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古武高手在现代 正文 现代网文的写作技巧

正文 现代网文的写作技巧

目录:古武高手在现代| 作者:佛也会怒| 类别:都市言情

    写作交流】小说写作的要求

    导语:小说是以局部把握整体、反映整体,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语言艺术形式,富于变化、活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需要调动艺术的才能和运用技巧。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本篇分别从以人物为本位、组织故事情节;结构的安排;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人物;自然描写与社会描写;细节的描写和叙述视角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传统意义上小说的写作要点。小说习作者可以从中具体地掌握一些小说的创作技巧。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刊发。

    一、要善于以人物为本位,精心组织故事情节

    任何小说,情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当代作家王蒙曾指出:"所谓没有情节的小说,实际上是用一些小的情节代替了总的情节,绝对没有情节的小说是不可能的"。有的评论家说他的小说"无人物、无冲突、无情节",他回答说:"那岂不是同画符差不多了?其实我没有写过什么''三无''小说,我写的都是有人物、有冲突、有情节的","所谓无人物、无冲突、无情节的小说我是不相信的,我也从来没有那么做过。"

    为什么说情节不可缺少呢?情节在小说中,至少起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①小说的各种材料,往往要通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合适的情节能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想法,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知识都编织起来","它可以作为一个起组织作用的酵母"。(阿·托尔斯泰语)②人物的性格,要通过情节来表现。只有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才能获得体现和发展。③小说的情节,往往负载着一定社会历史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常常要通过情节来表现。④小说情节能引起读者共鸣性情感和评价性情感,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19世纪以前,小说的情节,即小说叙述的故事。那时候的小说,往往依据人物经历,顺序铺述一个一个事件,其顺序铺述的事件,也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十九世纪以来,小说有了很大发展,已不同于传统的"故事体"。"故事""情节"这两个概念,便有了新的界定。"故事"一般指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而"情节"一般指依据因果关系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曾指出:"我们对故事下定义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件叙述。情节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情节中,时间顺序依然保存,但已为因果关系所掩盖"。这也就是说,故事强调的是时序性,情节强调的是因果性。按这样的界定,一个故事,它有可能构成一篇小说的情节框架,但情节已不同于故事了。以鲁迅的《风波》为例,作品围绕剪辫子的风波安排情节,始述七斤的烦恼,继写七斤夫妇的恐慌,尔后描写一切复归原状,这是故事;小说同时又隐约始终地贯穿着九斤老太的感叹。九斤老太反复唠叨"一代不如一代"的事件,是很难纳剪辫子的故事之中的,但它却是小说情节有机构成部分,说明她对风波乍起与复归平复未闻未见,无动于衷,毫不关心。这一情节与七斤夫妇的情节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揭示了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依然衰落,农民依然愚昧落后。

    近现代小说,较多地摒弃了由叙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结构。但各种技巧的运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时序的连贯性和情节的完整性。即算是表现"意识流"为主的心理小说,表面上时空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系,情节在变化中依然是完整一体的。

    作家们写小说,情节设置上一般呈两种倾向:"强化"或"淡化"。情节"强化"的小说,作者常常利用尖锐的、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作者往往将人物放在尖锐、严酷的矛盾斗争中加以磨炼和考验,造成紧张、激烈、大起大落的气氛和戏剧性的。这类小说,其好处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分强调巧合,多少丧失了一些真实感,让人一看就是"戏",太戏剧性了,往往丧失了生活的开阔感和高瞻远瞩的距离感。有时候,过分强节,也会使人物在情节的安排下无所作为,使人物性格难以表现。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如孙犁的《荷花淀》,几个农村妇女以送衣为借口,想去淀里部队上探看丈夫,小船划到半路,遇到鬼子兵,她们躲进荷花淀,鬼子船追上来了,男人们正埋伏在淀里,把鬼子船炸沉。作者写打仗,只用一百来个字,却把注意力放在白洋淀水乡美丽自然景物和水乡妇女的美的描写上。情节淡化的小说,其好处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处理不好,极容易写得松散乏味。严格说来,所谓"强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学追求,并不决定作品本身的质量。好的情节,无论"淡化"或"强化",都应作到真实、生动、写出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虚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肤浅的,脱离人物实际、不能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情节,也是谁也不愿意看的。

    写作小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从特定的生活感受出发的。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被某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动了,觉得这些感触,能够写成一篇小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比较完整的情节。

    写作中,常见的提炼情节的方法有:

    一)依据主干、充实血肉

    作者在生活中发现某一事件,这事件比较完整,又有一定意义。作者对这样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来充实、丰富这一事件。如王蒙谈到《说客盈门》时,曾指出,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就是听来的,"为了解雇一个工人,或是为了处分一个工人,在短短几天内就有二百多人来当说客",作者写作时,只把说客的人数改为199个,故事梗概并没有作什么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将这个故事情节充实,丰满,使它灌注血肉。

    二)改头换面、更置关键

    作者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某个故事,觉得这故事很有意思,但某个具体环节还不够理想,于是把这个故事稍加改动。如果戈理《外套》的创作。有一次,果戈理和一些朋友闲谈,听到一个笑话,一个穷苦的小官吏,酷爱打鸟,他节衣缩食,积蓄二百个卢布,买了一支很好的猎枪。可他第一次坐船出去打猎时,猎枪被芦苇挡入了水里。小官吏十分痛心,回家便病倒在床,再也爬不起,后来幸亏同僚们凑钱买了一枝猎枪送给他,才算救了他一命。果戈理后来写《外套》,利用这个笑话,把猎枪改为外套这一生活必需品,将芦苇把枪挡入水中改为行劫,将小官吏的命运改为一个悲剧,从而使故事情节更真实、更典型、更具思想意义。

    三)移花接木、揉和综合

    作者将听到或见到的许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事件,通过加工、改造,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如短篇小说《卖驴》:孙三老汉误入火葬场,这不吉祥的兆头与他怕政策变化的疑惑一拍即合。他决定把毛驴卖掉,不想到市场后,遇到老兽医老尚,他不但用"神鬼鞭"给孙三老汉治好了驴的病,也给孙三老汉治好了头脑中的病,终于决定不卖驴了。据作者介绍,这个故事是两个生活素材综合而成的。一个是八、九年前,在闲聊中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地一个老汉在拉脚回来的路上,因困倦在平板车上睡着了,毛驴拉着他往回走,半路上恰遇一辆驴车拉死人去火化,拉老汉的毛驴也一路尾随入了火葬场。老汉惊醒后十分气恼,把毛驴暴打了一顿。当他重新收拾缰脱准备回家时,不提防被惊惧的毛驴一脚踢在前额上,当场死去,结果真的被火化了。另一个生活素材,是作者蹲点时得来的。他认识了一位老兽医,这位老兽医出身富农,解放前家里养过不少骡马。牲畜病了,他喜欢细细观察,向懂行的人请教,然后自己摸索治疗,久而久之,积累了许多医术。解放后,他专门行医,以后在公社兽医站任站长,颇有名望,性格也很开朗。他的医术有许多独到之处,治牲畜脱胯即是一例,他既不用针药,也不用推拿,而是站在斜对面突然一鞭,使牲畜重心后压,借助本身的力量使胯骨自行复位。这两个故事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作者将两个故事加以改造、综合,便形成了小说的情节。

