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节 初议修园(3)
目录:清山变| 作者:嵩山坳| 类别:历史军事
接下来便是让雷廷昌画出了一份殿阁的草图,命内务府找人绘在一张淡金色的横幅苏绣上,找一天,由肃顺携着进宫,呈现到皇上面前。
先递牌子进去,然后在朝房的直庐中等待着,身边不时有人出出进进,忙个不休。皇上的万寿节庆将至,虽然皇帝数年来多有不准靡费的上谕颁布天下,但各省督抚却也丝毫不敢当真,从本年正月刚过,龙道上往来不绝的,都是进京来赍送礼物的折差——肃顺在京中多年,这样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
除却礼单、礼物是要送到内务府点收的之外,各省的督抚大员,以道路远近,渐次起身,进京随班祝暇,他算是来得晚的,如两广总督陆建瀛,是五月初三就到京的,一直要等到六月十三,过了花衣期之后,方才会就道南返。
一边坐等,一边想着心事,远远看见贤良门左近,有人影闪动,肃顺眼睛尖,识得是载垣几个人,军机处散了,接下来就是到召见各省进京的官员了。
果然,不到片刻的功夫,内侍传召,山西巡抚肃顺、陕甘总督张亮基,并陕西巡抚曾望颜同班觐见。
三个人整理一下仪容,由僧格林沁做带引大臣,一路到了慎德堂中,进到暖阁,皇帝正端坐在御案后看折子,几个人都是做老了官的,这等君前仪注,不会有半点窒碍,摘下大帽子,也不敢抬头,轻打马蹄袖,跪倒行礼,“署理陕甘总督臣张亮基、署理陕西巡抚,臣曾望颜、署理山西巡抚,奴才肃顺,恭请皇上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亮基,曾望颜,朕看过你们在任上给朕上的折子了,陕西之地,固然贫瘠已久,亟需与外沟通之术,但铁路一事,耗费靡辸,从西安到北京,总有两千多里地吧?比之江宁铁路、京保铁路长上三五倍不止,若是事先拿不出一个完全之策,保证在铁路构建的同时,不至于为大量抽调民夫,伤时害农,在西北之地,建设铁路之举,便不能轻易动工。”他说,“损一经治一经的事情,朕是不做的。”
“是,圣明无过皇上。”张亮基说道,“臣也以为,此时言及铁路构建之法,在西北之地,为时尚早。”
“曾望颜,”皇帝叫着他的名字,向下看了看,“你还是第一次进京来吧?”
“是。”曾望颜骤睹天颜,心中正在打鼓,听皇帝问及自己,迟疑了片刻,赶忙碰头奏答,“臣曾望颜,叩见皇上。”
“朕记得你是先皇二十二年的进士,从省内臬司一职,提拔而起的,是不是?”皇帝当政日久,威望愈增,很多外省进京来,为自己召见的官员经常有吓得说不出话来的,见得多了,也有了心得。这种情况下,不好严厉,只得以温言抚慰,“上一年行文陕西,缉拿在逃钦犯,旨到之日,不足三天,就将靳祥拿获归案——可见你在省内,于刑名一途,还是有所心得啊!”
“臣代天守牧,不敢不竭尽绵薄,上年之事,全靠总督张大人指挥若定,钦犯靳某心底慌乱,故而为臣所派吏员拿获,这都是臣秉承皇上谕旨……”
他这番话说得昏天黑地,肃顺在一边跪着,几乎笑出声来。皇帝也很觉得好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西北之地,古称贫瘠,百姓多不识字,但治下刑名、钱粮两端,最是关碍百姓生计。钱粮赋税暂时不论,只说刑名案子,孰是孰非,百姓心中早有自己的一本帐,朝廷审案,断得公,百姓无话可说;断得稍有偏袒之处,心中不满之情,最后只会落到朝廷的身上!故而你们的职司所辖,虽是以民生为主,但这等事关生死的刑名各端,也要更加小心料理。”
“今年且不提,从明年开始,朝廷会再有旨意,省内凡是出了命案,除却每年交部论处之外,朕还会降旨,着各省臬司衙门,认真复核,确定再无隐晦各端,验证情真罪实之后,方可奏详朝廷。”他说,“若是在刑部推详之际,再经发现有因为办案人员马虎大意,使不该问罪的问了罪,朕第一个就要问省内臬司及督抚大员的责任——这一点,你们要千万记住。”
“是,皇上天语训诲,教臣等以行政之道,首在实事求是之法,臣当谨遵圣谕,奉行不悖。”
“明年朕将西巡,以太原为终点,到时候,你我君臣再行会商国事吧。”
张亮基一愣,皇帝明年要西巡?事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啊?其时容不得他多想,赶忙碰头,“是!届时臣必将率陕西臣民,恭迎圣驾!”
