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夺唐 正文 第三十三章 长安!长安!

正文 第三十三章 长安!长安!

目录:夺唐| 作者:逍遥散人2020|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大唐的首都长安城是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又陆续完善和扩建的,墙高四丈有余,下有九米宽六米深的护城河,东西长约九公里,南北宽八约公里没有按照《周礼》的要求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总面积有八十多平方公里东西南北各开三个城门,下午时分几人在城门口停下,身边还有许多人都不急于进城,这些都是第一次来长安的人,其中不乏异域人士和三教九流者,驻足城下的人们无不被那宏伟的气势所震慑敬仰中还带有深深的畏惧

    李光义的家住在长安西北的居徳坊,几人在李光义的带领下从东面的延兴门进城,等于从东到西横贯长安走一遍,这个城市的主马路基本上是没有拐弯和圆弧的,马路大约有五十米宽整座城市被划分为110个里坊,每个里坊都有墙垣有看门人,像一块块整齐的豆腐里坊就像放大的小区,不过功能不同

    走了两公里多才过了三个里坊,可见每个里坊的规模之大,东西11条街道,南北十三条,直转向北就进入了三条南北向的最主要的大街----启夏门大街,宽度足有130米,路上行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古代也存在拥堵现象呢

    人潮拥挤几人都出汗了,也来不及欣赏街道两旁的风光,又走过四个里坊掉头向西眼前景色明显不同于刚才经过之地,道路上的行人都自觉的走在道路两旁,马路中间几乎没人,间歇的有鲜衣怒马缓缓驶过

    另一座城中城巍然耸立,中间的城门上“朱雀门”赫然在目,“这是皇城,朝南这条路就是天下文明的朱雀门大街,刘达君转过脸看着这条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街,宽达150米以上

    长安在渭河南岸终南山北麓的广阔平原上,地势北高南低,北面的制高点被皇帝抢占,达官贵人只有抢占次高点和次次高点,搞到后来宫殿、政府机构、重要寺庙道观、贵族勋戚的住宅都分布在北边六条高坡上

    老百姓只能居住在坡下了,等级划分清明,有诗说:“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就是说长安的层次结构,建筑随着身份的不同变化出错落有别的复杂群体入眼的宛如一张围棋盘,大城套小城,正正方方的一层层套下去,直到最后套在每一家的住宅中

    南面里坊的民居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将四面建筑用走廊围墙连接成高矮不同很和谐的样子,和方形院子达成统一的空间美;还有一种也是方形的,不过前面盖了房子两边用回廊向连接,墙上式样不同的窗户可以望到外面,要说区别就是每家院落的大小了

    朱雀门大街是全城的中央,处在南北的中轴线上,横贯东西是连接东城门春明门和西城门金光门的金光门大街,居徳坊就在金光门跟前,进城以来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李光义的家

    进长安到他家住是李光义的意思,结义兄弟在李光义的心中就是亲兄弟一般,何况还是救命恩人呢,现实的情况也不允许有别的想法,到达长安城下几人身上就剩下最多一贯铜钱了,在这种极度国际化的大都市消费层次不用赘言了也只能再李光义家暂时落脚不然会饿死的

    听李光义一路上介绍说他们家住的居徳坊大多是幽州北部落的头人或者酋长,也有少量的外国留学生,晚上里坊还要关门的,夜间禁止外出,当然这些禁令只对外族人生效,向达官贵人居住的崇仁坊、永兴坊对禁令是视而不见的,皇家对异族人提防甚紧

    居徳坊斜对面就是大唐商业最繁华的东市、西市之中的西市,传奇大商人窦乂就住在那里www.pAo8.cOM__首-发李光义家也不例外是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门前的道路也比住马路窄了不少,里坊内十字街道路交叉,路口还有店铺,生活设施倒也齐全

    迎街有五十米宽的围墙,中间的大门上“蓟国公府”四个闪亮的大字“你家好气派哦,光义哥,对了达君哥,刚才从西市路过,上次在‘牛首口’救的那个窦嫣然就住在西市,说到长安让我们去找她呢,明天我们就去西市找她,那个姐姐好漂亮呀”,这个少年王有才要好好引导教育,是青春期雄激素分泌过多还是甲状腺亢奋咋地,经常念叨谁谁漂亮,发花痴也不过太过了呀

    看到李光义家的规模几人都舒了一口气,这等府邸想来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从哪儿漏点儿也能够几人吃饱饭的,李光义敲了半天门才出来一个老家人,盯着半晌才认出来,也不顾打招呼转身就朝后面跑,大声的叫唤:“老夫人,老夫人,二二郎回来了,二郎回来了”

