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缺盐
目录:开拓美洲大陆| 作者:齐国大王| 类别:都市言情
城镇居民好多人开始出现肌肉痉挛、耳晕目眩的现象,这当然不是刘铭发现的,他整天优哉游哉的,基本没有关心这些事。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原安迪斯族族长梦奇跑来告诉他,好多人出现这种现象,导致多项劳动不得不停止。
刘铭当时一听,还以为城镇有了什么传染病,赶紧去检查一番。结果才发现虚惊一场,是城镇缺盐!盐也是人体必需品。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每人需要摄入10克盐。如果排出量大于摄入量,人体就会出现麻烦。排汗和撒尿都会带走盐分,所以气候越温暖,盐分损失也就越多。体力劳动会增加耗盐量。整个镇的人,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劳动,消耗大量的盐,以前食物含微量盐分,勉强维持消耗,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赶不上消耗了。
坐在会议大厅里,给这些有些惶恐的人解释,并不是什么疾病;各族的元老都有亲身经历,以前他们部落的人得了疾病,只能看着他们痛苦的死去,部落巫医大部分毫无办法。
刘铭的解释他们似懂非懂,但至少有个心理安慰。刘铭看着这些族长将信将疑的表情,就知道没文化真可怕,要拿出实际动作来,才能让他们信服。缺盐是内陆地区很常见的事,盐可以说是部落的必需品,部落的人也会找盐,他们跟随着动物的足迹找到盐泽地,不过他们却不会制盐。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所以顺着他们的足迹可以找到盐。部落的印第安人并没有意识到盐的重要性,都是在盐泽地,弄些自然蒸发的盐。现在急缺盐,肯定不能那样慢慢的找盐。
对于刘铭来说,他有很多种方法找到盐。比如一些盐洞有盐,一些植物里有盐。照现在最快的方法是找含盐的植物。不过当务之急,先缓解症状。刘铭将放了十几头动物的血,分给缺盐症状最严重的人喝。动物的血中含有许多矿物元素,可以间接的补盐,当然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喝下血的人,症状明显缓解,众人顿时觉得神奇,阿夏看着刘铭的眼神更加崇拜,刘铭也洋洋自得起来。其实他一个文科生哪里会知道这些,还不是当初被逼无奈,出去当搬运工时,常常在炎热天气下工作,缺盐非常严重,不得不喝盐水;当闲下来休息时,听那几个经验丰富的农民工朋友说的。
北美有一种植物非常特别植物核桃树,核桃在美国到处种植着,算是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桃木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这里为什么说到了,因为核桃树根含有大量盐分,而且这种树现在刘铭到处可见。指挥众人开始挖树木,将根都挖出来。大家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在刘铭的淫威下,只能狠命的挖。
他们用的工具当然不会是石头什么的,是刚刚打造出来的铁锹;刘铭这家伙还是挺有先见之明,自从见到印第安人啥工具都没有,他就琢磨着多打造点工具。比如锤子、钉子,铁刀,剪子,锄头,铁锹等等,必须用品。
他专门招收了一批印第安人来教他们打造,好在这些活不复杂,教会了后让他们自己琢磨,刘铭也就从中解脱出来。不过教育也是个问题,城镇里那么多小孩闲着,天天到处玩闹,也不是个事,能教化人的大师,现在太忙,几千人的心理问题都要找他处理,哪有这时间。就像以前现代社会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刘铭想过不了多久一定把小孩集中起来教育,他们不同于已成年的印第安人,有很强的可塑性。
挖出树根后,刘铭招呼众人砍下树根,将之放到火上烧烤,让里面的水分全部烧烤干。在大火下,树根上慢慢析出了黑色的盐晶。一帮印第安人瞪大了眼睛,惊为神迹。刘铭让众人把盐晶刮下,兑水,给那些出现症状的人灌下,不多时众人都好了。
