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4节 万寿节(加一节,第六卷终)
目录:清山变| 作者:嵩山坳| 类别:历史军事
巅万寿节近,京内京外一片喜气洋洋,最高兴的莫过于载滢.是皇子之中第一个任职军机处,且去了学习行走字样的,反倒是老五,兀自挂着,每天做一个打帘子军机,但看他的样子,却也是不急不忙,一如往日那般的做一个没嘴的葫芦。
皇子子嗣众多,论私情,载滢和载澧最好,但载澧粗豪不读书,载滢心中是不大瞧得起自己这个哥哥的;而若论公谊,便只有载堪称他的知音了。他们兄弟两个都有出国留学的经验,很多时候都能说得上话,只可惜,形势使然,就是心中再觉得不忍,也只得硬起肺肠,将他打压在下了。载滢心里经常在想,载虽惜字如金,但其人才华多有,未可轻视,若是真有了那一天,自己倒要好好的重用他一番。
万寿节前,各省督抚纷纷进京,为皇帝五十整寿随班祝暇,两江总督文彬也到京的,他是内务府出身满洲正黄旗,字质夫,姓呐喇氏,在圆明园叩阙请安之后,皇帝和他说了几句话,命他跪安而出,还不及转回管驿,路过军机处值房,迎面正看见载滢、载兄弟两个从中走出,“质夫?”
“老奴给两位阿哥请安。”文彬说着话,屈下身子去,恭恭敬敬的碰了个头。
载滢和载年纪虽轻,但却是文彬的主子,因此受了他一礼,将其扶起,“见过上面了?皇上怎么说?”
“也没有说得几句,依老奴看,万岁爷对南幸一事,仍旧圣心未定,我想,等过几天,我再进宫来,再三陈情,总要皇上俯准才好。”
“南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看,”载滢说道,“我看不如这样,今天晚上你到我府上来我们认真商量一下,老五,你也来吧?”
“今天可不行。”载是敬谢不敏的态度,“四哥刚刚从日本回来,本来定好了的,要到三哥府上去,给他接风呢。
“喔喔。”载滢连连答应,“那,质夫,我们不如改日吧?你也听见了,四贝勒刚刚办差回来,今天晚上先给他接风,左右你一时也走不了,是不是?”
“奴才有什么说的?一切全听二爷的就是。”
载滢摇摇手示意他暂时回去,转头对载说,“近来为皇阿玛万寿之事可是忙得我昏天黑地了,老四回京这件事,都忘干净了。他是几时进京的?”
“昨天。”载说,“昨天二哥去办差,没在朝房。”
“是,我记起来了。”载滢微笑,“是了,老四这一次办差,做得怎么样?”
“总是不好不坏,四哥那个人您也知道不惹祸出来,日本百姓就算祖上有德了。”载说,“多的差事,还是交给徐豫如那些人做。老四此去,也不过是坐纛的。”
“嗯,嗯。”载滢频频点头“那,今天晚上就在三弟府中?”
“酉时开宴,二哥可别晚了。”
“放心,晚不了。”
等过了申时,载澧、载滢、载淳、载、载、载、载、载几个都到了载的府上,时值六月初,京中正是最热的时候,兄弟九个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清谈消磨时光了。一时间倒也热闹,“四哥,当初二哥去日本的时候,是奉旨劳军,走马观花,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轶事可说,未免有入宝山而空回之遗憾,你可不同了,一去数月,总有点谈资可供飨客吧?”
载拿起一块在井里冰镇过的西瓜,用力咬了一口,汁水流淌,他也不顾,“若说谈资吗?那可就多了。”胡乱把西瓜咽下,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手巾擦擦,“先说日本人的饮食吧,哎!我不说你们根本想不到……”
载、载等了片刻,却不见他开口,有点狐疑,“四哥,你倒是说啊?怎么只说半句话?”
“啊,忘记了。”众人一片大笑斥骂声中中,载坏坏的一笑,“若说日本人的吃饭,我有一次在神户,正好带着人在街上,闻见街边有饭香味,进去一看,你猜如何?不过是一条熏鱼,放在桌子正中,一家人围桌而坐,谁也不敢下筷子,这家里有三个孩子,说实话,看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也真是让人心疼。”
“那,后来呢?”载问,“你就没有大发慈悲之心?”
“怎么没有?”载说,“所以我这一次回京来,一个是为皇阿玛祝祷,还有一个就是要请皇阿玛的旨意,看看能不能在日本解决百姓用度吃紧的问题。”
“老四,长本事了嘛!”载澧惊异的说道,他是大阿哥,性情和载有几分相似,若不是双方壁垒分明,本是兄弟中感情最好的,由他说话,最为适宜,“去了一次日本,居然学会以天下为公了?”
“当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话,当时还不大懂,去了一次日本,”载苦笑着说道,“去了一次日本,这才明白这句话是何意。我等身为天家子嗣,自小锦衣玉裹,何曾见过半点小民百姓的甘苦?日本如是,我大清又如何呢?”
“日本岂能和我大清相比?皇阿玛圣明烛照,四海安定,至今已三十年;而日本呢?弹丸之地,主暗臣庸,所以要我说啊,即便没有那什么西乡从道侵略台湾,早晚有一天,我大清也要兴兵东渡,解民倒悬。.