    四)依据情感,连缀片断

    作者在生活,积累了许多生动的细节,片断;但这些细节、片断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这时,作者往往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线索,将它联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这样写的。从小说的局部看,一个一个片断好像是不连贯的、分散的,但总起来看,又有着整体感。据作者介绍,他写这篇小说时,没有着意去编故事,而是依据情感,让细节一个一个从心里流出来。

    五)依据因果,环环推导

    作者在生活中,获得某个片断、某个场面、某个细节,觉得很有意思,又觉得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还不够丰满。于是,依据这个片断本身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规定性,回溯、铺垫它发展至今的过程,猜测它发展的结果。如高晓声写《陈奂生上城》,据他介绍,最初引起他创作动机的,是他本人住进了高级招待所看到高级招待所与农民暂时贫困的差别,住一晚就要花掉一个农民近十天的工资。他感到这太悬殊了,于是想让一个农民到高级招待所去住一晚,让他在沙发上、高级床上和地毯上尽情体验一番、表演一番、比较一番。于是他决定让"漏斗户主"陈奂生住进去。但是,陈奂生一般情况下是进不了城的,于是作者让他在政策开放以后进城卖油绳;卖油绳与高级招待所仍挂不起钩来,非要一个有地位的人介绍不可,于是引出了吴书记;那么吴书记为什么会介绍陈奂生住高级宾馆呢?这里一定有特殊原因,于是设法让陈奂生生病;而且这场病必须来势重,好得快,所以就安排他患重感冒。陈奂生为什么会患重感冒呢?因为他没有买帽子。陈奂生住进了高级招待所,吴书记又急于去开会,于是,陈奂生就能够单纯在招待所并且有充裕的时间去体验"高级"生活了。从作者构思的过程看,采用的就是因果推导法。

    六)依据性格,推导揣测

    作者心中有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构思中将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依据人物本身的性格,去推测猜想人物会怎么做、做什么,从而构思出作品的情节。如契诃夫的《小官员之死》,写的是一个小官员在看戏时,不小心给前排座位上将军的脖子上溅了点喷嚏沫,他为此胆颤心惊,一再向将军道歉,最后竟为此事被吓死。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完全依据人物的性格推导出来的。换一个人物,如果是张飞或李逵,定会把将军吓死;换了阿Q,恐怕挨了将军一顿呵斥后,他会在里暗骂"儿子打老子",而且寻解脱。可是,在19世纪充满奴性的俄罗斯社会里生长出来的小官吏,他的命运,不仅是怕,赔情,而且是死。小说情节的发展,安全是人物性格发展的结果。一般说来,依据人物性格推导,与依据因果推导是有区别的。我们平时说的因果推导,指的是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到原因的比较明显、直接的因果链条,它往往是单纯的、单线的,由一定原因,往往能推导出明确的结果,这里面并不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与变化。而人的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始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瞬息万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与程序,比起单纯的因果逻辑更具有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无论用何种方法提炼、编织情节,都应该处理好人物与情节的关系。通常的教科书,把情节定义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其实又对又不对。倘若"事缘人起","事以显人",情节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倘若编置情节时,见事不见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趣味性、传奇性上,也就陷入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恶障,很难成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很难登大雅之堂给人以深刻的美感。因此,好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二、要善于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短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虽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见出匠心,一丝不苟。

    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总的说来,头绪不能过繁,过程不能拉得太长,人物不能过多,铺述不宜过详,表达不宜和盘托出,不能一个接一个。它应该凝练集中,以少显多。否则,极易写成压缩的中篇。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

    一)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前者如鲁迅的《药》,后者如《麦客》。《麦客》写父子俩一同去打短工,到了不同的人家,父亲在艰难的境遇中失掉自尊,偷手表被发现,内疚而归;儿子则被新生活搅起爱情、自由的渴望,最后就范于传统道德。作者把两个本来可以各自独立的故事交互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两个空间,两组人物、两组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情感追求,构成双重现实内容。这种结构,减弱了作者有头有尾讲述一个故事的封闭性,使小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现代人的时空感。短篇小说还有三条或三条以上情节线索的。有时候,作者将三条以上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有时,则将几条情节线交织平行推进,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如王安忆的《小院琐记》。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优点是行动、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但又有它的局限性: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②人物性格的展开或作者感情的抒发,需要足够的空间,但情节结构重视事件的纵向连缀,不能给人物发展在横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盘,更不允许脱离情节规定的具体时空规定,作者必须时时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并把它推进,这样就限制了作者创作的才华。③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将许多代情节的过场戏塞进作品,这样的过场戏往往失去精彩,不利于人物的塑造。④情节结构将万花筒一般十分丰富的生活提炼为一个首尾完整的生活过程,让小说的一切因素都服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不能有丝毫的游离,这样做,很容易损失生活的真实性、丰富性,给人以编造、失真的感觉。以上这些局限,是安排情节结构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结构

    有人觉得情节小说太显编造失真了,极力回避那种奇妙的、戏剧性情节,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态来描写生活,于是产生了一种散文似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发端、发展而推向,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断,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桠桠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如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琪的《受戒》、《大淖纪事》,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都属这类作品。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写作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它放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能失之混乱、松散,要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如王蒙的《春之声》与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同属心理结构,其表现的侧重点就有区别。

    中国当代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与西方现代派"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也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看,他们都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小说的结构框架;现实场景的描写只是作为人物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序的颠倒与溶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识独白等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但现代派作家强调人物意识流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瞬息万变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意识流动是闪念性的,杂乱无章,互不关联,像散布的彩点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是:①以心理流程来结构作品,让作品的一切从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了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②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或放射扩展,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③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在场面与场面之间,人物动作与动作之间,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摆脱了追求故事情节表面连贯完整的某种束缚,取材灵活。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也是明显的。首先,依据心理流程结构作品,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往往要读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内向、模糊。采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断,跳跃性的向前推进。片断与片断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通过一组一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交代,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但要掌握这种结构,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

    五)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短篇小说结构多姿多彩,学写短篇小说,最好先从"横断式"和"纵向式"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写作交流】小说基本常识

    小说写作常识一二点

    小说整体上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

    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小说的基本目的。这个社会指的是广义上的社会,所谓展现这个社会,包括展现社会背景、揭示道理等诸多狭义上的概念。这个要表现的东西,就称作小说的主题。小说如果没有达到反映社会的目的,就不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

    最基本的小说有三个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反映客观存在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直接服务于展现客观社会。

    小说的情节起着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情节部分可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亦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

    小说情节理论上由四个固定因素构成:开端、发展、、结局。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两个选择性因素,即序幕和尾声。

    在实际创作中,这六个因素可以灵活运用,不必拘泥于格式。结构上需要时,我们可以省略、重复、结合、错序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从而构造出适合展现社会的结构。

    “现在的小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太边缘化了?似乎纯粹的文学,越来越虚弱无力了?”邱华栋就这样的疑问在《北京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下述看法:

    1、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回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具有的代言人的性质在今天几乎消失了,作家甚至只是代表他自己。今天的当代文学,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多元景观,各种各样的美学圈相交、相切甚至是相离,这都是文学本来就应该具有的面貌。

