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受招抚
目录: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类别:都市言情
潼关将军府的厅堂里,李承明高坐主位,左首以李艺为首,右首以薛万彻为首,分别坐着分别坐着李艺和李承明麾下的文臣武将。
封德彝在刘连章的引导下走进来,他对着李承明深施一礼道:“老臣封伦见过楚王殿下!”
李承明起身回礼道:“封相客气了!”说完指指自己身边的团凳道:“封相请坐!”
李艺面沉似水地看着封德彝道:“封大人,你是来做说客的吧,李世民许了些什么?”
封德彝神色镇定,看了李艺一眼,将李世民给李承明和李艺的许诺说了一遍。
李艺冷然道:“你如今是他李世民的人,咱们还有什么旧情可叙?前一阵子,李世民派大军围堵本帅,猛攻潼关,咄咄逼人,一副要把本帅和楚王殿下吞了的样子。现在颉利骑兵即将南下了,他却放下身段来,又是封王又是割地,眼下他自身都难保,这些画饼又有何用?哼,李世民还有他那些爪牙,没一个是好东西!可怜我那太子爷……”说着,李艺竟掩面哭了起来。
封德彝没有理他,而是向着李承明欠了欠身子道:“楚王殿下,老臣有一句肺腑之言,请殿下三思。”
李承明点头道:“封相请讲。”
封德彝捋了捋胡须道:“据斥候回报,殿下的贴身侍卫王虎臣,现在正在突厥军中做突厥人的先导,可有此事?”
李承明脸上一红道:“确有此事。”
封德彝摇头道:“殿下身为皇族,世代簪缨为天下士族之首,士族从来都是靠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维系的。如今却要勾结胡人,荼毒中原,残害百姓。这是对士族精神的叛逆,往后谁还跟你一起走,谁还会支持你?只怕天下百姓都会骂你是汉奸国贼的。”
“李世民杀兄屠弟,威逼老父,简直不耻与人,他怎么不怕天下百姓唾骂?”李承明反问。
封德彝叹了口气道:“今太子行事,的确有背人伦,但对天下百姓并无影响。可殿下你引突厥南下,荼毒中原,必定有万千百姓会家破人亡”
“照封相的意思是我家大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薛万彻打断他说。
“封相所言确是至理,只是李世民步步紧逼,请突厥人的援手也是万不得已而已。”谢叔方也说。
李承明冷笑一声道:“就算我不请突厥,他们也还会趁机南下的,到时候李世民一样会把这笔帐算在我头上的。”
封德彝笑道:“所以两位大王不如,将计就计接受了太子殿下的条件。一来可以撇清勾结突厥的名声,二来可以争取百姓的民心。”
李承明脸色一变,看着封德彝,似乎是被他的话打动了,略一思忖,一伸手:“给封大人上茶!”
一个士兵端上茶来。接着李承明一挥手,挥厅中的将领,只留下李艺、薛万彻和谢叔方。然后站起身来走到封德彝跟前的团凳上坐下道:“封相的话真是让本我醍醐灌顶呀,只是,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封德彝一笑道:“两位大王只要答应了今太子的条件,今太子便没了后顾之忧,就会放手与颉利一博,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楚王殿下便有入主长安的机会了!”
“渭水之盟我是知道的,如果我答应了封德彝渭水之盟及有可能会如期上演,到那时突厥兵退。李世民反过来对付我,我岂不是死定了。可是我要是不答应他结果又会是这么样呢?”李承明心想。
李艺皱了皱眉头道:“封大人呀,你我都是经过不少事儿的人,掌大权柄的人有几个讲信义?”
