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理想年代 卷一 辛亥风雨 231和平之诚意(下)

卷一 辛亥风雨 231和平之诚意(下)

目录:理想年代| 作者:光景| 类别:历史军事

    王精卫卓立江轮洞庭号甲板之上,极目长江两岸。

    此时夜幕降临,在武汉三镇再度繁华起来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李疯子的兴起,使南北各方势力亦慢慢失去往日的光辉。

    王精卫清秀懦雅,貌姐美妇,神色淡定,一对眼神却又深邃莫测,有一股震慑人心的清新气息。

    这艘船乃武昌政府代包的一条约有七、八百吨的上游小江轮洞庭号,正升满气压,以快似奔马的速度,朝长江下游上海开去。

    王精卫目光落在繁华汉口城外的江边码头,泊满大小船舶,点点灯火,有种说不出的在繁华中带上苍凉的味道!

    但王精卫的心神却紧系在怀内袁世凯亲笔写给黄兴的一封信上。南北和议,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黄兴的态度。

    织布局的双方会谈约半小时,没有谈出任何的进展。冯小戥这些鹰派根本没有和谈妥协的心思,而唐绍仪等人也把和谈的心思放到了上海。

    在双方公开会谈期间,汉口英领事戈福代表*极力支持袁世凯政权,声称:“中国战争若继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和安全”。它们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舆论上向南京武昌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它尽快向袁世凯妥协。但是,李疯子代表的这群疯子会害怕这些洋人施加的压力?

    于是以革命军方面的和谈代表伍廷芳尚在上海为由,双方默认和谈地点改在上海进行。

    当晚,唐绍仪等一行遂搭乘洞庭号轮船由汉口前往上海,武昌革命军方面也有和谈代表胡瑛、王正廷同乘洞庭号前往。同行的除了代表以外,尚有顾问、秘书等共约四十余人。

    初时,在船上忽然发现多了王精卫这位美少年,大家很觉得诧异,倒也有几个人看着王精卫有些面熟,又想不起什么地方见过。后来,经人介绍,才知就是名赫一时的谋炸摄政王载沣的汪兆铭。

    王精卫美目修眉,白色西装,恰如临风玉树,飘逸风流,穿上之人一见便对他生出好感。

    冯耿光走上甲板,看到王精卫清丽的身影,走过去,同迎着江风,道:“兆铭君,你我同县、同庚,在我十七岁的那年,曾同你在家乡番禺县应童子试,彼此会过面。当时你很腼腆,面如敷粉,背后拖着一条扎着大红辫绳的紧长发辫,动止娴雅,状若好女子。后来你还获得县试案首,所以我对你可是印象犹深,可不知道兆铭君可还记得我。”

    王精卫嘴角逸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淡淡道:“岂敢!”

    他们在船上握手忆叙前事,从应试谈到炸摄政王,倒也忘了江行的寂寞。王精卫年纪虽轻,阅历不少,见地、口才都很不差,一船人都被他忽悠的晕呼呼。

    汉口。

    清廷署理湖广总督兼第一军总统段祺瑞率领革职留任的布政使连甲、按察使祝书元等抵达汉口。遂自冯国璋手中接替了第一军在汉口的指挥权。

    唐绍仪刚刚离开乘洞庭号离开汉口,廖宇春,孔文池,夏清贻便抵大智门。

    夜色朦胧中,廖宇春左顾右盼道:“今天的时候不早了,最好找个地方住宿,最好还是租界的好。汉口毕竟兵慌马乱,咱们一介书生,不要在此遭什么横祸。我听说北洋军军纪不怎么样,南方人也对北边来人仇视的很。”

    孔文池苦笑道:“对,还是去租界安全。听说在汉口,北洋军几乎每天都会遇上革命党人的恐怖袭击。北洋军在千家岭吃了大亏,听说已经开始准备北撤。看看京汉铁路沿线兵站的士兵那幅惶惶不安的神情,就可以想象北洋军在此的遭遇。咱们多小心一点,没有坏处。”

    孔文池虽说的全是道听途说,但也够唬人的。

    夏清贻晒道:“去租界?租界也在为李疯子惶恐呢,咱们两手空空,来路不明,租界会接受咱们。我认为,咱们还是先访军司令部。在冯军统哪里弄一份文书,一切都搞定。咦,那个不是北军!”

    廖宇春和孔文池循他目光望去,刚好瞥见一队北洋军,迎面而来。

    夏清贻戏言道:“我们能否交得好运,就要看这家伙是否虚有其表了。”

    廖宇春急道:“慢点,别造成误会。”

    此时这个混乱的汉口,只怕他们举动稍稍激烈,北洋军就会朝他们开枪射击。

    三人急步追去时,迎面而来的一队北洋军军士果然立刻擎枪盘诘,黑洞洞的枪口全部指着他们三个人。

    “什么人深夜在此游荡?汉口霄禁不知道吗!”一个军官喝问道,从阴影后面露出面容。

    “是张君馥卿吗!”廖宇春惊呼一声,满脸都是惊喜,被几只毛瑟快抢指着的滋味可是一点也不好受。

    廖宇春运气极好,适遇冯国璋帐下总参谋张馥卿。

    拦路者正是张馥卿和一众手下,这冯国璋帐下总参谋含笑来到三个书生身前,上上下下大量了他们几眼后,淡然问廖宇春道:“这位不是保定小学堂廖军宇春,这位不是江南名下士,红十字会会长夏军清贻,还有这位孔君文池,诸君长途仆仆,夤夜而来有何要事?”