    2、商业化其实不见得会伤害一个作家。有时候,是读者造就作家的。

    3、今后的作家将尝试更多的文学传播的手段,对文学来讲,今天多媒体的互动和撒播,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生存条件。

    4、文学会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在使用着语言,而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

    对此,红袖作者作如是说:

    黄孝阳:

    文学当然是不会死的。但文学是在边缘化,至少,是越来越脱离所谓主流的视野。它在不停地往后退,最后退到人们的心里。

    这里有必要对文学给出定义。快餐文学不是文学,妓女文学不是文学,短信文学也不是文学……那些都是“伪文学”。

    文学是内心的需要,是获得救赎的门,是通向彼岸的桥梁。它是智慧的沉思,是生命的荒芜,是历史的尘土,是语言的盛筵。

    它是美的。文学也需要更多手段来传播。网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还有其他。

    红领巾1976:

    我想,既然整个世界都是在螺旋中上升的,那么小说也应该如此,繁荣也好,没落也好,都是进化的必然。至于个人感受,小说不是理想,也不是生活,我们只是相互索取,相互利用,前面说过的。

    梅轩花主:

    “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回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从哪儿回到哪儿呢?简言之,是从“为政治”回归到“为人生”。即写作重心的转移。

    中国的传统小说提倡“文以载道”,即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个认识是片面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声称要重写文学史,提出了“新时代文学”的概念,即把以政治为中心的写作方向转移到“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表现写作者的个性,人格。通过写作成为真正的个人。

    关于纯粹的文学的出路。这个问题其实是高雅文学与流行文学的市场效应。显而易见,流行文学因其世俗化更具生命力。床头放两本书,一本是世界名著,一本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人更愿意读后者。

    由于写作方向的改变,国家养着的作家已经很少了,文学是商品已被大家认可(以苏青、张爱玲为代表的海派作家观点:为生活而写作),文学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走向了平民化。

    生活是小说的叙事资源,叙事是对生活的理解,生活在继续,文学当然不会死。

    秦潮:

    综观当今文坛,我对邱华栋“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接近真正繁荣的时期”的观点不以为然,只要我们仔细浏览当前上架的小说,我们就可以很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今文坛还没有真正文学意义上的精品小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是急功近利的,是资本驱动的结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种资本驱动的结果加之于文学本身的轮回和社会的进步,势必促使文学再一次回归它的本源,这时候,一个文学的真正繁荣时期也就不远了,所以,对邱华栋的“我,或者比我年轻的作家,有望成功。”这一论点,我又十分赞同。

    艾旻:

    先我们要区别一下作家和写手。

    真正的作家,是用心看世界,用灵魂感悟世界,面对名利的诱惑,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坚守自己的原则,踏踏实实写作的人,与平庸的写手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会了解市场,分析市场,但是决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他们也许会有为了生活卖字的时候,但是决不会把卖字当职业。他们写出的东西,结合了市场,但终究也会引领潮流,引导市场。

    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只要还有这批坚实的文学守护者在,文学就有前途,就有明天。

    从唐诗松词的鼎盛时期,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人们生活的富足,原来与文学也是息息相关的,或许,起码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才有闲情逸致来侍花弄草、吟诗做赋。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迅猛发展的潮流席卷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心态浮躁,一切追求效益,也是情有可原的,是所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经历。走过这段时期,我们进入繁荣富强的社会,文学也终究会走向欣欣向荣的明天。或许,这个时期,可以叫做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段黎明前的黑暗,一段无比地接近光明的黑暗。相信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过这么一段时期。

    跟80年代或许以前的年代相比起来,如今的文学摆脱了很多的桎梏,不必承担太多本不应该属于它的使命,获得了自由,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点将更加突显。文学的明天将更加辉煌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对于目前文学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文学的盛事,很多传统纸媒被市场左右日益媚俗,而很多纯站受市场冲击相对较小,有一份属于文学的纯净,越来越多的纯文学爱好者凝聚在网络,成为文学最坚实的守护群体,这是文学的幸事。

    经济的发展,是文学的希望所在,是纯文学爱好者的希望所在,也是站的希望所在。

    我赞成邱华栋的话:只要文字还在,只要语言还在,文学就永远不会死。

    杨中标:

    邱华栋是我比较喜欢的青年作家之一,他在《当今写小说还有前途吗?》一文中的很多观点,我是同意的。近年来对什么是“纯文学”,文学“边缘化”等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大家争来争去,莫衷一是。

    我想问的是,有“纯文学”这个东西吗?纯度是多少才算“纯”呢?这就像我们平时喝过的白酒,乙醇含量为38度的,你能说它不是白酒吗?再拿58度和65度的相比,58度的白酒就不是酒吗?我看乙醇含量真正达到96%的,那才不是白酒,而是工业酒精。我们要知道,文学从来都没有停滞过,它发展到今天已经派生出许多新的样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要。正如邱先生所说,“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接近真正繁荣的时期”,我们不妨把当下的文学称之为“泛文学”。

    关于文学的“边缘化”甚至“消亡”的问题,早就有人提过——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中国作家叶兆言、韩少功等人,都曾在10多年前指出过文学创新的危机和文学消亡的可能。但他们主要是在创新不易、甚至不可能这个层面上谈及的。本质意义上的文学从来就不在中心,用“中心论”这个话题来讨论文学,本身就是对文学的一种嘲笑,这是一个被颠倒了却不断被当成事实又不断加以引用的基本常识。回过头看看,唐诗宋词不在“中心”,明清小说不在“中心”,只有所谓的“革命文学”才进入过“中心”。因此,那些企图把文学拉进“中心”的行为都是短命的,恰恰,只有当文学真正“边缘化”时,文学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前景。

    卢江良:

    文学会不会死?这一点上我跟邱华栋的意见一致。文学不是那么容易死的,说文学会死那是某些人的杞人忧天。对邱华栋所说的“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接近真正繁荣的时期。”我觉得他过于乐观了。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文学繁荣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换句话说是一种伪繁荣,繁荣只是表象,实质跟真正的繁荣相距甚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国的作家太过于聪明了,他们只知道迎合、追风。他们中间很少有真正为内心而写作的,他们的笔只是在一味地为利益而摇摆。但不管如何,中国的文学还是不会死,因为总有极少数的作家坚持着心灵的写作,文学的生命会在他们笔下维系和延伸。

    终身监禁:

    没有必要关心小说的前途与文学的命运。既然总是有人在写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文学就还会延续。谈当代文学的寂寞或某些文学的风靡是无聊的事。有些类型的文字注定是要寂寞的;风靡的文字是“时尚”,超出了文字本身,比如很久以前的“革命”与“政治”文学,比如现在的“痞子/流氓/人渣文学”,“女性身体文学”,“少年叛逆文学”……,是时代的品牌标签。

    怎样写小说?