封德彝端起茶碗,轻轻吹去上面的茶沫,饮了一口,说:“今太子的大位本来就来之不正,他必不会再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了。”
“我不同意。”李承明见李艺已经心动,连忙一口回绝。
封德彝笑了笑道:“勾结胡人,荼毒百姓,楚王殿下,你会背上千古骂名的。”
“李世民杀兄屠弟,难倒不是背了千古骂名吗?成王败寇,千百年以后还有谁会记得他今日的恶行呢?”李承明道。
封德彝又饮了口茶,轻描淡写地说:“以殿下之见,您联合突厥人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李承明看了看薛谢二人和李艺,三人都不说话。于是只好缓缓地摇了摇头。
封德彝又道:“颉利这次来了二十万人,如果殿下您不答应今太子的条件,以今太子目前的兵力必定不敢和颉利一战,说不定带着十几士卒逃到哪里去也未可知,那一来颉利就会杀进长安。”
他歇了口气又说:“颉利入长安,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派突厥贵族驻守长安,二是立殿下为主,您向突厥割地称臣。这两个选择不管是那个结果,颉利都会将长安百姓洗劫一空的。到时候关中百姓甚至是天下百姓都会恨殿下你入骨。只要今太子一声令下,殿下你就会众叛亲离。”
“那第三个选择是什么?”李承明问。
“那第三个选择就是挟持殿下北去,以后年年借大王你的名义南下入寇,劫掠我大唐百姓!”封德彝面色沉重地说。
这第三个选择让李承明大吃一惊,他本来也前两个选择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这第三个选择更倒霉。自己以后岂不是成了超级大汉奸了。
李承明犹犹豫豫地说:“就算我答应李世民的条件到山东去,李世民还会和老百姓说是我引突厥人来的。”
“今太子杀兄屠弟谋得大位,本就不为朝中百官和天下百姓所信服,大王您只要在这危急关头与突厥人撇清关系,又有谁会相信今太子的话呢?”封德彝耐心解释道。
李承明心里很是苦恼,他也相信封德彝是为自己好,可是他更知道如果自己现在和突厥撇清关系,李世民就会与他们达成渭水之盟。到那时候自己还是得完蛋。
“大王可知道今太子为什么没有在玄武门事变以后,立即发大军攻打潼关吗?”封德彝话锋一转,开口问道。
李承明想了想道:“当时李世民除掌大权,朝局尚且不稳,不敢轻易发兵。”
封德彝点了点头又问:“大王可知道十万蜀兵,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溃败呢?”
李承明答:“因为李孝常在利州起事,封锁了蜀兵回川的道路,他们心中惶恐,所以一击便溃。”
“不错,天下百姓和朝中大臣同情先太子者甚多,这是大王您唯一的优势。可您要是联合突厥,围攻长安的话不但会没了这点优势,还会将这点优势变为劣势。”封德彝说。
李艺、薛万彻和谢叔方都听的连连点头。
李承明打心眼里不想答应李世民的条件,他很清楚如果答应了,渭水之盟就会和玄武门事变一样如期上演,自己就很有可能会身首异处。可看眼见李薛谢三人被封德彝这么一说,都不想当汉奸国贼了,他自己也不敢强求他们。万一这几人一发狠,把自己绑了去见李世民,那就什么都完了。
“大王如果实在信不过今太子,可以跟他讨一件护身符带在身上。”封德彝又道。
“护身符?什么护身符?”李承明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封德彝笑道:“今太子的嫡长子,中山王李承乾。”
李承明考虑了半天终于开口道:“明白了,请封相回复朝廷吧,事儿我答应下来了,不过,要请中山王到我军中来做监军!”
接下来几人又商洽了受抚的具体事宜,包括放李承明侯君集回去和李世民放回郑妃母女,已及冯立、泉该苏文和魏征等人事情。
谈妥后,李承明要请封德彝喝酒,封德彝却以公务太繁冗为由推辞了,匆匆出关回长安去复命了。有了这个结果,封德彝的心里比喝了几坛百年陈酿都要醉心,他哪里还顾得上喝酒。
封德彝离开以后李承明立刻派人将苏烈和马周请到自己的房间里去。
“封相所言是有道理,可是我们要是现在和突厥撇清关系,必定会惹恼突厥。如果突厥攻长安不利,迁怒于我们,转攻山东该怎么办?”听完李承明的叙述苏烈问道。
李承明一愣,随口道:“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该怎么办呢?”
“有两个选择,一是趁突厥与李世民大战之际,联合燕王挥兵袭突厥后路,与李世民合力大败突厥。然后迅速退回山东,坚守各州郡,潜约李孝常让他们出兵子午谷,合击李世民,此为上策。二是我们不出兵,而是倾山东之力资助突厥粮草后勤,让他们与李世民斗个两败俱伤,然后联合李孝常和李艺闪袭长安,将颉利和李世民一并拿下,此为下策。”马周说道。
“我怎么觉的下策比上策还好?”李承明想了想问道。
苏烈摇头道:“如果我们资助突厥粮草的话,李世绩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这是下策。”
“哦!我们把他给忘了呢!”李承明恍然大悟。
“我认为上策可行。”苏烈又说。
“如果我行上策的话会不会促成渭水之盟呢?”李承明心里突然有了这么一个疑问。
“再说薛万彻和谢叔方又会赞成那个方案呢阿史那萧骨那我又该怎么交待呢?”他又想到。
封德彝在刘连章的引导下走进来,他对着李承明深施一礼道:“老臣封伦见过楚王殿下!”