载和载相视一笑,都听出了载滢话中的毛病;什么叫没■这一次侵略事件,也要解民倒悬?这不是和当初伊藤博文所,质疑大清日后将‘倚强凌弱,视作大政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吗?若是传到皇阿玛耳朵里去,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载滢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失言,大声说完,转头又问载,“老四,今天为你接风,是高兴的日子,说些旁的·别老提这些让人不开心的话。”
“对,老二说的是,说说大家都爱听的。”载澧大声打着呼哨,“这一次到日本去·有没有像二弟那样,给我们带一个弟妹回来啊?”
载狂笑,“我就知道,大哥,我就知道,这才是你想问的吧?”弟兄们放开怀抱,同时大笑了起来。
“要说嘛·我可没有二哥那么好运气,日本人弄了个釜底抽薪的迁移之策,神户城中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么老,要么小,简直不堪一提。”说着话,载苦笑摇头·似乎为自己不能一近东瀛佳丽的芳容,觉得很遗憾似的。
载滢看他七情上面的样子,分外觉得好笑·“老四,不必戚戚,你若有心,等日后让你二嫂给你找一个更好的。”
载知道他口中的二嫂指的是谁,闻言瞪大了眼睛,“行吗?”
“怎么不行?我家四弟样貌出众,又是天家贵胄,对了,你问老五,近来听说·日本人有意和我大清联姻呢。”
载不觉兴奋,反而颓丧,“联姻有什么用?难道让日本女子来了做小吗?即便我肯,皇阿玛也不肯的嘛!”
“这倒也是的,”载滢自知说错了,“不过没关系·总还有机会的,慢慢来吧。”
兄弟们笑谈几句,载府中的听差来回:晚宴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贝勒贝子爷入席。
载府中一片热闹,圆明园中却是安静如常,皇帝和往常一样,盘膝坐在软炕上,用热热的手巾把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窗户已经打开,挂着点燃的艾草,用来驱赶蚊虫,但今年的夏天天气热得邪门,一直到五月初,今年的第一场雨才在直隶、山东、河南等省落下,但雨量极小,根本不足以应付日渐干枯的田地所需,从各省报上来的晴雨表看来,今年旱灾已成,倒要小心应对了。
想着数日前载回京奏陈,日本百姓缺粮已经非常严重——日本产粮县很少,而且产量也低,承平时候,尚且需要从中国、朝鲜、台湾等地贩运,经过战火的波及,运输通道早已断绝,加以国家用兵,自然要向百姓征粮,弄得神户、大阪、三原、福山等城都是家无隔夜之炊——这还是大城市,其他小镇,就更不必提了。
载建言,把今年四月间朝廷拟定的,向日本运输粮食的计划再加以扩大,一月不到的时间,已经运输过海超过三百万石,还要追加四百万石,供应当地百姓购买食用——这个建议遭到了阎敬铭、奕等人激烈反对,自己一时没有表态,算是把此事拖延了下来。
认真想想,载的脾性有点像他的五叔,都是表面上一派荒唐,内秀在心的那种人,旁的不提,只是这份对于异国百姓的仁义之心,就不枉自己选他过海当差的一番苦心哩!
从载想到载滢,皇帝顿时觉得有些懊恼,是从几时开始的,载滢越发堕入魔道,也开始让他觉得失望。
天下尽知,未来承继大宝者,非此即彼,而载滢为了出风头,在自己面前邀宠,近半年来党援大员,结交外臣,别人不提,李鸿章一个!自从投到载滢一党之后,叠加赏赐,加官进爵,令天下侧目,有那利令智昏的,无不以其为榜样。弄得载滢一党,门人越来越多,却不想想,一旦如其所愿,这些人恃拥戴之功,到时候怕就是大尾之患!
皇帝扪心自问,是自己给了他错误的信号,还是他本性如此?当年的载滢可不是这样的啊!
第273节
六月初九,是皇帝的生日,早上起来,戴绒草面生丝缨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酱色直地纱金龙袍,石青色直地纱金龙褂,戴正珠朝珠,束白汉玉四块瓦马尾带,穿青缎凉里皂靴,先到奉先殿,大高殿、寿皇殿行礼,然后到钦安殿斗坛拈香,再到钟粹宫孝全成皇后御容前拈香行礼,还养心殿。
这一天是注定烦劳的日子,军机处几个人进殿行礼,像这种大节·又叫‘花衣期,,前三后四的数日之内,各省都会把一些饥馑灾荒的消息押后,军机处奏对也是说一些祝祷的应景词儿·不料皇帝另有所想,等奕几个恭祝万寿无疆的话说完,他开口了,“朕前几天把各省的晴雨表看了一遍,直隶等省旱灾已成,军机处可有什么成议,能够减少损失的?”
