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关键的一年1941
目录:帝国在前进| 作者:克虏伯|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关键的一年1941
也许是现在身体比较虚弱的原因,刚刚醒来一会的林威又开始犯困了。虽然知道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但是有的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不是林威说的算的,很干脆的,林威又睡着了。
在林威住院的这段时间,作为林威的父亲,古斯塔夫有生以来偷一次开始照顾起自己儿子的生活。由于担心林威母亲贝尔塔·克虏伯的身体,再加上林威妻子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古斯塔夫只身来到了英国。看着林威手下的宪兵和平常手脚颇重的护士,古斯塔夫很是怀疑这些人照顾人的能力,于是一手包办了林威的日常生活。
此举让林威颇为感动,在林威眼里,古斯塔夫一直都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小时候简直把林威当做机器人对待,让林威很长时间都在脑海中刻意的忘掉古斯塔夫,因为在林威小时候,古斯塔夫实在是颠覆了林威心中父亲的形象,直到林威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才逐渐认同古斯塔夫的行为,为什么认同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古斯塔夫的教育和严厉在林威十几岁的时候,已经逐渐的开始显露威力。
本来是很温馨的事情,林威终于在这辈子重生了三十多年后,享受到了父亲的关爱,而不是到头到尾的严厉,但是马上林威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与其让古斯塔夫照顾自己,林威还真的希望自己那些除了杀人剩下什么都不会的宪兵照顾自己,无他,因为古斯塔夫实在是不会照顾人。
也不试试就把不知道是热是凉的粥塞进林威的嘴里只是小儿科,刚开始打点滴几天里,林威竟然能疼醒,一看点滴早已经打完,林威的血已经开始顺着针管往上冲,而古斯塔夫好像像是没有发现,通常在这个时候不是拿着一份报纸,要么就是在计算什么公式,总之就是没有安静等着林威打完针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面,古德里安上将的装甲集群已经在苏格兰大地上横冲直撞,根本没有能够阻挡装甲集群的力量,而蒙哥马利在布莱德福德福之战率部突围之后,一直没有出现,现在暂时还没有人伦敦方面到底是怎样应对德国的攻势,如果说反击,英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是死守的话,除了会增加一下德国军队的伤亡之外,不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就像是德国一开始预料的一样,从德国登陆成功的那一天开始,整个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唯一的悬念在于德国什么时候会占领这个英国。
虽然在签订和平协定的时候,因为林威被暗杀让和谈掀起了一阵波澜,不过既然知道是谁要杀自己。林威自然不会无所谓的迁怒,这件事情和英国没有关系,公私分明这点林威还是知道的。正因为林威的公私分明,没有在和谈中胡搅蛮缠,所以张伯伦和里宾特洛甫顺利的签订了《英德合约》,在合约签订之后,在德国柏林的戈培尔立刻起草了宣传新闻,无外乎是德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争将会在三个月内结束的一系列论调。
合约的签订对德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张伯伦公布合约的一开始,德国在战争中遇到的抵抗明显减小,这份合约对英国来说并不苛刻,虽然严厉的限制了英国的空军和陆军,虽然对海军的限制却没有限制,不要求割地,赔款虽然数额巨大,但是英国可以把自己的赔款转嫁到殖民地上面去,其中不可避免的是在战争停止之后,英国肯定不会让手里的殖民地顺顺利利的就独立了。
二战后各殖民地独立,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影响了全球的殖民地,另一方面和英法两国的实力被重创也有关系,如果英法还保持着世界第一海军和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以及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就算是下属的殖民地被美国的思想所影响到,又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就独立?归根结底,英法两国的实力已经在美国之下,所以对美国的动作已经没有了反击的力量,才会顺水推舟允许殖民地独立。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谁会在乎美国是什么东西。
就像是一战时期的美国,那时候美国已经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在欧洲各国的眼里,美国的地位还是不怎么高,如果那个时候美国说一句,让你们下属的殖民地独立,谁都不会理会美国的主张,一战欧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已经和欧洲平起平坐,但是在欧洲强国的眼里,美国仍然不是可以让自己改变想法的一股力量,虽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被当回事了,但是英法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在美国之上,只有在德国闪电般的干掉了法国,重创了英国之后,然后被美国干掉。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差距才算是颠倒过来,世界上的主角才由欧洲各国变成了美国人。
