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七章:退兵
目录:灭清| 作者:楼主大大| 类别:玄幻奇幻
天微微亮,学生军的营地一片狼藉,俘虏被看押起来,在押送下送至中军,彭玉麟逃了,倒不是他故意要逃,在几个亲兵的拉扯下,跟随着败兵四处流窜,在黑夜中,竟是连续跑了二十余里。
至于左宗棠,却没有这样的幸运,他被人绑缚起来,丢进了俘虏营中。
这一战的关键在于时间,彭玉麟与左宗棠需要一个太平军混乱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差内发起凌厉的攻势,将整个太平军的阵脚完全打乱。
不过他们并不幸运,若是他们袭击的是右翼,或许还有机会,因为白日担任主攻的右翼已经是筋疲力尽,清军突然杀到,他们必然失措,反而一旦发生混乱,右翼的营团就会向左翼、中军奔走,到时候败兵一冲,清军随后掩杀,整个太平军就完了。
谁知他们撞到了学生军,碰到了一颗硬钉子,非但没有将其冲垮,反倒被发匪合围了,学生军只要稳住阵脚,四面八方的太平军营团赶到,这场仗就已注定是惨败。
兴安城内,恭亲王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他年纪不大,可是此刻却突然衰老了不少,勉强支撑起身子,便看到床榻前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拱卫着自己,他苦笑一声:“确切的消息传回来了吗?”
曾国藩道:“王爷,彭玉麟、左宗棠大败,死伤不计其数,余数四处奔散,就是彭玉麟和左宗棠如今也是生死不明。”
奕䜣叹了口气,道:“就这样完了?哎,这是兴安的命根子,是湖南的命根子,是朝廷的命根子啊。”
兴安是保不住了,这一点奕䜣很明白,凭着这些老弱病残,凭这些连枪杆子都提不起的废物,是断不能守住这座城的,可是兴安落入贼手,则北进湖南的屏障将不复存在,这才是最要命的。
朝廷根本没有时间来部署,时间仓促,一旦放弃这里,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要守,要争取时间,又谈何容易,城外是数万声势浩大的发匪,还有犀利的洋炮,城内是一群毫无战力的官兵,工事的优势逐渐消弱,凭什么去守,又该怎么个守法?
更为致命的是,此时的湖南也极为空虚,绿营大多调到了这里,全凭着一些团练杂牌驻扎各地,这些人没有统一的训练,甚至连军饷都没有,拿什么去面对太平军?发匪拿下了长沙,若是顺江而下,江南又凭什么去守?
奕䜣突然发现,整个天下竟没有一支可用之兵,强悍了数百年的大清朝竟没有一支可以保靖的军马,八旗不复存在,绿营亦是乌合之众,团练还没有练成,朝廷每年拿出这么多银子练兵,结果却到了这一步田地。
他闭上眼,大清朝的江山,爱新觉罗的天下,难道就这样要玩完?不,断不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朝廷只是没有缓过劲来,再过个一年半载,发匪一定玩完。
他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李自成,这个世上还当真好笑,当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八旗趁机入关,才有了大清朝的江山。可是如今,这洪秀全不就是李自成吗?流寇,流寇,真是成也流寇败也流寇。
“曾侍郎,胡先生,你们有什么看法,这兴安是当守还是不当守?”
这两个人顿时哑然,不是他们没有主见,只是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是断不能回答的,不管是守还是不守,这个干系实在太大了,若是力主坚守,可若是破了城,这个责任谁担当。可要是不守,将来发匪入了湘省,流窜各地,尾大不掉时,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们毕竟腰杆子不够硬,这个责任,足够掉他们一百个脑袋。
奕䜣仿佛知道他们的心思,对他们苦笑道:“事已至此,你们还要明哲保身吗?如今到了这个田地,还有什么不可说的?”
胡林翼硬着头皮道:“卑职以为,当固守待援,发匪毕竟是流寇,只要我们守几个月的功夫,他们必然疲惫不堪,而这个时候朝廷的援军只怕也来了。”
奕䜣望向曾国藩,道:“曾侍郎怎么说。”
曾国藩道:“绝不能让发匪入湘,否则大难临头,王爷,就是咬着牙,我们也得硬着头皮守下去。”
他们的意见其实多少掺杂了一些私心,他们都是湖南人,亲朋好友,故旧门生都在湖南,偌大的家产也在湖南,发匪入湘,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一定要守,不管怎样,也得熬下去。
奕䜣却是摇头,很是失望的道:“我们拿什么去守呢?昨日攻城,你们也是亲见的,发匪几乎就要破城,若不是发匪疲倦,只怕兴安连一日都守不住,何况发匪还有火炮,火炮威力巨大,竟是连城墙都坍塌了,别说守个三五月,我看就是三五日也拗不过去。现在彭玉麟大败,城中士气受挫,再守,只怕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去长沙。”
长沙毕竟是大城,城防绝不是小小的兴安可比,那里又有几支军马,若是合为一处,还可以继续抵抗。更为重要的是,奕䜣并不想保全湖南,湖南倒是其次,重要的是不能让发匪顺江去江南,那才是大清朝的命根子,扼守住长沙,就可以阻止发匪渡江,守在兴安于事无补,退去长沙倒是不错。
可是曾国藩和胡林翼却是另一个心思,长沙虽是省城,可毕竟他们的家业、亲友并不都在那里,因此,他们要保的是湖南,而不单单是个省城。
不过奕䜣既然这样说,两个人却是哑口无言,到了这个份上,又有什么理由说动恭亲王呢?这是断无可能的事,眼下到了这个田地,其实两个人也脱不开干系,再说什么只怕不妥。毕竟彭玉麟、左宗棠都是他们举荐的,如今大败,王爷不追究,就已是恩德了。
奕䜣见二人不语,又道:“只是要全身而退,却没有这样容易,该让谁来殿后呢………………”
至于左宗棠,却没有这样的幸运,他被人绑缚起来,丢进了俘虏营中。
这一战的关键在于时间,彭玉麟与左宗棠需要一个太平军混乱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差内发起凌厉的攻势,将整个太平军的阵脚完全打乱。
不过他们并不幸运,若是他们袭击的是右翼,或许还有机会,因为白日担任主攻的右翼已经是筋疲力尽,清军突然杀到,他们必然失措,反而一旦发生混乱,右翼的营团就会向左翼、中军奔走,到时候败兵一冲,清军随后掩杀,整个太平军就完了。
谁知他们撞到了学生军,碰到了一颗硬钉子,非但没有将其冲垮,反倒被发匪合围了,学生军只要稳住阵脚,四面八方的太平军营团赶到,这场仗就已注定是惨败。
兴安城内,恭亲王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他年纪不大,可是此刻却突然衰老了不少,勉强支撑起身子,便看到床榻前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拱卫着自己,他苦笑一声:“确切的消息传回来了吗?”
