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治国
目录: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 作者:焦糖布丁| 类别:都市言情
胤禩心里一叹,他是知道胤禛因为先朝之故,是极不喜亲王郡王手握重兵的。若是单独奏对时,他也许能提几个人选来,譬如胤禛的家生奴才李卫就不错,想必年羹尧看在他主子的份上也不会给李卫难堪。
可惜这是在朝上,而皇帝的话里明显带着风雨欲来的气息,联想到昨日他入宫时隆科多与他对面寒暄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一丝怪异——胤禩一咬牙跪下了,奏道:“臣弟愿为皇上分忧。”
胤禛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心底愈发肯定老八这是一心护定了老十。他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放他出京的,何况昨天两人独处的时候他也丝毫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
隆科多心里迅速计较着,在他看来自然是敦郡王出京更容易被捉住把柄,不过直接派出廉亲王无异于釜底抽薪,只是这样做未免痕迹太露,想来皇帝是不会在刚刚登基时落下这样的口实。
果然,皇帝沉吟道:“你是总理大臣,但我大清也尚未到要总理大臣做押粮官的地步。你的忠心朕明了,先起来罢。”
怡亲王原本也想跟着跪下情愿,但是从右膝盖一直到脚脖子忽如其来的疼痛让他连站立也有些困难。
而皇帝在第一时间也注意到了怡王的面色灰白,立时道:“怡亲王,你膝伤未好怎么便来上朝了!”又对苏培盛喝道:“还不快抬下去传太医院的来给怡亲王瞧病!”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方才议事的气氛荡然无存。皇帝显然记挂着伤病缠身的十三弟,草草结束了朝会,只留下一句‘西宁人选,朕心中已有决断’,供众人遐想。
……
皇帝离开不久福顺顾便赶到乾清宫截住了正打算出宫的廉亲王,宣了皇帝口谕,让廉亲王养心殿见驾。宣完了正巧碰上张廷玉也退出来,便又道:“张大人,皇上也传了您一道儿去呢。”
张廷玉与胤禩到的时候,怡亲王已经被挪到东配殿的罩间让太医巡诊了。皇帝却少有的没守在跟前儿,疲惫得撑着额头翻阅面前的折子,却没有动笔。
张廷玉与胤禩请安之后,都道:“皇上的身体关乎着大清江山社稷请,还请皇上以龙体为重啊。”
皇帝正盘腿儿坐在东暖阁的炕上,道:“圣祖何等英明,还要昼夜勤政不肯懈怠,朕也不过就是勤能补拙罢了,可还是事事都不如圣祖他老人家啊。”
说罢也不等张廷玉再说什么,招手道:“你们来帮朕看看,昨儿批的折子可有什么疏漏的。还有,西宁的人选,朕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让敦郡王去,你们看如何?”
胤禩听见胤禛的话时正打开福顺顾捧上来的折子翻看,看见那折子大多是查抄受贿官员的,其上满满的批语都是触目惊心的朱笔批注。
有些是:‘不知尔等与顺天府有何勾结’。
也有直言的:‘小心尔等首级’!
更有刻薄之语:‘此人寿数长着呐,不要怕他会自杀’。
此类诛心之言不胜枚举,胤禩忍不住瞧了张廷玉一眼,想着这位也是服侍过先帝的老臣了,比着先帝的‘宽仁’,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张廷玉的确心中百般滋味,一来是感叹新帝手段狠戾毫不留情,又十分自信不听人言,不知日后自己当如何自处;二来也是觉得先帝万年一时手软留下的烂摊子的确需要铁腕整治,如今这结党的歪风的确该杀一杀。
这个功夫皇帝已经走到二人跟前,对着张廷玉亲切问道:“衡臣,你觉得朕的处置如何?”
张廷玉忙起身道:“回皇上臣看完了。臣以为皇上这样的处置是十分恰当的。只是臣草草翻看了,这些批语足有万字啊!皇上看得这么仔细还都做了如此中肯的批语实在让人惊奇。圣上勤政是好的但这样是不是也太劳苦了些?”
皇帝一笑,目光扫过在一旁发呆的胤禩,继续道:“朕不过凡人哪能不累呢,可是又不得不下决心整治啊,稍稍手软些便有一大堆的人等着从这里撕开口子。几千双眼睛都看着呐。哎,你会不会觉得太过苛刻了些?”