    老舍:

    小说并没有一定的写法。我的话至多不过是供参考而已。

    大多数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想要写小说,似乎也该先找个故事。找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从我们读过的小说来看,什么故事都可以用。恋爱的故事,冒险的故事可以利用,就是说鬼说狐也可以。故事多得很,我们无须发愁。不过,在说鬼狐的故事里,自古至今都是把鬼狐处理得像活人;即使专以恐怖为目的,作者所想要恐吓的也还是人。假若有人写一本书,专说狐的生长与习惯,而与人无关,那便成为狐的研究报告,而成不了说狐的故事了。由此可见,小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关心,是人类社会的自觉,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纪录。那么,当我们选择故事的时候,就应当估计这故事在人生上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也就很显然的应把说鬼说狐先放在一边——即使要利用鬼狐,发为寓言,也须晓得寓言与现实是很难得谐调的,不如由正面去写人生才更恳切动人。

    依着上述的原则去选择故事,我们应该选择复杂惊奇的故事呢,还是简单平凡的呢?据我看,应当先选取简单平凡的。故事简单,人物自然不会很多,把一两个人物写好,当然是比写二三十个人而没有一个成功的强多了。写一篇小说,假如写者不善描写风景,就满可以不写风景,不长于写对话,就满可以少写对话;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没有人便没有事,也就没有了小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把一件复杂热闹的事写得很清楚,而没有创造出人来,那至多也不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并不能成为小说。因此,我说,应当先写简单的故事,好多注意到人物的创造。试看,世界上要属英国狄更斯的小说的穿插最复杂了吧,可是有谁读过之后能记得那些勾心斗角的故事呢?狄更斯到今天还有很多的读者,还被推崇为伟大的作家,难道是因为他的故事复杂吗?不!他创造出许多的人哪!他的人物正如同我们的李逵、武松、黛玉、宝钗,都成为永远不朽的了。注意到人物的创造是件最上算的事。

    为什么要选取平凡的故事呢?故事的惊奇是一种炫弄,往往使人专注意故事本身的刺激性,而忽略了故事与人生的关系。这样的故事在一时也许很好玩,可是过一会儿便索然无味了。试看,在英美一年要出多少本侦探小说,哪一本里没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呢?可是有几本这样的小说成为真正的文艺的作品呢?这种惊心动魄是大锣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小说是要感动,不要虚浮的刺激。因此,第一: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假若我们能曲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他特有的意义,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便具有很大的感动力,能引起普遍的同情心。小说是对人生的解释,只有这解释才能使小说成为社会的领导者。也只有这解释才能把小说从低级趣味中解救出来。所谓《黑幕大观》一类的东西,其目的只在揭发丑恶,而并没有抓住丑恶的成因,虽能使读者快意一时,但未必不发生世事原来如此,大可一笑置之的犬儒态度。更要不得的是那类嫖经赌术的东西,作者只在嫖赌中有些经验,并没有从这些经验中去追求更深的意义,所以他们的文字只导淫劝赌,而绝对不会使人崇高。所以我说,我们应先选取平凡的故事,因为这足以使我们对事事注意,而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有了这个习惯,我们既可以不愁没有东西好写,而且可以免除了低级趣味。客观事实只是事实,其本身并不就是小说,详密的观察了那些事实,而后加以主观的判断,才是我们对人生的解释,才是我们对社会的指导,才是小说。对复杂与惊奇的故事应取保留的态度,假若我们在复杂之中找不出必然的一贯的道理,于惊奇中找不出近情合理的解释,我们最好不要动手,因为一存以热闹惊奇见胜的心,我们的趣味便低级了。再说,就是老手名家也往往吃亏在故事的穿插太乱、人物太多;即使部分上有极成功的地方,可是全体的不匀调,顾此失彼,还是劳而无功。

    在前面,我说写小说应先选择个故事。这也许小小的有点语病,因为在事实上,我们好小说的动机,有时候不是源于有个故事,而是有一个或几个人。我们倘然遇到一个有趣的人,很可能的便想以此人为主而写一篇小说。不过,不论是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人与事总是分不开的。世界上大概很少没有人的事,和没有事的人。我们一想到故事,恐怕也就想到了人,一想到人,也就想到了事。我看,问题倒似乎不在于人与事来到的先后,而在于怎样以事配人,和以人配事。换句话说,人与事都不过是我们的参考资料,须由我们调动运用之后才成为小说。比方说,我们今天听到了一个故事,其中的主人翁是一个青年人。可是经我们考虑过后,我们觉得设若主人翁是个老年人,或者就能给这故事以更大的感动力;那么,我们就不妨替它改动一番。以此类推,我们可以任意改变故事或人物的一切。这就仿佛是说,那足以引起我们注意,以至想去写小说的故事或人物,不过是我们主要的参考材料。有了这点参考之后,我们须把毕生的经验都拿出来作为参考,千方百计的来使那主要的参考丰富起来,像培植一粒种子似的,我们要把水分、温度、阳光……都极细心的调处得适当,使他发芽,长叶开花。总而言之,我们须以艺术家自居,一切的资料是由我们支配的;我们要写的东西不是报告,而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用我们整个的生命、生活写出来的,不是随便的给某事某物照了个四寸或八寸的相片。我们的责任是在创作:假借一件事或一个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所要发生的情感与情调,都由我们自己决定,自己执行,自己做到。我们并不是任何事任何人的奴隶,而是一切的主人。

    遇到一个故事,我们须亲自在那件事里旅行一次不要急着忙着去写。旅行过了,我们就能发现它有许多不圆满的地方,须由我们补充。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其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我们要述说一个英雄,却未必不教英雄的一把手枪给难住。那就该赶紧去设法明白手枪,别无办法。一个小说家是人生经验的百货店,货越充实,生意才越兴旺。

    旅行之后,看出哪里该添补,哪里该打听,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去认真的扮做故事中的人,设身处地的去想像每个人的一切。是的,我们所要写的也许是短短的一段事实。但是假若我们不能详知一切,我们要写的这一段便不能真切生动。在我们心中,已经替某人说过一千句话了,或者落笔时才能正确地用他的一句话代表出他来。有了极丰富的资料,深刻的认识,才能说到剪裁。我们知道十分,才能写出相当好的一分。小说是酒精,不是搀了水的酒。大至历史、民族、社会、文化,小至职业、相貌、习惯,都须想过,我们对一个人的描画才能简单而精确地写出,我们写的事必然是我们要写的人所能担负得起的,我们要写的人正是我们要写的事的必然的当事人。这样,我们的小说才能皮裹着肉,肉撑着皮,自然的相联,看不出虚构的痕迹。小说要完美如一朵鲜花,不要像二簧行头戏里的“富贵衣”。

    对于说话、风景,也都是如此。小说中人物的话语要一方面负着故事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人格的表现——某个人遇到某种事必说某种活。这样,我们不必要什么惊奇的言语,而自然能动人。因为故事中的对话是本着我们自己的及我们对人的精密观察的,再加上我们对这故事中人物的多方面想像的结晶。我们替他说一句话,正像社会上某种人遇到某种事必然说的那一句。这样的一句话,有时候是极平凡的,而永远足动人的。

    我们写风景也并不是专为了美,而是为加重故事的情调,风景是故事的衣装,正好似寡妇穿青衣,少女穿红裤,我们的风景要与故事人物相配备——使悲欢离合各得其动心的场所。小说中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须有它的存在的意义。一个迷信神鬼的人,听了一声鸦啼,便要不快。一个多感的人看见一片落叶,便要落泪。明乎此,我们才能随时随地的搜取材料,准备应用。当描写的时候,才能大至人生的意义,小至一虫一蝶,随手拾来,皆成妙趣。

    以上所言,是对小说中故事、人物、风景等作个笼统的报告,以时间的限制不能分项详陈。设若有人间我,照你所讲,小说似乎很难写了?我要回答也许不是件极难的事,但是总不大容易吧!

