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身在义城中(三)
目录: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作者:高路华|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高旭下了床头,推开房门,只见亲卫队的一名百总徐鸿正立在房外等待着他。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当初组建自己的亲卫队时,高旭着实花了一番心思。这些亲兵要不就是高老头苦心经营的高氏船队中的海盗,要不就是家室已安置在崇明的有与清兵血战经验的江阴乡兵,此外还有十几个原辎重营的重伤以后受过高旭救治大恩的老卒。乱世之中,亲兵之选,忠诚是第一位的。而高旭却从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忠诚。所以,高旭对亲兵们的背景都清清楚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旭与高老头是一路货色,都是挟恩图报之辈。高旭把高字营的所有军属都安置在崇明,就是把这些兵士绑在他的战车上。
忠诚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能力问题。高旭的要求相对而言很苛刻,除了要求一定的身高和体魄,一定的敢战敢杀的战场经验,以及二十左右的年纪之外,还要要求识字。幸好江阴地处江南,文风昌盛,而反抗剃发令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而是全阶层的全民对抗,其中不乏有商人走贩,有书生秀才。当然,高旭所要求识字的不高,十个以上而已。当时为了加入高旭的亲卫队,就算那些目不识丁的只要死记硬背一二天也能达标了。
当时在黄田港,响应死我一人活我全家的号召,加入高字营的乡兵先是从四千一度升至近万。虽然在守港之战中死伤惨重,但高字营转移到小石湾之后,人员的补充又达八千之众。为了解决崇明的后顾之忧,高旭派何常领兵三千入驻崇明,护卫高字营的军属,留在小石湾以徐玉扬为首的人马也有五千之数,而且每日不断增加之中。江南之地,鱼米之乡,人口密集,不缺钱粮,也不缺人力。如今高字营的声名早已传出江阴一地,反清复明的高字旗飘扬在小石湾已是远近皆知,那些临近州县不甘心剃发的乡民不断地向黄山小石湾拥来。陆路被刘良佐阻截了,就从水路而来。
高旭的三百亲卫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从近万人当中挑选出来,平均素质已不亚于刘良佐的绿营精兵,再加上满腔热血的驱动,人人皆是敢死敢战的忠勇之辈。高旭对自己的亲卫人选如此慎重,自然有他的打算。作为医生,迫于形势,他现在算是弃医从军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无人不晓。高旭就算不是职业军人出身,但身为现代人,从学校里的军训,到无数战争影视的熏陶,再加上他经常潜水于各大历史军事论坛,一些起码的军事操练知识他自然知晓。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om/
要把不断加入高字营的成千上万的乡兵训练成精兵强将,高旭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时之间或许无所适从,只有由着他们凭着一腔热血与清军死战,以战练兵。高字营虽然从一株小草在数日之间长为参天大树,这不过是赶上了全民反抗剃发令的时机,趁势而为罢了。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所生长的都不过是枝叶而已。一队军队里没有骨干,没有基层军官,命令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也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所以,高旭需要骨干力量。这三百亲卫便是未来高字营的骨干。这些日来,高旭一有空闲就翻阅当初在常州里收集到的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研究这明代的军制,结合现代的一些军训之法,起草了一份训练条例出来,三百亲卫人手一份,要求他们熟记心中,严格遵守。
亲卫队分为左右二个战卫队,以及一个幕僚组。战卫队设百总一名,下设十个什长,二十个伍长,每队一百三十一人。幕僚组大约三十多人,设组长一名,成员大都是能上马握刀下马握笔的热血书生,在高旭的计划里,这些人将是他的文秘团队与笔杆子,也是制造反清舆论的大本营。
幕僚组组长没有适合人选,但左右二个战卫队的百总却早已定下。
左卫队百总徐鸿,字见山,二十一岁,舍桥人,徐玉扬的族弟,经历过舍桥之战,黄田港守港血战,杀敌三十人余人,在乡兵中是个有名的忠勇之士。他的入选不光是因为徐玉扬的推荐,以高旭的眼光看来,这个徐鸿生性狄直,却不失变通,敢杀敢拼,仇恨鞑子,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理念,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是一个纯粹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也会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右卫队百总史战,字必达,十九岁,高氏船队中的资深海盗,外号“箭鱼”。他父母早亡,自少被高老头收养。作为同龄人,身为养子的史战自少深受原来那浪荡子高旭的欺凌,他虽然视高老头为父,但对名义上的兄长高旭恨之入骨。这也养成了史战阴郁自闭的性格,长年的海盗生涯又造就了他心狠手辣的行事作风。他随包头鱼的高氏船队来江阴护驾,却被挑选亲卫的高旭一眼相中了。高旭选中他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史战见到自己时的眼底一闪而过的恨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这份好奇心促使高旭了解这个小海盗,也对他当初大破官军水师十数次围剿的赫赫战绩感兴趣。让这个箭鱼做自己右卫战队的百总,高旭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他已不是原来那个高旭,他有足够的自信能消磨同化这条箭鱼。
高旭徐鸿笔直地立在门外,问道:“见山,清兵攻城了么?”