奕不想他问及·迟疑了一下,“回皇上话,若说旱灾,这些年中也是有过的,但自咸丰二年以来,各省兴建的粮仓,储粮多多,正是为天时不合之季所用。更且说·天下各省的百姓也很有一些抗旱救灾的经验,这两下里联手而动,再加以京外官员·上体圣心······”
“粮仓的事情朕知道,不过直隶、河南、江苏三省的粮仓不是都为去年用兵和这一次救济东瀛小民而搬空了吗?江苏不提,山东二省还是此次旱灾最严重的地方撰想个办法,认真的落实下去,百姓没有了粮食吃,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圣明无过皇上,臣弟下去之后,即刻拟旨,通传外省诸员。”
“还有啊运往日本的粮米,断不能停止。”
这件事是两天前由阎敬铭上折子提及的,无他,自己的百姓还吃不饱呢,难道反要先给别人吃?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皇帝只是把此事押后,不想最后是这样的结果?阎敬铭立刻一挺身就要开口,皇帝先一步看见了,“阎敬铭,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山东等地的百姓吃粮一事,朕始终记挂在心,关外三省都有产粮,只用铁路源源不断的运到关内,必可缓解如今的形势——左右不过晚几天罢了。”
“皇上所见极是,但臣想,即便要晚几天,也要先顾全我大清子民,我大清的小民等得及,难道日本人就等不及了?”
皇帝苦恼的挠挠头,“你啊,朕就知道,旁的人即便不说,你阎敬铭也一定会说话。”
“臣不敢。”阎敬铭丝毫不以皇帝这种语带哀求为软化,仍旧直挺挺的跪在那里,看他的样子,皇帝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他就绝不会放过似的。
“中堂大人,万寿节是皇上大喜的日子,有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再说?难道各省的百姓连这一天都等不及了?还是你······”
“六爷这话臣不敢苟同,皇上登基之初,就对天下有多番上谕,老臣还记得其中警句,百姓,国之根本,天下为督抚者,当上体天心,代天守牧,……”
“行了,”皇帝苦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既然你一定要知道,朕也不妨告诉你,日本百姓固然可以熬得过旬日光景,而且,正如你阎敬铭当初所说的那样,所得之日本土地,方圆不过百万,人口更是戋戋,何以用几近千万石的粮食东运过海?这个问题,不但是阎敬铭问出口的,也是你们很多人心中存疑的,是不是?”
“臣等不敢。”
“嘴上说不敢,心里自然是这样想的。朕今天在这里,一并为你们解答了吧。”皇帝无奈点头,重又盘膝坐好,“你们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和我们签订了合约,把土地割让给我大清,但是却把人全部弄走,就是有意看朕的笑话,看我大清朝的笑话。你不是要地吗?我们给你,给你又如何?到时候这里根本都是满目苍凉的原始不毛之地,你中国人无人可用,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的滚回你们的国家?”
“…···因为这样,朕才不惜运输粮食到日本,须知马上得天下,却万万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想东瀛的百姓诚心顺从我大清,全在文明之功!而所谓的文明,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人能够吃饱肚皮!圣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便是此意了。”
“皇上这话,臣不敢苟同,若在往年,自可无惧,因为南北诸省都建有大型的官储粮仓,这是我皇上睿见万里,从咸丰二年起开始进行的一项特大工程,数十年而下,臣敢说,大清朝就是遭遇三五七年的颗粒无收的大灾,也完全能够支撑得下来;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去年用兵东瀛,军粮大多从各省所出;到了今年的四月份,为了收拢日本百姓的民心,朝廷又从山东、河南、直隶和山西诸省调拨了三百万石的粮米东运一直到现在,这批粮食还没有运完!”
阎敬铭喘了几口气,他说得又冲又急,大小眼一起乱眨“你先别急着说话,有事慢慢来,朕又不会跑。”皇帝好笑的说道,“惊羽,给阎大人端参茶来。”
阎敬铭心中感动,他在朝臣中算是一个特例,并不是为三十余年前的那一次君臣遇合到今天已经成为布衣傲啸王侯的典范,更是为了他以一颗‘直、诚,之心侍主,若是他以为不可的,就是皇帝的旨意,也敢封驳!数十年而下,君臣相得,皇帝对他是又敬又怕,却偏偏离不开他。
阎敬铭趴下去碰了个头接过茶盏一饮而尽,随即又说道,“皇上待四海如一家臣心中着实感佩;但事有先后缓急,臣一如原来,还是以为,对日本的运粮之举,该当暂缓一步才是的。
“嗯,”皇帝点点头,“这番话,比刚才可温和得多了,可见是这杯参茶之效。”
众人便笑,只有阎敬铭不笑也不说,直直的跪在那里,像一根枯木头。
皇帝说笑了几句,转而谈及正事,“你的话不能说不对,但其中有一处错漏便是只想到百姓,而不及朕躬。粮食事小,面子事大!一旦运输中断,在国人、日本人和那些隔岸观火的西洋人眼中,朕岂不就成了笑话:抢来的一大片土地,却连土地上的百姓的一口温饱都不能解决,那还成什么样子了?”
“这······”阎敬铭想了一下,他是胸中有物的人,自然不会被这句话难住,但不及开口,只听皇帝又说道,“至于你说的,各省百姓因旱遭灾,朕想,情形也未必如此严重,更不必说,江、浙、闽、粤诸省都有所产,我大清过半以上的省份并未受旱灾影响,又如何说得上刻不容缓?朕一道旨意,火车开动,要多少粮食没有?”