曾国藩道:“王爷,彭玉麟、左宗棠大败,死伤不计其数,余数四处奔散,就是彭玉麟和左宗棠如今也是生死不明。”
奕䜣叹了口气,道:“就这样完了?哎,这是兴安的命根子,是湖南的命根子,是朝廷的命根子啊。”
兴安是保不住了,这一点奕䜣很明白,凭着这些老弱病残,凭这些连枪杆子都提不起的废物,是断不能守住这座城的,可是兴安落入贼手,则北进湖南的屏障将不复存在,这才是最要命的。
朝廷根本没有时间来部署,时间仓促,一旦放弃这里,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要守,要争取时间,又谈何容易,城外是数万声势浩大的发匪,还有犀利的洋炮,城内是一群毫无战力的官兵,工事的优势逐渐消弱,凭什么去守,又该怎么个守法?
更为致命的是,此时的湖南也极为空虚,绿营大多调到了这里,全凭着一些团练杂牌驻扎各地,这些人没有统一的训练,甚至连军饷都没有,拿什么去面对太平军?发匪拿下了长沙,若是顺江而下,江南又凭什么去守?
奕䜣突然发现,整个天下竟没有一支可用之兵,强悍了数百年的大清朝竟没有一支可以保靖的军马,八旗不复存在,绿营亦是乌合之众,团练还没有练成,朝廷每年拿出这么多银子练兵,结果却到了这一步田地。
他闭上眼,大清朝的江山,爱新觉罗的天下,难道就这样要玩完?不,断不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朝廷只是没有缓过劲来,再过个一年半载,发匪一定玩完。
他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李自成,这个世上还当真好笑,当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八旗趁机入关,才有了大清朝的江山。可是如今,这洪秀全不就是李自成吗?流寇,流寇,真是成也流寇败也流寇。
“曾侍郎,胡先生,你们有什么看法,这兴安是当守还是不当守?”
这两个人顿时哑然,不是他们没有主见,只是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是断不能回答的,不管是守还是不守,这个干系实在太大了,若是力主坚守,可若是破了城,这个责任谁担当。可要是不守,将来发匪入了湘省,流窜各地,尾大不掉时,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们毕竟腰杆子不够硬,这个责任,足够掉他们一百个脑袋。
奕䜣仿佛知道他们的心思,对他们苦笑道:“事已至此,你们还要明哲保身吗?如今到了这个田地,还有什么不可说的?”
胡林翼硬着头皮道:“卑职以为,当固守待援,发匪毕竟是流寇,只要我们守几个月的功夫,他们必然疲惫不堪,而这个时候朝廷的援军只怕也来了。”
奕䜣望向曾国藩,道:“曾侍郎怎么说。”
曾国藩道:“绝不能让发匪入湘,否则大难临头,王爷,就是咬着牙,我们也得硬着头皮守下去。”
他们的意见其实多少掺杂了一些私心,他们都是湖南人,亲朋好友,故旧门生都在湖南,偌大的家产也在湖南,发匪入湘,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一定要守,不管怎样,也得熬下去。
奕䜣却是摇头,很是失望的道:“我们拿什么去守呢?昨日攻城,你们也是亲见的,发匪几乎就要破城,若不是发匪疲倦,只怕兴安连一日都守不住,何况发匪还有火炮,火炮威力巨大,竟是连城墙都坍塌了,别说守个三五月,我看就是三五日也拗不过去。现在彭玉麟大败,城中士气受挫,再守,只怕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去长沙。”
长沙毕竟是大城,城防绝不是小小的兴安可比,那里又有几支军马,若是合为一处,还可以继续抵抗。更为重要的是,奕䜣并不想保全湖南,湖南倒是其次,重要的是不能让发匪顺江去江南,那才是大清朝的命根子,扼守住长沙,就可以阻止发匪渡江,守在兴安于事无补,退去长沙倒是不错。
可是曾国藩和胡林翼却是另一个心思,长沙虽是省城,可毕竟他们的家业、亲友并不都在那里,因此,他们要保的是湖南,而不单单是个省城。
不过奕䜣既然这样说,两个人却是哑口无言,到了这个份上,又有什么理由说动恭亲王呢?这是断无可能的事,眼下到了这个田地,其实两个人也脱不开干系,再说什么只怕不妥。毕竟彭玉麟、左宗棠都是他们举荐的,如今大败,王爷不追究,就已是恩德了。
奕䜣见二人不语,又道:“只是要全身而退,却没有这样容易,该让谁来殿后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灭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灭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