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继续造舆论(上)
目录:官僚| 作者:大虚无痕| 类别:都市言情
乔树军和胡晨阳通话以后,证实了胡晨阳确有“平坟造地”的想法,只是,限于目前的条件,暂时不能实施而已。
虽然胡晨阳也说过不会蛮干,但在乔树军看来,纵然有一千条理由,平坟造地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就是蛮干。
当然,乔树军也相信,晨阳不是一个蛮干的人,他即便真要做这件事,也会做好各种“铺垫”,会尽可能化解各种阻力,避免一些负面影响。
而对于建保障房,乔树军倒是希望胡晨阳做成这件事的,这是惠民工程,也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考虑再三,乔树军给刘家麟打了电话,说了她的担心。
“这个家伙,”刘家麟先感叹了一声,才道:“树军,你也不用太担心,晨阳做事,还不至于蛮干。我估计,他会花很多时间做铺垫,时机成熟了,他才可能做这件事,那还不知道是那一年的事。再说,我会盯着他的,他要蛮干,我给他采取组织措施,我让他当不成这个市委书记。”
刘家麟的话,当然有半开玩笑的意思,但也强调了“组织措施”,也就是说,必要的话,真会给胡晨阳来个“组织措施”。
乔树军心里有了底,也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造舆论”的工作仍在继续。
这个时候的胡晨阳,已经想得很深了,既然“小白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那么,就得下决心做这件事,虽然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做事的目标和方向是不会错的,胡晨阳的诸多前任或许可以不作为,但胡晨阳认为,他是可以做些“铺垫”的。
这天。胡晨阳叫上副市长王迪来到城西区,在区委和街道干部的陪同下,实地察看城西区的住房困难户。
在这些领导的身后,还跟着一些报社和电视台记者。
大家来到街道妇女王莲英家,这是一间老房子,只有三十多平米,却住了六口人,王莲英夫妇,另有二位老人。加上儿子、媳妇,三代同堂。
在这间屋子里,没有什么“客厅”、“饭厅”、“卫生间”的概念。就只有床、饭桌、灶台,还有自己搭建的小阁楼。
王莲英告诉胡书记:阁楼原先是给儿子住的,小俩口结婚了,一家人总不好意思让新人住阁楼,当然也不能让爷爷、奶奶住,那就只有王莲英夫妇住了。等儿子结完婚,小俩口又不好意思了,怎么忍心让父母每天爬上爬下住阁楼?就又住到阁楼上去了。
胡晨阳问道:“大妈,您抱上了孙子没有?”
“还没有呢,”王莲英道。“儿子、媳妇暂时还不敢要孩子呢。如果再增加一个孩子。四代同堂,这怎么住啊?”
胡晨阳还要亲自上阁楼看看。这让大家吃了一惊,赶紧劝阻,胡晨阳却不听,执意要爬上去,结果,好几个人抢着帮他扶梯子,生怕他有个闪失。
其实,胡晨阳也没完全上去,站在梯子上,胡晨阳看到了,阁楼的空间很小,其实就如同“打地铺”,坐着都不能完全直起腰,在床头,赫然放着一盒避孕套,而在所谓的“床尾”,还放着一只痰盂,想想也是,半夜要方便的话,为了一泡尿爬上爬下,还不如就在阁楼上解决。
看着这特殊的“地铺”,看着那盒避孕套,一时间,胡晨阳有些“走神”,他脑海里闪过当年他在新峡县的情形,他和陈小旋也打过“地铺”啊,也用过避孕套啊……
下了梯子,胡晨阳对王莲英道:“王大妈,今天看到您家里的住房这么困难,我心里很不好受,我们的下一代,总不能在阁楼上成长。政府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你们。今后每一年,政府都要拿出一笔资金,建设一批保障房,您家里这么困难,应该是第一批享受保障房的。”
说到这里,胡晨阳问陪同他来考察的街道书记:“王大妈应该是第一批吧?”
街道书记笑道:“对,肯定是第一批。”
“好!”胡晨阳对王莲英道:“王大妈,等第一批保障房建起来以后,我再到您的新家去做客,好不好?”
