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称病
目录: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 作者:焦糖布丁| 类别:都市言情
胤禛走后,胤禩重新换上了常服,躲在屋子里写字。将熏炉里的香换了柏木香,驱散了一室的檀香味,却始终无法集中精神,似有许多藤蔓攀附在心间。
手腕有些不对劲儿,似乎还是伤着了。不容易看出来,但却是有些瘀肿,若是不去碰触倒是不怎么疼,只是胤禩平素腕力便略显不足,眼下更是差强人意了。索性弃了笔,胤禩随手又拿起一本书翻看,却是连书名都看不进去,也只得作罢。
……
真是一团乱麻。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是他如今的写照。前一世他与胤禛斗得厉害之时,小九就曾毫不掩饰地指出过他心思过软,许多该下狠心的时候却是有些优柔寡断之嫌。后来事实证明却是如此,他想要那个位置,更多得是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不逊于任何人,因此拉拢手段有余,把别人往死里整却是极少的。
这一世从新来过,没有小九在一边提点着,他似乎又犯了老毛病。对于老四,他顾虑重重,远着不行,近着却不知哪里出了错,变成了眼下这个样子?
若是他早年更决绝一些,掐灭了那一丝刚刚兴起的苗头,会不会……
既然想不明白,胤禩索性也就不再逼自己去想,只慢慢地将精神集中于眼下几件重要的事情。
脖子上的痕迹朝服是遮不住的,那些瘀伤也许几日便好,但咬破的地方只怕会拖得更久些……也好,这些日子他的动静是大了些,正好称病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只是,额娘那里,数日不去,称病在家,只怕会累她担心了。
另外……
一个阿哥十几日不上朝,太医院绝不会坐视不理,若是他们遣了院判来诊脉,他却是不能推辞的。
思及此处,胤禩便吩咐高明去准备洗沐用用品,却是等到那捅中的水从冒着热气,一直到冷透了,才去了衣物如桶,咬着牙足足泡了大半个时辰,一直泡到嘴唇乌青、头晕脑胀才从桶里爬出来。
这一来一去,果然真的病了,不一刻便昏昏沉沉起来,额角也一抽一抽地疼。
下了朝,胤禛自然赶过来看他,却见他脸色难看地躺在厢房里休息,心里一疼。他自然是知道这人为何这般做的,本来他急匆匆赶来,也是为了这事儿,正要同他寻个由头避过太医院的诊治,谁知这人还是先动手了。
摸摸那人滚热的额头,胤禛脸色也不大好:“何至如此?” 你怎么对自己下手这么狠……
胤禩确实难受得紧,只好转移话题:“弘晖怎样了?那方子可是有用?”
胤禛唬着脸道:“你能不能少管点儿别人的事儿?你这样,就非要我心疼么?”
胤禩闭着眼不说话,但是耳尖又有些发红,过了一会儿才淡淡开口道:“皇阿玛岂是好糊弄的?既然是告了病假,自然应该真的病了才好,不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胤禛也想起前些日子那位爷对这个弟弟的苛刻来,心下很是不满,但却不能说什么,伸手握住胤禩的手,正色道:“小八,我总说会护着你,但眼下看起来,却是什么也做不好。”
胤禩心中微动,居然鬼使神差得没有岔开话题,只侧头看着那人道:“四哥,我能照顾好我自己,你不用放在心上。若是四哥真有心,日后若是小九小十他们得罪了……做了错事,希望四哥能看在我的份上帮帮他们。”
胤禛皱眉,这是他第二次听见胤禩说这番话,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像是交代遗言那样,便沉下脸来盯着胤禩,道:“我不会答应,你我情分是你我之间的事,我不会把你同他们混在一处。你若是担心他们闯祸,便要自己好好的才行。”
胤禩眼瞳中黑白分明,似乎没有不高兴,也没有失望,许久之后,才眨眨眼睛,换了个话头:“四哥,我有些饿了……”
胤禛握着他的手紧了紧,声音放缓了许多:“想吃什么?你如今病者,喝些粥可好?若是嘴里苦着,就只放些白糖,甜甜嘴儿,好不好?”