皇帝点点头,不再说话。君臣见面不能冷了场面,僧格林沁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吩咐一声,“跪安吧!”带着张亮基和曾望颜退了出去。
肃顺却没有就走,看皇帝略显疲倦的站直了身子,他也顺势爬了起来,“皇上?”
“哎?你还没有走?”
“是,奴才今儿个来,是专程为皇上献宝的。”肃顺笑眯眯的说道,“宝物不曾呈上,奴才不敢就此跪安。”
见了一上午的臣工,谈及的都是国家大政之事,虽然这是不可有一日或缺的,但多年下来,在初始的新鲜和荣耀之后,他只感觉这越来越变成了一项苦差事:彼此一本正经,不敢有丝毫亵渎处,太过无趣了!听肃顺说献宝,皇帝眼睛一亮,“是什么宝物?可要和你说好了,若是朕看了心中不喜欢,不但无赏,还要罚你!”
“皇上放心,若不是真正的宝贝,奴才又岂敢请皇上龙目御览?”他向六福使了个眼色,后者靠近过来,和着他取出卷轴,逐渐在皇帝眼前展开来,皇帝认真看去,眼前一条横幅,施朱敷彩,重楼叠阁,鲜明异常。乍一看以为是请画工描绘的圆明园景致,认真看看,方知道不是的,画中图案所展现的,是从来不曾见过的殿阁回廊,处处精心设计打磨,整体的离宫别苑,倒像是空中楼阁一般。不过唯一有点不过瘾的,便是只有画图,并无实际,未免有画饼充饥之感,“这是什么所在?朕似乎看着有点眼熟呢!”
“圣明无过皇上,这里本来就是圆明园中胜景之一,只不过,奴才想,圆明园中各处景致,都是圣祖、世宗、高宗三朝祖宗费劲心血,传继而下,数百年来,虽偶有翻修,终究难掩风雨侵蚀之破败,故而奴才斗胆,于其中一景,略加修缮,恭呈皇上御览。”
“嗯,嗯。”他一面说,皇帝一面频频点头,“这里到底是哪里?”
“回主子话,这里便是昆明湖畔,万寿山清漪园的所在。”
“啊!是了。”经他提醒,皇帝逐渐辨认出来了,诚然,正是清漪园左近风光,不过比之原来,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殿台楼阁,都是以前没有的,大约的数一数,足有一两百户之多!兴奋劲一过,又觉得不妥:这样大的一片园子的整修翻新,得花多少银子啊?一想到这里,他的精神又有点落寞了。
肃顺看出来了,却故作不知,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可是不喜?有哪一出不合圣意,请皇上吩咐下来,奴才下去之后,命他们……”
“倒不是不喜欢,只是,要是这样一场折腾的话,花费太多了!”
肃顺有意追出皇帝的这句话,闻听之下,立刻跪倒下来,“皇上,奴才有话说。”
“什么?”
“皇上,咸丰二年,奴才蒙皇上捡拔而起,常伴君父,数载而下,奴才深知,这数年来皇上屈己从人,为天下百姓计,为列祖列宗江山社稷计,宵衣旰食,多方筹谋,方有今日海晏河清,小民安守本分的盛世气度。”他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奴才虽读书不多,但也常听府中清客对奴才说,似皇上这般,以天下为重的圣君,不要说上古三皇五帝,前朝的什么唐宗宋祖不能比拟;就是我朝皆称圣明的圣祖仁皇帝,宜乎也要瞠乎其后了!”
