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或是或非尘里事

正文 或是或非尘里事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昨天同事给我讲故事,说去年国庆,她的同学听说女儿没钱了,非要去给女儿送钱,结果把女儿的命送了。

    那人的女儿在天津科大读书,国庆到了,女儿打来电话说没钱了,妻子说给女儿卡上打钱吧,他想去看女儿就带着现金去了。他在马路对面看见女儿在校门口,就招手并喊女儿过去,意思和女儿一起到对面饭店里吃饭,谁知女儿匆匆忙忙过马路时被一辆车撞倒,当场死亡。目睹女儿的车祸,他顿时神经错乱,后来他妻子也得忧郁症。两口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从此无依无靠了。

    今天又听了一件比较悲残的事,说前天(星期五)我市某小学两位小学生,中午在“小饭桌”吃完饭后,居然跑到高层施工工地上玩,结果两个孩子同时掉入了十多米深的地基中,当时地基上面放着的几根钢筋随他们落下,两男孩儿当场死亡,其中一位脑浆崩裂,当这个孩子的母亲看到残状后,当时也神经错乱了。

    同事们说这事后都在讨论谁该赔钱?会赔多少?而我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事。现在一家一个孩子,万一出事,那真是对父母天大的打击,像这俩当事人那样神经错乱是可以理解的。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事,但有人家里死了孩子,并没有给父母造成过大的伤痛。我觉得大概是因为那时候每个家庭里的孩子比较多吧。即便是死一个,也还有希望可以寄托,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孩子如果在二十多数时没了,父母只有绝望。我觉得这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不良后果之一。

    我是个当老师的,计划生育的不良后果还有第二个,就是现在的孩子们抗挫折能力太差,而且不是一般的差,这肯定对我国将来的发展不利。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们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大多数孩子受不了苦受不了气。一家一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有人娇惯孩子。比如,一个月前北京某中学,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杀了爷爷,原因很简单,他跟爷爷要一百元钱,爷爷不给,他就把爷爷杀了。这孩子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没钱,我知道抢钱犯法,爷爷不给,我一生气就把他杀了,好像是他爷爷的过错。不能说他是法盲,只能说他是被惯坏了,惯到了不分好坏的地步。类似的事情还有,我校毕业的某学生,现在高中毕业,无业在家,每天向妈妈要钱,他妈妈不给他就打妈妈,而且打得非常重,这些天这位母亲不敢回家,每天在单身同事家过夜。这孩子学校的老师们都记得,从前他的母亲特别护短,不让任何孩子欺负,有点小事就找对方家长,或者跟老师理论,没完没了,现在好了,轮到他儿子找她算账了。

    我觉得现在的老师不好当与一家一个孩子有极大的关系,批评根本起不到作用,又不能听之任之,管理十分困难。有许多孩子敢直接骂老师,而家长居然反过来说是老师的过错,找不到别的话,竟然说“至少老师没有教育好她孩子”,好像教育只是老师的事。我们学校比较大,这样的事几乎天天发生,你们知道这些敢对老师叫嚣的家长是些什么人吗?是80后,说明白一点就是第一批计划生育后长大的一家一个孩子,我们教的就是一家一个孩子的孩子。能怪谁呢?怨社会风所风气吗?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在不惯也得惯的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能有多少吃苦耐劳的人?能有多少艰苦朴素的人?能有多少律己助人的人?能有多少愿意维护优良传统的人?家长本身就缺失,能对孩子言传身教吗?

    我不否认,愿意保持优良传统的人也有。但我觉得越来越少,一代比一代少,我认为,道德沦丧与独生子女的大量存在有极大的关系,因为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是由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生活小环境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都说“计划生育是项利国利民的事”,但任何好事到了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会变成坏事,这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