“所以朕说,即便是委屈一下国内的百姓,也要把神户等地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最起码,要让现在还居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没有迁移北上的百姓,过得比当年在天皇所管辖的时候要好。如今还算不上委屈吧?各省奏报上来的折子,不终是民情安稳,为朕五十圣寿而万方卞舞,海晏河清的吗?”
阎敬铭为之语塞,他知道,自己再说下去就危险了,因为那会直接反驳皇上所说的一片盛世之景,不说自己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断断不能说!
把他驳倒,皇帝得意洋洋,“行了,今天是大好的日子,政务就到这里吧,等一会儿朕还得到乾清宫去,你们先跪安吧。”
内侍伺候着皇帝换上天鹅绒纱台冠,穿酱色江稠夹衣,石青丝金龙褂,戴松石朝珠,束金带头线纽带,穿青缎凉里皂靴,执炉太监、执灯太监手执头对宫灯、二对宫灯,头对花手把,二对花手把、三对花手把、四对花手把,引着皇帝的玉辇至天穹殿拈香,到乾清宫月台,侍卫接炉,至乾清宫,升座受贺。
乾清宫中内设了卤簿请驾,丹陛大乐,以皇子和亲王、郡王为首,贝勒贝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文武大臣、翰詹科道,一律蟒袍补褂,各按品级序列,在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鸣赞之下,雍容肃穆的‘庆平,乐章之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庆贺大礼。
午时赐宴,仍旧在乾清宫。皇帝升座、赐茶、进膳、赐酒,不断地奏乐、不断地磕头,等这些仪注完毕,个个汗流浃背,委顿不堪,最好回到私寓,解衣磅礴,好好凉快一下。无奈这是办不到的事,赐宴以后,赐入座听戏,回头还有赐食、赐文绮珍玩,许多的荣宠,不能走也舍不得走。
群臣如此,皇帝当然是有说不出的苦,他本就怕热,又是天生不愿意受拘束的性情,只恨不得当场脱得只剩一身绸小褂裤,命人传上冰镇的水果,无奈这是做不到的,只好装出一副笑脸,勉力支持着。
看着下面跪了满满一地的朝臣,皇帝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人都说天子享受不尽的人间富贵,却不知道,这等富贵之外,他要尽的义务却比这更多出几倍!错非是那种全无心肝,真是把当皇帝看成是天下第一美差,只为花天酒地享受的昏君,恐怕这种痛苦,也是都有所尝过了吧?
就这时,杨三来请驾,说皇后和妃嫔,还有众位、公主都等着要替万岁爷上寿。“知道了!”皇帝起身换了轻纱便衣,起驾去受妻儿家人的祝贺。
在乾清宫的偏殿中,皇后以次,所有的妃嫔都到齐了,珠冠凤衣,一律大妆。十几个阿哥和六位公主早就等在这里了,一见皇帝,便迎了上来跪安,用满洲话恭贺吉祥。然后等皇帝升了座,皇后又领着妃嫔行礼。天气酷热,盛妆的后妃,被汗水蒸发得粉腻脂香,却越显得唇红面白,分外娇艳,好看倒是好看,皇帝却于心不忍,吩咐一声:“都去换了便衣吧!”
好在各人的宫女都带着衣包,又多的是空闲不用的房屋,不妨就在附近更衣,只有皇后回寝宫去换。其他人偏屋中,打水抹汗,重新上妆。
佳贵妃自觉与众不同,跟在皇后身后,回了中宫,一面扑粉,一面对皇后小声说道:“皇后瞧见了没有,皇上的气色不好!”
“是累了!”皇后微皱着眉说,“偏偏天又这么热。”她说,“皇上的脾气你知道,最是怕热,也不喜欢这种乱七八糟的场面,哎!也真是苦了他了。”
“皇后,您也要劝皇上节劳才好。”
皇后抿嘴一笑,“这话,我可不敢说。”
“怎么呢?”佳贵妃不解的问。
“原来我也和他说起过,该让孩子们担的,就交给他们,只不过啊,反而被他说了一通,”皇后无奈的笑了一下,“以后,这种事我就再也不敢开口啦。”
“喔,喔。”佳贵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二人换好便装,又回到乾清宫偏殿,只见皇帝正在和载滢、载几个说话,看父子众人满脸笑容的样子,可知是在说让人高兴的话题,“皇上,说什么呢?让臣妾也笑一笑?”