    选自《老舍全集》第16卷

    对于上文,我有一点补充。

    写微型小说的时候,就不可能和写普通小说那样,把很多自己想叙述的东西都完全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些东西一般都是隐藏在微型小说中的每一个语句中;写的时候应像古典诗词那样惜墨如金。

    引用几句写好微型小说的名言:

    以微知著,由近致远

    格局虽小,巧于营构

    寥寥几笔,神情毕肖

    写作交流】关于长篇连载[转](恩,这对我们坛子可有用~)

    关于长篇连载

    小议玄幻小说的巧合,伏笔与合理性

    巧合,伏笔和合理性,就这三项而言,任其中一项也足以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且各人观点不一,恐怕写出来的也千差万别,在此不过就个人的意见对其中的联系略加评论。篇幅所限,文之草草,也只谈得上小议而已。

    最近也颇看了些玄幻小说,为了主角的快速强大,作者可谓各展所长,让各自的主人公奇遇连连。只是看得多了,总有些难以接受。缺少了伏笔的铺垫,巧合的频繁出现使得文章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且使得文章的合理性下降。虽然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写作风格,只是这种近似荒谬的成长,个人不是很能接受。喜爱这种写法的读者,可以就此关闭此文的阅读了。

    在此先随便说上几个相当常见的关于巧合的例子吧。例子1:A被人追杀,眼看到了生死关头,最后一招出尽,闭目待死时,高人B从天而降,将A救下,将杀手赶走。例子2:A游荡中偏偏遇见高人B,B大呼A为奇才,坚持将A收为徒弟,A成为又一高人。例子3:A路遇一乞丐被打,救之,乞丐为高人B,从此B暗中帮助A度过难关。例子4:A逃难,走过一个地方,发现一队人行踪诡异,杀之,救一少女C,后来发现C为某公主。

    个人意思并非指这些情景不应该出现,而是指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这样的出场总是太棱角分明了。从例子1说起:为什么高人总能在最后关头出现,主角总是有那样的好运气?将这个归结为巧合当然可以,不过假如能够缩小巧合的范围,使文章合理性增高似乎更好些。打个比方,如改1:先打下伏笔,伏笔1,某名人D举办生日庆典,其朋友遍布天下,纷纷往贺。伏笔2,传说高人B和名人D的关系也非浅。正题,主人公A被人追杀,听说了这些消息,偷偷逃往D所在城,因为其生日来往人等龙蛇混杂,更易于脱身,结果在通往D处的树林中被堵截。在追杀A过程中,B由于遥遥闻到血腥味(所以说高人不愧为高人),怕对朋友D不利,于是打算过去看看。在打斗过程中,其实B早到了,可是高人自有高人的行事原则,并不打算插手,直到看到A最后一刻使出了某密传绝学,使B确认了A的身份或引发了B强烈的好奇心,这才在最后一刻出手相救。单单从现象和结果上看,改1和例子1是一样的。可是通过伏笔和设定,改1虽然也有巧合,可是总比B忽然跳出,救人就走的巧合看起来要合理些。毕竟纯粹的巧合很难让人相信,巧合的存在也有其存在的基础,通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才得以促使其产生。

    再看例子2,原来高人都有随便收徒加在主角所在处找徒弟的习惯,且主人公需要是千年难遇的奇才,这种奇才用眼睛就能看出来或用一两句话就能体现出来。个人以为这样似乎合理性又差了些。继续打个比方,改2:设定1,高人B浪荡四海数十年,晚年想收个徒弟。设定2,高人B想找个合适人选,却由于其要求严格,虽四处寻找,却每每无法通过其考验。伏笔1,主角A所在地人杰地灵,出过不少人才。正题,主角A遇见高人B,高人B为A言谈或某天赋所吸引,暗叹多亏听说此处人杰地灵,果然没有白来。B也曾遇见天赋高者,但人总有缺陷,那些人总是在某项考验中无法通过。B暗中对A进行考验,A除了有天分外,在性格,人品等方面也均合B意(未必是性格好或人品好,看B的喜好了),加上几分运气,无意中竟然通过B刁难的考验。于是B大喜,死活要收A为徒。A在B调教下,终成又一高人……设定1可以在B首度为A吸引时写出,设定2可以在B对A的考验中写出。这样的线索伏笔布置,便促成了事件的发生,更易于让人接受些。

    接着看例子3好了,高人难道总是躺在地上考验人的善心,而会去救人的也只有主角吗?假如好多人救过了高人,那高人岂不是要为了帮人而四处救火,同时拿个水晶球预测该去救谁了?改3:设定1,高人B由于朋友的背叛,伤心欲绝,从此不相信世间还有好人,酗酒度日。伏笔1,A虽面冷,但心肠好,每次见到乞丐,都会施舍。伏笔2,A脾气极为倔强。正题,A又一次遇见一个乞丐醉酒后无钱被打,上前欲救助。乞丐B不仅不领情,反而大骂A虚情假意,执意不要A救,说A救他就是为了让他欠A人情。打人的酒保冷笑,说此乞丐疯了,见人就骂。(在此便解释了为什么以前没人救他。)A牛脾气上来了,偏要救他,又不要他的人情。A,B纠缠不清,酒保拿钱离去。B问A想要的是什么,A嗤之以鼻。B不信A,从此紧跟A要还此人情,以免以后为A所要挟。A有难关偏偏不要B帮助,虽然过关总少不了B的少许提示。冷战长时间后,两人终惺惺相惜,默认对方为挚友。设定1随着B冰封心灵的慢慢解冻,从只言片语开始慢慢的交代其以往的心灵创伤。

    最后是例子4,唉,现在公主真的是不值钱了,随便主角救个女的大多能发现这个女的有公主头衔。难道公主就这么多,让主角走在路上能随便一救一个?改4:正题:A在逃难,正准备往国跑,忽然听商人说国公主失踪,国内正在四处搜捕可疑人等,于是不敢深入,在国境边森林中游荡。F等劫持公主,正逃出国境,由于追捕严密,也选择了森林这条道路。F等发现A,怕其透露行踪,派人杀A,反被A杀。A知其必难以善罢甘休,索性先下手为强,斩杀F等后,却发现一少女C.至于是否立即猜出其身份,就看A的性格而定了。

    这里只不过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而完善这种巧合的方法也很多。我这次这样写的目的,只不过是随我所想摆出个大概的情节框架。各人有各人的写法与设定,我也无意干涉作者的写作风格,只是现在发现很多作者为了赶情节,写起作品来如同记流水帐,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设定,伏笔。一个人物的出场,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几乎是独立的,缺乏必要的因果关系。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那算那。这种做法,虽然对于网络贴文聊博一笑的作品算不得什么,但假如真想写出一部值得推敲的作品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如何写作,就要看本身作者想写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了。