徐鸿道:“没有。清兵在北门外列炮二十座,炮轰北城。又在君山下伐木造梯,如要攻城,起码要在下午。”
高旭又问道:“必达呢?”
徐鸿道:“他领着右卫队上城协守去了。”
高旭点点头,道:“我们也去城上看看。”
尖锐的呼啸声由远及近从空中传来,高旭抬起头看去,只见一个黑黝黝的实心铁弹从远处的城墙飞掠而过,直直地向自己的方向轰过来。徐鸿见了什么也没多想挡在高旭身前,却见那炮弹又掠过俩人的头顶砸进厢房里,一阵剧烈的弹跳之后,已是一片狼藉,屋顶也轰然倒塌。
对于徐鸿的舍身相护,高旭只是轻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徐鸿也只是耸耸肩,对高旭爱拍人肩膀的习惯很别扭。但他知道,这也是高旭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对于徐鸿来说,宁愿死自己也不能死高旭,这个想法看似崇高其实也很朴素。寄居在崇明这个避难所的数万乡亲,包括自己的妻儿老小,如果没有了高氏的照应,或许被那些海盗,以及流亡在崇明的南明水师的残兵败将吃得连渣也没有。而且,徐玉扬这个族兄也说了,如果没了高旭,这高字营立即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随着厢房的倒塌声中,倏地传出一声惊叫。高旭听罢,对徐鸿问道:“这个厢房里有人?”
徐鸿神色凝重地抽出腰刀,一招手,领着十个亲卫小心翼翼地入房搜索。虽然在江阴城里,高旭的安全理应无虑。但城外清军兵临城下,也难保这城内有鞑子的内应。在入住高氏老宅之前,徐鸿曾亲自领着左卫队清场,然后四门紧守。按理说,这个偏厢被亲卫们搜得连一只老鼠也没有,怎么还有个人?如果有人,他是怎么守卫森严的门户外进来的?
