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5 呼吸走百川-4
目录:帝国的黎明| 作者:鼓元吉| 类别:其他类型
赵家在鸣沙山下,离学士府观天台不远,故而赵行德前去寻访李蕤,也不须乘马,一路安步当车,顺道看三年来的风物变换。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在鸣沙山上千余洞窟,皆悬于危崖之侧,居住着不少闭关证道的学士弟子,不舍昼夜,终年与壁画为伴。数条石阶小径蜿蜒盘旋,正值当冬季,走在小径上,但觉朔风凛冽如刀。赵行德拾级而上,一口气爬到位于山顶的观天台。在那里值守的弟子却称,李蕤在自己所居洞窟中等候故友来访。赵行德不由一愣,暗道“东严何时居然能未卜先知了?”此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由带着满腹疑惑。
来到李蕤所居的洞窟,但见空空如也,洒扫仆役说李先生和朋友一起出去了。占卜之说,毕竟渺渺。赵行德只得怏怏离去,此时离日暮十分尚早,他不欲白跑一趟,索性在学士府里游逛起来。三年之前,学士府的亭台楼阁,连同那高踞鸣沙山顶的观天台,赵行德但觉新奇可观。出戍三年之后,故地重游,却多了一种亲近之感。路上偶遇华夏衣冠,宽袍大袖的文士学子来往,他都微笑着拱手为礼。他身穿家中新缝的儒袍,神态从容自得,往来众人皆以为他是来府里游学的文士。
正左顾右盼间,忽闻身后有人呼“行直”之名,赵行德转头看去,却不是李蕤。来人头戴逍遥巾,褒衣博带,面目似曾相识。赵行德微一愣神,才认得他乃是昔年自长安同赴敦煌的华县令袁兴宗,于是拱手笑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袁县令,晚生这厢有礼。”袁兴宗已是四十许人,赵行德自居晚生,也是当然。
袁兴宗亦拱手回礼,笑道:“行直别来无恙。”走到行德身旁,方道,“我已不是华县令,在学士府天策院里供职。某久经州县,能在此求学论道,也是难得的良机。”
赵行德微微惊讶,拱手道:“贺喜袁学士。”从军三年,他对朝廷之都亦谙熟于心。学士府天策院可不是简单的求学证道之处,此地实则如宋国的翰林学士院一般。治理州县地方脱颖而出的官吏,便放在此处历练,以开阔眼界,以位居朝廷中枢的胸怀,谋划国家天下事。当初从长安至敦煌,赵行德与袁兴宗有过颇多接触。
袁兴宗当年对赵德印象颇深,知道此子不但勇力过人,才学见识皆有可观,闻言便谦让道:“行直亦是后生可畏。”见赵德似是漫无目的的闲逛,便道:“游学士府不至郑相堂,若如宝山空手而归。行直若是有暇,便随袁某去见识一番。”
赵行德不能推辞,又问道:“恕某愚钝,这郑相是哪位丞相?”
袁兴宗笑道:“郑相乃是圣贤子产。”辛兴宗在学士府呆的久了,平常难得交往的博学鸿儒,难得有个人如赵行德这般对夏国的儒术道统一知半解的,便尽心解释起来。
赵行德听他解释,原来这学士府郑相堂,立有开国帝勒石明誓,上书“乡校之内言者无罪”,后人筑殿堂以记之,此乃圣贤子产之遗意,故请皇帝赐名为郑相堂。赵行德心中有些疑惑,问道:“还请恕某愚钝,这郑相堂里,当真言者无忌么,若有指斥朝廷制度,甚至居心叵测之辈,也不究其罪?”
袁兴宗沉声道:“正是。”他见赵行德脸现异色,又道,“郑相堂中,往来皆是智识之人,自然不受那妖人蛊惑。人非圣贤,不能无过,是以智者议论于乡校,匡扶国家。然则,言者无忌并非任其自流。”
他微微一笑,又道,“若是他在外面胡言乱语,少不得有王法来治他。国家人心,尚一不尚分,合则力强,分则力弱。任由议论无忌,则人心混乱,反而过犹不及。”他见赵行德脸上犹有狐疑之色,又道,“元直初来时,可曾有佛道之流要度你入教?”
赵行德点了点头,袁兴宗沉声道:“我朝不禁各教传道,然百姓们仍敬鬼神而远之。你倒是为何?”