李承明起身回礼道:“封相客气了!”说完指指自己身边的团凳道:“封相请坐!”
李艺面沉似水地看着封德彝道:“封大人,你是来做说客的吧,李世民许了些什么?”
封德彝神色镇定,看了李艺一眼,将李世民给李承明和李艺的许诺说了一遍。
李艺冷然道:“你如今是他李世民的人,咱们还有什么旧情可叙?前一阵子,李世民派大军围堵本帅,猛攻潼关,咄咄逼人,一副要把本帅和楚王殿下吞了的样子。现在颉利骑兵即将南下了,他却放下身段来,又是封王又是割地,眼下他自身都难保,这些画饼又有何用?哼,李世民还有他那些爪牙,没一个是好东西!可怜我那太子爷……”说着,李艺竟掩面哭了起来。
封德彝没有理他,而是向着李承明欠了欠身子道:“楚王殿下,老臣有一句肺腑之言,请殿下三思。”
李承明点头道:“封相请讲。”
封德彝捋了捋胡须道:“据斥候回报,殿下的贴身侍卫王虎臣,现在正在突厥军中做突厥人的先导,可有此事?”
李承明脸上一红道:“确有此事。”
封德彝摇头道:“殿下身为皇族,世代簪缨为天下士族之首,士族从来都是靠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维系的。如今却要勾结胡人,荼毒中原,残害百姓。这是对士族精神的叛逆,往后谁还跟你一起走,谁还会支持你?只怕天下百姓都会骂你是汉奸国贼的。”
“李世民杀兄屠弟,威逼老父,简直不耻与人,他怎么不怕天下百姓唾骂?”李承明反问。
封德彝叹了口气道:“今太子行事,的确有背人伦,但对天下百姓并无影响。可殿下你引突厥南下,荼毒中原,必定有万千百姓会家破人亡”
“照封相的意思是我家大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薛万彻打断他说。
“封相所言确是至理,只是李世民步步紧逼,请突厥人的援手也是万不得已而已。”谢叔方也说。
李承明冷笑一声道:“就算我不请突厥,他们也还会趁机南下的,到时候李世民一样会把这笔帐算在我头上的。”
封德彝笑道:“所以两位大王不如,将计就计接受了太子殿下的条件。一来可以撇清勾结突厥的名声,二来可以争取百姓的民心。”
李承明脸色一变,看着封德彝,似乎是被他的话打动了,略一思忖,一伸手:“给封大人上茶!”
一个士兵端上茶来。接着李承明一挥手,挥厅中的将领,只留下李艺、薛万彻和谢叔方。然后站起身来走到封德彝跟前的团凳上坐下道:“封相的话真是让本我醍醐灌顶呀,只是,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封德彝一笑道:“两位大王只要答应了今太子的条件,今太子便没了后顾之忧,就会放手与颉利一博,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楚王殿下便有入主长安的机会了!”
“渭水之盟我是知道的,如果我答应了封德彝渭水之盟及有可能会如期上演,到那时突厥兵退。李世民反过来对付我,我岂不是死定了。可是我要是不答应他结果又会是这么样呢?”李承明心想。
李艺皱了皱眉头道:“封大人呀,你我都是经过不少事儿的人,掌大权柄的人有几个讲信义?”
