府。
房间内,只有孙文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书桌上摆着两张纸;德意志中国银行本票被摆在正中间,另外一张电报则放在桌角。虽然只是下午一点左右,但台灯却已经被打开,被温暖的阳光所笼罩只能模糊地感受到那额外的亮度。
孙文的手缓缓抚摸过特质纸料,眼睛紧闭着。
明天的临时全国大会就将对是否北伐、各省所愿意承担的份额,以及是否与袁世凯谈判做出决议。为此,特意找了江苏都督刘裕前来商讨,希望……不相信他会在大会上支持自己。
结果……
刘裕穿过走廊来到正厅。这时几名正坐在一起讨论着一封电文的官员发现了他,其中有人曾经在同盟会中部分会成立时与刘裕见过面,此时便站起来打招呼道:“松公日安。”
一开始刘裕尚不知道对方所说何人,但略一琢磨后不由得感到颇为好笑。自己不到二十二岁的年龄,居然也开始被人称‘公’了。与几人举手示意后,便步出大门登上刘家的马车。
“少爷要去哪里?”驾车的人是刘家老人,自然还是以少爷称呼。
“去金陵制造局。”
马车缓缓动了起来。说来重生也有三年多了,但是刘裕至今依然没有习惯黄包车。或许是现代人思维在作怪,他对于一个人埋头拉着自己跑总感到憋捏。哪怕是骑自行车也比被别人拉着好,这就是他的想法。所以负责接送他的交通工具在汽车还未普及之前,就只有马车了。
当然,卫士们依然尽职尽责地小跑跟着。以他们往常的训练量而看,想跟上在城里缓慢驰行的马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此处距离制造局至少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刘裕便借着时间休息起来……
闭目养神不过持续了很短时间,休息的念头便被脑海中不断涌现的思绪所打断。刚刚与孙文长谈一番,此刻的刘裕实在静不下心来。
既然静不下心,那就细细盘算一下此次会谈的得与失吧……
这一次与孙文的会谈,可以说是两方的一次摊牌行为。结果,则将决定双方的关系的变化。
刘裕抿嘴笑了笑,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会谈的一开始,孙文理所当然地要询问一番江苏和第一镇的情况;所得到的则是刘裕经过详细删减后的讯息:
到目前为止,在地盘方面刘裕占有江苏除江宁外的全部,所谓的江苏都督可谓是名副其实。当然,除了几个大城市有第一镇系统的人外,其余部分全是留用的满清遗留官吏或者又当地士绅代领,毕竟他一时间确实找不出太多人手。刘裕清楚这些人只是受军势强盛的原因才降伏他,绝非是因为心向的缘故。这些他都与孙文表露出来,没有半点隐瞒。
军事方面,刘裕的第一路军中只有第一镇受他自己控制。自从徐州战役结束后,第一镇一面吸取教训、一面第二次大规模扩充部队。到目前为止第一镇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万六千人,分为九个协和一个教导总队。军备除了大炮无法满足外,轻武器凭借从金陵制造局和上海制造局搬移过来以及各路所缴获的武备,基本满足了部队扩充后的需求。
如果以老北洋为对象,那么第一协、第二协、教导总队基本能保持一比一的伤亡率。第三协、第四协弱了不少,勉强能保持1比2的交换比例。至于新组建的各协虽然有从教导总队调集军官和士官,但短期内依然无法提供有效的战斗力。
在军事上,刘裕对孙文有所保留,总的而言就是贬小了自己的实力。当然,原因也是很充分的;自己起家的部队不过七十九标勉强一个协,如今扩充接近十倍后,战斗力自然下降了。
财政方面目前江苏省除了缴获外没能提供丝毫钱财;第一镇实际上在吃老本。从杭州、江宁确实只缴获了一百余万元的银元,但首先刘裕通过贩卖与第一镇所使用的德械装备不兼容的军火发了一笔小财,然后金陵制造局也暗地提供了三十余万的款项。
江北之行后,段祺瑞也暗自送来五十万的慰问款。一方面是北洋想缓和由于与第三镇大战一场后双方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算是对刘裕‘听话’的奖励。
全部加起来,可支配的金额在二百万左右。当然,若是刘裕愿意刮一点地皮,‘劝捐’一下,以江苏的富庶足以再筹备个六、七百万毫无压力。为何不如此做?一方面是刘裕目前尚无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做长远打算。
有限的二百万刘裕并不打算投到临时军政府这个无底洞内。面对十几万等着发军饷的军队,再多钱也只是打水漂。特别是当各省不愿承担临时军政府的财政压力后,更是如此。
这些就是刘裕手中的底牌。
明明有二百万盈余,却硬是被刘裕给缩减成了十万,而且还是已经交付临时军政府的十万。
不过刘裕的说辞很有说服力,加上孙文对于财务实在是不在行,也找不出漏洞出来。