张廷玉吓了一跳,他哪里敢说‘是’啊,于是忙道:“不不不,皇上……”
皇帝此时一摆手,转头问胤禩道:“廉亲王,你说?”
说什么,说皇上你有些挢枉过正了?胤禩不觉得胤禛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与先帝大相径庭。
他比谁都知道,胤禛为了一扫先帝晚年时留下的弊端,可以下手多么狠、多么重。
胤禩垂了眼,合上折子,回道:“臣弟以为,敦郡王脾气急躁,此去西宁,与年大将军只怕……”
皇帝一挑眉,不放过他:“廉亲王岔开话题,莫非是觉着朕的批语不妥?”
“……”你明知故问。
“有什么话你就大胆地说嘛不要这样吞吞吐吐的。”
胤禩抬头看了胤禛黑洞洞的瞳子,最后道:“臣弟记得昔年与皇上一同催缴国库欠款时,圣祖批复的折子上时常可见‘他是老臣朕不忍看见他饿饭’,或是‘亏欠的银子你要快些补齐。不然朕一死你可怎么得了?’这样的话,不知皇上可还记得?”
皇帝原本便不大的的眼睛微微眯起,细长得犹如一把剔骨弯刀。他看着面前的人,回忆着。
与他一刚一柔拿下江南织造曹家的往事又一幕幕扑面而来。
片刻的沉默过后,皇帝柔和了声音对张廷玉道:“衡臣也不眠不休几日了,朕今日准你把这些折子带回府去看,明日不许早到,过了辰时再来上书房见朕。听见了没有?”
张廷玉忙跪谢了皇帝的体恤。
然后皇帝便对他道:“你道乏罢。对了,让李德全把朕的参汤给你端来,喝了才准出宫。”
张廷玉千恩万谢感激涕零地退下之后,皇帝才卸下一身架子,拉了胤禩的手两人仍旧一道在云龙椅上坐下。
胤禩一开始还要推辞一下,后来也懒得矫情。
今日胤禛却自顾自地把头枕卧在胤禩腿上,合上双眼,有些自嘲道:“如今你可以不用绕弯子了吧。”
胤禩手指在胤禛目下青灰处缓缓抚过,最后停在胤禛额角处慢慢揉按着,帮他放松绷紧的神经:“四哥知道弟弟想说的话.四哥心意已定,必然听不进人言,又何必一定要逼着弟弟说出来?”
胤禛一笑,道:“呵呵,你以为我没听过人们口口相传的‘雍亲王雍亲王刻薄寡恩赛阎王’?”
胤禩不说话,手指用了几分力气。
“哎,张廷玉也太过谨慎了,从他那里,怕是难以听到真心之言。”胤禛抱怨道。
胤禩顿时觉得老四不可理喻。是人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廷玉从来就是个不多事的人,如此小心也是常理。
于是胤禩道:“皇上可是为难张廷玉了,人家可是拼着老命为皇上分忧,却还被冠上个‘不愿吐露真心’的名声。”
胤禛闻言掀开眼皮觑了他一眼,道:“你总是扮好人,倒衬得朕刻薄。”
胤禩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不知四哥可愿给臣弟这个机会做个好人?”
胤禛只觉头皮麻酥酥地甚是舒服,有些晕晕欲睡,自然也好说话了不少:“你说吧,想怎么做?”
胤禩这才道:“西宁还是换个人吧。听说,四哥府里出来的李卫就要外放江苏做巡抚了?不如让他替皇上先去西宁劳军一趟。差事办好了,外放一省大员才师出有名。”
胤禛闻言一怔,的确是个好人选。
李卫不过几分机灵,替他办差很合他的意。年纪轻轻的字儿都不识几个就外放做了一省巡抚,下面议论的自然不少,都说皇帝任人唯亲。
胤禩这样提议,的确圆融流畅不少。
不过光李卫一个人可不够,还得再补上一个人,田文镜身边的那个幕僚就不错,好像叫做邬思道的。胤禛在心里补充道。
胤禩留意着胤禛的神色,见他眉心从隆起到平顺,便知道胤禛已经默认了他的提议。
胤禩却又想到一个人,于是问道:“那个孙嘉淦皇上难道就这样闲置了?”
