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海煮清末 第三卷、黄海风云 130、投资办学

第三卷、黄海风云 130、投资办学

目录:海煮清末| 作者:潘驴邓晓闲|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盛宣怀听得心中大乐,觉得徐先生不是在求自己帮忙,而是在帮自己的忙啊。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他本来就希望林海能在天津办洋务,林海提出办报纸,虽然不如办工厂那么炫目,属于小投资,但蚂蚱虽小也是肉啊。

    于是立刻答应下来:“这没有问题,徐先生住在何处?等一会我开一份准予你行商的公文,令下人给你送过去。徐先生办报还有什么需求可一并提出。”

    由于中国历代统治者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至此还没有完整的商法,工商管理原则上是纳入户部范畴,但实际上管理得非常混乱,只要是当官的写一份公文,说允许某某开店摆摊,落一个章都管用,当然如果办的企业够大,那么发文的官员官位也要够大。

    盛宣怀让林海再提要求,林海也不客气,便说:“请盛大人再出一张公告,内容是《中华日报》招募编辑二十人,记者五十人,销售人员一百人。编辑要求年龄五十岁以下,记者要求年龄三十岁以下,销售人员年龄不限。从明日起在吉安广场进行面试。”

    目前中国最大的报纸《申报》不过记者十余人,林海所办报纸的规模竟然五倍于《申报》,盛宣怀乍听之下吓了一跳,惊讶的说:“徐先生所办报纸规模很大啊。”

    “这只是广而告之。”林海呵呵笑道:“一个小小的手段而已。我招募的人越多,应聘的人就越对我的企业有信心,就会有更加出色的人才来参加面试。实际上我招募的工作人员只有上述的一半数量。”

    盛宣怀是有名的红顶商人(官商),但他是倾向于“红顶”,而不是倾向于“商人”这一块,搞溜须拍马,尔虞我诈,官场斗争,他是一流的,不过搞商业他却不行,别看他在商界名气很大,那主要还是因为他起点高,是地主出身,若是贫下中农出身,说不定他现在还在种田呢。(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林海的招聘技巧令他深深叹服,盛宣怀说道:“即使只招募一半的人,也是世界一流的报纸了。除了办报,徐先生还想不想办点其他企业?只管说来,我这里畅通无阻。”

    有了铁厂和军工厂,能够生产武器已经够了,林海并没有在天津投资的意愿。但盛宣怀的语气十分殷切,林海知道他肯定希望自己在天津投资,以增添其政绩,减轻洋务运动开展不利带来的压力。而自己花点小钱,却能结交一个朝廷大员,也很值得。想了想说道:“盛大人,目前在天津没有可以吸引我投资的项目,不过既然盛大人邀请我投资,我是盛情难却啊。这样吧,我先在天津搞一点公益投资,如果盛大人有好的投资项目,可以介绍给我,我一定会认真考虑。”

    言下之意,林海办企业不为赚钱,完全是给盛宣怀面子,盛宣怀当即表示了感谢。

    接下来商议了公益投资的项目,最后确定为合资办学。林海和盛宣怀各投资十万两银子兴办两所大学,十所中学,三十所小学,一所女校。这个计划是由林海提出的,完全按照后世的学制来施行,小学主修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中学开始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知识,大学则进行术业专攻,完全打破了旧时代的教学体系。

    把教育作为第一个公益项目投资,是因为林海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乃是国家万年之大计,清朝末年的教育制度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寻求改变,就算林海推翻了封建统治,中国也是难以真正腾飞的。

    同时林海也知道,中国有革新教育的期望,这种期望还很迫切。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按照历史的轨迹,1895年盛宣怀就将在天津创立全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北洋大学,同时还会兴办了一些中小学堂,林海的计划只是将历史推进了一段时间。

    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谭嗣同的赞同,令人意外的是,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的盛宣怀却提出了质疑。

    盛宣怀接触西学很深,深知教育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文章作得好已经不管用了,所以清政府也试推行了一些类西洋的教育方法,譬如福州船政学院就要学习英语、物理、化学,清政府还组织了几次幼童留洋,专门学习西方的医学、矿务、锻造等知识,但以西洋的教育模式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办学却是从来没有过,这种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办学方式一定会受到保守派的抨击,成功了固然好,但一旦失败,恐怕连李鸿章都会承担很大的压力。

