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唐卡密钥 正文 4、丹增活佛

正文 4、丹增活佛

目录:唐卡密钥| 作者:罗语萍| 类别:玄幻奇幻

    西藏,冈底斯山。这座神山被无数的宗教派系公认为神山之主,在苯教中它是世界的中心,在佛教中它是宇宙的中心。其主峰冈仁波齐峰终年冰雪晶莹剔透,传说绕着它转一圈可以洗涤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上一百圈便可升天成佛。在冈仁波齐峰的南面,是分别被誉为“神湖”的玛旁雍错和被誉为“鬼湖”的拉昂错,冈底斯山脉的雪水,终年向这两个湖泊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水源,让无数人沉迷在这人间天堂、琼瑶仙境。

    据说在190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玛旁雍错湖边住了一个月,第一次对湖水进行全面的考察。他不但走遍了围绕玛旁雍错的所有寺庙,还对玛旁雍错的形状、直径、海拔等进行了较为准确地测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乘夜登船游湖,有幸观赏到月光下玛旁雍错如梦似幻的湖光水色,同时还目睹了湖水迎来朝霞的整个过程。

    距玛旁雍错不足10公里的一个山谷里,有一个不大的寺庙。这个寺庙建在半山一块巨大岩石上,远望像一个碉楼。虽然里面的喇嘛不多,但是该寺庙在佛教中的地位,却让无数的佛教徒仰望。由于寺庙并未对外开放,再加上交通不便,这个寺庙几乎与世隔绝,进入这个寺内的喇嘛,也几乎从不踏出山谷半步。

    这天黎明,寺庙的主持丹增活佛早早醒了过来。透过窗子,他看见一簇红光从东边腾腾升起,光明的先驱者遍视群山,玫瑰色的云彩大朵大朵地向东飘移,远处的冈仁波齐峰,像披上了一件大红或金黄的大氅,在金色的阳光下,发出神奇的光芒,这一景象让活佛惊惧不已。

    丹增是8岁那年来到这个寺庙的,他清楚地记得那个晚霞染红的黄昏,他正在山坡上堆石子,远远地看见几个穿着袈裟的僧人走进他家的毡房,他停下手上的活儿,静静地看着家的方向,不一会就看见阿玛朝他走来。几天之后,几个喇嘛奉命来到来把他接到玛旁雍错山谷里的那个寺庙,从这些人的言行中,他得知他是迦南活佛的转世真身。丹增离开家的那个黎明,云彩也是这样地辉煌,正在升起的太阳如同一颗金光灿灿的钻石,在太阳的照耀之下,整个大地都得了奇异的生命和色彩。经过玛旁雍错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一望无际的湖面,犹如神仙落下的一块巨大明镜,蓝天白云、雪峰峭壁全部倒映其中;成群结队的野鹅在这巨大的镜子上,时而低翔时而飞起,微风过处,湖面波光粼粼,如同堆金撒银,令人炫目沉醉……

    现在丹增在这黎明的万丈光芒中再次得到启示,他将前往东方,去完成一项历经千年的使命。丹增清晰地记得,三十五年前那个漫长而寒冷的夜晚,他追随了几十年的老主持索南活佛即将圆寂,昏暗的禅房里,老主持把一个长形的铜盒交给他,“这是先祖留下来的镇寺之宝,它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有一天自会有一个佛缘之人来把它的密码破译。”索南活佛顿了顿,说了最后的一句话,“我们是为了一个使命,才来到这个世上,看好这件宝物并把它传下去,是你一生的使命。”丹增展开那卷画轴,一幅他从没有见过的黑金唐卡映入眼帘:画上是一只古代雪域战獒,它目光如电,金色的鬃毛根根竖立,坚硬如铁,仿佛可以让人听见古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丹增接过唐卡,泪如雨下……从此以后,丹增活佛就为了看好唐卡这一使命而活着。

    不幸的是,二十年前这幅唐卡却意外失落,从那以后,丹增的心就开始在罪孽和痛苦中浸泡挣扎。他一面坚守着唐卡失落的秘密,一边派出秘密使者寻找唐卡的下落,当他得知格桑卓玛终于在美国找到唐卡时,悬了近10年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但是佛却提示他把唐卡留在北京那个伟大的都市,于是他把格桑卓玛留在了唐卡的身边。昨天夜里,丹增再次在梦里得到启示,佛让他前往东方,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丹增知道这肯定跟黑金唐卡有关,但他以为这绝不是单纯的迎回唐卡那么简单。已经89岁的丹增,从生下来起就没有离开过西藏半步,今天一项重要的使命,却让他在耄耆之年,踏上那遥远而陌生的路途……