“当年圣祖皇帝,平三番,治黄河,丰功伟业之余,也有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肇建之行。而皇上却从不贪图享乐,圣心所念,俱是国计民生。奴才……”肃顺半真半假的吸了吸鼻子,做出一副泫然欲泣的腔调,“奴才多年来几次想进言,又恐误了皇上一片爱民之心,故而轻易不敢奏陈。此次奴才怎么也要说了:皇上为天下人辛劳十年之久,是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也正是该到了享受天家富贵的时候了!”
“呸!”皇帝迎头啐了他一口,“什么叫‘应该到了享受天家富贵的时候了’?难道在你这奴才看来,朕已经到了七老八十,除却享受,什么也做不得的年纪了吗?”
“不不不不!奴才怎么敢这样想?”肃顺暗骂自己言多有失,急忙辩解,总算他有几分急智,“奴才是想说,皇上政余闲暇,若是能放开怀抱,休养生息,更加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不但是皇帝,就连一边侍立的惊羽和六福几个,也为他的话逗得忍俊不禁,“起来吧,你这狗才!”
“奴才言语失节,请皇上恕罪。”
“其实,你的话也并非无理。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皇帝挺直了胸膛,深深地吸了口气,对他说道,“其实,朕何尝不想放开一切,安心享乐一番,只不过,国家现今虽然百业兴旺,百姓终究还是困顿已久,朕又怎么好为一己私欲,……”
“皇上乃是天子,并无私事可言,又怎么能说是一己私欲?”肃顺立刻说道,“皇上就是责罚奴才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奴才也要大胆反驳一次。”
皇帝使劲瞪着肃顺,后者不敢和他做刘祯平视,但笔直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皇帝的眼神在他身上来回扫动,良久,他摆摆手,“此事,户部那边怎么说?”
肃顺心中大喜,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就说明皇帝终于还是动心了。“回皇上的话,奴才还不曾和户部会商此事,不过奴才和内务府的旧日同僚议定过,起这样一处园子,不会超过三百万两。”
“这么少?”一句话出口,皇帝就知道自己口误了,“朕是说,怎么这么多?”
肃顺心中暗笑,面上丝毫不露,“奴才和内务府的同僚商议过,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借用当年旧有景观,全然新建的,不过十之三四而已。故而花费也不会太多。”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摆摆手,“此事,再议吧,朕再想一想。”他忽然转过身来,对肃顺说道,“还有,你现在是山西巡抚,少和内务府那些人掺和!”
“喳!”肃顺朗声答应着,又追问了一句,“皇上,奴才请皇上的旨意,内务府现今所造的,园子的烫样,可还要接着做吗?”
“烫样?什么烫样?”
烫样是由雷廷昌在亲自动手,逐一施展家传技巧。说起来,这样的工作和后世所常见的搭积木、七巧板差不多,烫样做成之后,绝对不是死硬呆板,相反,每一处景致、每一间房舍,都是能够自如活动的,而且,若是皇帝不喜欢哪一处景致,哪一间殿阁,都可以随时取下拿走,不会于整体有任何影响,更加不会出现需要回头返工的情况。
当时肃顺和明善筹划时,雷廷昌连参议的资格亦不具备,一朝权在手,为了自炫才能,当然要修改图样,希望更能迎合皇帝的所好。
“雷老兄,”明善向他说:“皇上不喜欢大内,只爱住在园子中,原因很多,第一,大内的宫殿,死气沉沉;第二,宫内有许多前朝的妃嫔,规矩又严,皇帝有礼法拘束,处处不得自由。如今建造新宅,一定要顾到皇上不喜住大内的这两个原因。”
“嗯!嗯!”雷廷昌沉吟着答说:“我知道了,新宅第一,要新奇;第二,要隐秘;
第三,还要方便。”
“对!对!一点不错。雷老弟,你就照这三点再去动脑筋,修改图样。”明善又说:“既要隐秘,又要方便,好像有点矛盾,恐怕不容易做到。如果做不到,宁可要隐秘,方便不方便再说。”
