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孔门弟子的资格
目录:养生菜根谭| 作者:草岭书斋| 类别:都市言情
16、孔门弟子的资格
《论语》是很重视做人根本的培养,如果做人的根本孝悌没做好,是不允许学文的。因为孔子知道,这样的弟子,是学不好文的。所以《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可见只有首先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的品德树立好,等这些品德做到不缺,有余后才够资格去学文受教育。
不然,不管学多少东西,终将失去。故《论语》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多么可怕啊!没有爱众亲仁,孝悌谨信来守住知识,即使学再多,也会最终失去。所以做学问还得从最为基本的孝悌谨信做起。否则,大多读书人,不是读到脑血栓,就是破血管。为什么?人不孝顺,人血管内运行的气血能安分孝顺吗?他们不跟你较劲才怪。从这点可看出孔子是很高明远见的,学问没有孝顺的品行作为核心,最终连命都难保。
恐惧伤肾?为什么会恐惧?孝顺心未做足。孝顺做足的人,对天地君亲师,皆无愧。既无愧,何惧之有?何恐之有?所以人不要怕肾腰病,也不要怕恐惧,真正要怕的是有没有把孝顺心做好。所以,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力行孝顺。
有些人叹曰:“现在名师难遇,善知识难求。”我想,如果你是名师、善知识,也一定会择善而教。不是好底子,你会枉费心机吗?所以不难在求遇,而在自己是否是个好底子,好底子的标准是什么?孔子告诉我们“入则孝,出则悌”,孝顺心做足,便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自然随处皆可逢名师,善知识。你看!《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访的行行业业中都有卧虎藏龙的名师、善知识给他点拨。为什么别人看不到,而善财童子却看得到?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用孝顺心去看,都是恭敬不二地去求教,故能处处遇善缘,逢贵人。原来出门遇贵人就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啊!
《论语》是很重视做人根本的培养,如果做人的根本孝悌没做好,是不允许学文的。因为孔子知道,这样的弟子,是学不好文的。所以《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可见只有首先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的品德树立好,等这些品德做到不缺,有余后才够资格去学文受教育。
不然,不管学多少东西,终将失去。故《论语》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多么可怕啊!没有爱众亲仁,孝悌谨信来守住知识,即使学再多,也会最终失去。所以做学问还得从最为基本的孝悌谨信做起。否则,大多读书人,不是读到脑血栓,就是破血管。为什么?人不孝顺,人血管内运行的气血能安分孝顺吗?他们不跟你较劲才怪。从这点可看出孔子是很高明远见的,学问没有孝顺的品行作为核心,最终连命都难保。
恐惧伤肾?为什么会恐惧?孝顺心未做足。孝顺做足的人,对天地君亲师,皆无愧。既无愧,何惧之有?何恐之有?所以人不要怕肾腰病,也不要怕恐惧,真正要怕的是有没有把孝顺心做好。所以,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力行孝顺。
有些人叹曰:“现在名师难遇,善知识难求。”我想,如果你是名师、善知识,也一定会择善而教。不是好底子,你会枉费心机吗?所以不难在求遇,而在自己是否是个好底子,好底子的标准是什么?孔子告诉我们“入则孝,出则悌”,孝顺心做足,便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自然随处皆可逢名师,善知识。你看!《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访的行行业业中都有卧虎藏龙的名师、善知识给他点拨。为什么别人看不到,而善财童子却看得到?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用孝顺心去看,都是恭敬不二地去求教,故能处处遇善缘,逢贵人。原来出门遇贵人就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养生菜根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养生菜根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