如果战争仍然朝着向德国有利的态势发展直到胜利,可想而知美国的影响力仍然建立不起来。如果战争的结果是轴心国取得了全胜,战后美国在想让各国的殖民地独立,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意大利人都会把美国人的话当做放屁。
话说回来,如果战争到现在结束了的话,英国人还可以保留一定的元气,至少不会比历史上更惨。凭借着没有受到消耗的实力和工业,英国人只要好好发展的话,仍然在世界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强国,到时候也许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单对单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这些国家加起来,欧洲的实力仍然可以压倒这个新兴的国家。
普通的人看不到这点,但是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不缺少聪明人,英国人中的聪明人也不少,自然不会看不到这点,这回还没等林威放出风声,合约对英国及其有利的消息就已经在英国人的周围风传了。
对于张伯伦的行为,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至少丘吉尔就出面极其严厉的批判了张伯伦的行为,还搬出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张伯伦为卖国贼。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大义凛然。这中间只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同时也让盖世太保一直的疑惑解开了,那就是这份声明是在加拿大发表的。丘吉尔已经跑到了北美洲。从隐蔽性上面讲,这次英国方面做的很不错,成功的瞒住了盖世太保无所不在的特工。当然这其中小小后遗症,比如说蒙住了全体英国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英国人忽然发现,一直叫他们抵抗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不在英国了,而他们成了炮灰。在丘吉尔嘴里的卖国贼张伯伦,则一直没有离开英国,一直跟他们在一起。有些人心中就不免觉得自己现在不值,既然张伯伦一样可以保证英国的利益,为什么还要继续战争呢。就算是英国人全死了,丘吉尔也会毫发无伤,这时候一些想起了德国在八月份呼吁和谈的消息,当时德国就提醒自己不要被丘吉尔蒙蔽,一旦德国军队登陆,丘吉尔一定会组建流亡政府,而全体英国人是不会跟着一起跑掉的。
“还真让德国佬说对了,丘吉尔真的跑了!”有人如是说道。
舆论真的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特别是没有好好引导的时候,他的能量是十分可怕的。什么言论是传播的最快的,不是权威的统计,也不是专家的言论,而是谣言。在丘吉尔的影响变成负面的时候,马上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踩他,这些人可能和丘吉尔没什么冤仇,甚至没有交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跳出来。
很快,伯明翰和考文垂的英国守军就派出代表和张伯伦商谈,在得到龙德施泰特上将保证不伤害英国居民之后,曾经在半个月前和德国b集团军群死磕的两个城市放下了自己的武器,等候德国军队的接管。
这两个城市的投降让德国的战线又往东推进了一大步,现在仍然被丘吉尔主战派控制的英国领土,北到约克南到伦敦,大约还占据着英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可以说只要德国在加一把劲,战争就结束了。
墙倒众人推,林威一直以来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在自己原来的祖国才会发生,现在看来全世界都是一个臭德行,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丘吉尔不在国内,英国的主战派已经找不到可以和张伯伦相抗衡的人,这时候张伯伦的影响,在没有丘吉尔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一些人还没有忘记张伯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只是由于战争的爆发,才没有让张伯伦的主义成功。
张伯伦在刚刚被解除首相职位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会马上回到首相的位置,而现在张伯伦一直想的事情马上要成为现实了,一些人已经准备推举张伯伦重新担任英国首相,虽然暂时只能管理德战区的英国人。可惜张伯伦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如果运气好的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张伯伦现在完全使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来工作,他所希望的完全是看到战争在英国的土地上停止,至于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张伯伦已经管不了什么多了,至少张伯伦已经不期望英国还能继续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其实张伯伦一直以来就已经发现,英国虽然一直在竭力的保持自己的荣光,但是影响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这也是张伯伦希望德国崛起饿原因,只是张伯伦小看了希特勒的胃口,事实上张伯伦和希特勒在目标上是一直的,张伯伦希望德国强大,但是不希望德国独大,张伯伦的底线是法国,波兰被灭了可以,但是法国必须保留,而希特勒的底线恰好是灭掉法国,让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只不过希特勒是要灭掉法国之后在解决苏联问题,而张伯伦对于德国希望,仅仅是让德国抵挡住苏联这个危险的国家,而不是在欧洲大陆独大。