“我去想法子,大概做得到。”
“不是大概做得到,是一定要做到!”肃顺在一边说道。
先递牌子进去,然后在朝房的直庐中等待着,身边不时有人出出进进,忙个不休。皇上的万寿节庆将至,虽然皇帝数年来多有不准靡费的上谕颁布天下,但各省督抚却也丝毫不敢当真,从本年正月刚过,龙道上往来不绝的,都是进京来赍送礼物的折差——肃顺在京中多年,这样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
除却礼单、礼物是要送到内务府点收的之外,各省的督抚大员,以道路远近,渐次起身,进京随班祝暇,他算是来得晚的,如两广总督陆建瀛,是五月初三就到京的,一直要等到六月十三,过了花衣期之后,方才会就道南返。
一边坐等,一边想着心事,远远看见贤良门左近,有人影闪动,肃顺眼睛尖,识得是载垣几个人,军机处散了,接下来就是到召见各省进京的官员了。
果然,不到片刻的功夫,内侍传召,山西巡抚肃顺、陕甘总督张亮基,并陕西巡抚曾望颜同班觐见。
三个人整理一下仪容,由僧格林沁做带引大臣,一路到了慎德堂中,进到暖阁,皇帝正端坐在御案后看折子,几个人都是做老了官的,这等君前仪注,不会有半点窒碍,摘下大帽子,也不敢抬头,轻打马蹄袖,跪倒行礼,“署理陕甘总督臣张亮基、署理陕西巡抚,臣曾望颜、署理山西巡抚,奴才肃顺,恭请皇上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亮基,曾望颜,朕看过你们在任上给朕上的折子了,陕西之地,固然贫瘠已久,亟需与外沟通之术,但铁路一事,耗费靡辸,从西安到北京,总有两千多里地吧?比之江宁铁路、京保铁路长上三五倍不止,若是事先拿不出一个完全之策,保证在铁路构建的同时,不至于为大量抽调民夫,伤时害农,在西北之地,建设铁路之举,便不能轻易动工。”他说,“损一经治一经的事情,朕是不做的。”
“是,圣明无过皇上。”张亮基说道,“臣也以为,此时言及铁路构建之法,在西北之地,为时尚早。”
“曾望颜,”皇帝叫着他的名字,向下看了看,“你还是第一次进京来吧?”
“是。”曾望颜骤睹天颜,心中正在打鼓,听皇帝问及自己,迟疑了片刻,赶忙碰头奏答,“臣曾望颜,叩见皇上。”
“朕记得你是先皇二十二年的进士,从省内臬司一职,提拔而起的,是不是?”皇帝当政日久,威望愈增,很多外省进京来,为自己召见的官员经常有吓得说不出话来的,见得多了,也有了心得。这种情况下,不好严厉,只得以温言抚慰,“上一年行文陕西,缉拿在逃钦犯,旨到之日,不足三天,就将靳祥拿获归案——可见你在省内,于刑名一途,还是有所心得啊!”
“臣代天守牧,不敢不竭尽绵薄,上年之事,全靠总督张大人指挥若定,钦犯靳某心底慌乱,故而为臣所派吏员拿获,这都是臣秉承皇上谕旨……”
他这番话说得昏天黑地,肃顺在一边跪着,几乎笑出声来。皇帝也很觉得好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西北之地,古称贫瘠,百姓多不识字,但治下刑名、钱粮两端,最是关碍百姓生计。钱粮赋税暂时不论,只说刑名案子,孰是孰非,百姓心中早有自己的一本帐,朝廷审案,断得公,百姓无话可说;断得稍有偏袒之处,心中不满之情,最后只会落到朝廷的身上!故而你们的职司所辖,虽是以民生为主,但这等事关生死的刑名各端,也要更加小心料理。”
“今年且不提,从明年开始,朝廷会再有旨意,省内凡是出了命案,除却每年交部论处之外,朕还会降旨,着各省臬司衙门,认真复核,确定再无隐晦各端,验证情真罪实之后,方可奏详朝廷。”他说,“若是在刑部推详之际,再经发现有因为办案人员马虎大意,使不该问罪的问了罪,朕第一个就要问省内臬司及督抚大员的责任——这一点,你们要千万记住。”
“是,皇上天语训诲,教臣等以行政之道,首在实事求是之法,臣当谨遵圣谕,奉行不悖。”
“明年朕将西巡,以太原为终点,到时候,你我君臣再行会商国事吧。”
张亮基一愣,皇帝明年要西巡?事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啊?其时容不得他多想,赶忙碰头,“是!届时臣必将率陕西臣民,恭迎圣驾!”