胤禩怎么听怎么觉着是在哄小孩子吃东西,连“甜甜嘴儿”都来了,以前只知道老四是个冷面冷肺六亲不认的冷面帝王,怎么不知道他私下里是这么个德行?
胤禛帮胤禩掖了掖被子,又亲手喂他喝了水,才转身出门吩咐厨房去做些东西。
下午太医果然上八贝勒府请脉。因为胤禩病得货真价实,太医院也很及时地将脉案呈了上去,康熙看过脉案,便吩咐让他停了国子监的差事,在府里安心养病,而差事则是由三阿哥胤祉接手。
朝臣们吩咐议论起来,结合之前的状况和消息,原来那位爷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发作啊,趁着八阿哥病了,便以此为由卸了他的差事。
要不有谁听过,因为一场风寒,便把好好的差事给弄没了的?
……
胤禩在家养病,苦药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病情恢复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脖子上伤口的愈合程度,一直到那牙印几乎消失无踪,太医才战战兢兢地宣布,八贝勒现已痊愈。
胤禩痊愈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入宫谢恩,康熙不痛不痒的询问了几句,便道:“你既然好了,便多去看看你额娘罢,她前几日也病倒了。”
话虽是不痛不痒,但胤禩却是一惊,老爷子分明没有太多高兴的表示,这也算正常,但一丝都没有提到差事的问题,只怕是气还没消。但眼下他却顾不得这些有的没得,心里全是方才那位说的话——额娘病了?
胤禛怎么没告诉他?
跪安出来,胤禩连忙一路快步去了储秀宫给良妃请安。他在府中休养了近二十日,都有托胤禛入宫之时与良妃带话问安的,回去问他也没听见什么不妥之处啊。
疑惑间,已经入了储秀宫的正殿,一缕淡淡的药香袭来,混杂在苏合香里。胤禩心中愈发的急了,都顾不得礼数,口中便先唤了声:“额娘——”
良妃的随身大宫女喜福很快便自内室出来,屈身给胤禩行了礼,胤禩急着去看良妃,便连忙让起,将她快快代为通传。
良妃歪躺在春榻上,身上搭了条薄薄的羊毛毡子,脸色不大好,但是看见胤禩进来,确是连忙朝胤禩伸出一只手来,眼中笑意更是盈眶而出。
“额娘。”胤禩半跪在良妃榻前,心中自责不已:“都是儿子不孝,累额娘担心了。”
良妃端详胤禩也瘦了一圈儿的脸,心疼道:“胡说,你哪里不孝顺了?倒是你的身子可是好齐全了?怎么瘦了这么多?”
两人一通母慈子孝的对话,除却良妃偶尔的咳嗽,倒是和乐融融的,一直到喜福端了一碗乌黑的药汤进来,屈身道:“娘娘,是用药的时辰了,太医说了,这药可得趁热喝才好。”说完又转过头对胤禩道:“爷,奴婢可算把爷等来了,娘娘这些日子都不肯好好喝药,还趁着奴婢不留神,偷偷拿去浇那株白茶花哩。”
喜福这话明显是越矩了,但喜福自良妃还是良贵人时便随侍左右,情分自然不一般,这话也有隐隐向八贝勒告状的意思在里面。
胤禩笑着接过药物,摆明了要亲手去喂,良妃推辞不过,只好乖乖一口一口将药喝了。将空碗放回茶托上,胤禩掏出怀表看看,笑道:“这下儿子记下这个点儿了,日后得了空就过来看着额娘喝药,也省的额娘总是折腾喜福姑姑。”
两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胤禩见良妃面露疲色,这才跪安出了宫。
……
回到府里,没过一刻,胤禛果然又上门来,近了书房劈头便问:“今日怎耽搁的如此之久?可是皇阿玛他为难于你?”
胤禩摇摇头:“倒是没有,只是随口问了些这几日做些什么罢了。”
“差事呢?”
“皇阿玛未曾提及。”胤禩低头喝茶,抬头看见胤禛欲言又止的神情,微微笑道:“四哥,这不是坏事儿,正好避避风头。”
胤禛微微颔首:“你能这么想自然最好。”转念又想起什么:“那怎的到现在才回来?”