皇帝呵呵轻笑着,一指载,“再说一个,再说一个。”
“是。”载一本正经的说了起来,“这一次说个好笑的,话说有三个糊涂虫,一个是县官,一个是衙役,还有一个是个老农。”
“这个好,一听就是好笑的。”
“有一天,老农到县衙报案,说是自己的牛被人偷了。县官就问,‘牛是什么时候被偷的?,老农说,‘明天。,”
皇后一愣,大笑起来,载却不笑,很规规矩矩的说道,“县官大怒,‘可恶,明天丢的,昨天为什么不来报案?,”
众人又是一顿大笑,只听载接着说,“县衙中的人都觉得好笑,县官更生气了,一指衙役的班头,大声骂道,‘一定是你偷的!,衙役吓坏了,又解衣服又敞怀,‘不是我,老爷,不信您搜!,”
皇帝再也抑制不住,扬声大笑起来,“你这个惫懒小子,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笑话,真是逗得人肚子疼。”
殿中众人无不笑得打跌,惊羽和六福、杨三几个不敢大笑,憋红了脸,跑到外面去,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皇子子嗣众多,论私情,载滢和载澧最好,但载澧粗豪不读书,载滢心中是不大瞧得起自己这个哥哥的;而若论公谊,便只有载堪称他的知音了。他们兄弟两个都有出国留学的经验,很多时候都能说得上话,只可惜,形势使然,就是心中再觉得不忍,也只得硬起肺肠,将他打压在下了。载滢心里经常在想,载虽惜字如金,但其人才华多有,未可轻视,若是真有了那一天,自己倒要好好的重用他一番。
万寿节前,各省督抚纷纷进京,为皇帝五十整寿随班祝暇,两江总督文彬也到京的,他是内务府出身满洲正黄旗,字质夫,姓呐喇氏,在圆明园叩阙请安之后,皇帝和他说了几句话,命他跪安而出,还不及转回管驿,路过军机处值房,迎面正看见载滢、载兄弟两个从中走出,“质夫?”
“老奴给两位阿哥请安。”文彬说着话,屈下身子去,恭恭敬敬的碰了个头。
载滢和载年纪虽轻,但却是文彬的主子,因此受了他一礼,将其扶起,“见过上面了?皇上怎么说?”
“也没有说得几句,依老奴看,万岁爷对南幸一事,仍旧圣心未定,我想,等过几天,我再进宫来,再三陈情,总要皇上俯准才好。”
“南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看,”载滢说道,“我看不如这样,今天晚上你到我府上来我们认真商量一下,老五,你也来吧?”
“今天可不行。”载是敬谢不敏的态度,“四哥刚刚从日本回来,本来定好了的,要到三哥府上去,给他接风呢。
“喔喔。”载滢连连答应,“那,质夫,我们不如改日吧?你也听见了,四贝勒刚刚办差回来,今天晚上先给他接风,左右你一时也走不了,是不是?”
“奴才有什么说的?一切全听二爷的就是。”
载滢摇摇手示意他暂时回去,转头对载说,“近来为皇阿玛万寿之事可是忙得我昏天黑地了,老四回京这件事,都忘干净了。他是几时进京的?”
“昨天。”载说,“昨天二哥去办差,没在朝房。”
“是,我记起来了。”载滢微笑,“是了,老四这一次办差,做得怎么样?”
“总是不好不坏,四哥那个人您也知道不惹祸出来,日本百姓就算祖上有德了。”载说,“多的差事,还是交给徐豫如那些人做。老四此去,也不过是坐纛的。”
“嗯,嗯。”载滢频频点头“那,今天晚上就在三弟府中?”
“酉时开宴,二哥可别晚了。”
“放心,晚不了。”
等过了申时,载澧、载滢、载淳、载、载、载、载、载几个都到了载的府上,时值六月初,京中正是最热的时候,兄弟九个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清谈消磨时光了。一时间倒也热闹,“四哥,当初二哥去日本的时候,是奉旨劳军,走马观花,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轶事可说,未免有入宝山而空回之遗憾,你可不同了,一去数月,总有点谈资可供飨客吧?”
载拿起一块在井里冰镇过的西瓜,用力咬了一口,汁水流淌,他也不顾,“若说谈资吗?那可就多了。”胡乱把西瓜咽下,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手巾擦擦,“先说日本人的饮食吧,哎!我不说你们根本想不到……”
载、载等了片刻,却不见他开口,有点狐疑,“四哥,你倒是说啊?怎么只说半句话?”
“啊,忘记了。”众人一片大笑斥骂声中中,载坏坏的一笑,“若说日本人的吃饭,我有一次在神户,正好带着人在街上,闻见街边有饭香味,进去一看,你猜如何?不过是一条熏鱼,放在桌子正中,一家人围桌而坐,谁也不敢下筷子,这家里有三个孩子,说实话,看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也真是让人心疼。”
“那,后来呢?”载问,“你就没有大发慈悲之心?”
“怎么没有?”载说,“所以我这一次回京来,一个是为皇阿玛祝祷,还有一个就是要请皇阿玛的旨意,看看能不能在日本解决百姓用度吃紧的问题。”
“老四,长本事了嘛!”载澧惊异的说道,他是大阿哥,性情和载有几分相似,若不是双方壁垒分明,本是兄弟中感情最好的,由他说话,最为适宜,“去了一次日本,居然学会以天下为公了?”
“当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话,当时还不大懂,去了一次日本,”载苦笑着说道,“去了一次日本,这才明白这句话是何意。我等身为天家子嗣,自小锦衣玉裹,何曾见过半点小民百姓的甘苦?日本如是,我大清又如何呢?”
“日本岂能和我大清相比?皇阿玛圣明烛照,四海安定,至今已三十年;而日本呢?弹丸之地,主暗臣庸,所以要我说啊,即便没有那什么西乡从道侵略台湾,早晚有一天,我大清也要兴兵东渡,解民倒悬。.
