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宋八百年 正文 241 稳扎

正文 241 稳扎

目录:大宋八百年| 作者:落魄小书童| 类别:历史军事

    4 稳扎

    宋官与自治区的行政官员有着很大的区别,宋官一般都是以服饰来区别,几品穿什么样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而自治区则不一样,哪怕是林子善所穿的官服都与普通小吏的服装没什么区别,都是那种立领的分体式的衣服,来源于自治区的早期军装,也算是自治区自成的一个传统了。www. u u.com 看小说就到~

    毕竟自治区有今天,完全就是当年军队拼死做战而打下来的,所以军装渐渐的衍化成了行政部门的制式服装,倒是有些其它的颜色,不过颜色已经不代表什么意义。

    自治区的行政官员区分很是明显,主要还是胸前的铭牌,巴掌大小的一张铭牌上详细的写明了姓名,职务等信息,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

    自从双方共同进行管理占领区以来,双方的官员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或许自治区的官员并不都是能吏,但是更注重的是整体的配合,而且更注重监督效果,而大宋官可就不一样了,良秀不齐,多有贪污**之风,也亏得大宋富庶还能撑得起。

    其实大宋的官员就算是不走这些歪门邪道,小日子也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了,大宋对读书人简直就是溺爱了,刑不上士大夫就足以说明一切了,不过在官员道德方面,宋官可要比明清强得太多了,高薪养廉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由于自古国的官员体系就缺乏监督,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自觉了。

    被监察署弹劾的官员无论如何都是要被请回去的,而且这些官员已经被纪录在案,在原则上,他们是不允许再到双方共同监管的区域为官了,更加要命的还是报纸,报纸上连篇的记录了这次风暴,被弹劾的官员详细信息尽数记录,往大宋的每一区域,这年头的宋朝公民还是具有着很强的监督性的,至少这些官员以后的为官之道就走到头了。

    自治区的报纸在双方深度合作以后,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宋,而且广为行,特别是这次数百名官员被传播开来的事件,更是让大宋上下为之震惊,甚至让一部分起义军都为之壮大,大宋已经考虑到要不要禁止自治区的报纸行,但是有宋一朝,怕是言论最自由的朝代了,特别是报纸行还在自治区的教育部的管理之下,教育部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宋朝的派遣官,更没有理由去封死了。

    虽然大宋内患不断,但是随着护**的频频战胜,让蒙元龟缩了回去,甚至护**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将战线推到大都城下,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宋的境内也安稳了起来,开始进行内部平叛过程。

    一打一拉,派出精锐围剿这些叛乱军队,同时又以低价从自治区购买了数量颇多的质量挺差的三极军粮,三极军粮在自治区也仅仅是用于赈灾或是充当马粮,多数都是豆制品,加入少量的米面粗粮而已,但是用来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三极军粮在护**体系内是没人吃的,太他**的难吃了,一般都是一级,最次也是二级军粮,一级军粮以南洋补供的军粮最好,都是优质的稻米粉加糖或是盐做出来的,还有水果粉可以冲成果汁来喝。

    而且由榆林一带提供的一级军粮也不错,主要是偏咸的,虽然没有水果,但是却有着大量的肉食,牛羊肉干味道越来越好,而在饮品上,增加了奶粉或是奶块,对补充体力效果相当的不错。

    而二级军粮就是仅仅就是粮食块,又沉又硬,只能用来熬粥,胜在量大,一般是急行军,无法携带大量后勤的时候才使用二级军粮,三极军粮多充当了马粮。 看小说就到~

    现在三极军粮以很廉价的价格卖往大宋,着实对自治区的农业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因为大量的粮食进入了大宋,在一个相对于平静的环境下用来砸翻那些起义军,只追究匪,从者无罪,而且还放粮食和土地,实在没有土地的,可以组织起来赶往南洋进行开。

    南洋现在几乎成为了一个流放之地,或者是一个追寻梦想之地,关于南洋,有着很多传说,特别是在自治区报纸的推动下,更是将南洋描述成了一个一望远际,土地多得用不完的地方,甚至只要空着手去,只要努努力,两年之内就能成为一个拥有良田百亩的小农场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地广人稀,再加上利用一些土人干活,南洋开确实是一日千里,也迫使自治区不得不加快航海的脚步。