王莲英喜道:“好啊,谢谢胡书记。”
胡晨阳轻叹一声:“惭愧。”
电视记者将这些都完整的记录下来了,记者甚至捕捉到了胡晨阳在一声轻叹时,那复杂而真切的面部表情,极为传神。
看到这个表情的人,没有人会觉得胡书记这是在做秀。
胡晨阳道:“大妈,有件事我想问您?”
“什么事啊?”
胡晨阳道:“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会建在小白沟,可能离老公墓近一些,您会不会觉得有点那个?”
“那个”的意思,不须明说,相信大家都听得懂。
王莲英道:“不会啦。再说,我听说,政府已经决定要把老公墓全部迁走。”
胡晨阳赶紧摆摆手:“这个说法不准确,政府还没有决定呢。迁坟可是天下第一难的事,政府的决心也不好下啊。不过,老公墓离市区确实是大近了,已经严重制约了郧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啊。”
说到这里,胡晨阳又轻叹一声,然后,又问王莲英:“如果让大家投票决定是不是迁坟,您会投赞成票吗?”
王莲英道:“会啊,我肯定投赞成票!胡书记,我们街道的老头、老太太也讨论过这件事呢,大家也觉得,老公墓离市区确实是太近了,早晚还是要迁走的。”
胡晨阳道:“有没人反对迁坟呢?”
“有是有。有人就是觉得,都入土为安了,迁坟会让死者不得安宁,不好。”
胡晨阳点点头,道:“王大妈,治理好小白沟,其实还不光是在那里建更多的安置房和保障房,也是为了全市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也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家有更多的收入,有能力去买房子,买车,过上更好的生活。”
……
当晚,郧城市干部、群众从郧城电视新闻上看到了这一幕,受到很大触动,对于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同时,他们也相信,郧城市民关于开山造地、平坟造地的讨论、争论,胡书记都了然于胸,他其实是有倾向性的。
而且,胡书记已经表示: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就建在小白沟,他当书记、市长的都这样说了,那就不是“有可能”,而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还有人对胡书记说的那一声“惭愧”很感兴趣,研究起他所说的“惭愧”是什么意思?
有人道:“我们的政府官员在面对王莲英一家时,是应该惭愧。”
也有人道:“胡书记是个好官,真正应该惭愧的是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
“对,”有人道,“胡书记就是在替那些人惭愧呢。”
……
“造舆论”的工作仍在继续,市电视台也与《郧城日报》遥相呼应,邀请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上电视台,讨论开山造地的话题。在节目中,也反复播放了京城专家的观点:小白沟的治理工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参与这期节目的有郧阳大学谢文新教授,二汽退休工人老彭,还有一位是街道大妈王莲英。
专家上电视的好处,是他们说话更条理分明,更有逻辑性,但这年头有些专家的话越来越不靠谱,而普通群众上电视,只要说出他们自己心里的实话就好,这样反而更真实,更具影响力。
主持人是市电视台的当家花旦晓薇。
晓薇道:“最近,关于开山造地的讨论很是热烈,市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这次讨论中,也涌现了不少名人,我们今天就请来了几位,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位,是郧阳大学谢文新教授,他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这一位是二汽退休老工人彭师傅;这一位是街道王大妈。哎,王大妈,前不久,市委胡书记到你家里去了?”
“是哎,是哎,”王莲英道,“胡书记亲口告诉我,市里要建第一期保障房,我是第一批受益者,等我搬了新家,胡书记还要到我家里来做客呢。”
“哎呀,真好!”晓薇笑道,“王大妈,等您搬了新家,我们也去采访您,好不好?”
“好啊,欢迎,欢迎!”
晓薇这才道:“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嘉宾,就是来聊聊治理小白沟的事情。在开始这次节目之前,我们先播一个短片。”
随后,播放了京城专家与市里领导座谈的情景,也就是魏国胜谈到小白沟的治理问题。
看完短片,晓薇道:“好,从这个短片中,我们看到,京城来的专家,他们也提出,小白沟是我们郧城市发展的短板,必须治理。哎,彭师傅,我听说,您是第一个向市政府提出要治理小白沟的,看来,您都达到国务院专家的水平了。”
彭师傅哈哈一笑,摆摆手:“嘿嘿,我哪能跟人家专家比?”