封德彝端起茶碗,轻轻吹去上面的茶沫,饮了一口,说:“今太子的大位本来就来之不正,他必不会再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了。”
“我不同意。”李承明见李艺已经心动,连忙一口回绝。
封德彝笑了笑道:“勾结胡人,荼毒百姓,楚王殿下,你会背上千古骂名的。”
“李世民杀兄屠弟,难倒不是背了千古骂名吗?成王败寇,千百年以后还有谁会记得他今日的恶行呢?”李承明道。
封德彝又饮了口茶,轻描淡写地说:“以殿下之见,您联合突厥人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李承明看了看薛谢二人和李艺,三人都不说话。于是只好缓缓地摇了摇头。
封德彝又道:“颉利这次来了二十万人,如果殿下您不答应今太子的条件,以今太子目前的兵力必定不敢和颉利一战,说不定带着十几士卒逃到哪里去也未可知,那一来颉利就会杀进长安。”
他歇了口气又说:“颉利入长安,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派突厥贵族驻守长安,二是立殿下为主,您向突厥割地称臣。这两个选择不管是那个结果,颉利都会将长安百姓洗劫一空的。到时候关中百姓甚至是天下百姓都会恨殿下你入骨。只要今太子一声令下,殿下你就会众叛亲离。”
“那第三个选择是什么?”李承明问。
“那第三个选择就是挟持殿下北去,以后年年借大王你的名义南下入寇,劫掠我大唐百姓!”封德彝面色沉重地说。
这第三个选择让李承明大吃一惊,他本来也前两个选择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这第三个选择更倒霉。自己以后岂不是成了超级大汉奸了。
李承明犹犹豫豫地说:“就算我答应李世民的条件到山东去,李世民还会和老百姓说是我引突厥人来的。”
“今太子杀兄屠弟谋得大位,本就不为朝中百官和天下百姓所信服,大王您只要在这危急关头与突厥人撇清关系,又有谁会相信今太子的话呢?”封德彝耐心解释道。
李承明心里很是苦恼,他也相信封德彝是为自己好,可是他更知道如果自己现在和突厥撇清关系,李世民就会与他们达成渭水之盟。到那时候自己还是得完蛋。
“大王可知道今太子为什么没有在玄武门事变以后,立即发大军攻打潼关吗?”封德彝话锋一转,开口问道。
李承明想了想道:“当时李世民除掌大权,朝局尚且不稳,不敢轻易发兵。”
封德彝点了点头又问:“大王可知道十万蜀兵,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溃败呢?”
李承明答:“因为李孝常在利州起事,封锁了蜀兵回川的道路,他们心中惶恐,所以一击便溃。”
“不错,天下百姓和朝中大臣同情先太子者甚多,这是大王您唯一的优势。可您要是联合突厥,围攻长安的话不但会没了这点优势,还会将这点优势变为劣势。”封德彝说。
李艺、薛万彻和谢叔方都听的连连点头。
李承明打心眼里不想答应李世民的条件,他很清楚如果答应了,渭水之盟就会和玄武门事变一样如期上演,自己就很有可能会身首异处。可看眼见李薛谢三人被封德彝这么一说,都不想当汉奸国贼了,他自己也不敢强求他们。万一这几人一发狠,把自己绑了去见李世民,那就什么都完了。
“大王如果实在信不过今太子,可以跟他讨一件护身符带在身上。”封德彝又道。
“护身符?什么护身符?”李承明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封德彝笑道:“今太子的嫡长子,中山王李承乾。”
李承明考虑了半天终于开口道:“明白了,请封相回复朝廷吧,事儿我答应下来了,不过,要请中山王到我军中来做监军!”
接下来几人又商洽了受抚的具体事宜,包括放李承明侯君集回去和李世民放回郑妃母女,已及冯立、泉该苏文和魏征等人事情。
谈妥后,李承明要请封德彝喝酒,封德彝却以公务太繁冗为由推辞了,匆匆出关回长安去复命了。有了这个结果,封德彝的心里比喝了几坛百年陈酿都要醉心,他哪里还顾得上喝酒。
封德彝离开以后李承明立刻派人将苏烈和马周请到自己的房间里去。
“封相所言是有道理,可是我们要是现在和突厥撇清关系,必定会惹恼突厥。如果突厥攻长安不利,迁怒于我们,转攻山东该怎么办?”听完李承明的叙述苏烈问道。
李承明一愣,随口道:“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该怎么办呢?”
“有两个选择,一是趁突厥与李世民大战之际,联合燕王挥兵袭突厥后路,与李世民合力大败突厥。然后迅速退回山东,坚守各州郡,潜约李孝常让他们出兵子午谷,合击李世民,此为上策。二是我们不出兵,而是倾山东之力资助突厥粮草后勤,让他们与李世民斗个两败俱伤,然后联合李孝常和李艺闪袭长安,将颉利和李世民一并拿下,此为下策。”马周说道。
“我怎么觉的下策比上策还好?”李承明想了想问道。
苏烈摇头道:“如果我们资助突厥粮草的话,李世绩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这是下策。”
“哦!我们把他给忘了呢!”李承明恍然大悟。
“我认为上策可行。”苏烈又说。
“如果我行上策的话会不会促成渭水之盟呢?”李承明心里突然有了这么一个疑问。
“再说薛万彻和谢叔方又会赞成那个方案呢阿史那萧骨那我又该怎么交待呢?”他又想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李承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李承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