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信仰是个问题

正文 信仰是个问题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去年(2010)凤凰网搞过一次调查“中国人信仰什么?”。

    我看见,人们有信仰平等的、仁爱的、和谐的;有信仰自由的、大自然的、道的;也有信仰**的,有信仰真善美的。凤凰网还搞了图片,让每个人把信仰写在纸上,我私下认为,经过思索的信仰不是真的信仰,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假话。

    我们看社会现象就知道人们有什么样的信仰,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在中国大多数人信仰的是“权利”和“金钱”。

    先不说古代就有的“读书做官论”,就看看现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去“争名夺利”。虽然教育纲要上写得很明确,但谁都知道,那是在“指导”,真正的教育方针不管在每一位老师心中还是家长心中只有一个原则――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孩子怎么样呢?就不用多说了,中国人都知道。无非是考名牌大学,挣更多的钱,当官,当更大的官等等。

    几千年了,对权力的信仰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因为拥有了权力,可以远离贫穷、无惧磨难,权力可以给你钱、给你车、给你房,给你拥有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一切。权力作为现代社会的信仰,似乎再实际不过了。

    其次就是对金钱的信仰了,如果不能拥有“权利”,有钱也可以,虽然比起有权的人来说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但有钱之后,几乎可以享受与“有权”之人的差不多的待遇。

    对“权力”和“金钱”的信仰应当是自从人类有了社会阶层就开始有的,几千前来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权力的理解也有进步,比如,权力是激进的人们追逐的社会目标,同时也成了所有人的人生目标。在人们的意识中,权力之下,负担责任是次要的,享有特权才是最主要的。比如,李白,他的诗作成就很高,然而他的志向却是“当官”,当更大的官。

    儒家学说为什么在中国盛行千年呢?因为孔子就是一个一心想当官的人,虽然他晚年多失意,但他的言行,仔细分析如果人们都遵照执行,那么社会就会成为一个“理想国”。可惜的是其中也有许多伪善成分,因为缺少了人性化的东西,多了标准化的格式。果真人人都想当“君子”吗?不是的,事实上是人人都在争当“伪君子”。比如说,海瑞“海青天”因为女儿吃了仆人给的一块面饼,认为五岁的女儿不贞,就把女儿活活饿死了,这是有史记载的事,他“存天理,去人欲”,做得连点人性都没有了。但人们还是喜欢他,因为他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他为国尽忠,不贪不贿,他过得是另类人生,人们由衷地敬佩他,但学习他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好像与信仰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但仔细想一想并不重要,因为人性中的“私”永远在作用指导着人们信仰。现在有人信佛,有人信道,有人信基督教等等,可是这些教门之中,也有阶级层次,并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平等”都是最响亮的口号,为什么就不能真正平等呢?因为人们并不想平等,只有看到别人比他高的时候,才会想到平等,当他比别人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更高一层。

    如果说“争名夺利”的教育是错误的,那么谁又能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呢?谁又愿意改呢?如果说信仰“权利”和“金钱”不算真正的信仰,因为人们心里明白它们都靠不住,那么谁靠得住呢?是悲天悯人的佛,还是逍遥自在的道,抑或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在我国“唯物论”对人们的确实影响很大,人们本来就对那些虚无飘渺的神佛的产生怀疑,唯物论的提倡在某种程度上让许多人不再相信神佛,本来唯物论是为了倡导人们相信**,但就目前而言,“**”好像是很遥远的理想,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信仰了。

    在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权利”与“金钱”是最实际的东西,它们虽然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信仰,但成为暂时的信仰已经足够给力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