胤禩笑容敛去一些,斟酌了一下措辞,才开口道:“后来去给额娘请安,额娘她……似乎不大好。”
胤禛一愣,他这几日也受了胤禩的嘱托,间或去给良妃请安,只是听闻良妃旧疾有些犯了,喝些药便没事。因为知道胤禩不好出门,怕他担心,也就没告诉他,怎么如今听起来确实不大好的意思?
胤禩心思细密,知道胤禛瞒着他的用意,也不多问,给他倒了杯普洱,才将今日在宫中的事情略略说了一番。
胤禛自幼抱给佟皇后抚养,佟皇后是康熙的表姐,入宫便是贵妃位,四年之后又进了皇贵妃位,震摄六宫,地位尊贵,他养在这样身份显赫的额娘名下,自然不能理解良妃这样从最低的身份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女子的心思。
虽然德妃出身宫女,但胤禛又与德妃不甚亲近,成人之后德妃已经是四妃之首,与宜妃平分秋色,一同襄理宫务。看着德妃养大的十四那张扬的性子,胤禛也无法理解胤禩这种小心翼翼的行事作风。
相比之下,良妃的存在感太弱,即使升了妃位,也是个闷不吭气的性子,而胤禩这点也许随了良妃,心思太重了些。明明什么都好,但就是过于小心谨慎了些。
胤禩也不想多说,毕竟良妃是怎么想的他也只是还在猜测罢了,不好同胤禛说太多,便打起精神,换了话题,聊起十三十四大婚开府的事情。
……
胤禩病好得差不多了,但差事仍是没有着落,有了这许多时间,他便大把得分给了刚刚病情有了起色的裕亲王、正有些不好的良妃和即将临盆的毓秀。
外界如何传言他已是不管了,小十在年前终于从南方得胜回来,几兄弟开开心心地聚在一处。胤禟知道胤禩如今没了差事,怕他触景伤情,于是便同胤俄一道,邀着他日日吃吃喝喝,决口不谈朝政。
户部到了年底自然忙碌起来,胤禛看着好不容易软和下来的胤禩被几个小的拐走,虽然不满但也没办法,他自己也忙得好几日都宿在衙门,只好安慰自己说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可是胤禛心里还是郁闷:我忙不去找他,难道他就不知道来看看弘晖么?!
于是,康熙四十二年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过去了,到了年底的时候,索额图的死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痕迹未曾消失,却已是淡了不少。无论康熙如何赏赐,这个年,太子怕是过不好了。
……
年刚过完没多久,康熙便颁布了上谕,在各个地方,尤其是广东、四川、河南等地方禁矿政策。这道旨意引起的许多地方上的不满,矿民们无以为生,地方衙门的抽税也没了,因此反对之声一日高过一日。
朝廷还未对此有所应对,之前因为畿南四府、河南、山东等地,因天灾导致粮食欠收而出现的大批灾民,生计艰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纷纷涌入了京城,五城施粥很难遍及、也不是长久之计。康熙一面差人命李光地上京,将饥民分送回原籍,一面命八旗大臣各按旗分在城外三处煮粥赈济,派佟国维与赋闲在家的胤禩监赈,同时也委派汉大臣、内务府也各分三处赈济。
康熙十分重视民生,这件事情让他数日愁眉不展。细查下去,山东布政使揭发原任布政使刘皑亏空库银,原任巡抚王国昌盘库时竟保题并无亏空。实际上,仓粮亏空竟达五十余万石。
如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康熙怒斥地方大小官员不能为民除弊,又设立名目,多方征取,以致民力不支,日就贫困。
没过几日,更有地方官员弹劾李光地,称去年四月河间水灾之后,便有灾民陆续上京,但直隶巡抚李光地目击流亡却不报灾,碌碌素餐、徒以虚文巧饰。
再细查下去,发现山东、河间饥民流入京城,虽系灾害直接所致,实际上却与当地官员为政不良有关。尽管清朝中央政府采取一些减免措施,但是百姓生计艰难的局面并未改变。康熙虽然下旨减免了灾民当年乃至第二年的地丁钱粮,但如今米价居高不下,各种政策始终是杯水车薪。
三月一过,京城灾民陆续离开返回原籍,数月来忙着赈灾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胤禩风尘仆仆的回到府里,没好好歇上一日,便连夜写了个折子,打算在第二日入宫述职的时候递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看出小八的问题了吧,心软啊,当断不断啊,既然拒绝不彻底,就只有从了啊…………
哦也~
~(≧▽≦)/~
手腕有些不对劲儿,似乎还是伤着了。不容易看出来,但却是有些瘀肿,若是不去碰触倒是不怎么疼,只是胤禩平素腕力便略显不足,眼下更是差强人意了。索性弃了笔,胤禩随手又拿起一本书翻看,却是连书名都看不进去,也只得作罢。
……
真是一团乱麻。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是他如今的写照。前一世他与胤禛斗得厉害之时,小九就曾毫不掩饰地指出过他心思过软,许多该下狠心的时候却是有些优柔寡断之嫌。后来事实证明却是如此,他想要那个位置,更多得是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不逊于任何人,因此拉拢手段有余,把别人往死里整却是极少的。
这一世从新来过,没有小九在一边提点着,他似乎又犯了老毛病。对于老四,他顾虑重重,远着不行,近着却不知哪里出了错,变成了眼下这个样子?