胤禛翻身起来,笑着看他:“朕是这样的人么?张廷玉已经去了他府里,让他选是要去翰林院去当个修撰呢还是愿意外放到保定府去当个同知。你知道他怎么答的?”
胤禩答道:“孙嘉淦若是只想仕途坦荡混个三品顶戴,便不会同葛达浑争闹再咆哮御前了。想必他都不肯受,反倒觉着被人小瞧了去?”
胤禛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道:“那日不见你为他说一句话,想不到你倒是他的知己。他的确拒不肯受,只求张廷玉给他一个县,再许他三年。”
胤禩揣度人心自然更胜胤禛一筹,他唯一败的,是没能摸准圣祖的心思。
孙嘉淦这样的人的确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不过却是最难收买的。
不,也不尽然,你只需许他随便一个县长,他便会为大清肝脑涂地。
“四哥当真要历练他?”
胤禛却是摇头:“我要得就是他这一身的棱角一身的刺儿,都弄成个老油子里才叫‘历练’吗?我打算封他个都察院监察御史,让他给我到处挑刺儿去罢。”
胤禩暗笑,这个倒是极好。就是不知谁会满头包了。
胤禩正要说话,太医院的院判给怡亲王请完脉,在殿外复旨。
胤禛没急着宣人进来,只捏住胤禩的手,道:“这几日老想着以前的日子,如今想留你下来也要担心众目睽睽。”
胤禩已经起身,回握了一下便快速松开自己的手,略略提高了声音道:“臣弟告退。”
胤禛却凑过来对他极快地说道:“你方才不肯说,可是觉着我的批语不妥?”
胤禩犹豫一瞬,终是点了点头。
胤禛道:“何必吞吞吐吐。这些折子先压下来,你明日再入宫帮我捋一遍?”
……
于是很快大臣们都知道了去西宁押粮的是皇上府里出来的奴才,素来与年羹尧有些交情。得了这个差事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隆科多打听不到那日下了朝之后皇上同张廷玉与廉亲王都说了什么才换了人选,多少有些郁闷。
……
皇帝心怀抱负,手段凌厉,大有杀伐果决之气。他身边又围绕着张廷玉这样老成持重的臣子,与廉亲王这般手段圆融的宗室,兼之怡亲王的体贴合意,朝政渐渐有了固定模式。
皇帝的政令既严且宽,虽然训斥官员时往往不留情面,但总归没将人逼迫到没有活路的地步。
朝臣们自然渐渐察觉到在皇帝的令行禁止间,有人在中间圆和事故,而这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
皇帝如今正是锐意进取的年纪,只觉事事成足在胸,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与想法,只恨每日不能多出二十四个时辰出来办公批折子。
他认为手底班子已然成熟,决意开始着手革除积弊。
于是他第一个推出的,便是摊丁入亩的政策。
接着,很快便下令废除贱籍,将被永乐帝化为‘乐籍’的贱民重新划归民籍。
同时命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禄为主考官,开恩科择天下良才。
只是很快这个局面便被打破。
因为远赴福建的睿郡王捅了个大篓子。
事情的起因却是,山西巡抚诺敏在皇帝清缴税银的时候,在短短三个月中尽然凑齐了近三百五十万两纹银。
这件事情自然被下面的官员作为政绩给报上去了。
皇帝正在为下面官员推诿欠款地方官吏拖拖拉拉的事情头疼着,看见这样的折子自然在第一时间便派发了下去,并在朝会上让太监当着朝臣们宣读。
皇帝在朝堂上听着,更是觉得这样的臣子不从重嘉奖,如何能够表彰其功绩,于是便道:“朕看这个人堪为百官表率,当得起‘天下第一巡抚’的称号!”
张廷玉一惊,心道皇帝怎么又冲动了。这样的折子难道连查实都不用就给表彰了?
