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苍天不负有心人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9、苍天不负有心人
――记7月7日不眠夜 (本文写于2006年)
今天是星期五,按照我们的惯例,星期六要与在美国的儿子通电话,我们一般都在周五先给儿子发一个-mail。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列出要讨论的几件事,约定儿子明天打电话的时间。晚饭后,我与妻子又开始讨论给儿子发-mail的事。
给儿子发信,通常是我起草一份手写稿,由妻子在电脑上输入,然后上网发送。我们的这种分工配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的书稿也都是这样完成的,我写出文稿后,由妻子马上输入电脑,然后我在电脑上补充、修改。这样竟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180篇文稿,40万字左右,平均每天一篇。虽然其中有一些文稿是在以前写好的,现在拿出来整理、补充、修改,然后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这速度之快,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
我请了几位朋友看一下我的文稿,希望他们对语言文字、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各方面提出意见,以便我继续改进。所有朋友都称赞文章写得好,有可读性,鼓励我完成这一远大理想,出一本《我的美国纪行》的书,我也与朋友们分析了我能写出这些文稿的原因。
曹雪芹的《红楼梦》,高尔基的《我的大学》,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曲波的《林海雪原》,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古今中外的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著,都是作家有了亲身的生活经历后,而写出的感人的作品,流传广泛,而且影响深远。
我的文稿的诞生,也是因为我有了到美国探亲的机会,有了在美国生活的经历,而且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美国的社会生活,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思绪,才能洋洋洒洒地写了近180篇文稿。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我的文章的水平当然远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是共同之处是:生活是创作写作的唯一源泉。
我妻子打开电脑上网后告诉我:“《青年参考》来信了!”
我一看,果然:《青年参考》的“看天下”栏目的编辑来信了,说我的《真正的马路天使――美国的中小学生》一文将被采用,编辑要我的通讯地址,以便寄发稿费。
我是在7月5日向这家报纸发的稿件:《真正的马路天使――美国的中小学生》,没有找什么人引见介绍。7月7日就得到报社编辑采用的来信,并且说7月11日见报,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写的文稿就这么快见报。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我六个月的奋笔疾书,终于有了回报。实际上正如我在《后记――写作之梦》里所说,这是我“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人生感悟”的汇集,六十年的播种和耕耘,今天终于有了收获。
《青年参考》报是全国性的、很有影响的报纸,我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这份报纸上的文章,一部分是国外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还有的是著名记者和权威人士的文章,很少有国内普通老百姓写的。正如报纸的刊头上的八个大字:“全球视野 精英主见”。我的文章能跻身于其中,实属不易。我与妻子高兴地难以入眠,马上把这个喜讯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儿子,让他也分享收获的喜悦。
其实这喜讯还不是晴天的第一声春雷,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已经有了预告,那是我把写好的《中美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文章目录和几篇稿子给学校的一个领导看,是想让他给提些建议,谁知他马上就给联系了一家教育期刊――《中学教育资源》。这家期刊在我发给的三篇稿件中,马上就选中了一篇《社区公园游 偶遇童子军》。
就在7月5日,这份期刊的编辑又来电话向我约稿,要我写一下美国学生假期生活的文章,而且最好有照片。我立刻选了一篇《德克萨斯大学的假期开放日活动纪实》,并在儿子给我刻的光盘中,找出了我们参加得克萨斯大学开放日时拍照的照片一起发了过去,并问是否可采用。马上得到《中学教育资源》杂志编辑的回答,杂志主编同意采用,而且照片也选中了两张,并且将在7月中旬出刊。
这一好消息,下班回到家时,我刚刚说给妻子听,接着便看到了网上《青年参考》的来信。《青年参考》报社编辑这次的来信,对我震动很大,远远超过《中学教育资源》这份教育期刊。这时我想到了很多,我的美国之行是我一生的转折点,我终于有了第二战场,并且可以做我愿意做的事情,而且得到社会的认可。
今年,我儿子的博士也将毕业,儿子的“清华梦”、“美国梦”、“博士梦”是他人生的三个转折点,如今,就要到了。今天,我的文稿可以在国内的重要报刊上发表,2006年元旦我写下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我与妻子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这成功来得太快了,好像我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我下一步的大目标:写作之梦,把我与妻子美国之行的见闻与感受写出来,出版自己的一本书《我的美国纪行》,献给亲人、朋友和读者,也要努力在年内实现。