两个人的终极目标相同,抵挡苏联的威胁,中期进展不同,希特勒要灭法国,张伯伦不会同意。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需要争论了,德国已经打成了自己的目的,而英国失败了。现在张伯伦需要的是如何才能保住英国的强国地位,在适当的时候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11月1日,张伯伦在全英国都能听到的广播上面发表了自己的讲话,张伯伦说道:“曾经有很多人批评我的政策,说我放纵了德国的强大,但是我要说的是,我所要说的是,我不是绥靖,只是要和其他的欧洲强国联合,是联合主义!英国是一个岛国,不可能长久的控制住欧洲的局势,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得到其他强国,比如德国的支持!谁都不能否认德国在大陆上的影响力!放弃控制大陆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时候,和大陆上的强国走向联合才是我们英国需要干的事情,是联合而非绥靖!”英国和德国这场脚力中,英国已经一败涂地,张伯伦必须让英国人认识到这点,张伯伦一直想和希特勒建立英国为主的联合,但是现在看来张伯伦只能退而求其次,建立一个不让英国影响力从此消失的联合。张伯伦相信,只要英国可以好好经营殖民地,恢复自己的工业,至少在大陆上的话语权不会比法国低。
在这个时候,b集团军群在适当的时候发起进攻,配合张伯伦的讲话,所过之处没有地道抵抗。就这样一直到了伦敦城下。这时候张伯伦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不能处理事情了,所以把事情交给了哈利法克斯勋爵,自己找地方养病。
伦敦战役林威是不可能亲自观战了,在十几天的休养之后,林威已经能够下床活动,所以古斯塔夫直接把林威送上了船,一直和林威回到了德国,到了基尔港之后,直接上了飞机直飞柏林。
在柏林机场下了飞机之后,林威绝对不想见到的人出现了,琳达挺着肚子来接机,让林威在感动之余多了一份担心,上前说道:“你怎么来了,天气已经很冷了,你应该呆在家里!”确实,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林威说这个除了关心之外,还想逃避琳达的责怪。所以刚刚下飞机就抢先训斥了琳达一顿。
琳达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自然知道林威的小心思,所以也没有在公众场合纠缠,而是顺从的和林威一起走出了机场,钻进了仆人准备的汽车。回到家后林威自然是少不了被妻子一顿埋怨,不过其中到底是沿岸还是温馨,就只有林威才知道了。
英国方面,英国的主战派已经认定张伯伦所在的主和派已经出卖了英国,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决一死战,宣传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同样一句话会因为说话者站的立场和看的角度不同,领会出来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在伦敦的主战派彻夜的宣传下,大部分的伦敦市民都相信了主战派的言论,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战斗。这种情况让龙德施泰特将军很为难,避免大规模巷战一直是德国的主张,虽然英国战役城市中的巷战不多,但是就是为数不多的几次巷战也让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在商议禀报威廉二世之后,龙德施泰特将军开始指挥德法意三国的军队对伦敦进行了围困。
张伯伦最终没有创造奇迹,还是在11月的时候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得知张伯伦去世的林威,心头一沉,不知道威廉二世会不会也这样到时候被上帝召唤走。
而林威这个时候,则因为枪伤伤到了骨头,所以老老实实的养伤,至少林威对老家的一句话还是没有忘的,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到了骨头的伤势没有几个月的修养,根本好不了,期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除了自己本身的恢复能力,基本上没有药物对骨头有明显的帮助。
在养伤中过了一个圣诞节之后,整个世界开始朝1941年迈进,林威也开始了在德国的第35个年头。
一月份,怀孕十个月的琳达生产了,林威有了第二个儿子,林威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安迪·克虏伯,普普通通的长大就好,林威现在已经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的太累。安迪·克虏伯的出生让古斯塔夫十分高兴,这也意味着克虏伯家族未来又多了一个继承人。
1941年对林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林威眼里不可避免的苏德战争就要爆发了,现在德国也的确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准备包括了方方面面,从怎么麻痹苏联到什么时候开始动员,部队什么赶到战场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保持和盟友的同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也许是现在身体比较虚弱的原因,刚刚醒来一会的林威又开始犯困了。虽然知道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但是有的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不是林威说的算的,很干脆的,林威又睡着了。
