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唐盛景 第一九八章彻查
目录:盛唐永宁| 作者:苏展眉| 类别:都市言情
永宁不知道时间到底是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死是活,更不知道她的孩子是不是平安……就在她开始质疑,是不是已经被人遗忘、抛弃了的时候,突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响似旱天雷的婴儿哭声,吓得永宁一哆嗦之余,也开始祈祷天上不分中外的各路神仙,保佑她肚子里的孩子平安降世。
自打婴儿哭声之后,永宁发现她所处的这片黑暗之中,便开始有了些细微的声响,虽然还是听不清楚,但却比原先的一片空寂,不知好挨了多少,至少她知道,她的状况正在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永宁虽然还没有脱离危险,可是她生出来的那个胖小子,却很是健康。孙思邈本来还有些担心,孩子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什么伤害,可是一通检查下来,这孩子竟是比一般婴儿还要强壮些。
李世民得到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又听说了孩子出生的时辰,顿时兴奋不已,竟是不顾夜半雪重,亲自从两仪殿赶过来探看,抱着孩子就不撒手了,竟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给李治,便宣布把孩子带到两仪殿去亲自教养,更是让太子妃王氏恨得直咬牙。
其实李治这会儿也压根就顾不上照看孩子,虽然孙思邈和袁天罡都跟他说了,永宁会平安无事的,但是已经闯进产房见过永宁一面的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得下心?此刻的永宁,竟是比当年骊山遇险时,更危弱了几分,脸色苍白的几近透明,仿佛随时都会消息一般……
永宁被暗算的事,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只是不管是李世民、李治,还是房家,都不曾有什么动作,只是有心人却仍是注意到,长安附近的寺庙最近不太平静,不是高僧亡故,就是寺主更迭,虽然动静都不是很大,但是同一时间忽然事多,自然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李世民把孩子抱走养了三天,才琢磨出了一个合心意的名字,于是李治名下如今出身最高的第五子,很荣幸地被赐名为——李琮。
琮者,礼器也。
琮形八角,谓八方,象地。
这个“琮”字,不可谓不贵重,此名一出,更是引起暗潮无数。
虽然整个大兴宫仍沉浸在长孙皇后薨逝的余哀之中,但是李琮的出生,却让李世民多了几分振奋,精神也好转了许多,这倒让许多人都安心了不少,但也让更多人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李琮。
到了正月十五,李世民亲自主持了长孙皇后移葬昭陵的仪式,过程中几度泪眼迷离、泣不成声,葬礼过后,碍于身体原因,李世民逐渐把朝政过度到了李治手中,虽然还是留李治在两仪殿处理政务,但是却已经不再限于观摩、议论,而是真正的上手处理,而李世民也只是在最后把把关。
永宁一直没有醒来,但气色却一日日地好转,袁天罡和孙思邈始终都呆在回春殿没有离开,而晋阳公主虽然已经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也仍然是天天都要与高阳公主一同前来探望一番的。
在见过了永宁这一场危难之后,晋阳公主被吓得不轻,对自己的身体再不敢轻忽,孙思邈怎么交待的,她便怎么做,不管是汤药,还是饮食,甚至生活习惯,都严格地按照孙思邈的要求来做,不过十几天的工夫,本来瘦削的脸颊便圆了一圈,人也精神多了。
李世民和李治见晋阳公主已经慢慢地恢复,都放心了许多,却也不免对永宁的状况忧心。李治也同样天天都要去回春殿看看,也问了袁天罡不知多少回,可是始终没能探听出来,永宁什么时候会醒转康复。
其实袁天罡这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他在世人眼里算是半仙之流,但是实际上为着李唐逆命之事,已经将他身上的那点功德法力损耗得差不多了,他如今还能顶着半仙的架子蒙人,基本上就是靠着星衍宗的名号,和这么些年搭建出来的人脉关系,凭着多年修行的经验在吃老本儿。