“为何?”赵行德经他提醒,才想起此事甚为蹊跷,依照各教门长老的热情,夏国人应当到处皆是信徒才是,而以他只见,夏国人真正笃信宗教的极少,大都数人还是本着“敬鬼神而远之”的古训,逢年过节才烧两柱香。
“这个缘故,便在郑相堂中。”袁兴宗微微一笑道,“国中贤者智者毕集于此处,明天道人伦,再有学士府推而广之,正天下人心。所谓人定胜天,人心正,百姓有所依托,自然不必求诸鬼神。”赵行德感觉有些似懂非懂,下意识地答了一句:“是么?”
辛兴宗笑道:“正是,便如演天之术,窥测星辰运行之道,便是在郑相堂中争论考究出来。我朝不禁人习天文,更由学士府掌管教化,将之宣诸天下,百姓便不疑惑,鬼神冥冥之说又远去了一些。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训,便又做扎实了一点。”他顿了一顿,沉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道无穷,只需一步一步去踏实做,便能为万世开太平。”
二人边说边走,转眼已步入郑相堂。这是间宽大如朝堂的殿宇,里面几乎到处都站满了士人。据辛兴宗所言,除了学士府的人以外,丞相府的官吏,护国府的校尉,乃至柱国府的柱国,都常在此间来来往往。甚至皇帝未登基时,也常常乔装来此。宽宏殿堂中人声鼎沸,到处皆是三五成群的博学之士,关于各种话题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辛兴宗转眼间便被几个相熟的学士叫住,议论起“当否限制世袭公侯担任护民官”话题。其中一位正说到“我以为,世袭公侯大多绵延百余年,对地方情势的熟悉,更胜于五府,与当地的百姓,亦是一体。倘若妄加限制,代之以根基浅薄之人,则反而不利于护百姓之利,与关东消弱地方之举无异。”
赵行德饶有兴致在旁倾听,原来百姓们推举地方护民官的时候,一般都会推举当地德高望重的世袭公侯。有些丞相府出身的官吏对此颇为不满,认为世袭公侯凭借先人遗泽把持地方,而自然也有许多反对的意见。这议题近几十年来都在学士府中争论,但一直都没有切实律令出来,世袭公侯也就年复一年的被地方百姓推举为护民官。
赵行德听了一会儿,大致了解了情势,便向辛兴宗等在议论的几个人拱了拱手,施施然走到别的人群中倾听。忽然,在人群中看到李蕤的身形,赵行德不禁一喜,整了整衣冠,走了过去。
李蕤所在那一圈有数十人,还未走近,便听见有人声传来,里面人正慷慨激昂说到“关中的工坊便是黄巢啖人之石磨,关东失地流民,困顿受其诱骗,役若牛马,数年下来便形销骨立。”
赵行德走到李蕤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蕤转过身来,一见行德,低声惊呼道:“元直!”他随即醒悟过来,向赵行德打了个眼色。赵行德亦拱手笑道:“不速之客来访东严兄不在,孰料却在此处碰上了。”
李蕤满脸笑意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伸手拉他入内。这数十人围拢的圈子当中站着两位文士,二人皆戴着紫纱罗巾,这是关东举子身份的象征。虽然儒服半旧,皂靴也有磨损痕迹,精神却很充足。正在高声讲话的那人白面有须,仪容丰伟,另一人面貌黑瘦,身材矮小,目光却炯炯有神。李蕤低声告诉行德,此二人乃是寓居长安的东人社士子,此番到敦煌乃是向五府陈情来了。而东人社乃是因为揭帖一案的牵连,寓居长安的大宋士子所结成的文社。
赵行德站在人群中,只听那人缓缓道:“工坊四面皆筑墙垣,流民一旦踏入,日夜俱受人监视,无论是劳役还是吃睡,皆不得自便。每日三餐极简陋,如猪狗食。所居之棚屋,极拥挤简陋,春夏时节,病疫横行,死者无数,坊主仅仅以雇人拉到城外火化,骨灰也任意抛洒,连收敛的草席陶瓮钱也舍不得花。冬夜苦寒,亦不给取暖,工徒只能浑身“活埋”于沙土,上覆盖稻草以御寒。”
言及此事,两位关东举子都脸现沉痛之色。和跟随铁骨军匆匆而过的赵行德不同,这批关东士子久居长安,逐渐发现,在关中商会所自治的长安等地,工坊利用关东流人不解夏国制度之机,大肆诱骗和招揽关东无地的流民为工徒,横加压榨。
