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道途之旅 正文 第四百零八话:梁山聚义反·却道歧途多

正文 第四百零八话:梁山聚义反·却道歧途多

目录:道途之旅| 作者:黑色的老熊| 类别:武侠仙侠

    梁山举事,声威不可量也。

    一场惊动天下的大战就此展开。

    蔡太师前前后后,调动了水师大小战船不下百艘,又有十数万的官军,向梁山杀来。

    面对于此,梁山的宋江号召部下开始了游击战,运动战,他主张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和一般人的大战不同,宋江认为,夫战者,以攻城为下,杀敌为上。

    把敌人的军兵打败,杀死,杀到敌人不敢战了,就可以了。

    为了给己方腾出战略纵深,宋江率众出击,他们踏出了梁山,步出了三庄,打出了曾头市。大军一路向北,再折往南,复往西进,最后转战于东,就这么的,一大片的地方给打出来了。这是宋江谋略过人的地方了。

    一打仗,谁最倒霉?不消说的,自然是小民百姓。

    那些小老百姓一可怜,就只能完蛋。

    他们倒下了,死掉了,乱了,这使得朝庭的大军只能从后方征粮,就食于当地,是不可行了。当地的粮食,一部分被梁山军拿走,一部分被劫掠破坏了,还有一部分,被百姓自己带走了。

    如此一来,朝庭的大军供给就成了问题。

    现在的朝庭如前说的,问题多多,特别一点就是军费开支巨大。

    上宋州大宋朝因为害怕百姓造反,选择方法是把全国最强最精壮最能闹士的那些不法分子充军。从中选其优者入京,成为京军。也称禁军。

    这支军队从理论上说,该是国家最强的军队,但其实不然。这支军队虽然占据了国家庞大的军费开支,可是,其实很少放出去打仗。

    有分教,因为国家四边都有军队,假若中央没有一支足够威震四方的强军,又如何可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呢。

    在上宋州大宋国的边界,大约有三五十万人的边军。

    是以,这京中之军,从来就没下过五十万,常规数量是八十万人。

    这么多人,仅他们的吃吃喝喝,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也亏得是上宋州大宋国,这样的国力才可以支撑。但若在支撑这笔军费之余,再发一笔米粮去给出征的军队打仗,可就够呛了。

    打仗是十分麻烦的,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种地,五谷该算是足够的,但为什么,国家打仗还是缺少粮食呢?为什么这个粮食总是会吃完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主要就是,一经打仗,粮食消耗就会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先,出征的军队必须吃足够的粮。

    其次,出征的军队粮秣是按平时倍算。

    国家不打仗,士兵一天吃两顿,一干一稀就可以了。但国家要打仗,这一日就得是三餐,并且由于行军啥的,士兵们的食量也会增加。

    一个人如果不出门,只在家里休息,一天两斤饭,也就可以够了。

    但一个士兵出征,跑跑走走的,在种种体力劳动下,五斤米粮都未必管饱。

    再有一个,不仅士兵要吃,如果是骑兵,这骑兵也是要吃的,特别是那些马,马的食量可远比士兵大得多了。由于是在这人广之地,没有太多的草原,而且战马等,都不是寻常草料可以满足的,吃的那叫一个多。

    想要供应这样的军队,就得有粮从后方运来,运粮要不要人?如果路远,运粮的就会把要运的粮吃掉大半。古时,一支军队运粮,他们运十万石,路上自己就可能吃掉十之七八。

    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前线的军队是十几万骑兵,但他不得不动用五十万以上的步军在后方运粮,可想而知,这得是多么巨大的付出。

    蔡太师发兵剿匪,结果这军队是派出去了,但战果却是了了,反而损失了大片的地方。

    可惜,好景不长在,春风总会无。

    蔡太师是什么人?他现在是当朝执秉。

    说白了,这个国家大事由他说了算,而不是皇帝,因为上宋州的皇帝都有毛病,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甚至是足球,还有扒灰,都相当的厉害。

    方今的皇帝正和自己的小女儿打情骂俏,焉有闲情过问国家大事。

    是以,蔡太师轻易的就压下了对他不利的战情,而是请童太师和他一起联手对敌。

    童太师也是急,他打方腊已经有日子了,可惜一直不行。

    一来是他本身的军事能力就有问题,二者,是他手下的惊怖军虽然归顺,可到底是人服心不服,出工不出力,还是磨洋工。童太师也是无可奈何。

    有了蔡太师,他就可以把他不利的战况同样的拖一拖。

    正是如此,两人凑到一块儿去了。

    到了一起之后,两人立刻发动他们的势力,最终,他们迫使折家出兵了。

    方今的上宋州大宋国,强军尽去,但若说还有一支拥有一定独立自主的军队,那就是折家军了。尽管目前的折家军又穷又苦,钱粮不足,但那都最次要的。过去主要是国家的打压,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军饷,但若是把这些补足,折家军可以立刻拿出三十万以上的军队。

    在蔡童两位太师的出力下,大批的军粮军被军服军械军器军费等等……都一一的开到了折家。折家收到了这笔钱,再也无话好说,只好出兵。

    目前的折家将星累累,和杨家死得只剩下女人不同,他们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折克行、折可存等。这次出兵的,就是折可存。

    折可存是折家的少壮派,也是一位实力派将领,他的领军那可就不同了。

    折家军本来就是老军伍,如果说到战斗力,可以说是世世代代的职业军人。

    这职业军人和那些刚刚拿起武器的野民却是不同。

    梁山的人大多是活不下去的农民和破产者,还有一些积习的老贼巨盗。

    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纪律可言?当然,也不是说一点纪律也没有,可若是和折家军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在这种情况下,梁山军被打得是节节败退。