    一架从成都飞来的航班在北京首都机场落地,四位身着褚红色袈裟的僧人走下舷梯。其中有一位耄耆老者,他就是西藏冈底斯山谷某寺庙的主持丹增活佛。今天,一件万份重要的事,使他不得不离开寄托了他一生希望的西藏腹地,四个僧人走过的地方,惊起片片世俗的尘光,那火红的袈裟使北京的天空变得异常的湛蓝。

    时间回溯到公元2000年1月,在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之后,一个神秘的珠宝商人从香港来到北京,下榻在市中心王府井附近一个很不起眼的宾馆。这位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珠宝商人,来到北京后他没有跟任何人联系,而是买了一张郊区地图,再租了一辆性能良好的北京吉普,终日开着车在北京的郊区游荡,到山里吃野味,跟农家人聊天,路经高速收费站时,偶尔也停下来给收费员递支烟,有时他还会在某个乡镇或村公所住上一宿。

    两个月后,这辆吉普集中出现在北京昌平的几个村落里,没有人知道这个商人要干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身份,直到有一天,这位商人终于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划定了几百亩土地,并向当地政府递交了一份在当时来说十分罕见的用地申请报告,这才有人知道原来这位商人是某基金会的重要成员,他这趟北京之行,是要在北京这个世界的中心之城,建造一座不为外人所知的研究基地。

    随后这位商人又神秘地消失了,三个月后他再出现的时候,带来了世界上一流的规划设计师,还有一批建筑商人。有关部门的批复下来很快,这个原本荒寂无人的山谷开始破土动工。但即使是机器终日劳作,建筑工人日夜不停,这片土地仍然没有惊动什么人,毕竟这个没有人烟的山谷,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实在太少,偶尔有车从几百米外的国道上经过,大家也都以为是哪个一夜暴富的农民在建自己的别墅。

    就在这种不为外人关注的背景下,一个3米多高的水泥围墙在离公路10米的地方立起,向里沿着山脚圈起了整个山谷的柿子林。柿子林深处,几栋铅灰色的建筑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寂然无声地矗立山间,如同树林里突兀而起的几块巨大岩石;岩缝中钢板上的红锈清晰可见,就像被雨水冲刷过的水印,其间柿子林随意穿插,建筑与树木完全浑然一体。不知道的人,远看以为是哪个企业或机构建在郊外的厂库或机房;而细心的人则会发现,这几栋建筑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大义,其精美的几何形体,精确的建筑结构,把时间、空间和自然完全揉入一种禅定的境界。

    这几栋建筑建好后,推土机、起重机等各种机械完全退出,山谷恢复了原来的宁静。柿子林仍在自然的更迭中开花结果,那个神秘的商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过,那道铁门也很长时间未曾开启,甚至连一个守门人也没有。直到2003年秋天彤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的时候,一位女子突然出现在铁门前――她就是北京一著名医院的脑外科主刀大夫桑梓女士,她接管这一基地的身份是西藏一古老宗教的驻京密使。当桑梓与承建商签署接收文件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这个基地的创建者,竟然是她最为敬仰的丹增活佛。

    虽然从未离开过西藏,丹增活佛却已经对世界了然于胸,他的追随者散布世界,跨越时空,那位神秘的珠宝商人,就是丹增早年加持过的一位信徒。在心灵陷入极端的迷茫之际,那位远行者来到了中国的西藏,他沿着玛旁雍错,一直走进那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当他从那个山谷走出来时,他看到了玛旁雍错最为绝美的景色。从此这位商人重修今生,得悟真理,并修建北京柿子林秘馆,作为这一古老宗教面向世界的一个隐秘窗口。

    几年来,这一神秘的馆驿,一直承担着该宗教在京的研究和修习的重任,桑梓也在这个秘密之地,坚持佛教的课业修习;另外,这一基地也起着勾连世界、密传佛音的使命,而从西藏远涉京城的丹增活佛一行,就下榻在这个不见人间烟火的建筑里――两辆普通的吉普载着几位僧人,从机场高速出来并没有进入市区,而是经由六环直接拐入八达岭高速,并从西关环岛出来,沿着国道,十几分钟后消失在那个神秘的山谷……

