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门曰正气
目录:异唐| 作者:攀鲈| 类别:玄幻奇幻
项洵朗声笑道:“姑娘心肠真如菩萨一般,现下这世道,仍能有如此高尚之医德,项某佩服。我这兄弟看起来肯定都是要静养一段日子才行,不如便由项某做个东道,请三位一同到前面的镇子上痛饮几杯?”
宁冬冬点头微笑道:“嗯,反正我们眼下也没有什么太着紧的事情,便一同去好了,只不过我从不饮酒,项兄若想痛饮怕是只能找我这两位师弟了。”
贺安皱眉道:“师姐,我们眼下不是正要到常熟吗?”
姜平也面露不悦道:“是啊,平白耽误行程便不好了。”
项洵最擅察言观色,暗道这两个师弟,看来也是涉世未深,比起宁冬冬来,可真算是差得远了。
项洵连忙装作恍然大悟道:“啊,刚才三位纵马疾奔,贺兄和姜兄定是赶着去常熟救人,如此都是项某唐突了。只是我这朋友实在不方便进到常熟的县城,如此便不能与三位把酒言欢,实在是可惜。”
姜平脸皮微红道:“项兄言重了,只是刚才一阵暴雨,我们急着到常熟县城避雨,顺便采购些物品罢了。”
宁冬冬抿嘴笑道:“看这天色,应该一时半刻都是不会再下雨呢,反正我们都算是有空,项兄的这位朋友又身受重伤,我们便一同去那镇子上看看也好,安师弟,平师弟,好不好?”
两人见师姐软语相问,一时间连骨头都酥了,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脑袋却早就不经意地点了下来。
因为刘元起重伤的缘故,几人都是不便骑马,索性便由项洵背了昏迷不醒的刘元起,宁冬冬三人则各自牵了马匹,一同往前面不远处的镇子行去。
项洵边走边笑道:“冬冬姑娘,我看三位都不似本地人呢。”
宁冬冬点头微笑道:“嗯,我们确实不是本地人。眼下世道渐乱,我们师弟妹三人此番乃是奉了师尊之命,下山印证各自所学的医术,治病救人的同时,也为师门办几件事情。”
项洵稍微扶了扶背上的刘元起,点头笑道:“原来如此,三位能将我这朋友从鬼门关救回来,足见医术高明远超寻常的大夫,却不知几位出自哪处仙山?”
宁冬冬抿嘴摇头笑道:“哪里算得上什么仙山呢,只是我们师门名唤正气门,本身已有百多年的底蕴,在江湖上倒也有些薄名。”
项洵笑道:“正气门,真是好名字!只是我到江湖上行走时日尚浅,倒还未有机会听说过。”
贺安傲然道:“看来项兄弟真是初入江湖,我们正气门在江湖上可算是大大有名,与养心宗、药王谷并称为“医林三魁”,以后可莫要忘记才是。”
宁冬冬眉头微皱道:“安师弟……”
贺安撇嘴道:“本来就是嘛,又不是我在吹大气。”
项洵大笑道:“若是我的师门也有这般的成就,我必定也会学贺兄般以之为傲。”
贺安见他出口附和自己,心中不由对项洵的厌恶少了几分,转头对宁冬冬笑着挑了挑眉,意思是你看,人家也是这般认为。
宁冬冬只得皱眉摇了摇头,却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教训他。
项洵又继续问道:“啊,对了,却不知贵门位于何处?以后若有机会,也好前去拜访。”
姜平见贺安在宁冬冬面前没有讨得好,心中正高兴不已,此时听得项洵相问,连忙抢着答道:“项兄弟且听仔细,我正气门位于四川临邛郡名山县西北处的蒙顶山上。我们蒙顶山上多雨雾,素有“雨雾蒙沫”之称;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山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美不胜收。”
姜平见宁冬冬正以赞许的眼光望着自己,心下不由暗喜,轻咳了一声继续道:“春、夏、秋三季,若从山巅俯瞰,则可见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四周小山浮露,妙似仙山琼阁;至冬季,若从山下仰而观之,则可见冰丝雪挂,云绕山岗,亦幻亦真。”
项洵听得悠然神往道:“只听姜兄口述,我便想立即前往一观,啧,宁姑娘都是客气了,照姜兄所述,贵门果真是美如仙山一般哩。”
宁冬冬拍手笑逐颜开道:“将我们蒙顶山介绍得如此美丽,平师弟原来腹中竟是这般有才华,师姐今天才知晓呢。”
姜平得师姐出声赞扬,心中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连忙又补充道:“哦,我们蒙顶山上所产之蒙茶,乃是一绝,项兄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前来尝上一尝。”
项洵大笑道:“只恨不能现在肋生双翼,前往品茶观景。”
贺安见姜平抢了自己的风头,三人又是谈笑风生,心中大大不是滋味,冷哼道:“不要忘记,我们正气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的。”
宁冬冬见他如此不懂礼数,不由眉头一皱,轻声冷喝道:“贺安师弟!”
