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目录:养生菜根谭| 作者:草岭书斋| 类别:都市言情
6、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所有寺院一踏进山门便见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他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尊荣,往往惹人欢喜,使人烦恼不翼而飞。其实寺院这样安排是有其传统意义的。若能明白古人初衷用心,便知养生之妙全在里头。
先他表欢喜法门。世人皆苦多乐少,愁多喜少。弥勒佛笑眯眯形象,乃对治时弊而生。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啊!神无补法,喜乐最补,养生之中,精气神以神为最。人日日能喜乐其心,自得养生矣!所以俗?曰:“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第二,它表量*门,所谓量大的人福大。养生也就养一个大器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此量度,便是恬淡虚无,无所住滞,难容能容。人生一辈子不过练一个心量。一个人一生的修炼,亦不过四字“历事炼心”。若心量不大,待人接物,便难有安乐之时,更何谈养生。所以弥勒佛有诗云: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其实弥勒佛这幅乐天派模样,源自中国古代时期的一位云游僧――布袋和尚。他吟: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便是他真实写照。人家常请他开示,他笑而不言,便放下布袋,一言不发,蕴含凛冽的禅机――放下布袋,何其自在!可见弥勒佛开口便笑,大肚能容之能是从修“放下”法门中来的,人能放下,何其自在,何其开怀,我们想一下,人能知足放下,有何不能容,有何不欢笑?
所有寺院一踏进山门便见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他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尊荣,往往惹人欢喜,使人烦恼不翼而飞。其实寺院这样安排是有其传统意义的。若能明白古人初衷用心,便知养生之妙全在里头。
先他表欢喜法门。世人皆苦多乐少,愁多喜少。弥勒佛笑眯眯形象,乃对治时弊而生。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啊!神无补法,喜乐最补,养生之中,精气神以神为最。人日日能喜乐其心,自得养生矣!所以俗?曰:“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第二,它表量*门,所谓量大的人福大。养生也就养一个大器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此量度,便是恬淡虚无,无所住滞,难容能容。人生一辈子不过练一个心量。一个人一生的修炼,亦不过四字“历事炼心”。若心量不大,待人接物,便难有安乐之时,更何谈养生。所以弥勒佛有诗云: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其实弥勒佛这幅乐天派模样,源自中国古代时期的一位云游僧――布袋和尚。他吟: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便是他真实写照。人家常请他开示,他笑而不言,便放下布袋,一言不发,蕴含凛冽的禅机――放下布袋,何其自在!可见弥勒佛开口便笑,大肚能容之能是从修“放下”法门中来的,人能放下,何其自在,何其开怀,我们想一下,人能知足放下,有何不能容,有何不欢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养生菜根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养生菜根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