    这次活佛来京,大大出乎桑梓的意料。一方面,桑梓掩饰不住即将见到活佛的激动,另一方面,她又对活佛这次北京之行而疑虑重重。在她的记忆里,活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西藏。二十年前黑金唐卡丢失,活佛没有前往追寻;当桑梓在美国发现唐卡并把它带回北京,活佛仍然没有移动尊步;而这一次,难道仅仅因为黑金唐卡已经在媒体上曝光?不可能!桑梓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

    上次见到活佛,已经是三年之前。那次桑梓作为随队医生,跟随一个负有政治任务的登山队前往喜马拉雅山北麓,工作结束后,她租了一辆车从珠峰大本营出发,沿着河谷向西,悄悄进入冈底斯山脉。这一隐秘的行动让她内心充满了细密而灿烂的喜悦。

    其实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桑梓就嗅到了“家”的气味。这片雄魄而神秘的高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片旅游圣地,对于她,却处处布满着记忆和“家”的温暖。车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走,离开喧闹的大本营,桑梓有机会一个人静静体会这种无边无际的静寂和丰饶。将近500公里的路途,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山丘、冰川、圣湖、沙丘、河流、滩涂、平原、绿洲……而这些不同的地形地貌,相互之间又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净洁的阳光之下,美的美到尽头,丑的丑到极至。沿途还可清晰地看到暴雨形成的泥石流痕迹,冰川融化形成的如刀切似的沟壑,以及河流改道形成的一块块遗迹,桑梓知道,一旦下雨踏方,泥石流随时都会淹没路面。

    看着这些沉默着的山川河流,体会着那种苦难而圣洁的至圣至美,桑梓再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圣和伟大,感受到沧海桑田其实只在瞬间,千百年来,西藏人对神山圣湖、对大自然顶礼膜拜,这正是因为神的无所不在。

    几百公里的路,正常人已经颠得腰酸腿疼,但是对于桑梓,却只是一种回家的前奏,这种久违的颠簸,让她温暖而踏实……路过一些村庄的时候,不断有藏族小孩朝她的车挥手,有时即使离得很远,他们也会很认真地扬起他们的小手,脸上的表情是最原始最纯朴的天真和友善。这是一片被众神完全净化过的土地,更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她的血液里,仍然流动着雪山的圣水,深埋着牧民们最为诚挚的祝福。

    桑梓刚刚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在玛旁雍错湖边,是丹增活佛把她捡了回寺庙,从此她成为了佛的孩子――当桑梓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佛用雪水把她养大;等她开始蹒跚学步,佛又用风铃引导她步步向前;当她刚刚懂事,喇嘛们就开始教导她各种经文,并带着她修习功力;当她慢慢地长大,佛还让她明白了世界之大,佛法无边;当她有一天终于成人,佛又把一项神圣的使命赋予了她,让她频频回首之中远走天涯……

    桑梓是一个孤儿,但是这座寺庙不仅给了她家的温暖,还让她的心灵得到丰富和升华,那父亲一般的丹增老人,就是她人生之中最为敬仰的佛的化身。当桑梓意识到自己正走向丹增活佛,走向那位让她日夜思念的温暖的老人,走向那片仍然保留着她最美好、最痛楚的童年和少女记忆的土地,她怎能够不内心激动。

    车过巴嘎向西南走10多公里,翻过一道山岭,玛旁雍错像神话一样突然出现在眼前。桑梓瞬间呼吸急促,泪流满面。连续两天的长途奔波,她已经十分疲惫,当圣湖出现在自己面前里,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泪水。她把车开到湖边停下来,跪倒在清冽的湖水前,然后轻轻捧起那湛蓝的水,贴到自己的脸上。她在湖边坐了好一会,以此来平息自己内心的激动,然后对着湖水整理好衣衫,把车开到山口旺堆那牛粪堆砌的小屋前,才开始步行进山。

    突然得到见活佛的机会,是神送给桑梓的礼物。一路上的激动不安,一路上的心潮起伏,让她越发地迫不及待,但是让她想不到的是,当那位温暖安详的老人出现在面前时,这些意念竟然全部平息,如同回归母体的婴儿,她的内心宁静异常;在活佛祥和的目光里,仿佛多年来所受的辛苦都有了报偿,所走过的路都铺在了脚下,所有的人生况味,不过如清水一勺,桑梓沐浴在佛的目光照拂之下,宁静而安详……