贺安被宁冬冬冷喝了一句,立时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即便是骄阳当空,后背上仍立时沁出一层冷汗,低头应了一声,再不敢说出过分的话来。
项洵摇头微笑道:“宁姑娘不必如此,贺兄其实说得也对,你们帮我救了朋友,我都未能帮助几位,心下也是不安。”
宁冬冬摇头叹道:“项兄见谅,他们两人都是初次下山,因此难免有些不通礼数,还望项兄莫怪才是。”
姜平无顾被贺安连累,心下不悦,正要开口反驳,便见项洵开口道:“啊,对了,宁姑娘,刚才你说此番三位是下山办事,不知可方便告知项某,项某自当全力以赴帮助三位。”
贺安皱眉拱手道:“项兄有心了,只不过,这是我们师门内部之事,便不劳项兄费神了。”
项洵心中微叹,面上却不露痕迹道:“是我冒昧了,还望三位勿怪。”
宁冬冬笑道:“我听项兄似乎是苏杭口音,不知是本地人,还是余杭人哩?”
项洵摇头笑道:“项某不是本地人,也不是余杭人,不过曾在余杭城中呆了四年多,因此而带有苏杭口音,让宁姑娘误会了。”
三人听了不由皆是眼前一亮,姜平连忙道:“师姐!”
宁冬冬点头道:“啊,如此的话,有个忙说不定项兄可以帮得上呢。”
(唔,这两天比较忙,写得也比较辛苦,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点击_鞠躬!)
宁冬冬点头微笑道:“嗯,反正我们眼下也没有什么太着紧的事情,便一同去好了,只不过我从不饮酒,项兄若想痛饮怕是只能找我这两位师弟了。”
贺安皱眉道:“师姐,我们眼下不是正要到常熟吗?”
姜平也面露不悦道:“是啊,平白耽误行程便不好了。”
项洵最擅察言观色,暗道这两个师弟,看来也是涉世未深,比起宁冬冬来,可真算是差得远了。
项洵连忙装作恍然大悟道:“啊,刚才三位纵马疾奔,贺兄和姜兄定是赶着去常熟救人,如此都是项某唐突了。只是我这朋友实在不方便进到常熟的县城,如此便不能与三位把酒言欢,实在是可惜。”
姜平脸皮微红道:“项兄言重了,只是刚才一阵暴雨,我们急着到常熟县城避雨,顺便采购些物品罢了。”
宁冬冬抿嘴笑道:“看这天色,应该一时半刻都是不会再下雨呢,反正我们都算是有空,项兄的这位朋友又身受重伤,我们便一同去那镇子上看看也好,安师弟,平师弟,好不好?”
两人见师姐软语相问,一时间连骨头都酥了,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脑袋却早就不经意地点了下来。
因为刘元起重伤的缘故,几人都是不便骑马,索性便由项洵背了昏迷不醒的刘元起,宁冬冬三人则各自牵了马匹,一同往前面不远处的镇子行去。
项洵边走边笑道:“冬冬姑娘,我看三位都不似本地人呢。”
宁冬冬点头微笑道:“嗯,我们确实不是本地人。眼下世道渐乱,我们师弟妹三人此番乃是奉了师尊之命,下山印证各自所学的医术,治病救人的同时,也为师门办几件事情。”
项洵稍微扶了扶背上的刘元起,点头笑道:“原来如此,三位能将我这朋友从鬼门关救回来,足见医术高明远超寻常的大夫,却不知几位出自哪处仙山?”