晓薇道:“我听说,你现在可是我们郧城市的名人了。”
彭师傅又笑着摆摆手:“嘿嘿,不是名人,是恶人。”
ps:
感谢八风吹不动的月票!
虽然胡晨阳也说过不会蛮干,但在乔树军看来,纵然有一千条理由,平坟造地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就是蛮干。
当然,乔树军也相信,晨阳不是一个蛮干的人,他即便真要做这件事,也会做好各种“铺垫”,会尽可能化解各种阻力,避免一些负面影响。
而对于建保障房,乔树军倒是希望胡晨阳做成这件事的,这是惠民工程,也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考虑再三,乔树军给刘家麟打了电话,说了她的担心。
“这个家伙,”刘家麟先感叹了一声,才道:“树军,你也不用太担心,晨阳做事,还不至于蛮干。我估计,他会花很多时间做铺垫,时机成熟了,他才可能做这件事,那还不知道是那一年的事。再说,我会盯着他的,他要蛮干,我给他采取组织措施,我让他当不成这个市委书记。”
刘家麟的话,当然有半开玩笑的意思,但也强调了“组织措施”,也就是说,必要的话,真会给胡晨阳来个“组织措施”。
乔树军心里有了底,也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造舆论”的工作仍在继续。
这个时候的胡晨阳,已经想得很深了,既然“小白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那么,就得下决心做这件事,虽然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做事的目标和方向是不会错的,胡晨阳的诸多前任或许可以不作为,但胡晨阳认为,他是可以做些“铺垫”的。
这天。胡晨阳叫上副市长王迪来到城西区,在区委和街道干部的陪同下,实地察看城西区的住房困难户。
在这些领导的身后,还跟着一些报社和电视台记者。
大家来到街道妇女王莲英家,这是一间老房子,只有三十多平米,却住了六口人,王莲英夫妇,另有二位老人。加上儿子、媳妇,三代同堂。
在这间屋子里,没有什么“客厅”、“饭厅”、“卫生间”的概念。就只有床、饭桌、灶台,还有自己搭建的小阁楼。
王莲英告诉胡书记:阁楼原先是给儿子住的,小俩口结婚了,一家人总不好意思让新人住阁楼,当然也不能让爷爷、奶奶住,那就只有王莲英夫妇住了。等儿子结完婚,小俩口又不好意思了,怎么忍心让父母每天爬上爬下住阁楼?就又住到阁楼上去了。
胡晨阳问道:“大妈,您抱上了孙子没有?”
“还没有呢,”王莲英道。“儿子、媳妇暂时还不敢要孩子呢。如果再增加一个孩子。四代同堂,这怎么住啊?”
胡晨阳还要亲自上阁楼看看。这让大家吃了一惊,赶紧劝阻,胡晨阳却不听,执意要爬上去,结果,好几个人抢着帮他扶梯子,生怕他有个闪失。
其实,胡晨阳也没完全上去,站在梯子上,胡晨阳看到了,阁楼的空间很小,其实就如同“打地铺”,坐着都不能完全直起腰,在床头,赫然放着一盒避孕套,而在所谓的“床尾”,还放着一只痰盂,想想也是,半夜要方便的话,为了一泡尿爬上爬下,还不如就在阁楼上解决。
看着这特殊的“地铺”,看着那盒避孕套,一时间,胡晨阳有些“走神”,他脑海里闪过当年他在新峡县的情形,他和陈小旋也打过“地铺”啊,也用过避孕套啊……
下了梯子,胡晨阳对王莲英道:“王大妈,今天看到您家里的住房这么困难,我心里很不好受,我们的下一代,总不能在阁楼上成长。政府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你们。今后每一年,政府都要拿出一笔资金,建设一批保障房,您家里这么困难,应该是第一批享受保障房的。”
说到这里,胡晨阳问陪同他来考察的街道书记:“王大妈应该是第一批吧?”
街道书记笑道:“对,肯定是第一批。”
“好!”胡晨阳对王莲英道:“王大妈,等第一批保障房建起来以后,我再到您的新家去做客,好不好?”
王莲英喜道:“好啊,谢谢胡书记。”
胡晨阳轻叹一声:“惭愧。”
电视记者将这些都完整的记录下来了,记者甚至捕捉到了胡晨阳在一声轻叹时,那复杂而真切的面部表情,极为传神。
看到这个表情的人,没有人会觉得胡书记这是在做秀。
胡晨阳道:“大妈,有件事我想问您?”