让高旭意料的是,徐鸿从一片瓦砾之中寻出来的不速之客竟是一个少年。房屋虽然倒塌,但他身上却没有压伤,只是有点受惊过度,他一见到高旭,目光一凝,竟是让高旭莫名其妙的仇恨。
徐鸿举起手中的短刀,道:“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高旭觉得这少年有点眼熟,却不记得他是当日那个在江中救母水性极好的少年。高旭也是好心办坏事,他救了这少年的母亲,却毁了人家清白,这少年整日被人嘲笑,加上他性子烈,便想着杀了高旭还他母亲清白。
高旭掂记着清兵在城外的动静,也没功夫与一个小鬼头计较,只是道:“把他关在柴房里,派人守着。到时回来再说。”
高旭在徐鸿的左卫队的簇拥下,从高宅向城头走去。沿途的民房越靠近城墙,损毁越重。而且清兵不仅仅是炮击,还有绑在强弩上发射的火箭,火箭飞过城头,射入民宅,燃起了大火。让高旭啧啧称奇的是,这江阴城内的乡民在混乱之中人人没有坐着等死,人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救火的救火,扶伤的扶伤,老弱守家,青壮守城,竟是没有一点仓惶之色。或许所有城民抗拒剃发令,就料到了今日这样的结果。
一些顽皮的孩童也与平日一般上街上玩耍,有的在用石头狠狠地砸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清兵的红樱帽,一边砸一边骂;有的见了高旭为首的军容严正的亲卫队,嘻嘻叫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句是高老头的口头禅。且不管他高老头有没有成仁,他的儿子高旭高取义倒是真正是名副其实了。
到了城头上,乡兵们凭着城垛躲避清兵的炮击,箭矢。当然还击是必须的。江阴城上也有大小一百门红夷火炮。在北门城头也有二十多门。那右卫队百总,外号箭鱼的史战正领着亲卫们架炮回击。史战海盗出身,火炮是船队致胜法宝,他自然对火炮的操作极为熟练。季从孝也领着冲锋营的人马在城头上布防,协助亲卫们搬运火花炮弹。陈明遇领着训导冯厚敦,中书舍人戚勋,老贡生黄毓祺,以及诸生许用这些江阴城内的头面人物,也在城头冒着危险察看清兵动静。
众人见了高旭到来,一番见礼之后,高旭向陈明遇问道:“阎大哥可好?”
高旭还没来得及去明伦堂,便问起阎应元的病情。陈明遇道:“我来之时,阎兄仍然昏迷不醒,只是气色好多了。”
高旭“哦”了一声,又从城垛处向城外望去,只见城外清军的人马连绵数里,旗帜鲜明,声势似乎排山倒海一般,压得让人透不气来。数十门火炮在城上一字排开,不断地吐出火舌。偌大的实心弹击在城墙,发出让人心惊的撞击声和颤震感,任这城墙如何坚固,也被击得摇摇欲坠,好几处都出现一指宽的裂缝。而在城内,那些江阴城内的石木匠自发地聚在一起,收集城内民屋的砖石,木料,石灰,只待清军炮击停歇之后,便开始修补城墙。
两方的火炮相差无几,江阴城的火炮能居高临下,射程比清兵的火炮还远,但目标散乱,而且还可以移动,要击溃清兵的火炮绝非易事。相反,清军火炮的目标是死的,只要击中城墙就算命中目标。
高旭转过头,只见一只炮弹从远远急射而来,一个立在城头的乡兵躲避不及,竟被那实心炮弹击中面孔,只听“啪”的一声,那乡兵的脑袋像西瓜一般爆裂开来,鲜血夹杂着脑浆四处飞溅。身旁的那些乡兵见了有的忍不住呕吐不已,有的红着眼狠狠地把炮弹塞入炮管,奋力回击着。那个失去脑袋的乡兵的躯体倒入城内的城墙根下,守在城下的一个老妇人见了,抱着儿子的残尸哭得撕心至极。
在陈明遇的劝说下,冯厚敦、戚勋、老贡生黄毓祺以及许用这些文人书生都下了城池。陈明遇见了高旭面对这般血肉横飞的场面竟是面不改色,不由对高旭的胆略又加上几分。却不知身为医生,高旭什么样的血肉没见过,再又经过几场实战,他也算是老兵一名了。
这时,双方火炮的炮管已是通红,再打要炸膛了,都不约而同地停歇下来,等冷却之后再开战。
高旭遥望着君山之下忙忙碌碌伐木建造云梯和浮桥的清兵。刘良佐虽然围城数日,却一直想江阴不战而降,直到高旭入城之后再下决心攻城。只是浮桥云梯没有造好,要想用人力蚁附攻城也无从说起,炮轰之后,也无法扩大战果。只要炮击一歇,江阴城里的匠人就马上修葺城墙。而且,整个江阴城也有火炮百门,也不只只是被动挨打,还击起来也是有板有眼。
(om/)
高旭下了床头,推开房门,只见亲卫队的一名百总徐鸿正立在房外等待着他。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当初组建自己的亲卫队时,高旭着实花了一番心思。这些亲兵要不就是高老头苦心经营的高氏船队中的海盗,要不就是家室已安置在崇明的有与清兵血战经验的江阴乡兵,此外还有十几个原辎重营的重伤以后受过高旭救治大恩的老卒。乱世之中,亲兵之选,忠诚是第一位的。而高旭却从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忠诚。所以,高旭对亲兵们的背景都清清楚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旭与高老头是一路货色,都是挟恩图报之辈。高旭把高字营的所有军属都安置在崇明,就是把这些兵士绑在他的战车上。