皇帝点点头,不再说话。君臣见面不能冷了场面,僧格林沁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吩咐一声,“跪安吧!”带着张亮基和曾望颜退了出去。
肃顺却没有就走,看皇帝略显疲倦的站直了身子,他也顺势爬了起来,“皇上?”
“哎?你还没有走?”
“是,奴才今儿个来,是专程为皇上献宝的。”肃顺笑眯眯的说道,“宝物不曾呈上,奴才不敢就此跪安。”
见了一上午的臣工,谈及的都是国家大政之事,虽然这是不可有一日或缺的,但多年下来,在初始的新鲜和荣耀之后,他只感觉这越来越变成了一项苦差事:彼此一本正经,不敢有丝毫亵渎处,太过无趣了!听肃顺说献宝,皇帝眼睛一亮,“是什么宝物?可要和你说好了,若是朕看了心中不喜欢,不但无赏,还要罚你!”
“皇上放心,若不是真正的宝贝,奴才又岂敢请皇上龙目御览?”他向六福使了个眼色,后者靠近过来,和着他取出卷轴,逐渐在皇帝眼前展开来,皇帝认真看去,眼前一条横幅,施朱敷彩,重楼叠阁,鲜明异常。乍一看以为是请画工描绘的圆明园景致,认真看看,方知道不是的,画中图案所展现的,是从来不曾见过的殿阁回廊,处处精心设计打磨,整体的离宫别苑,倒像是空中楼阁一般。不过唯一有点不过瘾的,便是只有画图,并无实际,未免有画饼充饥之感,“这是什么所在?朕似乎看着有点眼熟呢!”
“圣明无过皇上,这里本来就是圆明园中胜景之一,只不过,奴才想,圆明园中各处景致,都是圣祖、世宗、高宗三朝祖宗费劲心血,传继而下,数百年来,虽偶有翻修,终究难掩风雨侵蚀之破败,故而奴才斗胆,于其中一景,略加修缮,恭呈皇上御览。”
“嗯,嗯。”他一面说,皇帝一面频频点头,“这里到底是哪里?”
“回主子话,这里便是昆明湖畔,万寿山清漪园的所在。”
“啊!是了。”经他提醒,皇帝逐渐辨认出来了,诚然,正是清漪园左近风光,不过比之原来,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殿台楼阁,都是以前没有的,大约的数一数,足有一两百户之多!兴奋劲一过,又觉得不妥:这样大的一片园子的整修翻新,得花多少银子啊?一想到这里,他的精神又有点落寞了。
肃顺看出来了,却故作不知,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可是不喜?有哪一出不合圣意,请皇上吩咐下来,奴才下去之后,命他们……”
“倒不是不喜欢,只是,要是这样一场折腾的话,花费太多了!”
肃顺有意追出皇帝的这句话,闻听之下,立刻跪倒下来,“皇上,奴才有话说。”
“什么?”
“皇上,咸丰二年,奴才蒙皇上捡拔而起,常伴君父,数载而下,奴才深知,这数年来皇上屈己从人,为天下百姓计,为列祖列宗江山社稷计,宵衣旰食,多方筹谋,方有今日海晏河清,小民安守本分的盛世气度。”他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奴才虽读书不多,但也常听府中清客对奴才说,似皇上这般,以天下为重的圣君,不要说上古三皇五帝,前朝的什么唐宗宋祖不能比拟;就是我朝皆称圣明的圣祖仁皇帝,宜乎也要瞠乎其后了!”