若是他早年更决绝一些,掐灭了那一丝刚刚兴起的苗头,会不会……
既然想不明白,胤禩索性也就不再逼自己去想,只慢慢地将精神集中于眼下几件重要的事情。
脖子上的痕迹朝服是遮不住的,那些瘀伤也许几日便好,但咬破的地方只怕会拖得更久些……也好,这些日子他的动静是大了些,正好称病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只是,额娘那里,数日不去,称病在家,只怕会累她担心了。
另外……
一个阿哥十几日不上朝,太医院绝不会坐视不理,若是他们遣了院判来诊脉,他却是不能推辞的。
思及此处,胤禩便吩咐高明去准备洗沐用用品,却是等到那捅中的水从冒着热气,一直到冷透了,才去了衣物如桶,咬着牙足足泡了大半个时辰,一直泡到嘴唇乌青、头晕脑胀才从桶里爬出来。
这一来一去,果然真的病了,不一刻便昏昏沉沉起来,额角也一抽一抽地疼。
下了朝,胤禛自然赶过来看他,却见他脸色难看地躺在厢房里休息,心里一疼。他自然是知道这人为何这般做的,本来他急匆匆赶来,也是为了这事儿,正要同他寻个由头避过太医院的诊治,谁知这人还是先动手了。
摸摸那人滚热的额头,胤禛脸色也不大好:“何至如此?” 你怎么对自己下手这么狠……
胤禩确实难受得紧,只好转移话题:“弘晖怎样了?那方子可是有用?”
胤禛唬着脸道:“你能不能少管点儿别人的事儿?你这样,就非要我心疼么?”
胤禩闭着眼不说话,但是耳尖又有些发红,过了一会儿才淡淡开口道:“皇阿玛岂是好糊弄的?既然是告了病假,自然应该真的病了才好,不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胤禛也想起前些日子那位爷对这个弟弟的苛刻来,心下很是不满,但却不能说什么,伸手握住胤禩的手,正色道:“小八,我总说会护着你,但眼下看起来,却是什么也做不好。”
胤禩心中微动,居然鬼使神差得没有岔开话题,只侧头看着那人道:“四哥,我能照顾好我自己,你不用放在心上。若是四哥真有心,日后若是小九小十他们得罪了……做了错事,希望四哥能看在我的份上帮帮他们。”
胤禛皱眉,这是他第二次听见胤禩说这番话,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像是交代遗言那样,便沉下脸来盯着胤禩,道:“我不会答应,你我情分是你我之间的事,我不会把你同他们混在一处。你若是担心他们闯祸,便要自己好好的才行。”
胤禩眼瞳中黑白分明,似乎没有不高兴,也没有失望,许久之后,才眨眨眼睛,换了个话头:“四哥,我有些饿了……”
胤禛握着他的手紧了紧,声音放缓了许多:“想吃什么?你如今病者,喝些粥可好?若是嘴里苦着,就只放些白糖,甜甜嘴儿,好不好?”
胤禩怎么听怎么觉着是在哄小孩子吃东西,连“甜甜嘴儿”都来了,以前只知道老四是个冷面冷肺六亲不认的冷面帝王,怎么不知道他私下里是这么个德行?