“什么事啊?”
胡晨阳道:“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会建在小白沟,可能离老公墓近一些,您会不会觉得有点那个?”
“那个”的意思,不须明说,相信大家都听得懂。
王莲英道:“不会啦。再说,我听说,政府已经决定要把老公墓全部迁走。”
胡晨阳赶紧摆摆手:“这个说法不准确,政府还没有决定呢。迁坟可是天下第一难的事,政府的决心也不好下啊。不过,老公墓离市区确实是大近了,已经严重制约了郧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啊。”
说到这里,胡晨阳又轻叹一声,然后,又问王莲英:“如果让大家投票决定是不是迁坟,您会投赞成票吗?”
王莲英道:“会啊,我肯定投赞成票!胡书记,我们街道的老头、老太太也讨论过这件事呢,大家也觉得,老公墓离市区确实是太近了,早晚还是要迁走的。”
胡晨阳道:“有没人反对迁坟呢?”
“有是有。有人就是觉得,都入土为安了,迁坟会让死者不得安宁,不好。”
胡晨阳点点头,道:“王大妈,治理好小白沟,其实还不光是在那里建更多的安置房和保障房,也是为了全市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也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家有更多的收入,有能力去买房子,买车,过上更好的生活。”
……
当晚,郧城市干部、群众从郧城电视新闻上看到了这一幕,受到很大触动,对于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同时,他们也相信,郧城市民关于开山造地、平坟造地的讨论、争论,胡书记都了然于胸,他其实是有倾向性的。
而且,胡书记已经表示: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就建在小白沟,他当书记、市长的都这样说了,那就不是“有可能”,而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还有人对胡书记说的那一声“惭愧”很感兴趣,研究起他所说的“惭愧”是什么意思?
有人道:“我们的政府官员在面对王莲英一家时,是应该惭愧。”
也有人道:“胡书记是个好官,真正应该惭愧的是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
“对,”有人道,“胡书记就是在替那些人惭愧呢。”
……
“造舆论”的工作仍在继续,市电视台也与《郧城日报》遥相呼应,邀请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上电视台,讨论开山造地的话题。在节目中,也反复播放了京城专家的观点:小白沟的治理工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参与这期节目的有郧阳大学谢文新教授,二汽退休工人老彭,还有一位是街道大妈王莲英。
专家上电视的好处,是他们说话更条理分明,更有逻辑性,但这年头有些专家的话越来越不靠谱,而普通群众上电视,只要说出他们自己心里的实话就好,这样反而更真实,更具影响力。
主持人是市电视台的当家花旦晓薇。
晓薇道:“最近,关于开山造地的讨论很是热烈,市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这次讨论中,也涌现了不少名人,我们今天就请来了几位,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位,是郧阳大学谢文新教授,他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这一位是二汽退休老工人彭师傅;这一位是街道王大妈。哎,王大妈,前不久,市委胡书记到你家里去了?”
“是哎,是哎,”王莲英道,“胡书记亲口告诉我,市里要建第一期保障房,我是第一批受益者,等我搬了新家,胡书记还要到我家里来做客呢。”
“哎呀,真好!”晓薇笑道,“王大妈,等您搬了新家,我们也去采访您,好不好?”
“好啊,欢迎,欢迎!”
晓薇这才道:“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嘉宾,就是来聊聊治理小白沟的事情。在开始这次节目之前,我们先播一个短片。”
随后,播放了京城专家与市里领导座谈的情景,也就是魏国胜谈到小白沟的治理问题。
看完短片,晓薇道:“好,从这个短片中,我们看到,京城来的专家,他们也提出,小白沟是我们郧城市发展的短板,必须治理。哎,彭师傅,我听说,您是第一个向市政府提出要治理小白沟的,看来,您都达到国务院专家的水平了。”
彭师傅哈哈一笑,摆摆手:“嘿嘿,我哪能跟人家专家比?”
晓薇道:“我听说,你现在可是我们郧城市的名人了。”
彭师傅又笑着摆摆手:“嘿嘿,不是名人,是恶人。”
ps:
感谢八风吹不动的月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官僚》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官僚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