忠诚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能力问题。高旭的要求相对而言很苛刻,除了要求一定的身高和体魄,一定的敢战敢杀的战场经验,以及二十左右的年纪之外,还要要求识字。幸好江阴地处江南,文风昌盛,而反抗剃发令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而是全阶层的全民对抗,其中不乏有商人走贩,有书生秀才。当然,高旭所要求识字的不高,十个以上而已。当时为了加入高旭的亲卫队,就算那些目不识丁的只要死记硬背一二天也能达标了。
当时在黄田港,响应死我一人活我全家的号召,加入高字营的乡兵先是从四千一度升至近万。虽然在守港之战中死伤惨重,但高字营转移到小石湾之后,人员的补充又达八千之众。为了解决崇明的后顾之忧,高旭派何常领兵三千入驻崇明,护卫高字营的军属,留在小石湾以徐玉扬为首的人马也有五千之数,而且每日不断增加之中。江南之地,鱼米之乡,人口密集,不缺钱粮,也不缺人力。如今高字营的声名早已传出江阴一地,反清复明的高字旗飘扬在小石湾已是远近皆知,那些临近州县不甘心剃发的乡民不断地向黄山小石湾拥来。陆路被刘良佐阻截了,就从水路而来。
高旭的三百亲卫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从近万人当中挑选出来,平均素质已不亚于刘良佐的绿营精兵,再加上满腔热血的驱动,人人皆是敢死敢战的忠勇之辈。高旭对自己的亲卫人选如此慎重,自然有他的打算。作为医生,迫于形势,他现在算是弃医从军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无人不晓。高旭就算不是职业军人出身,但身为现代人,从学校里的军训,到无数战争影视的熏陶,再加上他经常潜水于各大历史军事论坛,一些起码的军事操练知识他自然知晓。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om/
要把不断加入高字营的成千上万的乡兵训练成精兵强将,高旭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时之间或许无所适从,只有由着他们凭着一腔热血与清军死战,以战练兵。高字营虽然从一株小草在数日之间长为参天大树,这不过是赶上了全民反抗剃发令的时机,趁势而为罢了。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所生长的都不过是枝叶而已。一队军队里没有骨干,没有基层军官,命令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也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所以,高旭需要骨干力量。这三百亲卫便是未来高字营的骨干。这些日来,高旭一有空闲就翻阅当初在常州里收集到的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研究这明代的军制,结合现代的一些军训之法,起草了一份训练条例出来,三百亲卫人手一份,要求他们熟记心中,严格遵守。
亲卫队分为左右二个战卫队,以及一个幕僚组。战卫队设百总一名,下设十个什长,二十个伍长,每队一百三十一人。幕僚组大约三十多人,设组长一名,成员大都是能上马握刀下马握笔的热血书生,在高旭的计划里,这些人将是他的文秘团队与笔杆子,也是制造反清舆论的大本营。
幕僚组组长没有适合人选,但左右二个战卫队的百总却早已定下。
左卫队百总徐鸿,字见山,二十一岁,舍桥人,徐玉扬的族弟,经历过舍桥之战,黄田港守港血战,杀敌三十人余人,在乡兵中是个有名的忠勇之士。他的入选不光是因为徐玉扬的推荐,以高旭的眼光看来,这个徐鸿生性狄直,却不失变通,敢杀敢拼,仇恨鞑子,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理念,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是一个纯粹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也会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右卫队百总史战,字必达,十九岁,高氏船队中的资深海盗,外号“箭鱼”。他父母早亡,自少被高老头收养。作为同龄人,身为养子的史战自少深受原来那浪荡子高旭的欺凌,他虽然视高老头为父,但对名义上的兄长高旭恨之入骨。这也养成了史战阴郁自闭的性格,长年的海盗生涯又造就了他心狠手辣的行事作风。他随包头鱼的高氏船队来江阴护驾,却被挑选亲卫的高旭一眼相中了。高旭选中他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史战见到自己时的眼底一闪而过的恨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这份好奇心促使高旭了解这个小海盗,也对他当初大破官军水师十数次围剿的赫赫战绩感兴趣。让这个箭鱼做自己右卫战队的百总,高旭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他已不是原来那个高旭,他有足够的自信能消磨同化这条箭鱼。
高旭徐鸿笔直地立在门外,问道:“见山,清兵攻城了么?”