在林威住院的这段时间,作为林威的父亲,古斯塔夫有生以来偷一次开始照顾起自己儿子的生活。由于担心林威母亲贝尔塔·克虏伯的身体,再加上林威妻子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古斯塔夫只身来到了英国。看着林威手下的宪兵和平常手脚颇重的护士,古斯塔夫很是怀疑这些人照顾人的能力,于是一手包办了林威的日常生活。
此举让林威颇为感动,在林威眼里,古斯塔夫一直都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小时候简直把林威当做机器人对待,让林威很长时间都在脑海中刻意的忘掉古斯塔夫,因为在林威小时候,古斯塔夫实在是颠覆了林威心中父亲的形象,直到林威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才逐渐认同古斯塔夫的行为,为什么认同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古斯塔夫的教育和严厉在林威十几岁的时候,已经逐渐的开始显露威力。
本来是很温馨的事情,林威终于在这辈子重生了三十多年后,享受到了父亲的关爱,而不是到头到尾的严厉,但是马上林威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与其让古斯塔夫照顾自己,林威还真的希望自己那些除了杀人剩下什么都不会的宪兵照顾自己,无他,因为古斯塔夫实在是不会照顾人。
也不试试就把不知道是热是凉的粥塞进林威的嘴里只是小儿科,刚开始打点滴几天里,林威竟然能疼醒,一看点滴早已经打完,林威的血已经开始顺着针管往上冲,而古斯塔夫好像像是没有发现,通常在这个时候不是拿着一份报纸,要么就是在计算什么公式,总之就是没有安静等着林威打完针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面,古德里安上将的装甲集群已经在苏格兰大地上横冲直撞,根本没有能够阻挡装甲集群的力量,而蒙哥马利在布莱德福德福之战率部突围之后,一直没有出现,现在暂时还没有人伦敦方面到底是怎样应对德国的攻势,如果说反击,英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是死守的话,除了会增加一下德国军队的伤亡之外,不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就像是德国一开始预料的一样,从德国登陆成功的那一天开始,整个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唯一的悬念在于德国什么时候会占领这个英国。
虽然在签订和平协定的时候,因为林威被暗杀让和谈掀起了一阵波澜,不过既然知道是谁要杀自己。林威自然不会无所谓的迁怒,这件事情和英国没有关系,公私分明这点林威还是知道的。正因为林威的公私分明,没有在和谈中胡搅蛮缠,所以张伯伦和里宾特洛甫顺利的签订了《英德合约》,在合约签订之后,在德国柏林的戈培尔立刻起草了宣传新闻,无外乎是德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争将会在三个月内结束的一系列论调。
合约的签订对德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张伯伦公布合约的一开始,德国在战争中遇到的抵抗明显减小,这份合约对英国来说并不苛刻,虽然严厉的限制了英国的空军和陆军,虽然对海军的限制却没有限制,不要求割地,赔款虽然数额巨大,但是英国可以把自己的赔款转嫁到殖民地上面去,其中不可避免的是在战争停止之后,英国肯定不会让手里的殖民地顺顺利利的就独立了。
二战后各殖民地独立,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影响了全球的殖民地,另一方面和英法两国的实力被重创也有关系,如果英法还保持着世界第一海军和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以及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就算是下属的殖民地被美国的思想所影响到,又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就独立?归根结底,英法两国的实力已经在美国之下,所以对美国的动作已经没有了反击的力量,才会顺水推舟允许殖民地独立。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谁会在乎美国是什么东西。
就像是一战时期的美国,那时候美国已经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在欧洲各国的眼里,美国的地位还是不怎么高,如果那个时候美国说一句,让你们下属的殖民地独立,谁都不会理会美国的主张,一战欧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已经和欧洲平起平坐,但是在欧洲强国的眼里,美国仍然不是可以让自己改变想法的一股力量,虽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被当回事了,但是英法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在美国之上,只有在德国闪电般的干掉了法国,重创了英国之后,然后被美国干掉。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差距才算是颠倒过来,世界上的主角才由欧洲各国变成了美国人。
