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古代风俗集锦
目录:绝魅女王爷| 作者:清风逐月| 类别:玄幻奇幻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P><P>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P><P>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生育】
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即孔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孩子也就成为每个家族的重大事情。古时候在这方面就有许多繁文缛节。据《礼记·内则》记载:先秦时代妇女临产前要迁入侧屋去居住,丈夫每天两次派人去问候。阵痛发生后,丈夫才亲自去问候,但不能直接与妻子见面,必须通过接生妇来传话。
新生儿出生,如果是男孩,应在门左挂一张木弓,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如果是女孩,则在门右挂一块手帕,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
孩子出生三天后,家人才可去抱他(她)。如果是男孩,还要举行射“天地四方”之礼,预示男孩将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为已任。孩子出生满三月后,便择一吉日,为孩子行剪发礼。同时由父亲为孩子命名(乳名)。后世新生儿出生前后的礼俗大多脱胎于先秦的礼仪。不过也有许多增删变化。比如:
宋代流行产后三天为婴儿举行“落脐炙囟”的仪式,称为“洗三”,其含义是表示新生儿完全脱离了胎儿期,从此正式踏上了人生的旅途。唐代以后民间还有给新生儿做满月酒的习俗。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皇子李旭满月,赐铺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后来才推广到民间,唐代诗人张籍就有“幼子始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成人”的诗句。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在孩子诞生时以羊酒相贺。如《汉书·高祖纪》载:汉高祖刘邦和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作生日的风俗。据《颜氏家训》记载:最初只是在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裳。然后在孩子面前放置弓箭、纸笔、饮食、珍宝、玩具等,女孩子面前还加上刀尺针钱。看孩子抓取什么东西,预言他将来的贪廉愚知和兴趣爱好。当时称之为“试儿”或“抓周”。此后,只要双亲健在,每年生日都要设酒庆贺。到后来即使父母亡故,作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特别是唐代作生日之风渐盛。诗人李郢有《为妻作生日诗》,可见唐人对生日的重视。
隋唐五代的生育风俗——洗儿·满月
这一时期从宫廷到民间,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泛流行三日洗儿的风俗。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皇太子李亨(即唐肃宗)的妻子郭氏生子李豫,三日洗儿时,玄宗亲自前来,赐金盆洗浴。新生儿看起来身体“挛弱”,保姆于是换了一个体格健壮的孩子冒充皇孙,没想到玄宗一眼就看出不是龙孙。于是将真的皇孙抱来,玄宗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日:‘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宠臣王毛仲妻李氏诞育三日洗儿,玄宗命高力士赐以酒食、金帛,并命其子为五品官。
另一个非常有名的洗儿故事称,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养儿”。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正月初一,在安禄山过生日时,玄宗和杨贵妃赏赐了许多礼物,“后三日,召禄山人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王建《宫词》也有“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的描写。所谓“洗儿钱”,应该与婚礼上使用的“撒帐钱”类似,也是一种特制的喜钱。
白居易庆贺谈弘谟外孙洗儿诗称:“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又称:“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还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满月即成珠。”诗中提到的“兰汤”、“香汤”,都表明洗儿不是用清水。孙思邈称“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汤是用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以水煮20沸,去滓,用以洗浴,能够“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可为了解三日洗儿风俗提供参考。
这时还流行庆贺“满月”的风俗。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历656—661年),长安城西路侧有一店家新妇生一小男,“月满日,亲族庆会,欲杀羊,羊数向屠人跪拜。”大家都不以为意,“遂即杀之,将肉就釜煮。余人贪料理葱蒜饼食,令产妇抱儿看煮肉。抱儿火前,釜忽然自破,汤冲灰火,直射母子,母子俱亡。”从这则具有强烈的宗教宣传色彩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民间庆祝满月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又有一则故事称,韦皋过满月时,家里召集群僧会食,“有—胡僧,貌甚陋,不召而至。韦氏家童咸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即食,韦氏命乳母出婴儿,请群僧祝其寿。”则有条件的人家还会邀集僧人为幼儿祈福。
南朝江南流行的抓周风俗,这时至少仍在宫廷内流行。如武则天曾将皇孙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们嬉戏,“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据说唐高宗幼年时,“将戏弄笔,左右试置纸于前,乃乱画满纸,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都是显例。