听他们所说,赵行德才想起初至夏境时,在甄别流人之处,不少关东人来劝说老乡去工坊的。傅知仁还特意提醒他勿要信人劝诱。正沉吟间,却听那举子又道:
“尤为过者,受采矿巨利所驱,矿主勒逼工徒开山钻井,罔顾性命,每年葬身于暗无天日之处者,难以计数,矿主不过将出事的矿坑草草封闭了事。甚至有奸商巨贾,与我大宋的通关胥吏相通,成百成千人诱骗过来关东,径自送入工坊为牛马。关中商会以工徒之血汗,累巨贾之重利,接交公侯,收买胥吏,积弊已久。现如今工坊里关东工徒已多达数十万之众,每月每日,皆有困顿病庾而死者者。令人不忍卒睹。”
“竟有此事?”李蕤也赵行德一样,当初只在长安匆匆一过。长安占地广大,工坊区域则是城外在城外单独一片,除非被熟人领着去,便难以入内,亦难以知悉其内情。他乍闻此事,想来想来荫户皆有军士荫庇,又有护民官可以伸冤,商会和工坊多少会有所收敛,便忍不住出言问道:“如此胡作非为,关中地方,便坐视不管么?”
那讲话的举子还未回答,旁边黑瘦的那个先道:“夏国秉商会自治之政,而流民为他人所欺,在甄别时甘愿落为商户,又签了数年做工徒的契约。地方便不愿轻易干涉商户之事。”吴越更愤愤道:“尤为可恨的,有一干无耻败类,专一蒙骗关东过来的同乡前往。我亲眼所见,有些流民长居在工坊内,难见外间情景,不得人伦所亲,不闻圣人教化,懵懂冥顽,心性渐渐地和禽兽无异。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助纣为虐者,欺压良善者,为虎作伥者,皆有不少。甚至还打伤了我社中好几位前去救人的同道。”
“原来如此”人群中几人先后道。赵行德身后却有人低声道:“天下汹汹皆为利往,此事岂是如此简单的。”
[..c]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彩 文 学 网”网址:/oM/
在鸣沙山上千余洞窟,皆悬于危崖之侧,居住着不少闭关证道的学士弟子,不舍昼夜,终年与壁画为伴。数条石阶小径蜿蜒盘旋,正值当冬季,走在小径上,但觉朔风凛冽如刀。赵行德拾级而上,一口气爬到位于山顶的观天台。在那里值守的弟子却称,李蕤在自己所居洞窟中等候故友来访。赵行德不由一愣,暗道“东严何时居然能未卜先知了?”此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由带着满腹疑惑。
来到李蕤所居的洞窟,但见空空如也,洒扫仆役说李先生和朋友一起出去了。占卜之说,毕竟渺渺。赵行德只得怏怏离去,此时离日暮十分尚早,他不欲白跑一趟,索性在学士府里游逛起来。三年之前,学士府的亭台楼阁,连同那高踞鸣沙山顶的观天台,赵行德但觉新奇可观。出戍三年之后,故地重游,却多了一种亲近之感。路上偶遇华夏衣冠,宽袍大袖的文士学子来往,他都微笑着拱手为礼。他身穿家中新缝的儒袍,神态从容自得,往来众人皆以为他是来府里游学的文士。
正左顾右盼间,忽闻身后有人呼“行直”之名,赵行德转头看去,却不是李蕤。来人头戴逍遥巾,褒衣博带,面目似曾相识。赵行德微一愣神,才认得他乃是昔年自长安同赴敦煌的华县令袁兴宗,于是拱手笑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袁县令,晚生这厢有礼。”袁兴宗已是四十许人,赵行德自居晚生,也是当然。
袁兴宗亦拱手回礼,笑道:“行直别来无恙。”走到行德身旁,方道,“我已不是华县令,在学士府天策院里供职。某久经州县,能在此求学论道,也是难得的良机。”
赵行德微微惊讶,拱手道:“贺喜袁学士。”从军三年,他对朝廷之都亦谙熟于心。学士府天策院可不是简单的求学证道之处,此地实则如宋国的翰林学士院一般。治理州县地方脱颖而出的官吏,便放在此处历练,以开阔眼界,以位居朝廷中枢的胸怀,谋划国家天下事。当初从长安至敦煌,赵行德与袁兴宗有过颇多接触。
袁兴宗当年对赵德印象颇深,知道此子不但勇力过人,才学见识皆有可观,闻言便谦让道:“行直亦是后生可畏。”见赵德似是漫无目的的闲逛,便道:“游学士府不至郑相堂,若如宝山空手而归。行直若是有暇,便随袁某去见识一番。”
赵行德不能推辞,又问道:“恕某愚钝,这郑相是哪位丞相?”