如果战争仍然朝着向德国有利的态势发展直到胜利,可想而知美国的影响力仍然建立不起来。如果战争的结果是轴心国取得了全胜,战后美国在想让各国的殖民地独立,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意大利人都会把美国人的话当做放屁。
话说回来,如果战争到现在结束了的话,英国人还可以保留一定的元气,至少不会比历史上更惨。凭借着没有受到消耗的实力和工业,英国人只要好好发展的话,仍然在世界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强国,到时候也许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单对单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这些国家加起来,欧洲的实力仍然可以压倒这个新兴的国家。
普通的人看不到这点,但是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不缺少聪明人,英国人中的聪明人也不少,自然不会看不到这点,这回还没等林威放出风声,合约对英国及其有利的消息就已经在英国人的周围风传了。
对于张伯伦的行为,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至少丘吉尔就出面极其严厉的批判了张伯伦的行为,还搬出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张伯伦为卖国贼。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大义凛然。这中间只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同时也让盖世太保一直的疑惑解开了,那就是这份声明是在加拿大发表的。丘吉尔已经跑到了北美洲。从隐蔽性上面讲,这次英国方面做的很不错,成功的瞒住了盖世太保无所不在的特工。当然这其中小小后遗症,比如说蒙住了全体英国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英国人忽然发现,一直叫他们抵抗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不在英国了,而他们成了炮灰。在丘吉尔嘴里的卖国贼张伯伦,则一直没有离开英国,一直跟他们在一起。有些人心中就不免觉得自己现在不值,既然张伯伦一样可以保证英国的利益,为什么还要继续战争呢。就算是英国人全死了,丘吉尔也会毫发无伤,这时候一些想起了德国在八月份呼吁和谈的消息,当时德国就提醒自己不要被丘吉尔蒙蔽,一旦德国军队登陆,丘吉尔一定会组建流亡政府,而全体英国人是不会跟着一起跑掉的。
“还真让德国佬说对了,丘吉尔真的跑了!”有人如是说道。
舆论真的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特别是没有好好引导的时候,他的能量是十分可怕的。什么言论是传播的最快的,不是权威的统计,也不是专家的言论,而是谣言。在丘吉尔的影响变成负面的时候,马上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踩他,这些人可能和丘吉尔没什么冤仇,甚至没有交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跳出来。
很快,伯明翰和考文垂的英国守军就派出代表和张伯伦商谈,在得到龙德施泰特上将保证不伤害英国居民之后,曾经在半个月前和德国b集团军群死磕的两个城市放下了自己的武器,等候德国军队的接管。
这两个城市的投降让德国的战线又往东推进了一大步,现在仍然被丘吉尔主战派控制的英国领土,北到约克南到伦敦,大约还占据着英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可以说只要德国在加一把劲,战争就结束了。
墙倒众人推,林威一直以来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在自己原来的祖国才会发生,现在看来全世界都是一个臭德行,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丘吉尔不在国内,英国的主战派已经找不到可以和张伯伦相抗衡的人,这时候张伯伦的影响,在没有丘吉尔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一些人还没有忘记张伯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只是由于战争的爆发,才没有让张伯伦的主义成功。
张伯伦在刚刚被解除首相职位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会马上回到首相的位置,而现在张伯伦一直想的事情马上要成为现实了,一些人已经准备推举张伯伦重新担任英国首相,虽然暂时只能管理德战区的英国人。可惜张伯伦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如果运气好的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张伯伦现在完全使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来工作,他所希望的完全是看到战争在英国的土地上停止,至于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张伯伦已经管不了什么多了,至少张伯伦已经不期望英国还能继续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其实张伯伦一直以来就已经发现,英国虽然一直在竭力的保持自己的荣光,但是影响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这也是张伯伦希望德国崛起饿原因,只是张伯伦小看了希特勒的胃口,事实上张伯伦和希特勒在目标上是一直的,张伯伦希望德国强大,但是不希望德国独大,张伯伦的底线是法国,波兰被灭了可以,但是法国必须保留,而希特勒的底线恰好是灭掉法国,让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只不过希特勒是要灭掉法国之后在解决苏联问题,而张伯伦对于德国希望,仅仅是让德国抵挡住苏联这个危险的国家,而不是在欧洲大陆独大。