    便是连过去游击等战术都不好使了。

    原来夏国就没少对折家军干这样的事,夏国的军队经常到折家军的地盘上打草谷,当折家军来的时候,他们再走人,这一点曾经让折家军吃尽了苦头,好在这一切过去了,现在的折家军积累下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这种情况。

    几番的交战,折家军不上当不中计不冲动不莽撞,他们打他们的,不理会梁山大军。

    终于,梁山大军被折家十万精兵打得不得不退回到了梁山泊里。

    这是折家军没有水军,不然,现在梁山已经算是没了。

    当此之时,宋江决计,和方腊联手。或是向方腊暂时的低一下头。

    于是,梁山进行了决死一战,他们突破敌人的包围,但,这却是让他们损失惨重。

    惨败之后,梁山余部逃亡到了海上,他们渡海南下,投了方腊。

    不过,很快的,不幸接二连三的传来。

    因为蔡太师和童太师的联手,所以,原本对付梁山的大军一起转向。

    十万折可存的折家军,二十万禁军,还有被发展到三十万余的惊怖军。

    这是一支多么庞大强劲的军力啊,现在全转向了方腊。

    过去的时候,朝庭一直没有向方腊真正的动手,因为凌落石不干。

    而朝庭也怕,怕对方腊动手的时候,凌落石突然造反。

    都是造反的,但方腊造反日子已经很长久了,他并不是梁山这样草草而起的流氓组织,而是一个十分有规矩的大团体组织。这个组织里,方腊其实已经在内部称皇了。

    方腊一脉修的是魔功,天下的道统,大体上分成了魔道神龙。

    其中魔道和龙道都是走远古路线。

    在天地初开之时,最早最初最强的,就是神魔和龙凤。

    龙凤大战,龙族胜利,不过这个果实未享受多少,就因为龙族的科学家胡乱的进行播种,使得天下到处都是龙种。不仅有强大的龙种,还有一些亚龙种,这龙(忄生)本银,就使得龙族越来越多,满天都是龙,最后导致了女娲娘娘灭龙一球。

    龙族打败了凤族,凤族隐,而龙族又给女娲娘娘狠狠来了那么一下。

    之后,群修出手,你抓一批龙,我抓一批龙,直到妖族立,封了龙神,才算是把局面给定下来,不过,龙族主要是高手死于疫,并非是他们不厉害,是以,妖皇妖帝二次伐天的时候,才会拉拢龙族,没有实力,值得拉拢么?

    修龙一脉,和修魔一脉,都是一样的,从血脉里寻找远古的力量,只不过,一者是寻找神魔的血脉力量,一者是著重寻找龙族之脉。

    两者修到最后,一是可以修成远古神魔真身。

    一者是可以修出远古九爪始祖龙。

    方腊本身就强,手下自然是更强,比如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小养由基庞万春、枢密吕师囊等等等等……这些和梁山的所谓好汉是不同的,梁山的好汉门起事之前,大多不是上宋州大宋国的官军,就是落山为匪的土匪强盗头子。

    虽说也有讲义的,不过是对天下的一个说法罢了,干造反的,谁真和你讲义?

    现在梁山投了方腊,别的不说,地位自然是日日的低下。

    这也就算了,但随后,局面就更尴尬了。

    随着宋军的发力,连方腊都头疼起来了。

    虽然这该是一个巧合,但这个巧合太不巧了,梁山一败,投了方腊,结果就是五六十万的大军压过来,这五六十万人里,惊怖军从开始的不愿战,不想战,到渐渐的,打出了真火,更有折家军这样的强军。

    梁山没有抗住折家军,方腊也是抗不住。

    想要动修士一级的高手,但不行,上宋州的背后靠山是华山。这华山可是非同小可,当今华山的掌教真人可是令狐冲,他一口令狐九剑,天下几人可以当得!

    这般的苦楚下,方腊部下对梁山诸部也就更无好感了。

    宋江思之再三,几经无奈,终得了一个主意。

    梁山如果再这样和方腊部下闹不和将下,灭亡当成定局。是以,宋江决定向方腊的妹妹方百花提亲。如此一来,想必可以缓合一二。再说那方百花公主当真是美令百花自羞,宋江心中也是颇有喜意。

    宋老二并非不好色之人,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娶。只因他心气高,等闲的女子根本看不上眼。原本也是看上了一个,扈三娘,不过他为了拉拢东方未晞,再有前誓在先,只得舍了。

    现在看到方百花,宋江焉有不动心之理。

    他使人提亲,却是惹恼了方百花,偏偏,宋江派去提亲的却是李逵。

    这李逵号叫天杀星,天生爱杀人,残忍无情,杀人如麻。可想而知,李逵的人品如何了。他跑去替宋江提亲,实是因为他是最护宋江之人,天下若说有谁肯为宋江直接去死,非他不可,便是连那小李广花荣都比之不及。

    正是此人又憨又直,又鲁又愚,才可得宋江真正的器重,讨老婆这样的大事,当然是要派最心腹的人去。可李逵本就是粗汉,怎能行此?虽有吴用在侧,可也把事办黄了。

    那方百花闻言冷笑:“吃我的,住我的,穿我的,用我的,也不用尔等上前杀敌,便是当猪想了,怎么,贼心未退?却是银心上头?劝罢尔等早熄了此念,否则哪里来还哪里去吧!”

    李逵哪里吃这个气,当场出手,他才多少的斤两,结果反给方百花揍成了猪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途之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途之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