在财政上首先表露出比军政府还要悲惨的处境,以及强调了军队力量与敌对的北洋军悬殊,以及江苏省只是名义上被控制……总之就是大倒苦水后,孙文似乎稍稍打消了自己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还是要安抚一下手中大将。
直接把残酷的‘事实’说出来,让对方清楚认识到己方的处境,免得对方提出一些难办的要求的目的算是成功了。当然,孙文也曾暗示是否可以在江苏‘劝捐’,一如上海那样筹集款项,却被刘裕以第一镇‘不扰民’的口号给推脱过去了。孙文也是要脸面的人,自然不可能明着命令刘裕去刮地皮,这项也只得作罢了。
随即,两人的交谈就被孙文拉到了主线上。
在面对孙文直接了断地询问刘裕是否愿意在临时全国大会上代表江苏支持北伐时,他便立即使出早与老爷子商量好的对策道:“裕既然率先第一个北伐,自然是极赞同北伐的。然而与北洋交手后,裕发现全国仅只有裕一人北上,以区区一镇新建之兵力抗数万北洋精锐。裕虽有心杀敌,却无奈无杀敌之力。一旦北伐,则江北必然作为攻击之主线;仅仅第一镇二万官兵屡实无法抗衡六万北洋兵。若先生希望北伐可获得成功,则必须将第一路军之剩余三镇调至江北,如此集结五万之兵力方可攻击北洋。若先生能说服浙、皖、沪三省之都督发兵北上,则裕自甘担任先锋”
勒索?威胁?劝告?善意?完全看人从哪个方向去看问题。
虽然孙文似乎对刘裕的答复并不是非常满意,但对方至少表达出北伐的意愿……而且提供的解释也确实有道理,所以并未表露出愤怒。只是下意识地在对待这位元勋,这位他自认为是被自己扶植起来的将领时,却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那么亲切。
毕竟虽然理由很正确,但是对方也确实婉拒了自己的要求。对于最近一直不顺,不断遭受打击的孙文,此刻压抑许久的郁闷让这在平常并没有什么的事情,此刻变得有些难以容忍了。
而谈到议和问题的时候,这种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
“我认为议和的先决条件,只有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证明他是真心的。这样,才能免于被所消灭……至于大总统之职,怎能如同货物般擅自转让?若是全国人民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我孙文自然毫无异议。但是决不能因为对方拥有重兵,便将国之名器擅自转让”
“然而一旦南北开战,不光百姓受苦,以我各省如今之状态,怎能保证必胜?除了湖南、广东、上海、浙江、我江苏四省向军政府提供了拨款外,还有哪个省份向军政府交纳过一分钱的援助?”
“一旦议和失败,北洋军大举南下,各省受到威胁后,自然便会与军政府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孙文的想法很简单;他希望借着袁世凯重兵压境的压力,促使各省真正的联合起来,使得自己所担任的中华民国临时军政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
这样的想法未免天真了一点:“先生所言自然有道理……然而袁世凯其人自小站练兵以来便一直是立宪派的核心人物,其在立宪派中之声望非常高。以目前十省有四省掌握在立宪派手中来看,这些人在北洋军南下时很有可能支持袁世凯……毕竟相比较我们党,立宪派宁愿相信同一类人的袁世凯啊”
就在孙文怒气冲冲地准备反驳的时候,门外由秘书紧急传来的消息却打乱了他的一切思考。
长沙发生兵变属于党的湖南都督焦达峰、副都督陈作新被反正的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协、第2营管带梅馨杀害了梅馨迎立了新都督立宪派的谭延闿而秘书手中挥舞着的,则是新任都督谭延闿的就任通电。
孙文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那些立宪派根本从未赞成过,只是在利益符合的时候投机了一把。既然他们能直接杀害党自立为都督……恐怕真的会在北军南下的时候倒戈的吧?
两人的交谈就因为这封电报终结了。
回过头来想,这封电报来的真及时;它直接粉碎了孙文的幻想。
车窗外渐渐出现了烟囱和厂房的景色,车外传来了声音:
“少爷,金陵制造局到了。”<!---文章内容结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近代国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近代国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