    现在,桑梓终于又可以见到活佛了,当载着丹增的车消失在柿子林时,桑梓的车也随后悄悄驶入……

    柿子林基地。丹增活佛把随身带来的藏茶交给侍者,这时随从来报:“大师,格桑卓玛到了。”丹增放下茶盅,一个高个子的女子背着光线走进屋子,这就是丹增的爱徒格桑卓玛,也就是我们前面不断提到的桑梓。这么多年来,这个坚强而智慧的女子,一直就背对这个世界展示着她完全不同的两面,面对她的亲人和朋友,不知道她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时常有一种被撕裂的痛楚。

    桑梓急切地进门,跑伏在丹增的墀前,“大师,您怎么来了?”桑梓的声音有点哽咽,是的,她太激动了,站在她面前的这个老人,在她的心里像一座丰碑,她仰望着,并一直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也从中领悟着佛的真知。丹增把桑梓扶起来,他看见了这个女孩眼里的泪花,他像父亲一样轻拍了一下桑梓的背,笑了;桑梓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泪,这时候,她看到了活佛案头的那张观察报,“您是为了黑金唐卡来的吗?”

    “我来,是为了印证佛的一个预言。”

    “您是担心唐卡的安全?”

    “不,是为了完成佛交给我的一项重要使命。”丹增喃喃地说,然后他停顿了一下,突然问了一个桑梓始料不及的问题,“有扎西平措的消息吗?”

    扎西平措?!桑梓的心瞬即被揪了起来。

    对于桑梓来说,扎西平措是她童年中最灿烂的那缕阳光,也是她生命起源处,最为纯洁的那段情感。为了扎西平措,她曾经用了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关进一个山洞,她不断惩罚自己,直到思念之门终于被时间慢慢关闭。这二十多年,对扎西平措的思念已经变成了一种思维惯性,有时连桑梓自己都忘了这份思念的存在,今天这密封的黑屋子终于被嚯然打开。

    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平措哥哥应该已经36岁,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他还好吗?他在哪里?他还会记得小时候的格桑卓玛吗?桑梓一时心潮澎湃。不过让她奇怪的是,自从扎西平措走失之后,二十多年来,丹增活佛从来就没有提起过他,为什么在今天在这样的场合,他却突然问起!?记忆里那个死结被丹增的一句话解开,桑梓的思绪又回到那遥远的洁净无比的西藏腹地――

    实际上扎西平措和格桑卓玛一样,都是寺庙的主持丹增捡来的孩子。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清晨,起来打扫庭院的喇嘛发现院门口有一个小小的破旧包袱,走过去仔细一看,里面还有一个脸色青紫的婴儿。当丹增抱起这个婴儿时,他发现这孩子全身流着脓水,已经差不多快要死了。丹增就这样把这个要死的婴儿放在一盆草药浸泡的温水里,然后用酥油茶擦拭孩子的嘴唇,直到第三天早晨,这孩子才张开小嘴吸吮茶水,然后就在那草药浸泡的水里慢慢活转过来。用喇嘛们的话说,扎西平措是到死神那里走过一圈的人,但是死神并没有收留他,于是慢慢长大的他变得尤其顽劣、胆大包天。

    扎平西措到来的第二年,格桑卓玛也被神带到这块圣地,于是这两个孩子开始一起长大,一起体会人间的苦难和佛祖的仁慈。每天早上醒来,扎西平措第一眼看见的便是格桑卓玛,每天晚上睡觉,他最后一眼看见的仍然是格桑卓玛。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确切生日,寺里的喇嘛都把捡到他们的那个日子作为他们的生日,丹增活佛说,“众生之日,便是你们的生日。”

    随着格桑卓玛的到来,扎西平措的童年开始跃动起来。他们一起在寺庙的门前玩石子,一起堆玛尼堆,一起看着五彩经幡在风中飞动,还一起偷偷爬上后崖的悬崖上,去采那美丽的杜鹃花。在扎西平措剃度的前夜,他很自信地对格桑卓玛说,“以后,我要娶你。”扎西平措曾经参加过藏民的婚礼,新娘脸上像太阳一样鲜艳的高原红,一直让他心惊肉跳,看着格桑卓玛同样红红的脸蛋,他轻轻地“咬”了一下。能够出家是一个藏民的骄傲,但是能够娶一个漂亮的梅朵更是年轻男人的梦想。格桑卓玛就是平措心里最圣洁的梅朵。