宁冬冬抿嘴摇头笑道:“哪里算得上什么仙山呢,只是我们师门名唤正气门,本身已有百多年的底蕴,在江湖上倒也有些薄名。”
项洵笑道:“正气门,真是好名字!只是我到江湖上行走时日尚浅,倒还未有机会听说过。”
贺安傲然道:“看来项兄弟真是初入江湖,我们正气门在江湖上可算是大大有名,与养心宗、药王谷并称为“医林三魁”,以后可莫要忘记才是。”
宁冬冬眉头微皱道:“安师弟……”
贺安撇嘴道:“本来就是嘛,又不是我在吹大气。”
项洵大笑道:“若是我的师门也有这般的成就,我必定也会学贺兄般以之为傲。”
贺安见他出口附和自己,心中不由对项洵的厌恶少了几分,转头对宁冬冬笑着挑了挑眉,意思是你看,人家也是这般认为。
宁冬冬只得皱眉摇了摇头,却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教训他。
项洵又继续问道:“啊,对了,却不知贵门位于何处?以后若有机会,也好前去拜访。”
姜平见贺安在宁冬冬面前没有讨得好,心中正高兴不已,此时听得项洵相问,连忙抢着答道:“项兄弟且听仔细,我正气门位于四川临邛郡名山县西北处的蒙顶山上。我们蒙顶山上多雨雾,素有“雨雾蒙沫”之称;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山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美不胜收。”
姜平见宁冬冬正以赞许的眼光望着自己,心下不由暗喜,轻咳了一声继续道:“春、夏、秋三季,若从山巅俯瞰,则可见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四周小山浮露,妙似仙山琼阁;至冬季,若从山下仰而观之,则可见冰丝雪挂,云绕山岗,亦幻亦真。”
项洵听得悠然神往道:“只听姜兄口述,我便想立即前往一观,啧,宁姑娘都是客气了,照姜兄所述,贵门果真是美如仙山一般哩。”
宁冬冬拍手笑逐颜开道:“将我们蒙顶山介绍得如此美丽,平师弟原来腹中竟是这般有才华,师姐今天才知晓呢。”
姜平得师姐出声赞扬,心中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连忙又补充道:“哦,我们蒙顶山上所产之蒙茶,乃是一绝,项兄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前来尝上一尝。”
项洵大笑道:“只恨不能现在肋生双翼,前往品茶观景。”
贺安见姜平抢了自己的风头,三人又是谈笑风生,心中大大不是滋味,冷哼道:“不要忘记,我们正气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的。”
宁冬冬见他如此不懂礼数,不由眉头一皱,轻声冷喝道:“贺安师弟!”
贺安被宁冬冬冷喝了一句,立时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即便是骄阳当空,后背上仍立时沁出一层冷汗,低头应了一声,再不敢说出过分的话来。
项洵摇头微笑道:“宁姑娘不必如此,贺兄其实说得也对,你们帮我救了朋友,我都未能帮助几位,心下也是不安。”
宁冬冬摇头叹道:“项兄见谅,他们两人都是初次下山,因此难免有些不通礼数,还望项兄莫怪才是。”
姜平无顾被贺安连累,心下不悦,正要开口反驳,便见项洵开口道:“啊,对了,宁姑娘,刚才你说此番三位是下山办事,不知可方便告知项某,项某自当全力以赴帮助三位。”
贺安皱眉拱手道:“项兄有心了,只不过,这是我们师门内部之事,便不劳项兄费神了。”
项洵心中微叹,面上却不露痕迹道:“是我冒昧了,还望三位勿怪。”
宁冬冬笑道:“我听项兄似乎是苏杭口音,不知是本地人,还是余杭人哩?”
项洵摇头笑道:“项某不是本地人,也不是余杭人,不过曾在余杭城中呆了四年多,因此而带有苏杭口音,让宁姑娘误会了。”
三人听了不由皆是眼前一亮,姜平连忙道:“师姐!”
宁冬冬点头道:“啊,如此的话,有个忙说不定项兄可以帮得上呢。”
(唔,这两天比较忙,写得也比较辛苦,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点击_鞠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异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异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