    廖宇春有回复书生意气,缓缓笑道:“仆无要事,惟趁此停战时机,来观诸公之战绩耳。敢问冯军统何在。”

    张馥卿双目闪过寒芒,一下就猜到廖宇春相见冯国璋之目的。冯国璋正在收拾行装准备立刻北上,段祺瑞已经来到汉口接受军权,冯国璋在这个时刻是万万不会相见他们的,遂说道:“军统,为前线战事,日夜操劳,甚是疲惫,中宵假寐,尚未醒也。”

    廖宇春失望地道:“此停战时机,千载难缝。天下大势,为革命风潮所趋者十余省,人心涣散,已达极点。政府虽有召集议员之令,然势力微薄,罕有应者。新内阁一付空场面,机关已失,万难支持,虽有圣贤,亦将束手,识时务者为俊杰,应天顺人之举,即为福民利国之媒。以清廷之存亡,与中国之存亡,两两相较,孰轻孰重,无待蓍龟。吾恐欲救清廷,转危中国,本求建勋立业,适所以杀身隳名,区区报纸之攻击,犹其末焉者也。老友与大树亦道谊交,何不乘间进以危言……”

    张馥卿警觉的打断地道:“危言?危言耸听!?”

    廖宇春失笑道:“……何不乘间进以危言,能于此时上书枢府,密陈危亡大计,请皇上效法尧舜,俯顺民情,以揖让而布共和,事成则为首功,不独前嫌尽释,即天下后世,饮水思源,有不颂德歌功,馨香祷祀者哉。万一不成,急流勇退,至公之心,昭然若揭,亦足取谅于世人。倘计不出此,妄肆武力,以仇杀同胞为事,甘冒天下之不韪,为人民之公敌,身败名裂,为天下笑,窃为大树不取也。春二十年辛苦,积有微阶,岂不欲帝政长存,为纡紫垂青之地。无如世变日亟,祸悬眉睫,嫠妇尚不恤纬,况爱国男子乎。”

    廖宇春口沫,说得振振有词,无非就是游说北洋军,配合袁世凯演一出陈桥兵变,把紫禁城的孤儿寡母轰下台。张馥卿可不敢应承,只是默默带着他们往军司令部走去。

    廖宇春三人坐在军司令部一节火车皮里,喝着热茶,陪侍着的他的是副官李君壬霖、郑君士魁。

    几个人不但是熟识,关系更是非比寻常。故而两人说起密话,一点顾忌都没有。

    冬天夜里非常寒冷,几人围在火红的碳盆前,李壬霖拥衾畅谭第一军进攻汉阳事,士气如何奋勇,历历如绘。而南军战死投江者,不可胜计,言之可惨。

    廖宇春叹了一口气道:“大树于北京出征时,春尝规以危言,不料曾几何时,汉口焚杀之案,喧腾报纸,大树居然为丛怨所归,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吾不能不为大树危也。迨日前与马统制锦门,遇于京汉车中,始悉大树之冤。春曾一再登报,为之剖白,聊答平生知遇之雅。惟大树数年悒悒,一旦当革命锋镝之冲,乃慨然欲牺牲生命,挽此狂澜,可谓壮矣。虽然,以春之审机观变,期期以为不可。”

    李壬霖冷哼道:“杀就杀了,还要什么剖白!民党之人出来报纸上叫嚣之外,还有什么能力?现在叛军处处,我们只要把握机会,必可建立属于北洋的光辉岁月。袁大人若想要那件黄袍,我老李给他披上,何必做的这么麻烦。”

    张馥卿双目暴起寒芒,瞬间有敛去,沉声道:“这话是你可以乱说的,这话传出去,不是陷袁大人不忠不仁之地吗!”顿了顿再道:“民党中人可不止会叫嚣,段军统可是在北边吃了大亏……”

    廖宇春立刻竖起耳朵,沉声问道:“大军果真要北撤?”

    张馥卿眼中露出一丝不甘,点点头,看在他曾经为冯国璋说好话的分上,还是告诉他,低声说道:“冯军统,业已交卸;段军统以湖广总督,兼统第一军。冯军统即于今夜回京。北洋军撤军,也就在明日了。诸君要去申江,最好也在明日,碰上李疯子,只怕又生不测枝节。”

    廖宇春摇头叹息:“奈何冯军统竟如此行色匆匆,未能密陈计画,诚憾事也。”

    再略谈数语,廖宇春等人就急着要去探一探现充段祺瑞第一军的参议靳云鹏。冯国璋已经交卸,会晤段祺瑞更具效果。

    在段祺瑞行辕,靳云鹏密告他们,他们的计画,可以实行,此间参谋,徐树铮、曾云沛,亦颇赞成。旋谒段祺瑞密陈大计,且述与夏清贻南行疏通之策。孔文池亦在旁怂恿,极言此行关乎大局,段祺瑞甚韪之。并订密码电本,交靳云鹏收藏。是日又闻议和大臣唐绍仪,已赴申江。一行人再访陈紫笙,兴辞后,廖宇春门生张孝慈第四镇执法招饮。席间晤民军将校胡捷三、陈成城两人,最后夜寓金台宾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理想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理想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