胤禩心里已然叫糟了,他连日来都忙得没时间琢磨有的没的。
山西的折子昨日递上来之后他只看了一眼,还打算今日下了朝再同胤禛合计合计,谁知他却在朝会上就这样当众宣读了出来。
诺敏的事儿可是打在皇帝脸上第一个响亮的耳光啊。
可惜胤禛正在兴头上,金口玉言,一句轻飘飘的话儿,已经让所有朝臣都听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五一节实在太忙了,没有肉对不住大家了,都素食吧~
晚更新了几天,熬夜赶出来了。
捉虫,要折腾了
可惜这是在朝上,而皇帝的话里明显带着风雨欲来的气息,联想到昨日他入宫时隆科多与他对面寒暄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一丝怪异——胤禩一咬牙跪下了,奏道:“臣弟愿为皇上分忧。”
胤禛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心底愈发肯定老八这是一心护定了老十。他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放他出京的,何况昨天两人独处的时候他也丝毫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
隆科多心里迅速计较着,在他看来自然是敦郡王出京更容易被捉住把柄,不过直接派出廉亲王无异于釜底抽薪,只是这样做未免痕迹太露,想来皇帝是不会在刚刚登基时落下这样的口实。
果然,皇帝沉吟道:“你是总理大臣,但我大清也尚未到要总理大臣做押粮官的地步。你的忠心朕明了,先起来罢。”
怡亲王原本也想跟着跪下情愿,但是从右膝盖一直到脚脖子忽如其来的疼痛让他连站立也有些困难。
而皇帝在第一时间也注意到了怡王的面色灰白,立时道:“怡亲王,你膝伤未好怎么便来上朝了!”又对苏培盛喝道:“还不快抬下去传太医院的来给怡亲王瞧病!”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方才议事的气氛荡然无存。皇帝显然记挂着伤病缠身的十三弟,草草结束了朝会,只留下一句‘西宁人选,朕心中已有决断’,供众人遐想。
……
皇帝离开不久福顺顾便赶到乾清宫截住了正打算出宫的廉亲王,宣了皇帝口谕,让廉亲王养心殿见驾。宣完了正巧碰上张廷玉也退出来,便又道:“张大人,皇上也传了您一道儿去呢。”
张廷玉与胤禩到的时候,怡亲王已经被挪到东配殿的罩间让太医巡诊了。皇帝却少有的没守在跟前儿,疲惫得撑着额头翻阅面前的折子,却没有动笔。
张廷玉与胤禩请安之后,都道:“皇上的身体关乎着大清江山社稷请,还请皇上以龙体为重啊。”
皇帝正盘腿儿坐在东暖阁的炕上,道:“圣祖何等英明,还要昼夜勤政不肯懈怠,朕也不过就是勤能补拙罢了,可还是事事都不如圣祖他老人家啊。”
说罢也不等张廷玉再说什么,招手道:“你们来帮朕看看,昨儿批的折子可有什么疏漏的。还有,西宁的人选,朕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让敦郡王去,你们看如何?”
胤禩听见胤禛的话时正打开福顺顾捧上来的折子翻看,看见那折子大多是查抄受贿官员的,其上满满的批语都是触目惊心的朱笔批注。
有些是:‘不知尔等与顺天府有何勾结’。
也有直言的:‘小心尔等首级’!
更有刻薄之语:‘此人寿数长着呐,不要怕他会自杀’。
此类诛心之言不胜枚举,胤禩忍不住瞧了张廷玉一眼,想着这位也是服侍过先帝的老臣了,比着先帝的‘宽仁’,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张廷玉的确心中百般滋味,一来是感叹新帝手段狠戾毫不留情,又十分自信不听人言,不知日后自己当如何自处;二来也是觉得先帝万年一时手软留下的烂摊子的确需要铁腕整治,如今这结党的歪风的确该杀一杀。
这个功夫皇帝已经走到二人跟前,对着张廷玉亲切问道:“衡臣,你觉得朕的处置如何?”
张廷玉忙起身道:“回皇上臣看完了。臣以为皇上这样的处置是十分恰当的。只是臣草草翻看了,这些批语足有万字啊!皇上看得这么仔细还都做了如此中肯的批语实在让人惊奇。圣上勤政是好的但这样是不是也太劳苦了些?”
皇帝一笑,目光扫过在一旁发呆的胤禩,继续道:“朕不过凡人哪能不累呢,可是又不得不下决心整治啊,稍稍手软些便有一大堆的人等着从这里撕开口子。几千双眼睛都看着呐。哎,你会不会觉得太过苛刻了些?”