据说在衡山还有一种特异的风俗,在幼儿初生头发时,“为小髻十数。父母为儿女相胜之辞曰:‘蒲萄髻,十穗胜五穗。”西域屈支(今新疆库车)和佉沙国(今新疆喀什)的风俗更为离奇,“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也。”使婴儿的头颅长成薄而扁平的样子。
隋唐五代的生育风俗——求子与胎教
求子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求子是生育风俗中的一件大事。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专门设“求子”名目,对此进行讨论。能否得子,首先要看夫妻本命,如果五行相生,“并本命不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如五行相克,“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了不可得”。
能否生子,还与行房日期及时辰有关。“若欲求子者,但待妇人月经绝后一日、三日、五日,择其王相日及月宿在贵宿日,以生气时夜半后乃施泻,有子皆男,必寿而贤明、高爵也。以月经后二日、四日、六日施泻,有子必女。过六日后勿施泻,既不得子,亦不成人”。
这时民间流行女子戴“宜男草”的习俗。李贺诗“二月饮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这种宜男草,大概是戴在胸前。于鹄诗称:“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④。
此外,孙思邈还提供了在妇女有娠之后,“转女为男”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类似于巫术。如“取弓管弦一枚,绛囊盛,带妇人左臂。一法以系腰上,满百日去之。”还有一种方法是,“以斧一柄,于产妇卧床下置之,仍系刃向下,勿令人知。”孙思邈称,如果不信此法,可以用鸡来做试验,即在鸡抱卵时,将斧子如法置于鸡窝下,则鸡雏“尽为雄也。”斧和弓弯都是主要由男子使用的器具,所以被用于求子。
在他为求子开具的药方中,也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七子散”的主要成分为牡荆子、五味子、菟丝子、车前子、菥蓂子、附子、蛇床子等七种药名带“子”的药,而在“丹参丸”中,则有“犬卵”和“东门上雄鸡头”。
胎教
在前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这时人们对胎教也很重视。在唐代妇女郑氏撰著的《女孝经》中,曾借曹大家之口,专门论述了胎教的意义和方法:
人受五常之理,生而有性,习也。感善则善,感恶则恶,虽在胎养,岂无教乎?古者妇人妊子也,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合邪味,不履左道,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靡声,口不出傲言,手不执邪器,夜则诵经书,朝则讲礼乐,其生子也,形容端正,才德过人,其胎教如此。
此外,在孙思邈提出的胎教事类中,还有“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诸项。
另外特别应该提到的一件事是,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颁布了一项救令,规定“文武官妻娩月,并不宿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在妻子分娩后的一个月里,文武官员晚上可以不值班。标明了这是对生育后代的重视和对妇女的尊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P><P>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P><P>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生育】
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即孔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孩子也就成为每个家族的重大事情。古时候在这方面就有许多繁文缛节。据《礼记·内则》记载:先秦时代妇女临产前要迁入侧屋去居住,丈夫每天两次派人去问候。阵痛发生后,丈夫才亲自去问候,但不能直接与妻子见面,必须通过接生妇来传话。
新生儿出生,如果是男孩,应在门左挂一张木弓,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如果是女孩,则在门右挂一块手帕,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
孩子出生三天后,家人才可去抱他(她)。如果是男孩,还要举行射“天地四方”之礼,预示男孩将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为已任。孩子出生满三月后,便择一吉日,为孩子行剪发礼。同时由父亲为孩子命名(乳名)。后世新生儿出生前后的礼俗大多脱胎于先秦的礼仪。不过也有许多增删变化。比如:
宋代流行产后三天为婴儿举行“落脐炙囟”的仪式,称为“洗三”,其含义是表示新生儿完全脱离了胎儿期,从此正式踏上了人生的旅途。唐代以后民间还有给新生儿做满月酒的习俗。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皇子李旭满月,赐铺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后来才推广到民间,唐代诗人张籍就有“幼子始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成人”的诗句。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在孩子诞生时以羊酒相贺。如《汉书·高祖纪》载:汉高祖刘邦和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作生日的风俗。据《颜氏家训》记载:最初只是在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裳。然后在孩子面前放置弓箭、纸笔、饮食、珍宝、玩具等,女孩子面前还加上刀尺针钱。看孩子抓取什么东西,预言他将来的贪廉愚知和兴趣爱好。当时称之为“试儿”或“抓周”。此后,只要双亲健在,每年生日都要设酒庆贺。到后来即使父母亡故,作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特别是唐代作生日之风渐盛。诗人李郢有《为妻作生日诗》,可见唐人对生日的重视。
隋唐五代的生育风俗——洗儿·满月
这一时期从宫廷到民间,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泛流行三日洗儿的风俗。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皇太子李亨(即唐肃宗)的妻子郭氏生子李豫,三日洗儿时,玄宗亲自前来,赐金盆洗浴。新生儿看起来身体“挛弱”,保姆于是换了一个体格健壮的孩子冒充皇孙,没想到玄宗一眼就看出不是龙孙。于是将真的皇孙抱来,玄宗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日:‘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宠臣王毛仲妻李氏诞育三日洗儿,玄宗命高力士赐以酒食、金帛,并命其子为五品官。