载和载相视一笑,都听出了载滢话中的毛病;什么叫没■这一次侵略事件,也要解民倒悬?这不是和当初伊藤博文所,质疑大清日后将‘倚强凌弱,视作大政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吗?若是传到皇阿玛耳朵里去,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载滢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失言,大声说完,转头又问载,“老四,今天为你接风,是高兴的日子,说些旁的·别老提这些让人不开心的话。”
“对,老二说的是,说说大家都爱听的。”载澧大声打着呼哨,“这一次到日本去·有没有像二弟那样,给我们带一个弟妹回来啊?”
载狂笑,“我就知道,大哥,我就知道,这才是你想问的吧?”弟兄们放开怀抱,同时大笑了起来。
“要说嘛·我可没有二哥那么好运气,日本人弄了个釜底抽薪的迁移之策,神户城中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么老,要么小,简直不堪一提。”说着话,载苦笑摇头·似乎为自己不能一近东瀛佳丽的芳容,觉得很遗憾似的。
载滢看他七情上面的样子,分外觉得好笑·“老四,不必戚戚,你若有心,等日后让你二嫂给你找一个更好的。”
载知道他口中的二嫂指的是谁,闻言瞪大了眼睛,“行吗?”
“怎么不行?我家四弟样貌出众,又是天家贵胄,对了,你问老五,近来听说·日本人有意和我大清联姻呢。”
载不觉兴奋,反而颓丧,“联姻有什么用?难道让日本女子来了做小吗?即便我肯,皇阿玛也不肯的嘛!”
“这倒也是的,”载滢自知说错了,“不过没关系·总还有机会的,慢慢来吧。”
兄弟们笑谈几句,载府中的听差来回:晚宴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贝勒贝子爷入席。
载府中一片热闹,圆明园中却是安静如常,皇帝和往常一样,盘膝坐在软炕上,用热热的手巾把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窗户已经打开,挂着点燃的艾草,用来驱赶蚊虫,但今年的夏天天气热得邪门,一直到五月初,今年的第一场雨才在直隶、山东、河南等省落下,但雨量极小,根本不足以应付日渐干枯的田地所需,从各省报上来的晴雨表看来,今年旱灾已成,倒要小心应对了。
想着数日前载回京奏陈,日本百姓缺粮已经非常严重——日本产粮县很少,而且产量也低,承平时候,尚且需要从中国、朝鲜、台湾等地贩运,经过战火的波及,运输通道早已断绝,加以国家用兵,自然要向百姓征粮,弄得神户、大阪、三原、福山等城都是家无隔夜之炊——这还是大城市,其他小镇,就更不必提了。
载建言,把今年四月间朝廷拟定的,向日本运输粮食的计划再加以扩大,一月不到的时间,已经运输过海超过三百万石,还要追加四百万石,供应当地百姓购买食用——这个建议遭到了阎敬铭、奕等人激烈反对,自己一时没有表态,算是把此事拖延了下来。
认真想想,载的脾性有点像他的五叔,都是表面上一派荒唐,内秀在心的那种人,旁的不提,只是这份对于异国百姓的仁义之心,就不枉自己选他过海当差的一番苦心哩!
从载想到载滢,皇帝顿时觉得有些懊恼,是从几时开始的,载滢越发堕入魔道,也开始让他觉得失望。
天下尽知,未来承继大宝者,非此即彼,而载滢为了出风头,在自己面前邀宠,近半年来党援大员,结交外臣,别人不提,李鸿章一个!自从投到载滢一党之后,叠加赏赐,加官进爵,令天下侧目,有那利令智昏的,无不以其为榜样。弄得载滢一党,门人越来越多,却不想想,一旦如其所愿,这些人恃拥戴之功,到时候怕就是大尾之患!
皇帝扪心自问,是自己给了他错误的信号,还是他本性如此?当年的载滢可不是这样的啊!
第273节
六月初九,是皇帝的生日,早上起来,戴绒草面生丝缨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酱色直地纱金龙袍,石青色直地纱金龙褂,戴正珠朝珠,束白汉玉四块瓦马尾带,穿青缎凉里皂靴,先到奉先殿,大高殿、寿皇殿行礼,然后到钦安殿斗坛拈香,再到钟粹宫孝全成皇后御容前拈香行礼,还养心殿。
这一天是注定烦劳的日子,军机处几个人进殿行礼,像这种大节·又叫‘花衣期,,前三后四的数日之内,各省都会把一些饥馑灾荒的消息押后,军机处奏对也是说一些祝祷的应景词儿·不料皇帝另有所想,等奕几个恭祝万寿无疆的话说完,他开口了,“朕前几天把各省的晴雨表看了一遍,直隶等省旱灾已成,军机处可有什么成议,能够减少损失的?”
