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正文 福灵安山西探父

正文 福灵安山西探父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虽说鄂弼对天地会劫持乾隆一事头疼不已,但在自己治下发现了被盗匪劫持的首辅大臣还是不能不立即奏报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因此动身往垣曲剿匪之前,还是写了一份奏折送进京城。数日后便有傅恒的长子多罗额驸福灵安驰驿抵达辽州,传了雍正的旨意,着傅恒和胡太医不必急着回京,就在辽州养伤,福灵安也待傅恒伤愈后一同回京。

    辽州知州和胡太医陪着福灵安一起到傅恒屋里,略坐了片刻便告辞走了,留下傅恒父子说些闲话。福灵安只道傅恒是被天地会会众所伤,待两人出了门便问道:“伤了阿玛的匪徒可曾拿住了?儿子必得砍回来才是。”

    傅恒长叹一声,便将受伤的前后始末与福灵安说了。原来乾隆虽是微服出宫,照旧是轻车骏马,从邯郸去武安一日便可到达。不想一大早离开了顺风客栈,那小燕子便一路惹事,不是纵马踩了人家的鸡鸭,便是撞了迎面而来的车轿,一路吵吵闹闹,耽搁了行程。走到河南、直隶交界的紫金山一带时,已是黄昏时分,官道上行人稀少。正想着快些赶路好进城投宿时,官道旁绵延的群山忽然传来一阵阵女子呼救之声。

    许多随驾之人都觉这呼救声颇有蹊跷,黄昏时分怎会有女子流连山林?无奈那小燕子已经拨马沿着小道冲进山里去了,永琪和福尔康两个也跟了过去。傅恒呼唤不回,只得打发两个侍卫过去护卫。乾隆见小燕子三个往山里去了,也不肯先走,只在原地等待。不想等了多时,只等得小燕子大呼“皇阿玛救命”之声。

    乾隆听见小燕子遇险,什么都不顾了,大喊大叫着要去救援。傅恒与侍卫们忙不迭地阻拦,也有说出门在外不可贸然行善的,也有说万乘之尊不可亲履险地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乾隆哪里听得进去,福伦也在一旁撺掇,夏紫薇更是抹着眼泪满口仁慈、善良、高贵、美好地帮腔。虽说拦驾的人更多,福伦两个所言却是合乾隆心意的,众人越拦,乾隆越发恼火。

    傅恒心下大急,若是乾隆遇险遭难,即便是他自己一意孤行所致,随行众人也难免人头落地,因此挡在乾隆面前无论如何不肯放他过去。乾隆见傅恒敢抗他的旨意,疑心大起,三十余年的往事一齐涌上心头,从身上抽出一把防身匕首便刺了过去。傅恒躲避不及,当即受伤倒地,昏迷之前只见乾隆带着侍卫进山去了,留下两个侍卫和哭哭啼啼的夏紫薇看着车马,连胡太医也被福伦提醒着乾隆下旨,抱着药箱子跟了过去。及至傅恒醒来时已在车中,除了胡太医还有两个蒙面持刀之人。傅恒虽知那两人是匪徒,无奈身负重伤,也只能任凭匪徒将其送入地牢中关押多日。

    福灵安听罢,强忍着未将不敬之言说出口,咬牙切齿半晌方说道:“儿子动身之时,朝廷已经议定了大行皇帝的庙号为钦宗,谥号为顺皇帝,这‘钦宗顺皇帝’五字倒是甚合大行皇帝的作派。”

    傅恒也忍不住笑了,自从秦始皇以来的皇帝,庙号钦宗的只有被金人掳去的宋钦宗一人;至于顺帝倒有三位,头一个是东汉顺帝,乃是宦官扶立,在位时外戚梁氏专权;第二个是南朝宋顺帝,乃是齐高帝萧道成所立的傀儡皇帝,只留下一句“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不久便死于非命;第三个是元顺帝,乃是元朝的亡国之君,顺应天意弃京城而逃,以这五个字为乾隆盖棺定论,当真是将乾隆当作被废的无道昏君了,因说道:“我认得礼部的伍龄安和陈德华也有多年,素日看他们都是谨慎人,不想居然能拟出这五个字来。”

    福灵安也笑道:“这哪里是礼部大人们的主意,是太皇太后亲自拟定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太皇太后还下了旨意,说姑姑不喜欢‘孝贤’的谥号,因此改作‘孝德’二字,连着大行皇帝说姑姑自取谥号的诗文也一并禁了,再不许提起。大公主私下去慈宁宫打探过,太皇太后说姑姑给她老人家托过梦,说:‘谥号都是死去之人方能有的,臣妾便是再糊涂,也不到如此地步。’”

    傅恒叹道:“当初钦宗说‘孝贤’两字乃是你姑姑看着慧贤皇贵妃的谥号自己请的恩典,咱们族里人没一个相信的。你姑姑生前最是恪守礼仪,并非以荒唐著称之人,哪有好端端的给自己取个谥号的道理?高氏在世时,一个包衣出身的妃嫔,服侍用度都与正经元配皇后一般无二,如此宠妾灭妻之事,打得是咱们全族人的脸面。及至咱们家的姑奶奶崩了,还要比照包衣奴才给谥号,真是富察氏一族的奇耻大辱。我和你那些叔叔伯伯们做梦都想着给你姑姑换个谥号,不想还能成真。”