两个人的终极目标相同,抵挡苏联的威胁,中期进展不同,希特勒要灭法国,张伯伦不会同意。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需要争论了,德国已经打成了自己的目的,而英国失败了。现在张伯伦需要的是如何才能保住英国的强国地位,在适当的时候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11月1日,张伯伦在全英国都能听到的广播上面发表了自己的讲话,张伯伦说道:“曾经有很多人批评我的政策,说我放纵了德国的强大,但是我要说的是,我所要说的是,我不是绥靖,只是要和其他的欧洲强国联合,是联合主义!英国是一个岛国,不可能长久的控制住欧洲的局势,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得到其他强国,比如德国的支持!谁都不能否认德国在大陆上的影响力!放弃控制大陆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时候,和大陆上的强国走向联合才是我们英国需要干的事情,是联合而非绥靖!”英国和德国这场脚力中,英国已经一败涂地,张伯伦必须让英国人认识到这点,张伯伦一直想和希特勒建立英国为主的联合,但是现在看来张伯伦只能退而求其次,建立一个不让英国影响力从此消失的联合。张伯伦相信,只要英国可以好好经营殖民地,恢复自己的工业,至少在大陆上的话语权不会比法国低。
在这个时候,b集团军群在适当的时候发起进攻,配合张伯伦的讲话,所过之处没有地道抵抗。就这样一直到了伦敦城下。这时候张伯伦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不能处理事情了,所以把事情交给了哈利法克斯勋爵,自己找地方养病。
伦敦战役林威是不可能亲自观战了,在十几天的休养之后,林威已经能够下床活动,所以古斯塔夫直接把林威送上了船,一直和林威回到了德国,到了基尔港之后,直接上了飞机直飞柏林。
在柏林机场下了飞机之后,林威绝对不想见到的人出现了,琳达挺着肚子来接机,让林威在感动之余多了一份担心,上前说道:“你怎么来了,天气已经很冷了,你应该呆在家里!”确实,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林威说这个除了关心之外,还想逃避琳达的责怪。所以刚刚下飞机就抢先训斥了琳达一顿。
琳达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自然知道林威的小心思,所以也没有在公众场合纠缠,而是顺从的和林威一起走出了机场,钻进了仆人准备的汽车。回到家后林威自然是少不了被妻子一顿埋怨,不过其中到底是沿岸还是温馨,就只有林威才知道了。
英国方面,英国的主战派已经认定张伯伦所在的主和派已经出卖了英国,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决一死战,宣传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同样一句话会因为说话者站的立场和看的角度不同,领会出来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在伦敦的主战派彻夜的宣传下,大部分的伦敦市民都相信了主战派的言论,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战斗。这种情况让龙德施泰特将军很为难,避免大规模巷战一直是德国的主张,虽然英国战役城市中的巷战不多,但是就是为数不多的几次巷战也让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在商议禀报威廉二世之后,龙德施泰特将军开始指挥德法意三国的军队对伦敦进行了围困。
张伯伦最终没有创造奇迹,还是在11月的时候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得知张伯伦去世的林威,心头一沉,不知道威廉二世会不会也这样到时候被上帝召唤走。
而林威这个时候,则因为枪伤伤到了骨头,所以老老实实的养伤,至少林威对老家的一句话还是没有忘的,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到了骨头的伤势没有几个月的修养,根本好不了,期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除了自己本身的恢复能力,基本上没有药物对骨头有明显的帮助。
在养伤中过了一个圣诞节之后,整个世界开始朝1941年迈进,林威也开始了在德国的第35个年头。
一月份,怀孕十个月的琳达生产了,林威有了第二个儿子,林威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安迪·克虏伯,普普通通的长大就好,林威现在已经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的太累。安迪·克虏伯的出生让古斯塔夫十分高兴,这也意味着克虏伯家族未来又多了一个继承人。
1941年对林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林威眼里不可避免的苏德战争就要爆发了,现在德国也的确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准备包括了方方面面,从怎么麻痹苏联到什么时候开始动员,部队什么赶到战场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保持和盟友的同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在前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在前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