没有那种无力的感觉,纷纷要求继续干活。为啥?因为刘铭按劳分配食物,干的越多,食物越多,大家的积极性完全提起来了。刘铭倒是哭笑不得,只怕众人是穷惯了。不得不告诉他们休假几天,也有粮食发,众人才满脸不情愿的离去。
虽然现在暂时解决了缺盐问题,但是缺盐以后会继续存在,而且盐以后还可以作为硬通货,来交换各部落的东西。不得已结束了休假的生活,又开始了忙碌的城主生活。刘铭不禁感叹缺人才呀,如果是到了三国多好啊,一大群小弟,帮你出谋划策,帮冲锋陷阵,羡慕啊。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切都要自己亲手干,连造个尿盆都要亲自出马,这以后不得累死。
劳累的命,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许多事都是无法避免的。拉着马车,还是那辆城镇马车,由于现在不需要再建城镇,所以留着当自己御用宝马。跟着几头牛,观察几天才找到一片盐泽地。盐泽地,水鸟众多,都悠闲地在浅水里荡漾,梳理着白色羽毛;这里真是鸟儿的天堂,不过马上就要成为他的领地了。
招呼随从来的众人,开始干活。先要挖出盐田,然后在晒盐,原理倒是很简单,不过不是那么好把握。费了半天挖了二十亩盐田,众人便在刘铭的指导下引入盐水。
晒盐,首先得将盐水引进盐坦,一格一格(一口盐田叫一格)漫进来,然后蓄好海水,海水在骄阳之下慢慢自然蒸发,晒盐人用盐度表去量,等晒到一定的盐度时,就可以“落盐”了。
就是说,盐粒开始从盐水中结晶出来,能够“漂花”了。这时候,晒盐人还得时不时地用绳子去“旋盐”,拖拉着一根绳子围着在盐坦中心的一个点朝一个方向转圈,不“旋盐”,结晶出来的盐花颗粒很大,“旋盐”旋一下,盐花就会细得多。
“旋盐”要15分钟、20分钟左右旋一次,如果有十几亩盐田,光是“旋盐”也得费些很多时间。到开始“漂花”时,就可以“扫盐”了,这时候,盐花还是浸在盐水中的,晒盐人用盐扒或扫帚将盐花聚在一起、扫在一起,放到箩筐中,担到盐田边上的倒盐的空地,白花花的盐堆在一起。
这里工作技术性比较高,刘铭虽然知道原理,但也不得不摸索其中的工艺,费了一个多月,才搞出了盐。看着白花花的盐,堆满了盐田,辛苦这么长时间的众人,都满含欣喜;刘铭也喜不自禁,以后终于有盐吃了!
刘铭当时一听,还以为城镇有了什么传染病,赶紧去检查一番。结果才发现虚惊一场,是城镇缺盐!盐也是人体必需品。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每人需要摄入10克盐。如果排出量大于摄入量,人体就会出现麻烦。排汗和撒尿都会带走盐分,所以气候越温暖,盐分损失也就越多。体力劳动会增加耗盐量。整个镇的人,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劳动,消耗大量的盐,以前食物含微量盐分,勉强维持消耗,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赶不上消耗了。
坐在会议大厅里,给这些有些惶恐的人解释,并不是什么疾病;各族的元老都有亲身经历,以前他们部落的人得了疾病,只能看着他们痛苦的死去,部落巫医大部分毫无办法。
刘铭的解释他们似懂非懂,但至少有个心理安慰。刘铭看着这些族长将信将疑的表情,就知道没文化真可怕,要拿出实际动作来,才能让他们信服。缺盐是内陆地区很常见的事,盐可以说是部落的必需品,部落的人也会找盐,他们跟随着动物的足迹找到盐泽地,不过他们却不会制盐。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所以顺着他们的足迹可以找到盐。部落的印第安人并没有意识到盐的重要性,都是在盐泽地,弄些自然蒸发的盐。现在急缺盐,肯定不能那样慢慢的找盐。
对于刘铭来说,他有很多种方法找到盐。比如一些盐洞有盐,一些植物里有盐。照现在最快的方法是找含盐的植物。不过当务之急,先缓解症状。刘铭将放了十几头动物的血,分给缺盐症状最严重的人喝。动物的血中含有许多矿物元素,可以间接的补盐,当然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喝下血的人,症状明显缓解,众人顿时觉得神奇,阿夏看着刘铭的眼神更加崇拜,刘铭也洋洋自得起来。其实他一个文科生哪里会知道这些,还不是当初被逼无奈,出去当搬运工时,常常在炎热天气下工作,缺盐非常严重,不得不喝盐水;当闲下来休息时,听那几个经验丰富的农民工朋友说的。