    福灵安说道:“除了更改姑姑的谥号,太皇太后还下了旨意说世宗耿娘娘对钦宗有抚养之恩,养母娘家尚未抬旗,便与嬖幸姬妾娘家抬旗,乃是非礼之事,因此将乾隆初年从包衣旗下抬入上三旗改姓高佳氏的族人重归包衣旗下,改回本姓高氏,连着钦宗定下的贵妃娘家抬旗的规矩也一并革了。至于高娘娘本人,太皇太后说她明知妃嫔服用皇后服饰不合制度,仍恃宠为之,当不起一个‘贤’字,因此贬为慧妃,迁出皇陵地宫以妃礼改葬。倒是出身高门的舒妃、忻嫔、颖嫔、豫嫔、鄂贵人几位娘娘都得了尊封。”

    傅恒沉吟道:“这倒奇了!”福灵安忙问奇在何处,傅恒看着门窗不肯开口。福灵安忙出去四下看过,当真隔墙无耳,傅恒这才说道:“太皇太后虽也姓钮祜禄氏,却不是弘毅公额亦都的后人,曾祖父额亦腾父子俱是白身,连承恩公也是钦宗登基后才赏的官职,因此看着那些满洲大姓出身的后妃总是底气有些不足,不喜欢出身高门的女子,倒是包衣出身的几位妃嫔甚得青睐。是以钦宗宠妾灭妻二十余年,后宫里始终是包衣得势,太皇太后不曾出一言相劝,不料一日之间竟改弦易辙了。”

    福灵安说道:“咱们一族里的人听说这些事情都觉得惊奇,除了找大公主打探消息,还找了履亲王。履亲王说太皇太后去了趟五台山参悟了大道,眼界见识与往日不同,教咱们只要好生办差事,其余诸事俱不必担忧。若说起太皇太后的改弦易辙之举还不止这一项,新君登基加恩兄弟宗室,除了三阿哥封为寿郡王,四阿哥、六阿哥赏了贝勒爵位,还将乾隆四年因为牵涉弘皙案被革爵的怡贤亲王长子弘昌也复了贝勒爵位,连弘皙也追被封为密亲王,十四子永淮袭了郡王爵位。”

    傅恒说道:“当年涉及那桩逆案之人除了这密亲王自己,只有弘昇被世宗革了恒亲王世子封号,也许心里有怨气,其余众人中庄亲王在理密亲王居太子位时便是四爷党,难道四爷登基太子被废之后他父子两个反倒都成了太子党不成?还有怡贤亲王的三个儿子,世宗当年待他们极是亲厚,别的铁帽子王除了一个儿子承袭爵位,其余的儿子不过封公封将军罢了,唯独怡贤亲王的儿子里头除了一个亲王、一个郡王,其余诸子但凡活到了十岁便是贝勒,他们哪里还会投靠废太子的儿子?因为有这些可疑之处,谋逆之事当时便不令人信服,都有些疑心钦宗以莫须有之罪名加于世宗亲信,如今看来竟真是如此。这也是皇家自己的事情,倒是咱们家里可有甚么事情?”

    福灵安又说道:“回阿玛,儿子临来之前大公主嘱咐儿子悄悄说与阿玛,太皇太后曾经当着皇太后、皇上、大公主、寿郡王兄弟、定郡王兄弟说过,当初钦宗在嫡母孝敬皇后灵前哭得并不比定安亲王、寿郡王在姑姑灵前哭得更伤心,将自己不能为之事强加于儿子乃是为人父之不慈;太皇太后还说定安亲王兄弟也太脆弱了些,当初圣祖仁皇帝训斥阿哥们,更严厉的话也都说过,何曾有一个阿哥是被吓死的。”

    傅恒听了这话,长出了一口气,说道:“这些年来,钦宗总是作出一副与你姑姑极是恩爱的模样来,仿佛只疼你姑姑所生的两个阿哥一般,那些后妃皇子们哪有不怨的?不论哪个皇子登基,只怕都容不下咱们一族人。幸好太皇太后圣明,知道诸事不与你姑姑相干,若是如此教诲皇上,咱们也不愁日后没有安身立命之地了,倒不知太皇太后还有甚么别的惊人之举?”

    福灵安笑道:“倒没有旁的惊人之举,只是官员中有些传言,说太皇太后批奏折的字迹与世宗的墨宝就如出自一人之手一般。眼下色也楚克和福伦那桩案子还在刑部审理,牵连了许多内务府旗人。太皇太后已经抄了福氏、魏氏、赵氏三姓许多族人的家,市井间又有传言说太皇太后深有世宗宪皇帝遗风。”

    傅恒说道:“内务府任职的包衣奴才们个个家资巨富,如街市上传言的一般,‘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若只是贪墨倒还罢了,连皇子都敢谋害,还有甚么是不敢的。如此刁奴正该好生整饬一番,只是这件事不是容易办的,还真得世宗宪皇帝那般敢担当骂名的人才能处置。除了这一桩事情,朝中可还有要紧大事?”

    福灵安说道:“倒是有一件大事,说是西疆初定,须得有八旗兵丁驻防。已经议定要设立伊犁将军一职,驻防旗人从京师、盛京旗人和索伦马甲中抽调。因为要从京师抽调旗人,眼下各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情。有消息说,首任伊犁将军若不是瑞大哥便是阿桂大人。”

    傅恒听了也不再细问,又与福灵安说了许多家务人情之事,自那日后福灵安便在辽州住下,日日侍奉汤药不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