    本人虽然算不上写手,以前也小写过些文,因此深深明白,通常一个很简单的构思,想要完美的表达出来,没有一定数量的文字是很难的。这也是困扰很多作者的问题:自己的构思很宏伟,可是发现写来写去才只写了如此一点,作品的完结似乎遥遥无期不说,连进入自己想要描述的正题都显得那样困难。个人的意见是,不要急。建议首先写写短篇,练练笔。然后,有了对于情节架构的把握,再开始构思长篇。开始写长篇前,应该要有个打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既然开始写了,就不要急,一点点写好总比以后回头来重写舒服些。

    好了,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来,做个总结吧。个人以为,要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不要为了节省篇幅,让巧合百出,更抛弃掉伏笔,否则文章的合理性便会大大下降,让作品读来有种荒谬的感觉。巧合归巧合,也该有种水到渠成的样子,或者开始看起来似乎是太巧了,慢慢的对于此巧合便有了解释,让人恍然大悟般,原来是这样。就这个方面而言,古龙的小说(个人以为,玄幻和武侠本来就很相近)就是这样的典型。

    呵呵,说了这么多,一看写这篇文又花了几个小时,真的是想个大概方向容易,写起来难呀。好了,看看刚才想到的似乎也说的差不多了,就不硬凑字数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一起探讨一番。最后感谢大家坚持看到最后,谢谢了。

    通向主角之路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总是有些不安,这样的题目,未免对名著《heRrfdom》有些不敬。但是如果用《轻轻松松做主角》、《主角是如何炼成的》、《玄幻小说写作指南》之类的通俗名字,未免又有点粗鄙了,还是现在这个名字显得我比较有学问,所以想来想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用这个算了。

    我中华上国(或称绢之国)的先贤,李中堂鸿章大人曾经说过,“当官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一个人连当官都不会,那他真的是太笨了。”在这里我也可以负责任地说,“当主角,尤其是幻想小说中的男主角,是比当官还容易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样的主角也当不好,那他真的是太……了。”(不懂得如何去形容了)

    下面,请同志们坐好,擦亮眼睛,看看是一个当今最流行的幻想小说中的主角(一般是男主角),是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他人生的辉煌历程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标准版(或者成为公版)的主角,某些厂家成产的主角,在部分细节上会跟工版有些许的不同。但我想公版应该已经很能够说明大部分问题的了。

    1、背景

    一个故事,总得发生在某个地方吧。于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时间和空间的尽头、在一个云雾缥缈的星球上,有一片曾经美丽宽广的大陆、大陆上的人民都在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但是有一天,无可避免的厄运,降临到了这个大陆上,那是

    主角诞生了!

    更确切地说,是主角来到了这个大陆上……

    这真是一片被诅咒的大陆啊。本来大陆上的生物的日子都过得好好的,但是就是因为主角要出风头,所以大陆上的各种族都不得不先打起来,最好是先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白骨遍地,才好让主角到时候在万众期待之中大出风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收拾残破河山,或者说是征服这片大陆,好成就万世之功业。

    在以往,情况还不算太糟糕的。就算是那些“历史上最伟大的大魔法师”之类的强者,也最多是杀个几千几万人,就能够结束他们的伟大冒险历程,大陆的苦难,也算是结束了。但是近年来,由于军事爱好者的不断增加,“王国/大陆/银河第一名将”之类的主角也层出不穷,大陆上的各种族两腿生物的噩梦也纷纷到来,死亡人数急剧上升。用自己的尸骸来成就主角的不败之名,应该是他们应有的觉悟吧?虽然总的来说,他们兵败死亡的过程,多少都有些冤枉,不过PC是无权质问主角的智商水平,尤其是军事水平的……

    有时候傻指挥是会死人的,当然在小说中死的都是敌人。

    说了半天,也该对通常状态下的大陆各种族做一个小介绍了。

    人类:主角所在的种族。一般来说分为对主角好的部分人(简称好人)和对主角不好的部分人(简称坏人)。

    兽人:头脑简单的种族。一般充任有勇无谋的反派角色。由于天生神力,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光明的前景:成为主角私人部队中吃苦在前的排头兵。

    精灵:以美貌和敏捷著称的种族。本来也就是出一些魔法师和神箭手之类的配角,但这几年来由于好色的主角不断增加,专出美女的精灵族的处境也有点尴尬了……到底怀璧其罪啊。

    矮人:喜欢烈酒和铸造武器的种族。总的来说目前处境还算不错,基本都是担任一些譬如提供“诸神般的武器”给主角的角色,基本是正面形象。而且!由于矮人的女性,也是长着胡子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大概还没有哪个矮人的女性会被某些特别好色的主角所染指,矮人的男性们也得以保持其尊严。

    魔族:传说中的大坏蛋,当然也可能是在很久以前被诸神陷害的多情种族。一般情况下,形象都是在做一些疯狂杀戮其他种族的可恶勾当之后,被正义的主角像割草一般清楚掉。该种族的命运,是各个种族中最可怜的。

    龙:基本上在平衡宇宙中的各个大陆都会出现,力量和恐惧的象征。不过最近也不妙,主角们似乎有收养小龙们当宠物的流行嗜好。莫非那些主角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就喜欢养个小动物什么的?看来长得太可爱也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失去尊严的(如果被美少女收养,应该也是不错的事情吧?————笔者按)。

    2、身世

    先,得明确一件事情,主角大人,不是从石头里边跳出来的。也就是说,他得有个身世。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出身。不过,既然是主角,那么他的出身,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的了。根据经验总结,一般来说会有这么几种出身。

    先最普遍的出身,是某个大人物的后裔,所以一出生就气宇不凡,所以才能够做主角。以前的通常情况,是什么大魔法师大圣骑士的后人,最近的流行,则是跟创世神扯上关系。创世神的选民之类已经算是很低微的出身了,一般都是创世神的转世,稍微厉害一点的主角,都可以轻松击倒创世神的……

    还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啊。

    其次第二多的出身,是主角从某个异世界来到这个大陆上,担任预言中的救世主角色的。请注意一点,主角一般都是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世界,来到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世界,这样的话由于该目的世界的人都没有他见多识广,才能大显神威,同时博得MM的青睐(这个似乎比较重要)。尽管主角他老人家在原先的世界中什么都不是,是个平凡得不能平凡的人(一般都是学生,而且成绩不好……),但到了异世界,就变得十分的了不起了,这或许也是幻想小说吸引。正如我在地球上跳高,大概只能跳一米多一点,但如果到了月球上,哼哼,估计五、六米不成问题的。所以不要怕跟别人比,关键是要看跟谁比。既然要当主角,就只能跟比自己弱的人来比较了。

    至于穿越平行宇宙,打破时空界限,来到目的世界的方式很多,早就不是技术问题,也就不多说了。个人认为,从楼梯上掉下来,也可以掉到另外一个世界的。

    第三种情况,如果主角既不是什么伟大人物的后人,也不是什么来自虚空的平凡学生,那么他大概真的就是一个本大陆上很平凡的人了。不过读者们要担心,是金子就要发光的,既然他是主角,那么他迟早都会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芒,盖过一开始出现的诸位帅哥。而且,随着隐藏的设定一个个暴露在阳光下,大家会发现,其实主角的身世,也不是那么简单平凡,相反地,他真正的血统,是多么的高贵荣耀啊……

    这,就是主角的宿命了!其他人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越他。在一开始出场的诸位美少女,你们要小心啊,不要因为主角当时是个没有钱没有房没有车子没有武功什么也不是的混小子而看不起他啊,他最终是会指数般升值的。无数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爱情的道路上,战略眼光是非常重要的。女配角只能看到男士们今天的价值,而女主角则能够看到遥远的未来。

    3、形象

    这是一个广告泛滥的世界,阳光下充斥着各种的宣传。不用想也知道,一个醒目独特的超酷形象,对于通向成名道路上的主角是多么的重要。所谓“有诸内而发于外”,好的形象,对于主角的争霸大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为典型例子,我们先分析一下著名的奇幻文学品牌,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黑袍法师——雷斯林.马哲理的形象,就能够看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来。

    先是那一身黑袍。虽然据说黑色是代表了邪恶,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绝对的正义和邪恶的陈腐观念,早就被读者们抛弃了。对于黑色,我们所能够想到的,是无比的什神秘和尊严,还有,最重要的,非常的酷,不是吗?

