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点苍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陵莫愁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陵莫愁

目录:点苍| 作者:非公子|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www.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南京,又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建邺、建康、应天、江宁……乃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南京既是金粉之州,却也是一座忧伤之城。

    文人骚客写到南京,多书怀古悼亡之情。

    繁华之下,别有伤情。

    马车行至南京城外城,众人下车,跟随沈府管家程三,由姚坊门而入。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洪武帝朱元璋攻占了元朝统治下的建康(今南京),改名为应天府。次年,他在此建都,便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历时二十年完工。此“应天府城”周长九十六里,共有城门十三道。为了巩固城内防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又下令修筑外城,它的周长达一百二十里,是利用都城外围的土堆丘陵,依势而筑,只有城门和部分城墙用砖砌成,两头止于江边,共有城门十八道。此即是所谓的“内十三,外十八”,其气势雄伟可见一斑。

    京师城门高大气派,令点苍派的弟子都叹为观止,啧啧称赞。

    程三忽道:“诸位可知道这南京城有一半是我家老爷筑造的?”

    众人听了,不由得发出惊疑之声。

    彭淑真道:“略有所闻,只道是个传说,不料却是真的?”

    程三笑了笑,说道:“话说当年皇上想扩建应天府城,但由于战事频繁,开支浩大,余额不足。于是皇上便找到我家老爷,和他打赌,说一人建一半看谁建的快。天命难违,不敢不从啊。我家老爷便答应了下来,延请了一流的营造匠师,还亲自到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结果,竟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皇帝为了嘉奖我家老爷,便将内城十三门其中的一道,定名为‘聚宝门’,因为世人都说我家老爷有个‘聚宝盆’嘛,并允许他自由出入南京城。”

    彭淑真道:“原来如此,沈老爷富可敌国,果真是名不虚传呐。”

    胡寻弈面上虽也陪着讶异叹服,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思忖道:“俗话说‘财不外露’。沈老爷虽然有钱,但却在皇帝面前炫富摆阔,还打赌赢了皇帝,驳了皇帝的面子。皇帝就算不怪罪,心里必也已经惦记上了。而且沈老爷御下不严管教无方,一个管家却也没口子地到处吹嘘。如此不低调,沈老爷迟早必有大祸呀。”

    不出胡寻弈所料。有一次沈万三向朱元璋开玩笑似地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终于触怒洪武皇帝龙颜。于是他被籍没家产,发配充军云南边陲。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却说程三带着点苍派一行人,来到秦淮河西,莫愁湖畔,登上‘紫玉生烟楼’。

    三楼临水的两张大桌已被程三包下,众人上得楼来,按宾主长幼落座。

    程三显然是这里的熟客了,从跑堂到管事都对他毕恭毕敬,酒菜也已准备好了,只吩咐一声,便流水价般送上。

    这一桌南京特色菜,色香俱全,令人望闻生津。

    南京菜,又叫京苏大菜,或金陵菜。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其风格兼取四方之美,适应八方之需。

    一边上菜,程三一边介绍道:“这是金陵菜的四大名菜,松鼠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

    “这是清炖甲鱼、雨花虾仁、金陵一对老鸳鸯。”

    “这是‘旱八鲜’,这是‘水八仙’,都是野菜。‘旱八鲜’有荠菜、马齿苋、鹅儿肠、香椿头、菊花脑、芦蒿、马兰头、枸杞头。‘水八鲜’有菱、藕、茭瓜、茭儿菜、茨菰、芡实、荸荠、水芹。”

    “最后这一道菜,最是正点,桂花盐水鸭!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健脾养胃,补血生津,好得很呢。诸位尝尝。”

    点苍派弟子看着听着,早就大吞馋涎,终得东家言令开动,立时纷纷争先恐后去抢,不免你推到我的胳膊,我打掉了你的筷子,骂骂咧咧,好不热闹。

    彭淑真、马全、胡寻弈、程三,以及五位点苍派代表队先发队员,林园美、张伶俐、刘俊峰、苏毅、赵寒山,坐一桌。

    看着另一桌热火朝天的情景,彭淑真、马全二人脸上实在有些挂不住了。彭淑真使劲儿咳嗽几声提醒,却是无用,没有人搭理。

    程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孩子们都饿了……彭先生、马先生,还有各位,也都请用吧,不要客气。”

    众人坐在临湖的位置,品尝美馔,赏玩风物,极是惬意。

    放眼花窗外即见莫愁湖碧光粼粼,烟波袅袅,其上有长廊、水榭、露台、湖心亭等,花木掩映,繁华似锦,游人往来如织,从高楼俯瞰别有情趣。

    胡寻弈吃了几箸菜,觉得还算可口,只是太清淡了些,有点不合胃口,便停筷呷茶观景。

    “胡公子,你怎么不吃了?莫不是菜品不合口味?”程三显然很在意他。

    “哦……不急,品佳肴赏美景,乃人间至乐啊,须得细细享受。”胡寻弈笑道。

    “哦……呵呵,胡公子真雅人也。”程三立时拍马道。

    “程总管,我观这湖如女子一般清丽动人,不知可有什么说头?”胡寻弈转而道。

    “好眼光!”程三竖起大拇指道。

    呷了口茶水润润嗓子,程三开始又开始介绍了。

    “这莫愁湖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为六朝胜迹,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性文静,聪敏好学,采桑、养蚕、纺织、刺绣样样拿手。邻居家的小孩念书,她听着记着,不但识的些字,连诗文也能吟咏几句,莫愁还和父亲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本领。十五岁那年,父亲在采药途中不幸坠崖身亡,莫愁因家境贫寒,只得卖身葬父。当时建康的卢员外在洛阳做生意,见莫愁纯朴美丽,很同情她,便帮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后事,带她来到建康,从此,莫愁嫁进卢家,成了员外的儿媳。莫愁婚后和丈夫恩恩爱爱,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取名阿候。虽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时常想念家乡,怀念父亲,只有帮助穷苦老百姓治病时才感觉到欣慰喜乐。穷人们时常说‘见了莫愁,便无忧愁’。长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传开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点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点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