奕不想他问及·迟疑了一下,“回皇上话,若说旱灾,这些年中也是有过的,但自咸丰二年以来,各省兴建的粮仓,储粮多多,正是为天时不合之季所用。更且说·天下各省的百姓也很有一些抗旱救灾的经验,这两下里联手而动,再加以京外官员·上体圣心······”
“粮仓的事情朕知道,不过直隶、河南、江苏三省的粮仓不是都为去年用兵和这一次救济东瀛小民而搬空了吗?江苏不提,山东二省还是此次旱灾最严重的地方撰想个办法,认真的落实下去,百姓没有了粮食吃,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圣明无过皇上,臣弟下去之后,即刻拟旨,通传外省诸员。”
“还有啊运往日本的粮米,断不能停止。”
这件事是两天前由阎敬铭上折子提及的,无他,自己的百姓还吃不饱呢,难道反要先给别人吃?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皇帝只是把此事押后,不想最后是这样的结果?阎敬铭立刻一挺身就要开口,皇帝先一步看见了,“阎敬铭,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山东等地的百姓吃粮一事,朕始终记挂在心,关外三省都有产粮,只用铁路源源不断的运到关内,必可缓解如今的形势——左右不过晚几天罢了。”
“皇上所见极是,但臣想,即便要晚几天,也要先顾全我大清子民,我大清的小民等得及,难道日本人就等不及了?”
皇帝苦恼的挠挠头,“你啊,朕就知道,旁的人即便不说,你阎敬铭也一定会说话。”
“臣不敢。”阎敬铭丝毫不以皇帝这种语带哀求为软化,仍旧直挺挺的跪在那里,看他的样子,皇帝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他就绝不会放过似的。
“中堂大人,万寿节是皇上大喜的日子,有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再说?难道各省的百姓连这一天都等不及了?还是你······”
“六爷这话臣不敢苟同,皇上登基之初,就对天下有多番上谕,老臣还记得其中警句,百姓,国之根本,天下为督抚者,当上体天心,代天守牧,……”
“行了,”皇帝苦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既然你一定要知道,朕也不妨告诉你,日本百姓固然可以熬得过旬日光景,而且,正如你阎敬铭当初所说的那样,所得之日本土地,方圆不过百万,人口更是戋戋,何以用几近千万石的粮食东运过海?这个问题,不但是阎敬铭问出口的,也是你们很多人心中存疑的,是不是?”
“臣等不敢。”
“嘴上说不敢,心里自然是这样想的。朕今天在这里,一并为你们解答了吧。”皇帝无奈点头,重又盘膝坐好,“你们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和我们签订了合约,把土地割让给我大清,但是却把人全部弄走,就是有意看朕的笑话,看我大清朝的笑话。你不是要地吗?我们给你,给你又如何?到时候这里根本都是满目苍凉的原始不毛之地,你中国人无人可用,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的滚回你们的国家?”
“…···因为这样,朕才不惜运输粮食到日本,须知马上得天下,却万万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想东瀛的百姓诚心顺从我大清,全在文明之功!而所谓的文明,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人能够吃饱肚皮!圣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便是此意了。”
“皇上这话,臣不敢苟同,若在往年,自可无惧,因为南北诸省都建有大型的官储粮仓,这是我皇上睿见万里,从咸丰二年起开始进行的一项特大工程,数十年而下,臣敢说,大清朝就是遭遇三五七年的颗粒无收的大灾,也完全能够支撑得下来;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去年用兵东瀛,军粮大多从各省所出;到了今年的四月份,为了收拢日本百姓的民心,朝廷又从山东、河南、直隶和山西诸省调拨了三百万石的粮米东运一直到现在,这批粮食还没有运完!”
阎敬铭喘了几口气,他说得又冲又急,大小眼一起乱眨“你先别急着说话,有事慢慢来,朕又不会跑。”皇帝好笑的说道,“惊羽,给阎大人端参茶来。”
阎敬铭心中感动,他在朝臣中算是一个特例,并不是为三十余年前的那一次君臣遇合到今天已经成为布衣傲啸王侯的典范,更是为了他以一颗‘直、诚,之心侍主,若是他以为不可的,就是皇帝的旨意,也敢封驳!数十年而下,君臣相得,皇帝对他是又敬又怕,却偏偏离不开他。
阎敬铭趴下去碰了个头接过茶盏一饮而尽,随即又说道,“皇上待四海如一家臣心中着实感佩;但事有先后缓急,臣一如原来,还是以为,对日本的运粮之举,该当暂缓一步才是的。
“嗯,”皇帝点点头,“这番话,比刚才可温和得多了,可见是这杯参茶之效。”
众人便笑,只有阎敬铭不笑也不说,直直的跪在那里,像一根枯木头。
皇帝说笑了几句,转而谈及正事,“你的话不能说不对,但其中有一处错漏便是只想到百姓,而不及朕躬。粮食事小,面子事大!一旦运输中断,在国人、日本人和那些隔岸观火的西洋人眼中,朕岂不就成了笑话:抢来的一大片土地,却连土地上的百姓的一口温饱都不能解决,那还成什么样子了?”
“这······”阎敬铭想了一下,他是胸中有物的人,自然不会被这句话难住,但不及开口,只听皇帝又说道,“至于你说的,各省百姓因旱遭灾,朕想,情形也未必如此严重,更不必说,江、浙、闽、粤诸省都有所产,我大清过半以上的省份并未受旱灾影响,又如何说得上刻不容缓?朕一道旨意,火车开动,要多少粮食没有?”
“所以朕说,即便是委屈一下国内的百姓,也要把神户等地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最起码,要让现在还居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没有迁移北上的百姓,过得比当年在天皇所管辖的时候要好。如今还算不上委屈吧?各省奏报上来的折子,不终是民情安稳,为朕五十圣寿而万方卞舞,海晏河清的吗?”