    跟着就是头发和眼睛,当年雷斯林一头随风飘扬的白色长发,一双不带任何感情的金色双眸,不知道倾倒了多少少女。还有他的职业——魔法师,也是神秘而迷人的。这些都是历史上成功形象的经验,后来者纷纷借鉴,我们可以惊奇地看到,新生代的主角们,和老前辈雷斯林的设定相似的,还真不是少数。

    雷斯林设定中的四大要素:黑袍、华发、金瞳、法师,几乎可以在每一个主角身上都可以看到一个或者两个甚至三个的要素。尤其是如果主角的职业是魔法师的话,外形就更类似了。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的主角基本都不满足于雷斯林那种瘦弱身体了。基本上,当代主角的身体,都会比卡拉蒙还要强壮一点。也难怪,都是创世神的亲戚什么的,不换一个好一点的身体来“雄躯剧震”两下,也太对不起自己了。而且,强壮的身体,还是工作的需要,这点会在下面“美女”一节讲到。

    4、职业

    在一个讲究平衡性的剑与魔法的世界中,如果选择了某一样职业和专精某一样技能,势必意味着放弃更多的职业和技能。不过所谓平衡性,只是对PC而言的。对于有着药师寺凉子大人那“法律是为我而存在的”般觉悟的主角们来说,所在大陆的物理定律,是对他们无效的。越来越多的主角,走上了魔武双修的光辉道路。

    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主角们为什么要选择魔法师这个职业。第一个原因,大概就是魔法师是属于白领阶层,平时战斗的时候,只需要动动嘴皮,就可以横扫千军,扭转乾坤了吧。而战士明显是属于蓝领阶层的,要动手跟敌人肉搏,先不说危险性很大,最要紧的是那一身臭汗挥剑傻砍的样子,多掉价啊,会严重影响主角在MM心中的形象的。所以作者在选择主角的职业的时候,大部分是把魔法师作为第一选择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平常人对魔法那种天生的神秘和恐惧的感觉。因为由于不了解,所以才会感到神秘。相比之下,拿起宝剑挥舞两个剑化,几乎是地球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而要发出一个最小的火球,就几乎可以难倒大部分的人了。作为主角,自然要能人所不能,只有当魔法师,才能够显示出主角他家与旁人的不同。

    不过光光是成为一个大魔法师,是绝对不够的。作为主角,必定是受命于天,能知人间一切法,在必要的时候,拿起宝剑保护他的女人(这个是主要的)和臣民(这个是顺带的次要的)。所以主角们在成为魔法师的时候,一般也会成为最强的战士,就是所谓魔武双修。

    既然最难懂的禁忌魔法,对于主角来说,也是犹如《看图识字》课本,那么主角在学武的时候,能够无师自通地创造出震古烁金的武技,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了。在主角身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大概由于他在睡梦中也在练功,所以才能取得比配角和PC们都伟大的成就吧。除此之外大概没有另外的解释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典型的魔武双修式主角形象:

    敌人的骑兵、步兵、象兵如同潮水一般向主角冲锋而来,天空中蝗虫般的,是敌人的弓箭和魔法火球。在主角的身后,一群美女在高声尖叫,情况危急之至。

    好个主角,你看他不慌不忙,念动谁也听不明白的咒语,然后一个七色的光环以主角为中心,笼罩着好人的人群。弓箭和魔法,如同焰火一般,被格档在光环的外边,纷纷落下,煞是好看。

    “终极之保护神!”敌人的魔法师脸都白了。本大陆最高的防御性魔法,传说中的禁咒,居然出现在对方那不到20岁的年轻人手中。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发生了。主角冷喝一声,英俊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黑色的袍子无风自动,杀气如同呼啸的北风,冰冻了每一个敌人的神经。

    末日就要来临了!

    接着,主角变戏法般,一把绝世神兵(名字待考),魔幻般出现在他的手中。如同一阵风一般,他杀向已经害怕得正要逃跑的敌人,临走的时候还向着身后的美女群回眸一笑,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和一口雪白的牙齿。

    在美女们疯狂的尖叫声和喝彩声中,我们的主角,潇洒地踏着敌人的血肉和尸体前行,白色的头发在闪耀着银色的光华。一步杀十人,虽万千人吾砍矣,大概就是指得这种境界了。就这样,一人全歼了敌人的几十万大军,而且不流一滴汗。

    、

    5、美女

    作为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好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里边的美女特别多。读者们肯花时间来看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是看书中的美女的。所以一本网络小说中的美女数量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本小说的人气。很多读者评价一本书的好坏,都是用“是否”来决定的吧?

    本着“大陆上创世神最大,但是主角比创世神更大”的指导精神,小说中的美女,基本上都是第一眼看到玉树临风的主角,就死心塌地地爱上了他,没有一丝的犹豫。稍微有不从的,就算主角觉得无所谓,读者们也不会放过她的,最终还是难逃主角的魔掌。一个又一个的美女,如同流星雨般在天际中出现,然后纷纷扑到名为“主角”的大地上,境况颇为壮观。

    主角既非常人,自然有非常之手段。虽然身後跟随的美女越来越多,但家中却永远是安定团结的气氛,虽然娶了两位数以上的妻子,却从来不担心会有家庭纠纷,看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还是做的很到位的。想象一下看,各国的公主若干、美少女魔法师若干、美少女剑士若干、青梅竹马若干、雌性精灵兽人在一个屋子里边生活,居然能够相安无事,大概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其实很多时候主角还是个老实人,不大喜欢三妻四妾这种颓废的封建主义生活,可是,作者会答应吗?读者会答应吗?就算他坐怀不乱,还是隔三差四地有服了媚药的美女出现在他的视野中等待着他拯救……作者和读者的与呼声,实际上是比大魔王更可怕的存在啊。

    目前网络奇幻小说中出现美女的数量的增加速度,可以说是比蚂蚁繁殖得还快的。我想在很多情况下,就算是无所不知的主角大人,恐怕也记不齐全他所有的女人的名字吧。既然是这样,与其让作者伤脑筋为美女们起名和主角费时间记自己的追随者仰慕者的名字,还不如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书中的美女不要起传统意义上的名字了,全部都用D作为名字算了。比如MM001,MM002什么的。主角和读者记起来方便,管理和统计起来更方便。反正我想读者们只要女角色长得香艳风骚就满足的了,作者还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上面的描写为好。再说女角色们实际上性情外貌都差不多的,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给一个批号已经是足够的了。

    潮流是捉摸不定的。如果说一男多女的布局是从古武侠时代已经开始出现的话,那么,最近则开始流行杀女主角。对于网络奇幻小说中众多如花似玉的女性角色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男主角实在是太强了,强得这个世界上已经再没有什么人能够威胁到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来一个80%以上的香港肥皂剧都会有的那种“失去记忆”的情节,暂时降低一些主角的实力,好让故事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之外,要想打动读者,似乎也只有干掉某个女主角一条路了。既然主角不能够死,反面角色也不能够死,小说没有了他们就不行,那么可以牺牲的,也只有众多女主角中的一个了。一来可以骗骗读者的眼泪,二来可以加深故事的冲突,三来可以体现“悲剧的永恒性”,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是花瓶,落地粉碎那煞那的声音,也是清脆悦耳的吧。

    而且主角身边的女人那么多,死一两个又有什么打紧的?