    盛宣怀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林海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最后定下来,计划不变,但分三次进行投资,第一次只办一所大学,三所中学,十所小学,一所女校。

    大学的名字:北洋大学;

    中学分别为:天津一中、天津二中、天津三中;

    小学以所处校址命名,譬如办在吉安广场的小学就叫吉安小学;

    女校命名为北洋女校。

    大学招收秀才以上学历。小学学制五年,中学五年,大学四年。小学男女合校,毕业以后男生升入中学,女生升入女校。

    计划定下来以后,盛宣怀立刻前往总督府奏请李鸿章批准,林海和谭嗣同离开盛宣怀府,前往康有为落脚的旅店聘请他出任《华报》总编。

    盛宣怀派了一辆马车给林海和谭嗣同。途中,谭嗣同问林海:“徐兄,北洋大学之办成,是国家幸事,是我中国教育历史上一大里程碑。要把学校办好,首任校长之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此人的性格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治学风格,不知徐兄心中可有校长的人选?”

    林海哪有什么人选,他认识的人除了李家欣和胡里奥,其他的人都只认识刀枪剑炮,摇头说:“我没有可用的人选,谭兄有没有推荐的人?”

    谭嗣同说:“徐兄认为康南海如何?”

    林海笑了:“莫非谭兄欠了康南海的钱?报纸总编推荐他,大学校长也推荐他。”

    谭嗣同笑道:“康南海对西学的认知远远超过我中华的其他学者,既然办的是西学,他正合为校长的第一人选。这一次前去拜访他,总编校长一起解决了,岂不省心?”

    林海说:“康南海知识渊博,的确是我等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我认为他性格偏于激进。我素知他的言论,他主张中国的改革是全盘西化,就很能说明他偏激的性格特点。我认为治学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以康南海为校长并非最好的选择。”

    谭嗣同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虽然我很推崇康南海,但也不得不承认徐兄的见解颇有道理,他的确不适合当校长。徐兄,我另向你推荐一人吧,湖广欧阳中鹄,此人是我的老师,其学问实能出风入雅,振前贤未坠之绪。他推崇西学,主张变革,曾发表“变法之论”,最难得的是他的变法主张循规蹈矩,非常适合徐兄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要求。”

    林海嗯了一声,说道:“欧阳中鹄这个人我是知道的,他是清末改革派里少有几个能够保持冷静的人,而且这个人高风亮节,还是谭嗣同的老师……”话到此处,林海突然被自己的话噎住了,欧阳中鹄是谭嗣同的老师,而这个谭壮飞刚才说什么,欧阳中鹄同样是他的老师?林海蓦然转头,两只精光如炬的眼睛因为激动而充血,他紧紧盯着“谭壮飞”,似乎要把他看穿。

    “谭嗣同……谭壮飞……是了,我就觉得谭壮飞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总是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原来你就是谭嗣同!谭嗣同啊谭嗣同,你小子以假名欺我,很不厚道啊。”林海激动的说。

    说这话的时候,林海完全没有想过,以后自己怎么向对方解释:其实徐志摩也是一个假名。

    谭嗣同笑着说:“我自幼喜爱结交各路朋友,但因父亲是湖北巡抚,家境颇厚,有的人为了权势便刻意与我结交,所以现在我遇到生人一般不以真名示人。不过我这点家境和徐兄比起来就差远了,遮遮掩掩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可能是林海最佩服的清末人士了,因为此人不但才学出众,更有一身的侠气,隐隐和小时候读过的武侠小说里的人物相吻合,所以当林海得知这个人就在眼前,激动是难免的。但这种激动并没有保持很长的时间,因为此刻的林海自己已经是比谭嗣同更加出色的人物。而且他见过了柴鲁尔,见过了哈桑,更见过了俾斯麦这样的一个世纪才出一个的牛人物,远远不及俾斯麦的谭嗣同又怎能让他失态?

    谭嗣同推荐的欧阳中鹄得到了林海的认同,谭嗣同表示看完了海军会演就回湖广请自己的老师出山任职。

    马车在靠近码头的一间名为来来客栈的旅店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座三层的砖砌小楼房。

    在这座小楼,林海与自己未来的第一幕僚实现了首次对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海煮清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海煮清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