“当年圣祖皇帝,平三番,治黄河,丰功伟业之余,也有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肇建之行。而皇上却从不贪图享乐,圣心所念,俱是国计民生。奴才……”肃顺半真半假的吸了吸鼻子,做出一副泫然欲泣的腔调,“奴才多年来几次想进言,又恐误了皇上一片爱民之心,故而轻易不敢奏陈。此次奴才怎么也要说了:皇上为天下人辛劳十年之久,是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也正是该到了享受天家富贵的时候了!”
“呸!”皇帝迎头啐了他一口,“什么叫‘应该到了享受天家富贵的时候了’?难道在你这奴才看来,朕已经到了七老八十,除却享受,什么也做不得的年纪了吗?”
“不不不不!奴才怎么敢这样想?”肃顺暗骂自己言多有失,急忙辩解,总算他有几分急智,“奴才是想说,皇上政余闲暇,若是能放开怀抱,休养生息,更加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不但是皇帝,就连一边侍立的惊羽和六福几个,也为他的话逗得忍俊不禁,“起来吧,你这狗才!”
“奴才言语失节,请皇上恕罪。”
“其实,你的话也并非无理。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皇帝挺直了胸膛,深深地吸了口气,对他说道,“其实,朕何尝不想放开一切,安心享乐一番,只不过,国家现今虽然百业兴旺,百姓终究还是困顿已久,朕又怎么好为一己私欲,……”
“皇上乃是天子,并无私事可言,又怎么能说是一己私欲?”肃顺立刻说道,“皇上就是责罚奴才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奴才也要大胆反驳一次。”
皇帝使劲瞪着肃顺,后者不敢和他做刘祯平视,但笔直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皇帝的眼神在他身上来回扫动,良久,他摆摆手,“此事,户部那边怎么说?”
肃顺心中大喜,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就说明皇帝终于还是动心了。“回皇上的话,奴才还不曾和户部会商此事,不过奴才和内务府的旧日同僚议定过,起这样一处园子,不会超过三百万两。”
“这么少?”一句话出口,皇帝就知道自己口误了,“朕是说,怎么这么多?”
肃顺心中暗笑,面上丝毫不露,“奴才和内务府的同僚商议过,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借用当年旧有景观,全然新建的,不过十之三四而已。故而花费也不会太多。”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摆摆手,“此事,再议吧,朕再想一想。”他忽然转过身来,对肃顺说道,“还有,你现在是山西巡抚,少和内务府那些人掺和!”
“喳!”肃顺朗声答应着,又追问了一句,“皇上,奴才请皇上的旨意,内务府现今所造的,园子的烫样,可还要接着做吗?”
“烫样?什么烫样?”
烫样是由雷廷昌在亲自动手,逐一施展家传技巧。说起来,这样的工作和后世所常见的搭积木、七巧板差不多,烫样做成之后,绝对不是死硬呆板,相反,每一处景致、每一间房舍,都是能够自如活动的,而且,若是皇帝不喜欢哪一处景致,哪一间殿阁,都可以随时取下拿走,不会于整体有任何影响,更加不会出现需要回头返工的情况。
当时肃顺和明善筹划时,雷廷昌连参议的资格亦不具备,一朝权在手,为了自炫才能,当然要修改图样,希望更能迎合皇帝的所好。
“雷老兄,”明善向他说:“皇上不喜欢大内,只爱住在园子中,原因很多,第一,大内的宫殿,死气沉沉;第二,宫内有许多前朝的妃嫔,规矩又严,皇帝有礼法拘束,处处不得自由。如今建造新宅,一定要顾到皇上不喜住大内的这两个原因。”
“嗯!嗯!”雷廷昌沉吟着答说:“我知道了,新宅第一,要新奇;第二,要隐秘;
第三,还要方便。”
“对!对!一点不错。雷老弟,你就照这三点再去动脑筋,修改图样。”明善又说:“既要隐秘,又要方便,好像有点矛盾,恐怕不容易做到。如果做不到,宁可要隐秘,方便不方便再说。”
“我去想法子,大概做得到。”
“不是大概做得到,是一定要做到!”肃顺在一边说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山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山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