徐鸿道:“没有。清兵在北门外列炮二十座,炮轰北城。又在君山下伐木造梯,如要攻城,起码要在下午。”
高旭又问道:“必达呢?”
徐鸿道:“他领着右卫队上城协守去了。”
高旭点点头,道:“我们也去城上看看。”
尖锐的呼啸声由远及近从空中传来,高旭抬起头看去,只见一个黑黝黝的实心铁弹从远处的城墙飞掠而过,直直地向自己的方向轰过来。徐鸿见了什么也没多想挡在高旭身前,却见那炮弹又掠过俩人的头顶砸进厢房里,一阵剧烈的弹跳之后,已是一片狼藉,屋顶也轰然倒塌。
对于徐鸿的舍身相护,高旭只是轻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徐鸿也只是耸耸肩,对高旭爱拍人肩膀的习惯很别扭。但他知道,这也是高旭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对于徐鸿来说,宁愿死自己也不能死高旭,这个想法看似崇高其实也很朴素。寄居在崇明这个避难所的数万乡亲,包括自己的妻儿老小,如果没有了高氏的照应,或许被那些海盗,以及流亡在崇明的南明水师的残兵败将吃得连渣也没有。而且,徐玉扬这个族兄也说了,如果没了高旭,这高字营立即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随着厢房的倒塌声中,倏地传出一声惊叫。高旭听罢,对徐鸿问道:“这个厢房里有人?”
徐鸿神色凝重地抽出腰刀,一招手,领着十个亲卫小心翼翼地入房搜索。虽然在江阴城里,高旭的安全理应无虑。但城外清军兵临城下,也难保这城内有鞑子的内应。在入住高氏老宅之前,徐鸿曾亲自领着左卫队清场,然后四门紧守。按理说,这个偏厢被亲卫们搜得连一只老鼠也没有,怎么还有个人?如果有人,他是怎么守卫森严的门户外进来的?