    于是年幼的平措,从懂事起就用他自己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保护着他的卓玛。他疼她、爱她、关心她、依赖她,更霸道地骂她、气她、甚至是打她。有一次趁着喇嘛们不注意,扎西平措带着卓玛悄悄出了山谷,他们知道十几公里之外的玛旁雍错,那里的冰层已经化开,用一种特别的草叶,可以把鱼钓上来。那鱼的味道他尝过,去年与庙里的喇嘛一起赶湖,喇嘛们忙着做法事把他扔在湖边,他就捡到了一小两寸长的小鱼。他悄悄跑到一个玛尼堆后,把那鱼烤熟了,那一天,他吃到了一生从没尝过的美味。

    扎西平措拉着格桑卓玛的手,他们绕过磕长头的藏民,悄悄藏在湖边一处不起眼的灌木丛里。卓玛忐忑不安地说,“平措哥哥,我们还是不抓鱼了吧,湖里可有守护神的。”扎西平措用力瞪了卓玛一眼,开始把长长的草叶垂进湖水里,卓玛还想再说什么,扎西平措一把把她薅到了身后,卓玛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高原上的鱼长得特别慢,十年才能长一斤,因为长得慢,肉质就十分鲜嫩。这个上午,他们总共钓到5条小鱼,卓玛一边看着平措烤鱼,一边不停地咽口水,鱼烤熟后,平措把三条大的分给了卓玛,自己吃了两条小的。在回寺庙的路上,平措兴奋地问,“烤鱼好吃吗?下次还带你来。”扎西平措走得有些快,仿佛是在蹦跳,卓玛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不停地点头。

    他们以为没有谁知道他们干了什么,但刚进寺庙就被发现了,原因是一个喇嘛闻到了一股被杀生灵的腥味,然后他从卓玛的嘴边看到了一小节残留的鱼刺。在佛教里,金鱼是八宝之一,高原上的湖都是圣湖,湖中都有守护神,因此藏民都不会在湖中洗澡,更不会捕食湖中的鱼;另外部分藏民死后选择水藏,死者的灵魂也会随之归宿大海,所以扎西平措和格桑卓玛的行为,无异于对神灵的大不敬。

    那一夜,喇嘛们念了一宿的《楞伽经》和《涅盘经》,之后扎西平措就被关进了寺庙后的石屋。这是专门用来惩戒犯律条的弟子的,而自从扎西平指剃度的那一天起,这个石屋仿佛就成为他的专有,他不是跑出去与牧民的孩子打架,就是掇撺邻村的狗们互相嘶咬,或者追着放鹰的大叔毁了人家的青稞苗,或者用自制的弹弓击打小鸟……总而言之,剃度过的扎西平措不仅没有半点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那是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漆黑石屋,扎西平措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一叶阳光漏进了石缝,他仰着头,一忽儿把脸对准那缕阳光,一会儿又把头移开,用心地研究这从另一个世界射来的光亮。

    “平措哥哥。”屋外突然传来格桑卓玛轻轻的呼唤,“平措哥哥,你怎么不说话呀?”扎西平措把头靠在石屋的墙壁上,故意不理她。一叶绿色的草茎从那阳光透进的地方伸了进来,格桑卓玛是围着石屋找了半天,才终于找到这个石头缝隙的。平措不屑地看了一眼,发现那是一株青稞草,破碎的阳光下,那草茎上的绒毛反着白光,平措心里动了一下,但他还是不理她。不一会,那个缝隙又伸进来一朵艳丽的杜鹃花,平措知道这花只有山后的悬崖边才有,去年夏天他曾经带卓玛去采过。“平措哥哥,你看这杜鹃花漂亮吗?”卓玛在石屋外讨好地说。看到这朵花时,平措心里就有点软了,但他还是不说话。他不想说话,他就是想让格桑卓玛难过,他心里很烦。“这是我自己去采的花,我去后崖上采的,差点都摔下悬崖呢。”卓玛在门外念叨着。扎西平措想象着格桑卓玛站在崖边摇摇晃晃的样子,这傻丫头,她怎么敢到那么陡的后崖上去,她是怎么爬上去的!“平措哥哥,你是不是很饿?你一定饿了是吗?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我求过丹增活佛了,我求他放你出来。平措哥哥,你认个错好不好,都是我不好,以后我再也不馋了,不想吃肉了,真的,我一点都不饿,我不喜欢那些东西的,我只要你好好的,平措哥哥……”卓玛还在絮叨,说着说着就哭了,扎西平措眼泪也掉了下来,他用力吸了一下鼻子,把鼻涕抹在脏兮兮的脸上。他真的很饿了。

