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道尊 正文 026收弟子矛盾暗生起 生嫌隙三清终分离

正文 026收弟子矛盾暗生起 生嫌隙三清终分离

目录:重生道尊| 作者:君子多情| 类别:武侠仙侠

    话说自从上次妖族屠人的行为以及后来萧凡打败道祖鸿钧的事件,让洪荒众人感到了生命的弱小、命运的残酷和圣人的强大,都想找一个好靠山,以期能在大劫中保住性命。可是找谁做靠山呢?最可靠的当然是萧凡了,作为洪荒实力最强悍的第一人,只要做了他的弟子,相信即使不能成圣也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了。可是这却是最不可能的,道祖鸿钧连那些三千紫霄宫中客也看不上眼,更别说萧凡。

    于是众灵将眼光盯住了萧凡的弟子们,不过陆压他们心气较高,不肯轻易收徒。洪荒众灵无奈,只好转移目光,将主意打到鸿钧六位弟子身上去了。

    西方二人组接引、准提只为鸿钧记名弟子,并且西方贫瘠;女娲一介女流之辈,而且还是妖族;所以还是三清更可靠一点,人家不但是道祖的正式弟子,而且又是盘古元神所化,出身高贵,修为高深。

    许多得道生灵或化形妖物行走于洪荒,纷纷离开苦修之地,或寻求机缘,或者找个靠山拜师。那些散修之人,在洪荒游历,目的就是想要拜入那些大神通者门下。

    三清看到这些,知道这是收徒传道的好时机,遂都起了收徒的心思。

    老子修无为之道,修为起来颇为不易,非大毅力、大恒心者不能为,对心性要求极为严格。选了良久也没找到一个可以继承其道统的人,于是观照命运长河,发现未来将有一人与其有师徒之缘,遂罢了收徒心思,静待机缘,一心苦修。

    元始却是看不起妖族,于是在其中选了十四人,均为先天灵物或生灵化形,赐名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玉鼎真人、慈航道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灵宝师,却是日后阐教十二金仙以及记名弟子南极仙翁(为东昆仑山一仙鹤化形,元始天尊感其诚,遂收为记名大弟子)和云中子。其中以南极仙翁修为最高,为大罗金仙入道之境修为,其他均是太乙金仙修为。

    至于通天收徒却是不看出身,只要看得顺眼就收下,不过怕老子和元始为难,是以也没怎么多收,只收了大弟子多宝道人(有伴生灵宝多宝塔),以及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和记名弟子云霄、琼宵、碧霄和赵公明。这其中多宝为大罗金仙入道之境修为,其他均为太乙金仙修为。

    元始天尊虽然看不起妖族,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也没因为几位师侄是妖族而看不起他们,而且不时还指点各位师侄的修行。特别是多宝,和云中子一起,继承了元始天尊的炼器法诀,两人都爱好炼器,而且元始天尊也不藏私,倾力教导,很快两人炼器水准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于是东昆仑山全部生灵都知道东昆仑出现了两个炼器狂人,而且老是不时发生爆炸事件,不过还好东昆仑山的大殿阵法和禁制强悍,也没出现什么伤到无辜生灵之事。一时间原本清净的昆仑山多了点人气,热闹了起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延续,虽然三人感情很好,而且自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在东昆仑居住,对东昆仑有了深深的感情,没急着去三十三外天混沌中开辟道场,但是因为各自对道的理解不同,开始有了争议,而元始和通天因为各自的道正好相反,因而争执越来越多,时常争的面红耳赤。开始他们争执的时候老子还说他们几句,可是每次老子说完他们是停下了,第二天却有开始争执了,久而久之老子也习惯了,每当他们争执的时候,索性来个闭目养息,听而不闻。最可怕的是因为通天经常在东昆仑讲道,每次讲道都有无数的生灵从四面八方赶来听他讲道,而且通天这人耳根子较软,因而又收了很多弟子和记名弟子,其中有些还是没化形的,老子和元始都说过他多次,可是第二天听道的众人中有请求他收做弟子的,通天看着那跪拜请他收徒的人可怜,就将老子和元始的嘱咐望到脑后去了,心头一热就又收了一堆弟子,渐渐的昆仑山上人山人海,更加纷乱了,连那些三清的正式弟子的修道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天,通天新收的几个记名弟子将南极仙翁的坐骑白鹿给吃了(后来南极仙翁又找了一头),因为这些妖族是通天师叔的弟子,南极仙翁也不好为难他们,于是和他们理论了起来。刚好元始天尊经过,他一向看不起这些披毛戴甲、湿化卵生之辈,一听这事,心中一气,将几个妖族打得魂飞魄散。而后气冲冲的找通天理论去了,元始因气急,也没怎么注意言辞,气哼哼地说道:“你的弟子尽是披毛挂角、湿生卵化之辈,在外俱言昆仑之徒,我等于昆仑山中修行,外人不知,岂为我昆仑俱是披毛挂角的畜牲,如何不损我之颜面。况且你看这昆仑山中,鸡飞狗跳,满山牲畜,俱是你之弟子,天天吵闹不已,哪有修行人之德行。”