那天晋阳公主惊惶不定地跑去见他,他之所以会那么晚才赶到宫中,便是因为他一听晋阳公主说的情形,就知道他自己应付不来,幸而星衍宗也预防了出现这种袁天罡应付不了的状况,在城外的清静之处另有一座小道观,常年驻守着几个内门弟子,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永宁这回的事,便是袁天罡的几个师侄去处置的,只是或许是年轻手段不够的缘故,居然这么些天都没有把事情处理干净,袁天罡是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只能每天一道安神咒,配合着孙思邈的医术治疗,让永宁的身体一点点地好转。
李治也来打听过几次内情,只是袁天罡始终没有吐口。像是永宁眼下这种状况,施法的人必定是得了她的毛发,甚至是血液为媒介,才能施法成功,这就意味着永宁身边怕是就有对方的人,而且就冲着这么些天他的那几个师侄都没能将这法术破解,他便多少有些猜到,永宁这次中的怕是个连环咒,施咒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几个人相辅相承,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施法,除非把所有的祭坛都找到并毁掉,否则……
但是这些事,却是不好跟李治说的,说到底,永宁会有此一劫,根子还是出在袁天罡身上,事情的本质,仍是佛道两家的道统之争,永宁既顶着星衍宗的名头,受星衍宗庇护,那么替星衍宗承受因果,也是在所难免的。
与袁天罡相比,孙思邈就要淡定许多,毕竟他只是个大夫,永宁一息尚存,他便尽心医治——她身上的那些外伤、内伤,至于让永宁醒过来,不好意思,那不在他这个做大夫的医治范畴。
李治接手的政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但是东宫的那些女人们却悄悄地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愿在这个时候出头,生怕会犯了什么忌讳。
房玄龄却平静地让人讶异,每天如常办公,谈笑自如,就好像如今还躺在回春殿人事不知的不是他家闺女一样,就连偶尔在李世民那里见到了李琮,也不见他亲近。
不止房玄龄,可以说整个房家都低调地让人看不出来一点焦虑之态,就连房遗爱这个出了名的憨直之人,在人前都绝口不提永宁之事。如此一来,倒是让外人在生出诸多猜测的同时,并没有敢传出什么不堪的谣言出来,倒是让李治和房家上下悄悄松了口气。
赶在正月里的最后一天,袁天罡的几个师侄终于整出来了点战果,成功地将宫外的祭坛都清除干净的同时,也找到了最后一处祭坛的下落,却是正在东宫之中。
袁天罡暗叹了一声,其实对于宫中这一处,他心中是早就有数的,只是原先还一直给自己留着个想头儿,盼着能绕过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把事情解决掉。但是既然这一处出在宫中,那么势必要去见李世民一回,当然也不能再瞒着李治。
即使袁天罡说出来的是删减加工后的版本,但是仍然让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脸色黑成了一片。
巫蛊之事,历朝皆忌。
而且眼下这可不是写在那些故纸堆里,可以当故事看的三言两行,这次的事就发生在眼前,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虽然这次被害的是永宁,可是谁知下次被害的会不会就是他们父子了?
李世民脸色狰狞地只扔了一个“查”字,便转身回了内殿,随即内殿中便传来了一阵瓷器碎裂的声响。
因为袁天罡点明了那害永宁的祭坛就在东宫,所以李治并没有回避,阴沉着一张脸,跟在袁天罡的身后,只看着他拿着一个罗盘掐掐算算地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李治一早就传谕东宫各处,从太子妃王氏以降,统统都呆在自己的住处,不许外出。同时他还调了一队禁卫,在各处把守,若有人敢违背谕令,一律擒拿,敢于顽抗,就地格杀……
一时之间,东宫之中,肃杀一片。
太子妃王氏对于这种不可知的局势,分外地不安。可是隔窗望着外面那些杀气森森的禁卫,她也同样生不出一点派人出去探听消息的念头,只是惶惑地拉着陪嫁进宫的乳母的手,心里不停地回想着这段时间自己的做为,有没有哪桩是会让李治震怒至此的……
同样与王氏一样不安的,还有长孙婧。永宁生产时遇险,她一直以为是永宁喝了被她调换过的补药,才会有了那样的结果,这些天以来她没一天能睡得好、吃得下,总是担心她做手脚的事会被人查出来。李治的谕令一传到她的住处,又有那些禁卫穿梭来回,她顿时觉得必定是事发了……