    6、学院

    国人的重视教育观念,源远流长,在作者们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有意无意间体现出来。在一部通常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奇幻小说中,可以没有兽人精灵,可以没有战争瘟疫,但是,学院,是万万不能没有的……

    已经无法统计在这类网络小说中出现的学院,包括魔法学院、武斗学院以及综合性的同时教授魔法和武术的大学,到底出现了多少家了,在多数读者的印象中,恐怕也无法记住那一个个古老光辉的名字吧?我们所能够知道的,只是这类学院,一般跟我们生活中所能够看到的大学或者高中非常的类似,有分类齐全的系别设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当可爱的主角长成一个翩翩美少年的时候,就可以进入这个学院学习,迈出他名震天下的人生的第一步了。嗯,要是哪位有心人做一个“网络奇幻小说学院OP100”,肯定很有意思。

    当我们玉树临风的主角,踏入那传说中的学院,开始他人生新的一页的时候,他将会看到什么、遇上什么呢?

    先,他会认识一些日后的同学,一般其中一个比较机灵、一个比较有钱、一个比较憨厚老实,等等。在接下来的四年中,主角大人,将会以无可置疑的绝对优势,把他们组合成为坚强的战斗小团体,成为他们的老大,领导他们全校制霸!

    跟着,美女出现了。一般来说,这个学院,都会有个“大美女”之类的排名(一般情况下大于三少于十,排名可能分先后)。美女嘛,都有着相当好听的名字,各异的性情,今后很大一段篇幅的感情戏,就着落在这些可爱的MM身上了。同时,传道授业的老师中,必然会有一个温柔美貌的美女老师,至于会否和主角发展出一段当下流行的师生恋,就要看主角的心情了(感觉上怎么想扶桑国出品的-GAM了?这样的设定,如果再加上一个必有的眼镜MM的话,简直就是-GAM的标准设定了,汗……)

    有光的地方必定有影,在鲜花出现的同时,苍蝇也出现了。所谓苍蝇,就是指的主角看不顺眼,跟主角作对的学生。一般来说,这种学生,都是有着显赫的家世或者雄厚的财产,出身贵族或者大商人,所以才目中无人,不把主角看在眼里,而且还敢跟他抢MM!这样的情况,还真跟我们在现实中对和暴发户的厌恶类似呢。当然坏人终归是要失败的,主角会好好地整治他的,更何况,作者、读者以及书中的MM,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主角他这一边呢。

    如果你在这个学院中遇上一个古怪的老头之类的人物,那恭喜你,你快要成功了!根据经验,这种老头一般是本学院中的校长或者辈分极高的前辈之类的人物。脾气古怪神龙见头不见尾的他老人家之所以在主角你面前出现,就是为了考验你,好传授你一身惊人的魔法或者武功,再顺便把他娇艳可爱的小孙女外孙女什么的介绍给你认识。诸位主角大人看到这样的老头,态度一定要端正,语气一定要恭顺啊。

    幸亏奇幻时代的这类高人,怎么古怪也有个限度,要是像武侠时代的高人那样喜欢扮老乞丐游戏风尘的话,讨好他的难度就比较高了,叫化鸡不是每个人都会烧的。

    7、擂台

    主角就读的这个学院,可以没有食堂,可以没有澡堂,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必须有的,那就是——擂台。

    饭可以不吃,澡可以不洗,但是擂台是不能够不打的,这基本已经是网络奇幻小说中的常识了。只有在擂台上,主角才能有机会散发他那独一无二的光芒,只有在擂台上,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接受千万MM的欣喜狂呼。

    擂台这东西在现实中和在文学作品中起源于何时,现在似乎已经不可考了。笔者在印刷品中的这种东西有比较深刻印象的,是《DRAGOBALL》中的“天下一武道大会”;至于在现实中,则只是在以往念书的时候参加过类似的学校组织的校运会,想来也是差不多的东西吧。

    不过擂台大赛还真的跟现实中的校运会非常类似。每隔一段时间,学院中都会举行这种大型的运动,然后学生们可以自由报名参加。不同的是,如果现实中的校长们,看到自己那么多的学生在面前的擂台上群殴的话,估计会胃疼吧?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何况在主角的超必杀技的攻击下,就算是钢铁做成的擂台,也有很大的几率会被摧毁,修理费用一定不少。

    抛开改善人民身体素质、提高王国综合国力等崇高的目的不说,作者大人举办擂赛的目的,大致有二:一曰发现新人。只有通过擂台赛这样的情节,才能很好地让各类角色在读者面前出现,当然还能发掘出主角这位最有前途新人;二曰丰富情节。就算是最简单的八人单淘汰擂台赛,打到决赛,也有七场比赛了,一场比赛一章,最少可以写个五六章。

    既然是这样,就让擂台赛来得更频繁些吧。

    8、私人武装

    同样已经无法考证,私人武装在流行小说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了。个人的记忆中,最早看到这类的设定和情节,是在黄易的《寻秦记》中,项少龙搞的那个乌家“精兵团”。这或许也是网络小说中私人武装的雏形?

    对于私人武装的定义,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得是武装力量,具有一身好本领,每个成员至少能够以一敌百(很低的标准了),其次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不好管理,太少了显不出人多势众的威势;第三得有一个非常响亮冷酷的名字,让人一听就印象深刻,最好是某些让小孩子在夜里止泣的名字;最后的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对主角绝对效忠,死心塌地毫不犹豫地为主角卖命,遇佛杀佛,遇父杀父,不皱一下眉头。

    能够拥有这样的一支部队,应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吧?几百个杀人高手,为身为主角的您,奉献出他们全部的青春与忠诚,坚定不移地执行您所下达的一切命令,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所以的这一切,无疑是能够极大地满足主角和读者的虚荣心和占有欲。虽然主角已经足够的强大,强大得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他的去路,但是能够威风凛凛地带着一大群人转战天下,笑看敌人在自己部下面前一个回合就落马身亡,恐怕是一件更让人愉快的事情。

    现在已经不流行单枪匹马打天下了,现在讲究的是团队精神。还没有私人武装的诸位主角们,快组织一个吧,否则就要落伍了。

    有些事情实在是不吐不快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古武高手在现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武高手在现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