――记7月7日不眠夜 (本文写于2006年)
今天是星期五,按照我们的惯例,星期六要与在美国的儿子通电话,我们一般都在周五先给儿子发一个-mail。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列出要讨论的几件事,约定儿子明天打电话的时间。晚饭后,我与妻子又开始讨论给儿子发-mail的事。
给儿子发信,通常是我起草一份手写稿,由妻子在电脑上输入,然后上网发送。我们的这种分工配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的书稿也都是这样完成的,我写出文稿后,由妻子马上输入电脑,然后我在电脑上补充、修改。这样竟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180篇文稿,40万字左右,平均每天一篇。虽然其中有一些文稿是在以前写好的,现在拿出来整理、补充、修改,然后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这速度之快,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
我请了几位朋友看一下我的文稿,希望他们对语言文字、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各方面提出意见,以便我继续改进。所有朋友都称赞文章写得好,有可读性,鼓励我完成这一远大理想,出一本《我的美国纪行》的书,我也与朋友们分析了我能写出这些文稿的原因。
曹雪芹的《红楼梦》,高尔基的《我的大学》,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曲波的《林海雪原》,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古今中外的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著,都是作家有了亲身的生活经历后,而写出的感人的作品,流传广泛,而且影响深远。
我的文稿的诞生,也是因为我有了到美国探亲的机会,有了在美国生活的经历,而且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美国的社会生活,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思绪,才能洋洋洒洒地写了近180篇文稿。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我的文章的水平当然远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是共同之处是:生活是创作写作的唯一源泉。
我妻子打开电脑上网后告诉我:“《青年参考》来信了!”
我一看,果然:《青年参考》的“看天下”栏目的编辑来信了,说我的《真正的马路天使――美国的中小学生》一文将被采用,编辑要我的通讯地址,以便寄发稿费。
我是在7月5日向这家报纸发的稿件:《真正的马路天使――美国的中小学生》,没有找什么人引见介绍。7月7日就得到报社编辑采用的来信,并且说7月11日见报,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写的文稿就这么快见报。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我六个月的奋笔疾书,终于有了回报。实际上正如我在《后记――写作之梦》里所说,这是我“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人生感悟”的汇集,六十年的播种和耕耘,今天终于有了收获。
《青年参考》报是全国性的、很有影响的报纸,我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这份报纸上的文章,一部分是国外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还有的是著名记者和权威人士的文章,很少有国内普通老百姓写的。正如报纸的刊头上的八个大字:“全球视野 精英主见”。我的文章能跻身于其中,实属不易。我与妻子高兴地难以入眠,马上把这个喜讯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儿子,让他也分享收获的喜悦。
其实这喜讯还不是晴天的第一声春雷,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已经有了预告,那是我把写好的《中美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文章目录和几篇稿子给学校的一个领导看,是想让他给提些建议,谁知他马上就给联系了一家教育期刊――《中学教育资源》。这家期刊在我发给的三篇稿件中,马上就选中了一篇《社区公园游 偶遇童子军》。
就在7月5日,这份期刊的编辑又来电话向我约稿,要我写一下美国学生假期生活的文章,而且最好有照片。我立刻选了一篇《德克萨斯大学的假期开放日活动纪实》,并在儿子给我刻的光盘中,找出了我们参加得克萨斯大学开放日时拍照的照片一起发了过去,并问是否可采用。马上得到《中学教育资源》杂志编辑的回答,杂志主编同意采用,而且照片也选中了两张,并且将在7月中旬出刊。
这一好消息,下班回到家时,我刚刚说给妻子听,接着便看到了网上《青年参考》的来信。《青年参考》报社编辑这次的来信,对我震动很大,远远超过《中学教育资源》这份教育期刊。这时我想到了很多,我的美国之行是我一生的转折点,我终于有了第二战场,并且可以做我愿意做的事情,而且得到社会的认可。
今年,我儿子的博士也将毕业,儿子的“清华梦”、“美国梦”、“博士梦”是他人生的三个转折点,如今,就要到了。今天,我的文稿可以在国内的重要报刊上发表,2006年元旦我写下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我与妻子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这成功来得太快了,好像我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我下一步的大目标:写作之梦,把我与妻子美国之行的见闻与感受写出来,出版自己的一本书《我的美国纪行》,献给亲人、朋友和读者,也要努力在年内实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