长孙婧远远地看着李治走过来的身影,心中不免绝望。如今宫中已经再没有人会庇护于她,而家里,也多半是靠不上的。
<hr />
自打婴儿哭声之后,永宁发现她所处的这片黑暗之中,便开始有了些细微的声响,虽然还是听不清楚,但却比原先的一片空寂,不知好挨了多少,至少她知道,她的状况正在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永宁虽然还没有脱离危险,可是她生出来的那个胖小子,却很是健康。孙思邈本来还有些担心,孩子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什么伤害,可是一通检查下来,这孩子竟是比一般婴儿还要强壮些。
李世民得到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又听说了孩子出生的时辰,顿时兴奋不已,竟是不顾夜半雪重,亲自从两仪殿赶过来探看,抱着孩子就不撒手了,竟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给李治,便宣布把孩子带到两仪殿去亲自教养,更是让太子妃王氏恨得直咬牙。
其实李治这会儿也压根就顾不上照看孩子,虽然孙思邈和袁天罡都跟他说了,永宁会平安无事的,但是已经闯进产房见过永宁一面的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得下心?此刻的永宁,竟是比当年骊山遇险时,更危弱了几分,脸色苍白的几近透明,仿佛随时都会消息一般……
永宁被暗算的事,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只是不管是李世民、李治,还是房家,都不曾有什么动作,只是有心人却仍是注意到,长安附近的寺庙最近不太平静,不是高僧亡故,就是寺主更迭,虽然动静都不是很大,但是同一时间忽然事多,自然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李世民把孩子抱走养了三天,才琢磨出了一个合心意的名字,于是李治名下如今出身最高的第五子,很荣幸地被赐名为——李琮。
琮者,礼器也。
琮形八角,谓八方,象地。
这个“琮”字,不可谓不贵重,此名一出,更是引起暗潮无数。
虽然整个大兴宫仍沉浸在长孙皇后薨逝的余哀之中,但是李琮的出生,却让李世民多了几分振奋,精神也好转了许多,这倒让许多人都安心了不少,但也让更多人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李琮。
到了正月十五,李世民亲自主持了长孙皇后移葬昭陵的仪式,过程中几度泪眼迷离、泣不成声,葬礼过后,碍于身体原因,李世民逐渐把朝政过度到了李治手中,虽然还是留李治在两仪殿处理政务,但是却已经不再限于观摩、议论,而是真正的上手处理,而李世民也只是在最后把把关。
永宁一直没有醒来,但气色却一日日地好转,袁天罡和孙思邈始终都呆在回春殿没有离开,而晋阳公主虽然已经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也仍然是天天都要与高阳公主一同前来探望一番的。
在见过了永宁这一场危难之后,晋阳公主被吓得不轻,对自己的身体再不敢轻忽,孙思邈怎么交待的,她便怎么做,不管是汤药,还是饮食,甚至生活习惯,都严格地按照孙思邈的要求来做,不过十几天的工夫,本来瘦削的脸颊便圆了一圈,人也精神多了。
李世民和李治见晋阳公主已经慢慢地恢复,都放心了许多,却也不免对永宁的状况忧心。李治也同样天天都要去回春殿看看,也问了袁天罡不知多少回,可是始终没能探听出来,永宁什么时候会醒转康复。
其实袁天罡这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他在世人眼里算是半仙之流,但是实际上为着李唐逆命之事,已经将他身上的那点功德法力损耗得差不多了,他如今还能顶着半仙的架子蒙人,基本上就是靠着星衍宗的名号,和这么些年搭建出来的人脉关系,凭着多年修行的经验在吃老本儿。
那天晋阳公主惊惶不定地跑去见他,他之所以会那么晚才赶到宫中,便是因为他一听晋阳公主说的情形,就知道他自己应付不来,幸而星衍宗也预防了出现这种袁天罡应付不了的状况,在城外的清静之处另有一座小道观,常年驻守着几个内门弟子,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永宁这回的事,便是袁天罡的几个师侄去处置的,只是或许是年轻手段不够的缘故,居然这么些天都没有把事情处理干净,袁天罡是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只能每天一道安神咒,配合着孙思邈的医术治疗,让永宁的身体一点点地好转。