北美有一种植物非常特别植物核桃树,核桃在美国到处种植着,算是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桃木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这里为什么说到了,因为核桃树根含有大量盐分,而且这种树现在刘铭到处可见。指挥众人开始挖树木,将根都挖出来。大家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在刘铭的淫威下,只能狠命的挖。
他们用的工具当然不会是石头什么的,是刚刚打造出来的铁锹;刘铭这家伙还是挺有先见之明,自从见到印第安人啥工具都没有,他就琢磨着多打造点工具。比如锤子、钉子,铁刀,剪子,锄头,铁锹等等,必须用品。
他专门招收了一批印第安人来教他们打造,好在这些活不复杂,教会了后让他们自己琢磨,刘铭也就从中解脱出来。不过教育也是个问题,城镇里那么多小孩闲着,天天到处玩闹,也不是个事,能教化人的大师,现在太忙,几千人的心理问题都要找他处理,哪有这时间。就像以前现代社会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刘铭想过不了多久一定把小孩集中起来教育,他们不同于已成年的印第安人,有很强的可塑性。
挖出树根后,刘铭招呼众人砍下树根,将之放到火上烧烤,让里面的水分全部烧烤干。在大火下,树根上慢慢析出了黑色的盐晶。一帮印第安人瞪大了眼睛,惊为神迹。刘铭让众人把盐晶刮下,兑水,给那些出现症状的人灌下,不多时众人都好了。
没有那种无力的感觉,纷纷要求继续干活。为啥?因为刘铭按劳分配食物,干的越多,食物越多,大家的积极性完全提起来了。刘铭倒是哭笑不得,只怕众人是穷惯了。不得不告诉他们休假几天,也有粮食发,众人才满脸不情愿的离去。
虽然现在暂时解决了缺盐问题,但是缺盐以后会继续存在,而且盐以后还可以作为硬通货,来交换各部落的东西。不得已结束了休假的生活,又开始了忙碌的城主生活。刘铭不禁感叹缺人才呀,如果是到了三国多好啊,一大群小弟,帮你出谋划策,帮冲锋陷阵,羡慕啊。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切都要自己亲手干,连造个尿盆都要亲自出马,这以后不得累死。
劳累的命,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许多事都是无法避免的。拉着马车,还是那辆城镇马车,由于现在不需要再建城镇,所以留着当自己御用宝马。跟着几头牛,观察几天才找到一片盐泽地。盐泽地,水鸟众多,都悠闲地在浅水里荡漾,梳理着白色羽毛;这里真是鸟儿的天堂,不过马上就要成为他的领地了。
招呼随从来的众人,开始干活。先要挖出盐田,然后在晒盐,原理倒是很简单,不过不是那么好把握。费了半天挖了二十亩盐田,众人便在刘铭的指导下引入盐水。
晒盐,首先得将盐水引进盐坦,一格一格(一口盐田叫一格)漫进来,然后蓄好海水,海水在骄阳之下慢慢自然蒸发,晒盐人用盐度表去量,等晒到一定的盐度时,就可以“落盐”了。
就是说,盐粒开始从盐水中结晶出来,能够“漂花”了。这时候,晒盐人还得时不时地用绳子去“旋盐”,拖拉着一根绳子围着在盐坦中心的一个点朝一个方向转圈,不“旋盐”,结晶出来的盐花颗粒很大,“旋盐”旋一下,盐花就会细得多。
“旋盐”要15分钟、20分钟左右旋一次,如果有十几亩盐田,光是“旋盐”也得费些很多时间。到开始“漂花”时,就可以“扫盐”了,这时候,盐花还是浸在盐水中的,晒盐人用盐扒或扫帚将盐花聚在一起、扫在一起,放到箩筐中,担到盐田边上的倒盐的空地,白花花的盐堆在一起。
这里工作技术性比较高,刘铭虽然知道原理,但也不得不摸索其中的工艺,费了一个多月,才搞出了盐。看着白花花的盐,堆满了盐田,辛苦这么长时间的众人,都满含欣喜;刘铭也喜不自禁,以后终于有盐吃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开拓美洲大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开拓美洲大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