    很饿很饿。在那片物质极其馈乏的高寒地带,所有的生命都是以饥饿为伴的,但是因为有了扎西平措,格桑卓玛的饥饿就有了意义;因为有了扎西平措,格桑卓玛对饥饿就有了全新的完全不同的理解。

    但是有一天,这种饥饿的感觉完全变异了,在扎西平措12岁的那一年,格桑卓玛再也唤不回她的平措哥哥,从此后,她的世界变了……

    那一天,金灿灿的阳光照着褐色的山谷,青绿的草在雪线下肆意伸展开去,形成一条绿色飘逸的裙带,这是高原的夏天特有的景象,然而这美丽的景象后,却隐伏着危险。那天扎西平措从山口的嘎果那里得到了一枚白色透明的人参果,他一路跑进寺庙,到处寻找他的格桑卓玛,但是他在寺庙里找了个遍,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丫头。正在他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格桑卓玛正在丹增活佛的禅房外,小心地添着灯油,卓玛指了指禅房,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平措赶忙放低脚步轻轻地走过来,伸开手把那枚人参果展现给格桑卓玛。卓玛没有马上接他的人参果,而是继续把灯油添满,正在他们要出去的时候,扎西平措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活佛在做什么,然后他拉着卓玛,悄悄地潜进活佛的禅房,藏到了深色的帐幔后――丹增活佛正跪在一幅黑金唐卡之前,轻轻地念动着经文,唐卡中那只古藏獒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佛门高僧,好像有什么要交待似的。

    那是扎西平措和格桑卓玛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黑金唐卡,乍见之下,那古战獒犀利的目光就把他们吓了一跳,扎西平措甚至惊得往后直退。从活佛的禅房出来,扎西平措攥在口袋里的人参果已经捂出水来,湿了他的衣角,他把卓玛拉到院墙的拐角处,把那被揉熟的果子递给格桑卓玛,看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肚里,然后跟她讨论起那幅神秘的黑金唐卡。卓玛说,“那一定很珍贵。”“有多珍贵?”“很珍贵很珍贵,有佛那么珍贵,你看活佛的样子就知道了。”“我不信。”扎西平措又露出那一贯的不屑。

    就这样,在那年的晒佛节上,扎西平措为了买下卖鹰老人的一只金雕,把黑金唐卡偷出来卖给了一个外地人。当时无论卓玛怎么劝他都不听,直到黄昏来临他被丹增发现,并因此而让整个寺庙为之震惊,他才知道黑金唐卡决不是用“珍贵”两个字能够形容的。那一夜,自知闯祸的扎西平措没敢回来,不管格桑卓玛嘤嘤的哭泣如何让躲在暗处的他伤心欲绝,他还是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随着最后一波赶佛的人们一起,消失在了那个狭长的山谷,并且从此以后就没再出现……

    在扎西平措离开后的那段日子,天空不再是蓝色的,鹰隼也不再出现,玛旁雍错的水不再清澈,连冈仁波齐的雪峰,都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小格桑卓玛后悔没有拦住扎西平措,她知道平措偷出黑金唐卡,其实是为了买下金雕逗她欢心。格桑卓玛内疚得吃不下饭,每当她看见那香甜的糌粑,她便会想起扎西平措,她想他一定在哪个地方等着她,他一定很饿,可他在哪呢?格桑卓玛找遍了山谷里的每一处沟洼,每一片岩石,每一块雪峰,她总告诉自己,平措就藏在下一个地方,她这样每天都去找扎西平措,直到有一天她倒在玛旁雍措旁边,什么也不知道。

    重新醒过来的格桑卓玛变得沉默了,她不再提扎西平措,也不让别人提他。她把自己关在禅房里,终日背诵着那枯燥的经文;她跟着喇嘛们苦练功力,终于获得“贝卡”的密修资格;她在后崖的一个秘密山洞里关了五年多,修习各种密宗的法门,这五年里,她感到自己离佛越来越近;五年后再走出山洞,她已经具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和意志力……

    已经十六岁的格桑卓玛,就这样被丹增派往美国,开始了寻找黑金唐卡的漂泊之旅。在她看来,这一特殊的任务,不仅是为了完成佛交给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扎西平措弥补那已经犯下的过失。经过十几年的漂泊和历练,格桑卓玛已经脱胎换骨成今天这个美丽而成熟的女子,而关于扎西平措的记忆,也被时间深深地埋藏起来。现在丹增活佛突然提起,莫不是扎西平措就在北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唐卡密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唐卡密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