李治也来打听过几次内情,只是袁天罡始终没有吐口。像是永宁眼下这种状况,施法的人必定是得了她的毛发,甚至是血液为媒介,才能施法成功,这就意味着永宁身边怕是就有对方的人,而且就冲着这么些天他的那几个师侄都没能将这法术破解,他便多少有些猜到,永宁这次中的怕是个连环咒,施咒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几个人相辅相承,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施法,除非把所有的祭坛都找到并毁掉,否则……
但是这些事,却是不好跟李治说的,说到底,永宁会有此一劫,根子还是出在袁天罡身上,事情的本质,仍是佛道两家的道统之争,永宁既顶着星衍宗的名头,受星衍宗庇护,那么替星衍宗承受因果,也是在所难免的。
与袁天罡相比,孙思邈就要淡定许多,毕竟他只是个大夫,永宁一息尚存,他便尽心医治——她身上的那些外伤、内伤,至于让永宁醒过来,不好意思,那不在他这个做大夫的医治范畴。
李治接手的政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但是东宫的那些女人们却悄悄地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愿在这个时候出头,生怕会犯了什么忌讳。
房玄龄却平静地让人讶异,每天如常办公,谈笑自如,就好像如今还躺在回春殿人事不知的不是他家闺女一样,就连偶尔在李世民那里见到了李琮,也不见他亲近。
不止房玄龄,可以说整个房家都低调地让人看不出来一点焦虑之态,就连房遗爱这个出了名的憨直之人,在人前都绝口不提永宁之事。如此一来,倒是让外人在生出诸多猜测的同时,并没有敢传出什么不堪的谣言出来,倒是让李治和房家上下悄悄松了口气。
赶在正月里的最后一天,袁天罡的几个师侄终于整出来了点战果,成功地将宫外的祭坛都清除干净的同时,也找到了最后一处祭坛的下落,却是正在东宫之中。
袁天罡暗叹了一声,其实对于宫中这一处,他心中是早就有数的,只是原先还一直给自己留着个想头儿,盼着能绕过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把事情解决掉。但是既然这一处出在宫中,那么势必要去见李世民一回,当然也不能再瞒着李治。
即使袁天罡说出来的是删减加工后的版本,但是仍然让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脸色黑成了一片。
巫蛊之事,历朝皆忌。
而且眼下这可不是写在那些故纸堆里,可以当故事看的三言两行,这次的事就发生在眼前,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虽然这次被害的是永宁,可是谁知下次被害的会不会就是他们父子了?
李世民脸色狰狞地只扔了一个“查”字,便转身回了内殿,随即内殿中便传来了一阵瓷器碎裂的声响。
因为袁天罡点明了那害永宁的祭坛就在东宫,所以李治并没有回避,阴沉着一张脸,跟在袁天罡的身后,只看着他拿着一个罗盘掐掐算算地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李治一早就传谕东宫各处,从太子妃王氏以降,统统都呆在自己的住处,不许外出。同时他还调了一队禁卫,在各处把守,若有人敢违背谕令,一律擒拿,敢于顽抗,就地格杀……
一时之间,东宫之中,肃杀一片。
太子妃王氏对于这种不可知的局势,分外地不安。可是隔窗望着外面那些杀气森森的禁卫,她也同样生不出一点派人出去探听消息的念头,只是惶惑地拉着陪嫁进宫的乳母的手,心里不停地回想着这段时间自己的做为,有没有哪桩是会让李治震怒至此的……
同样与王氏一样不安的,还有长孙婧。永宁生产时遇险,她一直以为是永宁喝了被她调换过的补药,才会有了那样的结果,这些天以来她没一天能睡得好、吃得下,总是担心她做手脚的事会被人查出来。李治的谕令一传到她的住处,又有那些禁卫穿梭来回,她顿时觉得必定是事发了……
长孙婧远远地看着李治走过来的身影,心中不免绝望。如今宫中已经再没有人会庇护于她,而家里,也多半是靠不上的。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唐永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唐永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