袁兴宗笑道:“郑相乃是圣贤子产。”辛兴宗在学士府呆的久了,平常难得交往的博学鸿儒,难得有个人如赵行德这般对夏国的儒术道统一知半解的,便尽心解释起来。
赵行德听他解释,原来这学士府郑相堂,立有开国帝勒石明誓,上书“乡校之内言者无罪”,后人筑殿堂以记之,此乃圣贤子产之遗意,故请皇帝赐名为郑相堂。赵行德心中有些疑惑,问道:“还请恕某愚钝,这郑相堂里,当真言者无忌么,若有指斥朝廷制度,甚至居心叵测之辈,也不究其罪?”
袁兴宗沉声道:“正是。”他见赵行德脸现异色,又道,“郑相堂中,往来皆是智识之人,自然不受那妖人蛊惑。人非圣贤,不能无过,是以智者议论于乡校,匡扶国家。然则,言者无忌并非任其自流。”
他微微一笑,又道,“若是他在外面胡言乱语,少不得有王法来治他。国家人心,尚一不尚分,合则力强,分则力弱。任由议论无忌,则人心混乱,反而过犹不及。”他见赵行德脸上犹有狐疑之色,又道,“元直初来时,可曾有佛道之流要度你入教?”
赵行德点了点头,袁兴宗沉声道:“我朝不禁各教传道,然百姓们仍敬鬼神而远之。你倒是为何?”
“为何?”赵行德经他提醒,才想起此事甚为蹊跷,依照各教门长老的热情,夏国人应当到处皆是信徒才是,而以他只见,夏国人真正笃信宗教的极少,大都数人还是本着“敬鬼神而远之”的古训,逢年过节才烧两柱香。
“这个缘故,便在郑相堂中。”袁兴宗微微一笑道,“国中贤者智者毕集于此处,明天道人伦,再有学士府推而广之,正天下人心。所谓人定胜天,人心正,百姓有所依托,自然不必求诸鬼神。”赵行德感觉有些似懂非懂,下意识地答了一句:“是么?”
辛兴宗笑道:“正是,便如演天之术,窥测星辰运行之道,便是在郑相堂中争论考究出来。我朝不禁人习天文,更由学士府掌管教化,将之宣诸天下,百姓便不疑惑,鬼神冥冥之说又远去了一些。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训,便又做扎实了一点。”他顿了一顿,沉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道无穷,只需一步一步去踏实做,便能为万世开太平。”
二人边说边走,转眼已步入郑相堂。这是间宽大如朝堂的殿宇,里面几乎到处都站满了士人。据辛兴宗所言,除了学士府的人以外,丞相府的官吏,护国府的校尉,乃至柱国府的柱国,都常在此间来来往往。甚至皇帝未登基时,也常常乔装来此。宽宏殿堂中人声鼎沸,到处皆是三五成群的博学之士,关于各种话题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辛兴宗转眼间便被几个相熟的学士叫住,议论起“当否限制世袭公侯担任护民官”话题。其中一位正说到“我以为,世袭公侯大多绵延百余年,对地方情势的熟悉,更胜于五府,与当地的百姓,亦是一体。倘若妄加限制,代之以根基浅薄之人,则反而不利于护百姓之利,与关东消弱地方之举无异。”
赵行德饶有兴致在旁倾听,原来百姓们推举地方护民官的时候,一般都会推举当地德高望重的世袭公侯。有些丞相府出身的官吏对此颇为不满,认为世袭公侯凭借先人遗泽把持地方,而自然也有许多反对的意见。这议题近几十年来都在学士府中争论,但一直都没有切实律令出来,世袭公侯也就年复一年的被地方百姓推举为护民官。
赵行德听了一会儿,大致了解了情势,便向辛兴宗等在议论的几个人拱了拱手,施施然走到别的人群中倾听。忽然,在人群中看到李蕤的身形,赵行德不禁一喜,整了整衣冠,走了过去。
李蕤所在那一圈有数十人,还未走近,便听见有人声传来,里面人正慷慨激昂说到“关中的工坊便是黄巢啖人之石磨,关东失地流民,困顿受其诱骗,役若牛马,数年下来便形销骨立。”