张廷玉吓了一跳,他哪里敢说‘是’啊,于是忙道:“不不不,皇上……”
皇帝此时一摆手,转头问胤禩道:“廉亲王,你说?”
说什么,说皇上你有些挢枉过正了?胤禩不觉得胤禛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与先帝大相径庭。
他比谁都知道,胤禛为了一扫先帝晚年时留下的弊端,可以下手多么狠、多么重。
胤禩垂了眼,合上折子,回道:“臣弟以为,敦郡王脾气急躁,此去西宁,与年大将军只怕……”
皇帝一挑眉,不放过他:“廉亲王岔开话题,莫非是觉着朕的批语不妥?”
“……”你明知故问。
“有什么话你就大胆地说嘛不要这样吞吞吐吐的。”
胤禩抬头看了胤禛黑洞洞的瞳子,最后道:“臣弟记得昔年与皇上一同催缴国库欠款时,圣祖批复的折子上时常可见‘他是老臣朕不忍看见他饿饭’,或是‘亏欠的银子你要快些补齐。不然朕一死你可怎么得了?’这样的话,不知皇上可还记得?”
皇帝原本便不大的的眼睛微微眯起,细长得犹如一把剔骨弯刀。他看着面前的人,回忆着。
与他一刚一柔拿下江南织造曹家的往事又一幕幕扑面而来。
片刻的沉默过后,皇帝柔和了声音对张廷玉道:“衡臣也不眠不休几日了,朕今日准你把这些折子带回府去看,明日不许早到,过了辰时再来上书房见朕。听见了没有?”
张廷玉忙跪谢了皇帝的体恤。
然后皇帝便对他道:“你道乏罢。对了,让李德全把朕的参汤给你端来,喝了才准出宫。”
张廷玉千恩万谢感激涕零地退下之后,皇帝才卸下一身架子,拉了胤禩的手两人仍旧一道在云龙椅上坐下。
胤禩一开始还要推辞一下,后来也懒得矫情。
今日胤禛却自顾自地把头枕卧在胤禩腿上,合上双眼,有些自嘲道:“如今你可以不用绕弯子了吧。”
胤禩手指在胤禛目下青灰处缓缓抚过,最后停在胤禛额角处慢慢揉按着,帮他放松绷紧的神经:“四哥知道弟弟想说的话.四哥心意已定,必然听不进人言,又何必一定要逼着弟弟说出来?”
胤禛一笑,道:“呵呵,你以为我没听过人们口口相传的‘雍亲王雍亲王刻薄寡恩赛阎王’?”
胤禩不说话,手指用了几分力气。
“哎,张廷玉也太过谨慎了,从他那里,怕是难以听到真心之言。”胤禛抱怨道。
胤禩顿时觉得老四不可理喻。是人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廷玉从来就是个不多事的人,如此小心也是常理。
于是胤禩道:“皇上可是为难张廷玉了,人家可是拼着老命为皇上分忧,却还被冠上个‘不愿吐露真心’的名声。”
胤禛闻言掀开眼皮觑了他一眼,道:“你总是扮好人,倒衬得朕刻薄。”
胤禩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不知四哥可愿给臣弟这个机会做个好人?”
胤禛只觉头皮麻酥酥地甚是舒服,有些晕晕欲睡,自然也好说话了不少:“你说吧,想怎么做?”
胤禩这才道:“西宁还是换个人吧。听说,四哥府里出来的李卫就要外放江苏做巡抚了?不如让他替皇上先去西宁劳军一趟。差事办好了,外放一省大员才师出有名。”
胤禛闻言一怔,的确是个好人选。
李卫不过几分机灵,替他办差很合他的意。年纪轻轻的字儿都不识几个就外放做了一省巡抚,下面议论的自然不少,都说皇帝任人唯亲。
胤禩这样提议,的确圆融流畅不少。
不过光李卫一个人可不够,还得再补上一个人,田文镜身边的那个幕僚就不错,好像叫做邬思道的。胤禛在心里补充道。
胤禩留意着胤禛的神色,见他眉心从隆起到平顺,便知道胤禛已经默认了他的提议。
胤禩却又想到一个人,于是问道:“那个孙嘉淦皇上难道就这样闲置了?”
胤禛翻身起来,笑着看他:“朕是这样的人么?张廷玉已经去了他府里,让他选是要去翰林院去当个修撰呢还是愿意外放到保定府去当个同知。你知道他怎么答的?”