阎敬铭为之语塞,他知道,自己再说下去就危险了,因为那会直接反驳皇上所说的一片盛世之景,不说自己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断断不能说!
把他驳倒,皇帝得意洋洋,“行了,今天是大好的日子,政务就到这里吧,等一会儿朕还得到乾清宫去,你们先跪安吧。”
内侍伺候着皇帝换上天鹅绒纱台冠,穿酱色江稠夹衣,石青丝金龙褂,戴松石朝珠,束金带头线纽带,穿青缎凉里皂靴,执炉太监、执灯太监手执头对宫灯、二对宫灯,头对花手把,二对花手把、三对花手把、四对花手把,引着皇帝的玉辇至天穹殿拈香,到乾清宫月台,侍卫接炉,至乾清宫,升座受贺。
乾清宫中内设了卤簿请驾,丹陛大乐,以皇子和亲王、郡王为首,贝勒贝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文武大臣、翰詹科道,一律蟒袍补褂,各按品级序列,在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鸣赞之下,雍容肃穆的‘庆平,乐章之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庆贺大礼。
午时赐宴,仍旧在乾清宫。皇帝升座、赐茶、进膳、赐酒,不断地奏乐、不断地磕头,等这些仪注完毕,个个汗流浃背,委顿不堪,最好回到私寓,解衣磅礴,好好凉快一下。无奈这是办不到的事,赐宴以后,赐入座听戏,回头还有赐食、赐文绮珍玩,许多的荣宠,不能走也舍不得走。
群臣如此,皇帝当然是有说不出的苦,他本就怕热,又是天生不愿意受拘束的性情,只恨不得当场脱得只剩一身绸小褂裤,命人传上冰镇的水果,无奈这是做不到的,只好装出一副笑脸,勉力支持着。
看着下面跪了满满一地的朝臣,皇帝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人都说天子享受不尽的人间富贵,却不知道,这等富贵之外,他要尽的义务却比这更多出几倍!错非是那种全无心肝,真是把当皇帝看成是天下第一美差,只为花天酒地享受的昏君,恐怕这种痛苦,也是都有所尝过了吧?
就这时,杨三来请驾,说皇后和妃嫔,还有众位、公主都等着要替万岁爷上寿。“知道了!”皇帝起身换了轻纱便衣,起驾去受妻儿家人的祝贺。
在乾清宫的偏殿中,皇后以次,所有的妃嫔都到齐了,珠冠凤衣,一律大妆。十几个阿哥和六位公主早就等在这里了,一见皇帝,便迎了上来跪安,用满洲话恭贺吉祥。然后等皇帝升了座,皇后又领着妃嫔行礼。天气酷热,盛妆的后妃,被汗水蒸发得粉腻脂香,却越显得唇红面白,分外娇艳,好看倒是好看,皇帝却于心不忍,吩咐一声:“都去换了便衣吧!”
好在各人的宫女都带着衣包,又多的是空闲不用的房屋,不妨就在附近更衣,只有皇后回寝宫去换。其他人偏屋中,打水抹汗,重新上妆。
佳贵妃自觉与众不同,跟在皇后身后,回了中宫,一面扑粉,一面对皇后小声说道:“皇后瞧见了没有,皇上的气色不好!”
“是累了!”皇后微皱着眉说,“偏偏天又这么热。”她说,“皇上的脾气你知道,最是怕热,也不喜欢这种乱七八糟的场面,哎!也真是苦了他了。”
“皇后,您也要劝皇上节劳才好。”
皇后抿嘴一笑,“这话,我可不敢说。”
“怎么呢?”佳贵妃不解的问。
“原来我也和他说起过,该让孩子们担的,就交给他们,只不过啊,反而被他说了一通,”皇后无奈的笑了一下,“以后,这种事我就再也不敢开口啦。”
“喔,喔。”佳贵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二人换好便装,又回到乾清宫偏殿,只见皇帝正在和载滢、载几个说话,看父子众人满脸笑容的样子,可知是在说让人高兴的话题,“皇上,说什么呢?让臣妾也笑一笑?”
皇帝呵呵轻笑着,一指载,“再说一个,再说一个。”
“是。”载一本正经的说了起来,“这一次说个好笑的,话说有三个糊涂虫,一个是县官,一个是衙役,还有一个是个老农。”
“这个好,一听就是好笑的。”
“有一天,老农到县衙报案,说是自己的牛被人偷了。县官就问,‘牛是什么时候被偷的?,老农说,‘明天。,”
皇后一愣,大笑起来,载却不笑,很规规矩矩的说道,“县官大怒,‘可恶,明天丢的,昨天为什么不来报案?,”
众人又是一顿大笑,只听载接着说,“县衙中的人都觉得好笑,县官更生气了,一指衙役的班头,大声骂道,‘一定是你偷的!,衙役吓坏了,又解衣服又敞怀,‘不是我,老爷,不信您搜!,”
皇帝再也抑制不住,扬声大笑起来,“你这个惫懒小子,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笑话,真是逗得人肚子疼。”
殿中众人无不笑得打跌,惊羽和六福、杨三几个不敢大笑,憋红了脸,跑到外面去,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山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山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