胤禛帮胤禩掖了掖被子,又亲手喂他喝了水,才转身出门吩咐厨房去做些东西。
下午太医果然上八贝勒府请脉。因为胤禩病得货真价实,太医院也很及时地将脉案呈了上去,康熙看过脉案,便吩咐让他停了国子监的差事,在府里安心养病,而差事则是由三阿哥胤祉接手。
朝臣们吩咐议论起来,结合之前的状况和消息,原来那位爷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发作啊,趁着八阿哥病了,便以此为由卸了他的差事。
要不有谁听过,因为一场风寒,便把好好的差事给弄没了的?
……
胤禩在家养病,苦药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病情恢复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脖子上伤口的愈合程度,一直到那牙印几乎消失无踪,太医才战战兢兢地宣布,八贝勒现已痊愈。
胤禩痊愈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入宫谢恩,康熙不痛不痒的询问了几句,便道:“你既然好了,便多去看看你额娘罢,她前几日也病倒了。”
话虽是不痛不痒,但胤禩却是一惊,老爷子分明没有太多高兴的表示,这也算正常,但一丝都没有提到差事的问题,只怕是气还没消。但眼下他却顾不得这些有的没得,心里全是方才那位说的话——额娘病了?
胤禛怎么没告诉他?
跪安出来,胤禩连忙一路快步去了储秀宫给良妃请安。他在府中休养了近二十日,都有托胤禛入宫之时与良妃带话问安的,回去问他也没听见什么不妥之处啊。
疑惑间,已经入了储秀宫的正殿,一缕淡淡的药香袭来,混杂在苏合香里。胤禩心中愈发的急了,都顾不得礼数,口中便先唤了声:“额娘——”
良妃的随身大宫女喜福很快便自内室出来,屈身给胤禩行了礼,胤禩急着去看良妃,便连忙让起,将她快快代为通传。
良妃歪躺在春榻上,身上搭了条薄薄的羊毛毡子,脸色不大好,但是看见胤禩进来,确是连忙朝胤禩伸出一只手来,眼中笑意更是盈眶而出。
“额娘。”胤禩半跪在良妃榻前,心中自责不已:“都是儿子不孝,累额娘担心了。”
良妃端详胤禩也瘦了一圈儿的脸,心疼道:“胡说,你哪里不孝顺了?倒是你的身子可是好齐全了?怎么瘦了这么多?”
两人一通母慈子孝的对话,除却良妃偶尔的咳嗽,倒是和乐融融的,一直到喜福端了一碗乌黑的药汤进来,屈身道:“娘娘,是用药的时辰了,太医说了,这药可得趁热喝才好。”说完又转过头对胤禩道:“爷,奴婢可算把爷等来了,娘娘这些日子都不肯好好喝药,还趁着奴婢不留神,偷偷拿去浇那株白茶花哩。”
喜福这话明显是越矩了,但喜福自良妃还是良贵人时便随侍左右,情分自然不一般,这话也有隐隐向八贝勒告状的意思在里面。
胤禩笑着接过药物,摆明了要亲手去喂,良妃推辞不过,只好乖乖一口一口将药喝了。将空碗放回茶托上,胤禩掏出怀表看看,笑道:“这下儿子记下这个点儿了,日后得了空就过来看着额娘喝药,也省的额娘总是折腾喜福姑姑。”
两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胤禩见良妃面露疲色,这才跪安出了宫。
……
回到府里,没过一刻,胤禛果然又上门来,近了书房劈头便问:“今日怎耽搁的如此之久?可是皇阿玛他为难于你?”
胤禩摇摇头:“倒是没有,只是随口问了些这几日做些什么罢了。”
“差事呢?”
“皇阿玛未曾提及。”胤禩低头喝茶,抬头看见胤禛欲言又止的神情,微微笑道:“四哥,这不是坏事儿,正好避避风头。”
胤禛微微颔首:“你能这么想自然最好。”转念又想起什么:“那怎的到现在才回来?”
胤禩笑容敛去一些,斟酌了一下措辞,才开口道:“后来去给额娘请安,额娘她……似乎不大好。”
胤禛一愣,他这几日也受了胤禩的嘱托,间或去给良妃请安,只是听闻良妃旧疾有些犯了,喝些药便没事。因为知道胤禩不好出门,怕他担心,也就没告诉他,怎么如今听起来确实不大好的意思?