    通天刚开始听说元始将那几个弟子打的魂飞魄散也没怎么伤心,毕竟是那些弟子犯错在先,何况自己和那些个刚收的记名弟子也说不上什么感情,甚至根本就不认识,只是看着他们可怜才收下他们,怎么也不可能和自己和兄长亿万年的感情相比,别说只杀了几个,就算全部死光,通天也不会怎么介意的。可是元始的话把他惹恼了,头脑一热道:“大道三千,条条可以证道;天圆地方,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我招收何人为徒,与你何干,你却来此编排与我。何况二兄你骂我的弟子俱是披毛挂角的畜牲,岂不是连我也骂了,骂我是披毛挂角的牲畜,那你是什么?须知你我一体同生。”

    这时老子进来见二人争吵,急忙调解道:“我等三教分立,各人对天道领悟不同,教义也自不同,些许小事不值如此,两位师弟切莫动怒。”

    元始这时已经气急,说话也不经过思考,说道:“师兄,这昆仑山乃万山之首,极其具有灵气,他的弟子无有德行,哪配在此修行,眼下狮子、老虎可登堂入室,山精树怪俱可修习三清道法,把我这昆仑山搞的乱做一团,岂还是修行之所!”元始这话一出,自己也顿觉不妙,刚要改口,可不知道怎么出口。

    通天一听,得,这昆仑都成了你的了,那我还在这里干什么,于是叫道:“你说我的弟子把你的昆仑山搞的乱做一团,我却是明了,只怕是你想占了这昆仑山,觉得我碍了你的眼了。也罢,我便搬出这昆仑山也无不可。”说罢,通天挥袖径自离去。

    通天离去,元始想拦,却又放不下面子,不知道怎么办,遂急忙向老子做眼色,请他代为调解。

    可是只听得老子叹了一口气道:“缘聚缘散,本是天道,何况这昆仑上虽说是万山之首,却恐怕也住不下我们三个圣人。如此,我也离了此地,再寻一处,去开一道场,修我无为大道。”

    “大兄……”元始听老子所言,大为惊慌,心中更加后悔了,知道二人误会了,但元始不可能去拉通天回来,只得相留老子,请老子代为调解将通天也留下。

    但老子虽然无为,但决定一下,却十分拗执,任元始怎么说也不改变主意,收拾了东西,说了一句“三清一体”,一声长叹,便径自去了。

    而元始却呆呆的呆在三清大殿门口,不知道心中是什么滋味,好像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似的,知道以前那种三清一体,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和睦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了,一时间怅然若失。

    于是通天来到东海金鳌岛,运起上清仙法修建了碧游宫,继续招收弟子。一时之间,金鳌岛碧游宫万仙来朝,好不兴盛。除了最先收的几个徒弟以外,又收了长耳定光仙、乌云仙、金光仙、灵牙仙、昆芦仙、金箍仙、十天君、火灵圣母等正式弟子,至于记名弟子更是成千上万,良莠不齐,可诛仙剑阵虽也是先天至宝,但乃是杀伐至宝,镇压气运的效果并不好,也为后来截教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而老子到了人族部落首阳山,运起无上道法修建了八景宫,日夜参悟大道不已。

    却说,有一人,名玄都,有大毅力。欲求神通,却不知神仙何在,曾跪遍千山欲求仙拜师,可能是机缘未到,并未遇到任何仙人。

    一日,玄都听闻首阳山上有一仙人,遂直接朝首阳山而来,一路上风餐露宿。等到达首阳山时,已是面黄肌瘦,饥肠辘辘。

    如今的老子早已成为圣人,心头一动,知道有一位与自己有师徒之缘的有缘人将要到来,遂在首阳山部落外面不远处的一块大青石山假装脚伤,等候其到来。

    不久,玄都就来到了大青石上,此时玄都饿得两眼发昏,模模糊糊地看到一老者卧于大青石上,遂过去断断续续的问道:“老…人家,你…何事卧…于…此处?”

    老子道:“因脚伤,不能回部落,遂呆于此处,等候有人来背我回去。”

    “老人家,这里地处偏僻,可能很久都不会有人来了,而且天也快黑了,不如我来背老人家回村落吧。”玄都回道。

    老子遂应道:“那就有劳小哥了。”

    于是玄都背起老子,步履蹒跚、气喘吁吁的向部落方向而去。

    刚到部落,将老子放下,玄都就一下子晕了过去。老子满意一笑,心想:“此人毅力不错,心地更好,正适合我继承我的道统。”一点地上的玄都,玄都猛然从昏迷中醒来,迷迷糊糊的看到一紫袍老者站在其身前。玄都一看,这不久是自己刚才背回来的老人家吗,怎么……,一看自己身上,哪还有一点面黄肌瘦的样子,而且身上穿的也不再是皮衣,而是一件青色道袍。猛然间福临心至,知道此人乃是自己要找的神仙,遂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的叩首道:“人族玄都拜见大仙,望大仙收我为弟子。”

    老子道:“你与我有缘,可为我门下首徒。吾乃太清老子是也。”

    玄都狂喜,叩首道:“弟子玄都拜见老师。”

    “既然如此我为你取个道号,唤做玄都师如何?”

    玄都高兴道:“谢老师赐名。”

    于是玄都成了老子首徒,跟在他后面学习太清道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道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道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