赵行德走到李蕤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蕤转过身来,一见行德,低声惊呼道:“元直!”他随即醒悟过来,向赵行德打了个眼色。赵行德亦拱手笑道:“不速之客来访东严兄不在,孰料却在此处碰上了。”
李蕤满脸笑意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伸手拉他入内。这数十人围拢的圈子当中站着两位文士,二人皆戴着紫纱罗巾,这是关东举子身份的象征。虽然儒服半旧,皂靴也有磨损痕迹,精神却很充足。正在高声讲话的那人白面有须,仪容丰伟,另一人面貌黑瘦,身材矮小,目光却炯炯有神。李蕤低声告诉行德,此二人乃是寓居长安的东人社士子,此番到敦煌乃是向五府陈情来了。而东人社乃是因为揭帖一案的牵连,寓居长安的大宋士子所结成的文社。
赵行德站在人群中,只听那人缓缓道:“工坊四面皆筑墙垣,流民一旦踏入,日夜俱受人监视,无论是劳役还是吃睡,皆不得自便。每日三餐极简陋,如猪狗食。所居之棚屋,极拥挤简陋,春夏时节,病疫横行,死者无数,坊主仅仅以雇人拉到城外火化,骨灰也任意抛洒,连收敛的草席陶瓮钱也舍不得花。冬夜苦寒,亦不给取暖,工徒只能浑身“活埋”于沙土,上覆盖稻草以御寒。”
言及此事,两位关东举子都脸现沉痛之色。和跟随铁骨军匆匆而过的赵行德不同,这批关东士子久居长安,逐渐发现,在关中商会所自治的长安等地,工坊利用关东流人不解夏国制度之机,大肆诱骗和招揽关东无地的流民为工徒,横加压榨。
听他们所说,赵行德才想起初至夏境时,在甄别流人之处,不少关东人来劝说老乡去工坊的。傅知仁还特意提醒他勿要信人劝诱。正沉吟间,却听那举子又道:
“尤为过者,受采矿巨利所驱,矿主勒逼工徒开山钻井,罔顾性命,每年葬身于暗无天日之处者,难以计数,矿主不过将出事的矿坑草草封闭了事。甚至有奸商巨贾,与我大宋的通关胥吏相通,成百成千人诱骗过来关东,径自送入工坊为牛马。关中商会以工徒之血汗,累巨贾之重利,接交公侯,收买胥吏,积弊已久。现如今工坊里关东工徒已多达数十万之众,每月每日,皆有困顿病庾而死者者。令人不忍卒睹。”
“竟有此事?”李蕤也赵行德一样,当初只在长安匆匆一过。长安占地广大,工坊区域则是城外在城外单独一片,除非被熟人领着去,便难以入内,亦难以知悉其内情。他乍闻此事,想来想来荫户皆有军士荫庇,又有护民官可以伸冤,商会和工坊多少会有所收敛,便忍不住出言问道:“如此胡作非为,关中地方,便坐视不管么?”
那讲话的举子还未回答,旁边黑瘦的那个先道:“夏国秉商会自治之政,而流民为他人所欺,在甄别时甘愿落为商户,又签了数年做工徒的契约。地方便不愿轻易干涉商户之事。”吴越更愤愤道:“尤为可恨的,有一干无耻败类,专一蒙骗关东过来的同乡前往。我亲眼所见,有些流民长居在工坊内,难见外间情景,不得人伦所亲,不闻圣人教化,懵懂冥顽,心性渐渐地和禽兽无异。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助纣为虐者,欺压良善者,为虎作伥者,皆有不少。甚至还打伤了我社中好几位前去救人的同道。”
“原来如此”人群中几人先后道。赵行德身后却有人低声道:“天下汹汹皆为利往,此事岂是如此简单的。”
[..c]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彩 文 学 网”网址:/oM/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的黎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