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

目录: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 作者:焦糖布丁|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于成龙是汉军镶黄旗人,曾经在那位著名的老于成龙手下做过知州,还曾得到过他的保举,后因政绩升任江宁知府。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康熙皇帝南巡至江宁,要他好好向老于成龙学习,称得上是一名著名的好官。

    彼时这位小于成龙刚刚三十七岁,正值盛年,大可以一展宏图的时候。他入仕早,虽然未到不惑之年,但已宦海沉浮大半生,早年的时候,他因为办差得力又以廉洁著称,被嘉奖过,甚至升任过太子少保。

    太子少保是什么样的官职?普通文官做官到极至,也就是正二品,好比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只有很少数人可以拿到太傅,少保这些荣誉称号。而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算得上是天大的荣誉,而那年于成龙不过而立之年。

    但不到五年,又被削了少保头衔,降调,留任。后又升迁左都御史,兼镶黄旗汉军都统,一直到康熙三十一年,才又复任河督。这样的官场老人,如今早已磨去了周身的棱角,浑身上下透露着中正平和的气息,如今,可以说他是一门心思全部都扑在了河道治理上,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胤禩更加知道,这人,却只有两年可活了。

    在胤禩打量他的同时,于成龙也在打量着眼前这名皇子。

    据说,这位八贝勒自身能力出众,才自诸皇子中脱颖而出,甚至连裕亲王福全也对他的能力交口称赞。只是这人生母身份低微,只是辛者库出生的浣衣女,罪臣之后,即便是生了皇子十七年也不过是个贵人而已,想来这位皇子在宫中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但令人奇怪的是,眼前这人身上,锦服华带,面白如玉,眉清目朗又正青春年少,却看不出一丝身为天潢贵胄的清高贵气,也没有一毫因出身不公而起的不忿,反而在他温和俊雅、礼节周到的面目下,隐隐透露着一种淡泊到几近心灰意冷的厌倦之感。

    若不是官场沉浮数十年的人,经历过数次升贬荣宠羞辱皆都尝尽的人,怎会流露出这样的气息来?他面上对自己恭谨有加,但看着自己的眼神,却是如同看着行将入土的将死之人。

    ……为何……?(于筒子乃真相了)

    于成龙早年便以性子耿直著称,对于素来威严的老于成龙都能拍着板子说话不留情面的,平素最不喜的便是那些官场上油头粉面说得比唱的好听,却又不做实事的尸位素餐之人。

    不幸的是,胤禩当下表现出来的某些举动,让他直接将这位八贝勒划到投机钻营的巧舌之徒一类,心下盘算着让这个没碰过什么壁的皇子吃些苦头知难而退。

    胤禩将于成龙的一番计量看着眼里,嘴角弯起,轻轻地扬起下巴,似笑非笑。

    有趣的紧……

    接下来的日子,便果真十分有趣起来。于成龙可说是不畏强权(主要是工部其他高官的敲打与提点),顶住一切压力,以夏季多雨,需要抢工为借口,让胤禩先跳过学习治河文书,直接让他跟着自己去河滩工地督工。

    为了让他自己知难而退,于成龙可谓是煞费苦心,每天都穿梭于最苦条件最为恶劣的河滩险沟之中,时常直接挽起裤脚淌着及膝深的沼塘中插行,几乎每顿饭都是在工地上与抢挖的苦力们一起用餐——伙食标准,自然是苦力劳工们吃什么,于成龙也吃什么。

    胤禩自第一天便知道了于成龙的打算,自然也乐意配合一下。前世被圈禁之前加上这世,他一直过得是养优处尊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与十三弟胤祥不同,那位后来人称‘拼命十三郎’的怡亲王,其实才真算得上个‘廉’字,在诸多皇子中,十三弟是唯一一个没有给自己置办庄子的,先帝分封诸王的时候,他拿的银钱也最少,整整比兄弟们少了十万,而他一生也却是喜欢扶危济困,救济过不少人。而他一生也未娶过福晋,只有侧福晋两人,府中人更是少得可怜。

    他记得前世还未被圈禁时,曾被雍正当着几个心腹大臣的面斥责,说他在自己巡河工的时候只想着在京城拨弄是非,当不起一个‘廉’字。

    那个时候,自己在做什么呢?……似乎是在策反隆科多,趁着帝驾离京的时候,帮着手下的门人上位,借着整顿八旗的机会收买人心……

    胤禩突然一叹,也许那个‘抄家皇帝’说的没错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胤禩也被挑起了一丝脾气。

    于是……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胤禩都铁了心和于成龙杠上了。

    于成龙往险滩里钻;胤禩一脸严肃认真外加虚心地跟着后面。

    于成龙挽起裤腿淌水;胤禩也将长袍别在腰间下水。

    于成龙蹲在工地上与挖河渠的劳工们一同吃饭;胤禩……只有这一点让胤禩很难接受!