另一个非常有名的洗儿故事称,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养儿”。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正月初一,在安禄山过生日时,玄宗和杨贵妃赏赐了许多礼物,“后三日,召禄山人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王建《宫词》也有“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的描写。所谓“洗儿钱”,应该与婚礼上使用的“撒帐钱”类似,也是一种特制的喜钱。
白居易庆贺谈弘谟外孙洗儿诗称:“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又称:“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还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满月即成珠。”诗中提到的“兰汤”、“香汤”,都表明洗儿不是用清水。孙思邈称“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汤是用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以水煮20沸,去滓,用以洗浴,能够“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可为了解三日洗儿风俗提供参考。
这时还流行庆贺“满月”的风俗。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历656—661年),长安城西路侧有一店家新妇生一小男,“月满日,亲族庆会,欲杀羊,羊数向屠人跪拜。”大家都不以为意,“遂即杀之,将肉就釜煮。余人贪料理葱蒜饼食,令产妇抱儿看煮肉。抱儿火前,釜忽然自破,汤冲灰火,直射母子,母子俱亡。”从这则具有强烈的宗教宣传色彩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民间庆祝满月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又有一则故事称,韦皋过满月时,家里召集群僧会食,“有—胡僧,貌甚陋,不召而至。韦氏家童咸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即食,韦氏命乳母出婴儿,请群僧祝其寿。”则有条件的人家还会邀集僧人为幼儿祈福。
南朝江南流行的抓周风俗,这时至少仍在宫廷内流行。如武则天曾将皇孙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们嬉戏,“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据说唐高宗幼年时,“将戏弄笔,左右试置纸于前,乃乱画满纸,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都是显例。
据说在衡山还有一种特异的风俗,在幼儿初生头发时,“为小髻十数。父母为儿女相胜之辞曰:‘蒲萄髻,十穗胜五穗。”西域屈支(今新疆库车)和佉沙国(今新疆喀什)的风俗更为离奇,“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也。”使婴儿的头颅长成薄而扁平的样子。
隋唐五代的生育风俗——求子与胎教
求子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求子是生育风俗中的一件大事。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专门设“求子”名目,对此进行讨论。能否得子,首先要看夫妻本命,如果五行相生,“并本命不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如五行相克,“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了不可得”。
能否生子,还与行房日期及时辰有关。“若欲求子者,但待妇人月经绝后一日、三日、五日,择其王相日及月宿在贵宿日,以生气时夜半后乃施泻,有子皆男,必寿而贤明、高爵也。以月经后二日、四日、六日施泻,有子必女。过六日后勿施泻,既不得子,亦不成人”。
这时民间流行女子戴“宜男草”的习俗。李贺诗“二月饮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这种宜男草,大概是戴在胸前。于鹄诗称:“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④。
此外,孙思邈还提供了在妇女有娠之后,“转女为男”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类似于巫术。如“取弓管弦一枚,绛囊盛,带妇人左臂。一法以系腰上,满百日去之。”还有一种方法是,“以斧一柄,于产妇卧床下置之,仍系刃向下,勿令人知。”孙思邈称,如果不信此法,可以用鸡来做试验,即在鸡抱卵时,将斧子如法置于鸡窝下,则鸡雏“尽为雄也。”斧和弓弯都是主要由男子使用的器具,所以被用于求子。
在他为求子开具的药方中,也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七子散”的主要成分为牡荆子、五味子、菟丝子、车前子、菥蓂子、附子、蛇床子等七种药名带“子”的药,而在“丹参丸”中,则有“犬卵”和“东门上雄鸡头”。
胎教
在前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这时人们对胎教也很重视。在唐代妇女郑氏撰著的《女孝经》中,曾借曹大家之口,专门论述了胎教的意义和方法:
人受五常之理,生而有性,习也。感善则善,感恶则恶,虽在胎养,岂无教乎?古者妇人妊子也,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合邪味,不履左道,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靡声,口不出傲言,手不执邪器,夜则诵经书,朝则讲礼乐,其生子也,形容端正,才德过人,其胎教如此。
此外,在孙思邈提出的胎教事类中,还有“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诸项。
另外特别应该提到的一件事是,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颁布了一项救令,规定“文武官妻娩月,并不宿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在妻子分娩后的一个月里,文武官员晚上可以不值班。标明了这是对生育后代的重视和对妇女的尊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绝魅女王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绝魅女王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