    一打一拉,使得大宋很快就平定了内部的争端,想不愉快平定也不行啊,由于混乱地带靠近自治区的南部和东部战区,一旦让这些义军骚扰到了护**的驻地,那么护**就有了理由出兵,大宋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自治区的大军踏入宋境的,上次勤王打的是志愿军的旗号,事后一概不认帐,还好最后请走了,也着实让大宋出了一笔血,这些三极军粮就是如此订购的。

    有了竞争和压力,大宋的效率也变得快了起来,甚至有了自治区报纸的监督,就连大宋的那些权相之流行事的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自治区已经与大宋沟通了一下,给报纸的记者们都安上了皇家的身份,出入自由,可以自由的采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

    而大宋对自治区所控制的南洋也是垂涏三尺,几次来信函,都想要与自治区在其它区域那样协同管理,不过都被拒绝了,而这种拒绝,并不是孙阳的个人行为,而是行政院和军方共同的意见,就连那些大宋派遣官都不同意。

    南洋才刚刚开,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南洋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情况下,更不能让大宋跟着折腾,至少也要五年,五年以后才可能谈起协同管理来,不过自治区还是允许了一部分大宋派遣官先行进入南洋跟着学习。

    自治区对南洋的控制是极为严格的,各级官员都是两年一轮换,反正这条航道已经走熟了,很是安全,就连那一个团的驻军,都是两年一轮换,绝不会让他们停留太长的时间,在通讯不便的情况下,也只能利用这种方法了,而且军队与行政官员的轮换是错开了,防止落到最后军政一体。

    行政官员的轮换还好说,直接派人接任就可以了,在军方的轮换时,是由两个精锐团一起前往,占据人数优势,然后留下一个团,再接回一个团的这种轮换方式,就算是有人想赖着不走,也要考虑一下带着平叛军令而来的轮换部队的态度。

    南洋几季的产出,大量的粮食等运回大宋,极大的弥补了新占领区域的粮食危机,甚至还能一部分到草原去支持**军的**活动。

    这一仗打完,松一口气的不仅仅是大宋和自治区,蒙元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虽然打输了,但是他们已经摸清了自治区军事行动的规律,至于大宋,他们压根就没有看在眼,大宋能够保住自己就算是不错了。

    自治区每占领一处新的地盘之后,都会收缩兵力,很少两线甚至是多线开战,稳步前进,占领一处经营一处,直到经营得差不多了,才会再一次开战,这个间隔少则一年,多则三四年,当初自治区草创的时候,足足经营了三年之久,才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征战。

    自治区的这种做战方式虽然推进度缓慢,若是想完全收复原,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都完成不了,但是这种方式却也是最让蒙元头疼的,因为自治区每占领一处,都会动用数十万的俘虏拼命的先把道路交通修建完成,依靠着便利的交通,步兵的行进防御度一点也不比骑兵慢,甚至反应还要比骑兵快上几分,让蒙元根本就没有一点漏洞可以钻。

    这一次直接占领了黄河入海口到石门这一线,自治区已经开始调用三十万俘虏,从南洋、北方榆林还有秦川平原的渭南等地征集了大量的二三极军粮用于俘虏的粮食应用,甚至还从刚刚修通了道路的蜀订购了不少的军粮,大把的资金洒出去,一来可以加快农业的整合度,提高民间的经济实力,二来也可以更快的修通新占领区域的交通络。

    由于这里是双方共同占领区域,所以大宋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过大宋已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拿出几千万贯来投入其,这份钱就算是向自治区借的,应该说是向自治区的百姓们借的,以大宋的税收做抵压,又行了一批两亿贯的五年债券,年收益百分之二十,不过随着两安公路的修通,大宋境内的商业活动也变得更加繁荣了起来,商业税收也一下子变得更多起来,五年之内还清两三亿贯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自治区先要修建的就是一条从太行关经过石门,通过沧州,再达到出海口的公路,甚至在海边,港口,船坞也在修建当,之前一直都在借用大宋的出海港口,很不方便,还要白交不少的税,有了自己的出海口,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起来,而且这个海港口,完全就是在一片白地上建起来的,在专科学院做出来的设计图当,这完全就是一个泉州的级临海大城,在未来,这里将会成为海运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八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八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