    第一日,众人在坑坑洼洼的泥地里选了一块稍显平整的地,在上面用挑泥沙用的扁担和木板随意搭起来的简易餐桌,在那桌上摆放的所谓饭菜,于成龙笑眯眯的回过头来邀请胤禩一起用餐……胤禩准备不及,只能僵硬地笑着,咬着牙说不饿,一直撑到下工。于成龙勾起嘴角,完胜。

    第二日,与第一日几乎相同,不过胤禩找有准备,微笑着说食物有限,自己愿意将自己那份分给在做众人加个餐。于是在做的众位苦工们纷纷感激起胤禩来,他们没那些花花肠子,只知道这位贵人脾气极好,而且还让出自己的那份。于成龙仍然笑着,只是没有了第一日的畅快。

    第三日,到了用餐时间,高明非常适时地摸出一把小巧的折凳——花了两日时间赶工得来的,安放在树荫下的空地上,请了胤禩坐下,又捧上一只小巧的食盒,里面几个精致的小点心和两道十分朴素的小菜。胤禩净了手,只随手取了一两枚枣泥饽饽用了,便笑着吩咐高明把剩下所有的菜和点心,全部送给在场的众人加餐。

    于是……在场的苦力脚夫们差点感激的当场手舞足蹈,纷纷对于成龙赞扬他这位‘内侄儿’。他们并不知道这位是皇子,只知道于河督前两天就带着这位年轻人,说是自己内人兄弟的孩子,跟着自己学习治河的。但众人们也不是瞎子,看见这位年轻人衣着虽不是锦缎,但也绝对是好料子,与他们穿的粗布麻纺不同,看他言行举止,虽然不似其他的大人们那样颐指气使处处透着高傲,但却稳重谦和却又优雅气派,一看便知道必定是家世良好的贵人家的孩子。

    于成龙嘴角有些僵硬,胤禩挑挑眉看着他,笑得很开怀。

    这一次,胤禩胜。

    其实胤禩历经两世,早已没什么争强斗胜的念头,都看淡了。但不知为何,与于成龙这样的人打交道却让他觉得很新奇——这人与前世那些官场上的墙头草变色龙不同,于成龙太直接了,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就连整人都做得如此直接而没有技巧,得罪别人也得罪的毫无意义……于是,连胤禩这样深沉而工于心计的人,也兴致勃勃的投入于这样一次较劲中。

    ……

    康熙将手中的折子放下,嘴角隐隐有些笑意,对殿下坐着的胤礽说:“浑河工事那边进行如何了?”

    身着杏黄太子袍的胤礽放下手中的笔,恭恭敬敬道:“儿臣看工部的陈条,浑河工事进展顺利。”

    康熙点点头,看似心情颇为不错,道:“这个于成龙果然是个能吏。”说罢不待太子有所反应,便转头对侍立一旁的梁九功道:“走,随朕去视察河工去。”

    胤礽连忙起身道:“儿臣愿意同往。”

    康熙略作思索,便点了点头。

    ……

    康熙等人着了便服,带着四五个小太监来到浑河工地时,正值傍晚,却只见挑工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并不见于成龙与胤禩身影,康熙转头对梁九功做了个颜色,梁九功意会,便吩咐手下的小太监去打听。

    片刻之后,下面的消息传来说,午后于成龙带着几个官员去河心的沙洲工地去分析水质去了,已经去了两个多时辰,应该很快便回来了。

    康熙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又扫了一圈,没见到胤禩身影,皱眉道:“老八呢?”

    太子闻言,也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道:“儿臣在奏折中听闻八弟日日都随着河督大人来此巡河,想来奏折不应有假才是……”

    康熙闻言,果然面色沉了沉,声音听不出喜怒来,对梁九功道:“去把老八找来。”

    (补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