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正文 乾清宫雍正焚诏

正文 乾清宫雍正焚诏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宗室诸王与一品大员们先后赶到慈宁宫,看见慈宁宫里的阵势,便猜到是有了乾隆的消息。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乾隆出巡逾期不回,连个回京送信的侍卫也不曾见到,加之永琪勾结天地会一事已经说得沸沸扬扬,众人早已猜到乾隆遭遇了天地会乱党,甚至心下暗自揣测到乾隆也许已经驾崩了。是以听说乾隆被天地会劫持,众人都不觉意外。

    只是永琪和天地会的两桩案子不曾被朝廷正式宣谕,众人也只好故作不知。于是不论心下作何感想,面上只有两种神情。兆惠和富德两个到慈宁宫之前已经知道乾隆遭劫,鄂弥达等人审出了天地会乱党将乾隆诓骗出宫之事,这几人的的脸上便是满满的愤怒与担忧。其余众人,因为未被允许知晓被擒天地会会众的口供,因此面上出了愤怒和担忧之外,还都有满脸的惊愕。

    正殿里一片寂静,众人心绪飞转,各自想了一番说辞,只等坐在最上首的康亲王永恩先发高见。这永恩虽说名讳中有个“永”字,按辈分却是乾隆的孙辈。其祖上礼烈亲王代善乃是太祖高皇帝元配佟佳氏所生的嫡子,且又功勋卓著,因此数代以来但凡诸王朝会或者联名上奏时都是代善的后人居首。如今这事情过于棘手,众人便都依例谦让礼亲王的后人先议。

    永恩也知众人之意,细细思忖了一番不知永琪之事之人听得这个消息时应有的说辞,方说道:“皇太后,臣以为此事有三处可疑。随扈皇上出巡之人多有武艺在身,若是遇见匪徒,岂有不打斗之理?一旦打斗起来,地上难免有些血迹,草木也必有踩踏痕迹,岂能无迹可寻?此其一也。将十余人尽数劫持,并非数人可以成事,乱党人数应在不少,出入潜伏之时,当地乡民岂能一无所见?此其二也。天地会乱党俱是穷凶极恶之徒,若是劫持了皇上,岂能不千方百计逼迫皇上立下割地诏书的,为何反倒舍近求远送一份经文回京?此其三也。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有此三疑,臣以为两名侍卫带回之信件是否系天地会乱党所书,尚需仔细查实。”

    雍正痛心疾首地叹了一声,说道:“爱卿有所不知,随扈皇帝的队伍混进了天地会的乱党。”于是将二等侍卫景瑞如何巧遇天地会乱党,顺天府如何捉拿,三法司如何审问之事,永琪府中奴仆如何招供之事说与众人。众人仿佛才知道永琪私通天地会一般,个个一脸愤慨。

    康亲王永恩之后,便是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后人简亲王奇通阿班次在前。奇通阿深知乾隆一向以尧舜自居,若是有人参奏他看重的人乃是欺君罔上的奸佞,他最恨的不是欺骗了他的乱臣贼子,反倒是揭破他有眼无珠的直言之人。当初奇通阿只想着用勾结天地会之事扳倒永琪,毕竟永琪不曾有过封爵,更不曾明诏立过太子,甚至圈禁上驷院也得了乾隆的首肯,乾隆到底还有个推脱之辞,倒也不至因此获罪。无奈这案子越审越大,又牵出了令妃和福伦,一个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一个是乾隆最信任的大臣,这两人若是犯了诛灭九族的大罪,乾隆便无可推脱。因此审出谋害皇子案之后,奇通阿便有些惴惴不安,心里有些盼着乾隆不回京城才好。

    当下奇通阿便说道:“皇太后,方才康亲王说此事有三疑,臣以为,若有天地会的乱党混入随扈队伍,则天地会只需十数人,不经打斗亦可成其奸谋;至于两名侍卫送回的经文,必是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置安危于度外,严词拒绝,令乱党无计可施,不得不出此舍近求远之策,请皇太后明鉴!”

    只听雍正说道:“如此说来,割让土地乃是违背皇帝圣意之事了?”

    众人皆长出了一口气,如此一来,不与天地会议和便是体贴圣意的忠君之举,并非不顾乾隆的安危,当下齐声高呼道:“皇太后圣明!”

    雍正说道:“我这一世只生了一个儿子,岂有不疼爱的!自皇帝出京之后,我日夜担忧,茶饭不思。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一听说皇帝被乱党劫去,恨不得能用我的性命换他回来。但我太祖高皇帝十三副遗甲起兵,经历了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直到圣祖仁皇帝平三藩、收台湾,前后百年,历经四代,天下方定,若是为了皇帝一人,便将江南之地弃之他人,任凭江南百姓受乱党之摧残,岂不是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名加于皇帝!日后皇帝又有何面目去见臣民百姓,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面目去见为大清浴血疆场的将士们!左师触詟曾说赵太后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以我心虽痛,皇帝舍己保全江山社稷之意绝不可违,江南之地绝不可弃!”