胤禩答道:“孙嘉淦若是只想仕途坦荡混个三品顶戴,便不会同葛达浑争闹再咆哮御前了。想必他都不肯受,反倒觉着被人小瞧了去?”
胤禛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道:“那日不见你为他说一句话,想不到你倒是他的知己。他的确拒不肯受,只求张廷玉给他一个县,再许他三年。”
胤禩揣度人心自然更胜胤禛一筹,他唯一败的,是没能摸准圣祖的心思。
孙嘉淦这样的人的确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不过却是最难收买的。
不,也不尽然,你只需许他随便一个县长,他便会为大清肝脑涂地。
“四哥当真要历练他?”
胤禛却是摇头:“我要得就是他这一身的棱角一身的刺儿,都弄成个老油子里才叫‘历练’吗?我打算封他个都察院监察御史,让他给我到处挑刺儿去罢。”
胤禩暗笑,这个倒是极好。就是不知谁会满头包了。
胤禩正要说话,太医院的院判给怡亲王请完脉,在殿外复旨。
胤禛没急着宣人进来,只捏住胤禩的手,道:“这几日老想着以前的日子,如今想留你下来也要担心众目睽睽。”
胤禩已经起身,回握了一下便快速松开自己的手,略略提高了声音道:“臣弟告退。”
胤禛却凑过来对他极快地说道:“你方才不肯说,可是觉着我的批语不妥?”
胤禩犹豫一瞬,终是点了点头。
胤禛道:“何必吞吞吐吐。这些折子先压下来,你明日再入宫帮我捋一遍?”
……
于是很快大臣们都知道了去西宁押粮的是皇上府里出来的奴才,素来与年羹尧有些交情。得了这个差事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隆科多打听不到那日下了朝之后皇上同张廷玉与廉亲王都说了什么才换了人选,多少有些郁闷。
……
皇帝心怀抱负,手段凌厉,大有杀伐果决之气。他身边又围绕着张廷玉这样老成持重的臣子,与廉亲王这般手段圆融的宗室,兼之怡亲王的体贴合意,朝政渐渐有了固定模式。
皇帝的政令既严且宽,虽然训斥官员时往往不留情面,但总归没将人逼迫到没有活路的地步。
朝臣们自然渐渐察觉到在皇帝的令行禁止间,有人在中间圆和事故,而这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
皇帝如今正是锐意进取的年纪,只觉事事成足在胸,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与想法,只恨每日不能多出二十四个时辰出来办公批折子。
他认为手底班子已然成熟,决意开始着手革除积弊。
于是他第一个推出的,便是摊丁入亩的政策。
接着,很快便下令废除贱籍,将被永乐帝化为‘乐籍’的贱民重新划归民籍。
同时命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禄为主考官,开恩科择天下良才。
只是很快这个局面便被打破。
因为远赴福建的睿郡王捅了个大篓子。
事情的起因却是,山西巡抚诺敏在皇帝清缴税银的时候,在短短三个月中尽然凑齐了近三百五十万两纹银。
这件事情自然被下面的官员作为政绩给报上去了。
皇帝正在为下面官员推诿欠款地方官吏拖拖拉拉的事情头疼着,看见这样的折子自然在第一时间便派发了下去,并在朝会上让太监当着朝臣们宣读。
皇帝在朝堂上听着,更是觉得这样的臣子不从重嘉奖,如何能够表彰其功绩,于是便道:“朕看这个人堪为百官表率,当得起‘天下第一巡抚’的称号!”
张廷玉一惊,心道皇帝怎么又冲动了。这样的折子难道连查实都不用就给表彰了?
胤禩心里已然叫糟了,他连日来都忙得没时间琢磨有的没的。
山西的折子昨日递上来之后他只看了一眼,还打算今日下了朝再同胤禛合计合计,谁知他却在朝会上就这样当众宣读了出来。
诺敏的事儿可是打在皇帝脸上第一个响亮的耳光啊。
可惜胤禛正在兴头上,金口玉言,一句轻飘飘的话儿,已经让所有朝臣都听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五一节实在太忙了,没有肉对不住大家了,都素食吧~
晚更新了几天,熬夜赶出来了。
捉虫,要折腾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