胤禩心思细密,知道胤禛瞒着他的用意,也不多问,给他倒了杯普洱,才将今日在宫中的事情略略说了一番。
胤禛自幼抱给佟皇后抚养,佟皇后是康熙的表姐,入宫便是贵妃位,四年之后又进了皇贵妃位,震摄六宫,地位尊贵,他养在这样身份显赫的额娘名下,自然不能理解良妃这样从最低的身份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女子的心思。
虽然德妃出身宫女,但胤禛又与德妃不甚亲近,成人之后德妃已经是四妃之首,与宜妃平分秋色,一同襄理宫务。看着德妃养大的十四那张扬的性子,胤禛也无法理解胤禩这种小心翼翼的行事作风。
相比之下,良妃的存在感太弱,即使升了妃位,也是个闷不吭气的性子,而胤禩这点也许随了良妃,心思太重了些。明明什么都好,但就是过于小心谨慎了些。
胤禩也不想多说,毕竟良妃是怎么想的他也只是还在猜测罢了,不好同胤禛说太多,便打起精神,换了话题,聊起十三十四大婚开府的事情。
……
胤禩病好得差不多了,但差事仍是没有着落,有了这许多时间,他便大把得分给了刚刚病情有了起色的裕亲王、正有些不好的良妃和即将临盆的毓秀。
外界如何传言他已是不管了,小十在年前终于从南方得胜回来,几兄弟开开心心地聚在一处。胤禟知道胤禩如今没了差事,怕他触景伤情,于是便同胤俄一道,邀着他日日吃吃喝喝,决口不谈朝政。
户部到了年底自然忙碌起来,胤禛看着好不容易软和下来的胤禩被几个小的拐走,虽然不满但也没办法,他自己也忙得好几日都宿在衙门,只好安慰自己说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可是胤禛心里还是郁闷:我忙不去找他,难道他就不知道来看看弘晖么?!
于是,康熙四十二年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过去了,到了年底的时候,索额图的死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痕迹未曾消失,却已是淡了不少。无论康熙如何赏赐,这个年,太子怕是过不好了。
……
年刚过完没多久,康熙便颁布了上谕,在各个地方,尤其是广东、四川、河南等地方禁矿政策。这道旨意引起的许多地方上的不满,矿民们无以为生,地方衙门的抽税也没了,因此反对之声一日高过一日。
朝廷还未对此有所应对,之前因为畿南四府、河南、山东等地,因天灾导致粮食欠收而出现的大批灾民,生计艰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纷纷涌入了京城,五城施粥很难遍及、也不是长久之计。康熙一面差人命李光地上京,将饥民分送回原籍,一面命八旗大臣各按旗分在城外三处煮粥赈济,派佟国维与赋闲在家的胤禩监赈,同时也委派汉大臣、内务府也各分三处赈济。
康熙十分重视民生,这件事情让他数日愁眉不展。细查下去,山东布政使揭发原任布政使刘皑亏空库银,原任巡抚王国昌盘库时竟保题并无亏空。实际上,仓粮亏空竟达五十余万石。
如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康熙怒斥地方大小官员不能为民除弊,又设立名目,多方征取,以致民力不支,日就贫困。
没过几日,更有地方官员弹劾李光地,称去年四月河间水灾之后,便有灾民陆续上京,但直隶巡抚李光地目击流亡却不报灾,碌碌素餐、徒以虚文巧饰。
再细查下去,发现山东、河间饥民流入京城,虽系灾害直接所致,实际上却与当地官员为政不良有关。尽管清朝中央政府采取一些减免措施,但是百姓生计艰难的局面并未改变。康熙虽然下旨减免了灾民当年乃至第二年的地丁钱粮,但如今米价居高不下,各种政策始终是杯水车薪。
三月一过,京城灾民陆续离开返回原籍,数月来忙着赈灾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胤禩风尘仆仆的回到府里,没好好歇上一日,便连夜写了个折子,打算在第二日入宫述职的时候递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看出小八的问题了吧,心软啊,当断不断啊,既然拒绝不彻底,就只有从了啊…………
哦也~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