    众人一齐跪倒叩头,说道:“臣等绝不违逆皇上圣意,江南之地寸土不弃!”

    雍正以手帕拭目,随即落下泪来,哽咽着说道:“皇帝已落入贼手,倘若朝廷不肯议和,乱党难免有所不利于皇帝,众位爱卿可有良策救皇帝的性命?”

    正殿里又是一片寂静。天地会之人能将勒索信函送到两名侍卫的住处,并且在门外从容布置,两名侍卫却不曾见到送信人的踪影,可见朝廷在明,天地会在暗,博勒奔察等人的行踪已在天地会掌握之中。两名侍卫回京奏报之事,恐怕已为天地会所知。倘若数日内不曾有令广州、福州、杭州、江宁等地驻防旗人撤回江北的诏书发出,天地会便知道朝廷并无议和之意,乾隆只怕性命难保。若说抢在天地会动手之前探得其巢穴,将乾隆救出,以眼下这毫无头绪的情形,又谈何容易。

    虽也有人想了些主意,却无十成的把握。若是朝廷依照自己的方略行事,结果乾隆被乱党弑了,出谋划策之人岂不是要受连累?因此都闭口不言,一动不动地坐着,唯恐被雍正点了名姓。半晌之后才听见雍正无比哀痛地问道:“众位爱卿,难道无法可救我儿性命了不成?”

    众人赶紧满面惶恐地起身离座,一齐摘了顶戴,跪在地上,用痛彻肺腑的声音说道:“臣等无能,使皇上深陷险地,臣等罪该万死!”说罢,叩头不止。

    一时间众王公大臣中也有人落下泪下,君臣相对而泣。又过了半晌之后,庄亲王允禄说道:“皇太后,眼下情势非比寻常,恭请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节哀顺变!”

    众人齐声说道:“恭请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节哀顺变!”

    半晌,雍正方止住了泪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众位爱卿且随我到乾清宫,先看正大光明匾后有无诏书,再做打算。”众人一齐应了一声“嗻”,都随着雍正往乾清宫来。

    进了正殿,太监安放好了梯子,雍正便打发了太监出去,只命众人里最年少的领侍卫内大臣奉恩辅国公如松上去看匾后是否放置了诏书。如松攀着梯子上去,果然拿出来一个锦匣。众人将锁头撬开,里面当真有一份圣旨,赶紧恭敬捧了出来,奉与雍正。雍正展开看时,正是一份朱砂写就满蒙汉三种文字皆有的传位诏书,便当众宣了这道旨意。

    奇通阿跪在地上,冷汗直流,雍正才读罢旨意,不待众人说领旨,便急急喊道:“皇太后,臣不敢奉诏!皇五子永琪忤逆嫡母,殴打生母,又勾结天地会谋害父亲、祖母和兄弟,我大清以孝治天下,江山社稷岂能由这等不忠不孝无才无德之人执掌!臣万死不敢奉诏,恭敬皇太后明鉴!”说罢,叩头不止。

    庄亲王允禄也说道:“简亲王所言极是,历朝历代,皇太子以罪废者屡见不鲜,本朝亦有理密亲王允礽之例。今永琪之罪百倍于允礽,按我爱新觉罗家法,当废为庶人,革去宗籍,万不可使其继承大统,败坏大清江山社稷,是以臣亦不敢奉诏!”

    怡亲王弘晓、履亲王允祹、諴亲王允祕、和亲王弘昼、果亲王弘瞻、宁郡王弘晈也跟着高呼“臣不敢奉诏”。远支宗室诸王和大臣们也放下心来,一时乾清宫里“不敢奉诏”的喊声此起彼伏。喊声渐消时,雍正问道:“庄亲王所言皇五子永琪当废为庶人,革去宗籍,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人齐声高呼道:“回皇太后,臣等均无异议!”

    雍正这才命弘瞻出去传炭火盆来,不多时便有两个太监抬了一个炭火盆进了正殿。雍正将手中的诏书扔进火盆,登时燃烧起来,片刻之间化为灰烬。雍正说道:“正大光明匾后虽无传位诏书,但皇帝属意嫡子,天下皆知。孝贤皇后富察氏生有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生有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永琏、永琮、永璟皆不幸早夭,惟有皇十二子永璂,人品贵重,深有祖父遗风,必能克承大统,着继皇帝位。”

    当下众人皆叩头道:“臣等谨遵皇上圣意!”

    于是雍正带着王公大臣到了养心殿,亲手写了一份传位诏书,用了玉玺之后便诏告天下,乾隆皇帝驾崩。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