让高旭意料的是,徐鸿从一片瓦砾之中寻出来的不速之客竟是一个少年。房屋虽然倒塌,但他身上却没有压伤,只是有点受惊过度,他一见到高旭,目光一凝,竟是让高旭莫名其妙的仇恨。
徐鸿举起手中的短刀,道:“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高旭觉得这少年有点眼熟,却不记得他是当日那个在江中救母水性极好的少年。高旭也是好心办坏事,他救了这少年的母亲,却毁了人家清白,这少年整日被人嘲笑,加上他性子烈,便想着杀了高旭还他母亲清白。
高旭掂记着清兵在城外的动静,也没功夫与一个小鬼头计较,只是道:“把他关在柴房里,派人守着。到时回来再说。”
高旭在徐鸿的左卫队的簇拥下,从高宅向城头走去。沿途的民房越靠近城墙,损毁越重。而且清兵不仅仅是炮击,还有绑在强弩上发射的火箭,火箭飞过城头,射入民宅,燃起了大火。让高旭啧啧称奇的是,这江阴城内的乡民在混乱之中人人没有坐着等死,人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救火的救火,扶伤的扶伤,老弱守家,青壮守城,竟是没有一点仓惶之色。或许所有城民抗拒剃发令,就料到了今日这样的结果。
一些顽皮的孩童也与平日一般上街上玩耍,有的在用石头狠狠地砸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清兵的红樱帽,一边砸一边骂;有的见了高旭为首的军容严正的亲卫队,嘻嘻叫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句是高老头的口头禅。且不管他高老头有没有成仁,他的儿子高旭高取义倒是真正是名副其实了。
到了城头上,乡兵们凭着城垛躲避清兵的炮击,箭矢。当然还击是必须的。江阴城上也有大小一百门红夷火炮。在北门城头也有二十多门。那右卫队百总,外号箭鱼的史战正领着亲卫们架炮回击。史战海盗出身,火炮是船队致胜法宝,他自然对火炮的操作极为熟练。季从孝也领着冲锋营的人马在城头上布防,协助亲卫们搬运火花炮弹。陈明遇领着训导冯厚敦,中书舍人戚勋,老贡生黄毓祺,以及诸生许用这些江阴城内的头面人物,也在城头冒着危险察看清兵动静。
众人见了高旭到来,一番见礼之后,高旭向陈明遇问道:“阎大哥可好?”
高旭还没来得及去明伦堂,便问起阎应元的病情。陈明遇道:“我来之时,阎兄仍然昏迷不醒,只是气色好多了。”
高旭“哦”了一声,又从城垛处向城外望去,只见城外清军的人马连绵数里,旗帜鲜明,声势似乎排山倒海一般,压得让人透不气来。数十门火炮在城上一字排开,不断地吐出火舌。偌大的实心弹击在城墙,发出让人心惊的撞击声和颤震感,任这城墙如何坚固,也被击得摇摇欲坠,好几处都出现一指宽的裂缝。而在城内,那些江阴城内的石木匠自发地聚在一起,收集城内民屋的砖石,木料,石灰,只待清军炮击停歇之后,便开始修补城墙。
两方的火炮相差无几,江阴城的火炮能居高临下,射程比清兵的火炮还远,但目标散乱,而且还可以移动,要击溃清兵的火炮绝非易事。相反,清军火炮的目标是死的,只要击中城墙就算命中目标。
高旭转过头,只见一只炮弹从远远急射而来,一个立在城头的乡兵躲避不及,竟被那实心炮弹击中面孔,只听“啪”的一声,那乡兵的脑袋像西瓜一般爆裂开来,鲜血夹杂着脑浆四处飞溅。身旁的那些乡兵见了有的忍不住呕吐不已,有的红着眼狠狠地把炮弹塞入炮管,奋力回击着。那个失去脑袋的乡兵的躯体倒入城内的城墙根下,守在城下的一个老妇人见了,抱着儿子的残尸哭得撕心至极。
在陈明遇的劝说下,冯厚敦、戚勋、老贡生黄毓祺以及许用这些文人书生都下了城池。陈明遇见了高旭面对这般血肉横飞的场面竟是面不改色,不由对高旭的胆略又加上几分。却不知身为医生,高旭什么样的血肉没见过,再又经过几场实战,他也算是老兵一名了。
这时,双方火炮的炮管已是通红,再打要炸膛了,都不约而同地停歇下来,等冷却之后再开战。
高旭遥望着君山之下忙忙碌碌伐木建造云梯和浮桥的清兵。刘良佐虽然围城数日,却一直想江阴不战而降,直到高旭入城之后再下决心攻城。只是浮桥云梯没有造好,要想用人力蚁附攻城也无从说起,炮轰之后,也无法扩大战果。只要炮击一歇,江阴城里的匠人就马上修葺城墙。而且,整个江阴城也有火炮百门,也不只只是被动挨打,还击起来也是有板有眼。
(om/)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时代之死人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时代之死人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