    李光义摇摇头推开门带招呼大家进去,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唐风格的四合院,进深也有五六十米,不过分成两进,两边各有三四间带走廊的房舍,穿过圆形的拱门可以到里面一进,后面还有几间房子一般都是女眷居住

    前面的房子里几乎每间都住了人,认清是李光义都上来貌似很热情的拥抱啥的,墙边有个马厩和兵器架子,不过已经空空如也了,小时候这兄弟俩就是这儿练习刀枪剑戟的,毕竟十二岁跟随哥哥到军中,李光义整整八年没回家了

    看到围上了的人李光义一时有点手足无措不明所以,刘达君和催挺几人在哪儿也觉得尴尬,没想到李光义家这么多人啊

    “二哥,是二哥,阿姆,阿姆,是二哥”一个姑娘从圆拱门跑出来一把抱住李光义

    “是二哥,是二哥,我们家的平安都张这么大了,还长的这么漂亮”李光义爱惜的抚摸着姑娘的头颈的发梢

    “是二郎吗?急死阿姆了”一个老夫人抱住相拥的兄妹俩抹着眼泪

    看着长大的妹妹和泪水的阿姆,李光义的眼角也渗出了泪花,“阿姆,这是二郎的结义弟弟刘达君,就是他救了我们兄弟,要不是达君我们兄弟早死在大狱了”

    “哦,上次大郎托人带信说过你们兄弟在云中县中人奸计失陷大狱,这就是那个救命恩人吗?小郎请受老身一拜”老妇人说着就要拜谢

    刘达君也搞不清是怎样的拜谢,连忙扶住说:“阿姆,千万别,我和光义已经结为异性兄弟,哪能当得你一拜,阿姆,这几位都虽然没有结拜但和兄弟无异”

    “哦,都是好兄弟,来,屋里坐,平安快去沏茶,让李突和老嫂子他们赶紧弄饭,一路上累坏了”老夫人紧紧的拉着儿子的手带着大家往里面走

    里面一进有五六间房子,靠西头的一间住着开门的那个叫李突的老佣人和老妻,正是做晚饭的时间,连前排的房子也升起了阵阵炊烟坐在中间的客房里李光义给阿姆说了自己一年的遭遇,李光义的妹妹身材适中年龄不过和刘达君几个少年仿佛,双眼皮大眼睛生的夜很漂亮,就是皮肤不是那么白,成健康的小麦色

    听他们山寨的故事后,用俏眼大胆的盯着刘达君左瞧右瞧的上下打量,李光义父亲在世时家里是没几个人,前排居住的听李平安说都是北方契丹的老族人,也就是七大姑八大姨九叔三大爷之类的,当时李洛揩去世后直系亲属都来吊唁,自打父亲死后李光弼把弟弟带进军中,这帮亲戚就赖在这不走了

    北地寒冷荒凉,哪能和花花世界的长安相比呢,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年吐蕃侵袭河源,李楷洛率精兵出征抵御强敌临行前,老头子不知怎有了预感,对人讲:"灭了来袭的吐蕃贼,我也回不来了"果然,平贼之后,李楷洛于回师途中病死,真正做到“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唐廷大力褒扬,赠营州都督,谥忠烈年俸照发不说还另外追加了一比不菲的抚恤金

    还有的干脆返回老家接来老婆孩子,美其名曰:为了下一代的教育,长安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娃好的掌握中原文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学成了能为李楷洛同志争光不是

    这帮北方亲戚不识字除了打猎外啥都不会,有无一技之长,在长安的生活完全仰仗李光义的老娘,刚来时候尚好,慢慢的被长安的奢靡所诱惑,好吃懒做,还要吃好的穿好的,沦为吃白相的家伙

    都是亲眷加上老夫人心中慈善不忍驱赶,这伙人就这么一直呆在国公府,十帮一好帮,一救十难捱,母女俩有苦难言,只图他们别惹是非就是谢天谢地了

    当晚在李突老夫妻俩的边上腾了一间房子,几人将就住了下来这些都属于人家的家事儿谁也不好参与,李光义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躺地上大家都沉沉的睡去,刘达君在想着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下去

    七公在大内做太医,那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李光义家就是没有那些亲戚也不能长久的居住,还有山寨的那些孩子们呀,钱,成了眼下最急需的东西,孔方兄是到哪儿都不能少的呀明天只有找窦嫣然了,看看可有办法<!---文章内容结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夺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夺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