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绝世高人(2)
目录:大明风云| 作者:金牛|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三章 绝世高人(2)
就这样冷谦在荒域雪原上跋涉了十几天,渴了抓把纯净的雪塞进嘴里,饿了啃几口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干粮充饥。偶尔能在山坳子里看到一处孤零零的茅屋,是让他最振奋的一件事了。到小茅屋里避避风寒、喝上一口热水,简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又走了几天,他看到前面地势逐渐开始高低起伏,远处山峦迭嶂,广可蔽日的森林横在面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他以为到了长白山,经过打听,才知不是。这里是千山山区,离长白山还远着呢!
提起千山,冷谦倒不陌生,他曾在书中读到,辽东千山又称积翠山也叫千朵莲花山。周广有六百余里,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因只差一座而到千,故曰之为千山。
最高峰为仙人台,第二高峰为玉佛顶,山中辽、金以来的名胜、遗迹尚保存完好如初。冷谦知道,千山中最负盛名的是建于唐代的祖越、龙泉、大安、中会、香岩五大禅林,这倒值得一看。
想归想,他知道此行是为母亲采药而非游历,一下子就打消了寻幽览胜的念头。在山中又走了一二十里,看到右手边一座高山直插入云,山脚下层岗叠现,怪石林立,断壁陡峭、悬崖突起,往上看云锁峰头十分险峻!
这时突然天降大雪,鹅毛般的雪片漫天飞舞,天色骤然昏暗,仿佛到了混沌初期,冷谦不禁慌张起来!他暗自寻思山中没有一个可供容身的地方,若是冻上一夜,不把性命交待到这里才怪!
前些天,找不到宿处的时候,他一直都是找一些岩洞过夜,山上枯木多,生火取暖不成问题。
慌乱之中又想,何不趁天还没黑透尽快找一处能避风寒过夜的地方呢。他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见山脚下无洞可寻。便鼓起勇气向峭壁上攀去,冰冷光滑的岩壁滑不留手,有时攀到一半又滑落下来,生性倔强的他毫不气馁继续向上攀登。就在他累得气喘如牛,快到绝望的时候终于爬了上去,精疲力尽的他躺倒在一块巨石上狂喘粗气一动也不想动了。
这座山的断崖上天然洞穴较多,可大都洞口宽洞底浅,寒风吹进在洞底打旋,更是冻得人心底生寒。
鼓足了劲,冷谦又爬了起来,继续寻找山洞。终于找到一处像是被人用石块堵塞的狭窄石缝,刚把背囊放下,想探视一番,看看可否容身?
突然,,一股腥风扑鼻而来,猛抬头看去,前边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中,有一只斑斓猛虎瞪着铜铃似的大眼,像猫一样向他走来。
冷谦顿时惊得头发根根竖起、一道冷流遍布全身、牙齿格格打架,忙伸手拔剑,可是手不听使唤,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剑拔出。
那只猛虎摇头剪尾作势欲扑,冷谦手心淌汗、浑身颤抖,一步步往后退,糟了!退不了了,它已退到岩缝口了,一堆碎石挡住了退路。
虎吼声响起,震得山谷齐鸣,那虎猛扑过来,冷谦吓得闭上眼睛,向后靠去。轰隆隆碎石塌陷,冷谦随着碎石掉进洞中,滚了十几滚才到洞底。
所幸并没有受伤,只是擦破了点皮。洞中伸手不见五指,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根和他一起滚落的松枝,惊魂未定的他掏出火镰,哆嗦着点燃了火把。火把在手的他胆气顿时壮了起来,他知道野兽都怕火,心中大定举起火把照亮了山洞,一点点看清了洞中情形。他掉进的地方有十几级台阶,往里看黑洞洞不知深浅?
冷谦狠了狠心爬起来,继续往里走,路道逐渐变宽,忽然一脚踏空跌坐在地,举起火把四下一照,发现这是一处经过人工开凿,有一间房子大小的石穴,地面平整干净,壁根处铺着厚厚的绒草。
这种绒草(??草)关外所独有,用木棒槌松絮在鞋里可抵御严寒,铺在地上又松软又暖和,看来这洞以前有人住过。再往前看,还有一道石缝通往别处,这石缝堵得严严实实。因天色已晚又冷又饿,冷谦无心再看,将火把插进石缝里返身出去。
来到洞口,伏在台阶上静静听了好半天,确信猛虎已走,这才上去将背囊取下,又抱了几捆松枝回来,重新将洞口堵好,才回到洞底架起松枝生火取暖。
当枯木和松枝燃烧起来的时候,熊熊大火驱走了寒气,洞中立刻温暖起来。镇静了一下,冷谦取出水袋、干粮饱餐了一顿后,躺在草堆里酣然入睡。
洞中无日夜,一觉醒来无事可做,他突然心血来潮,也是好奇心的驱使,冷谦按捺不住想对另一石穴探个究竟?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如果他住一夜便走,以后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了。
重又燃起一支火把,右手持剑扒开石缝,擎着火把钻了进去。
里面也是个石穴,而且更大,地面上散乱地堆放着十几口箱子和包袱。细看包袱全是用鹅黄色的绸缎包裹,箱子全部镶金包铁。
冷谦心想,这些物件理应是皇宫大内之物,不该民间所有。一时冲动,用剑砍开锁头,揭开箱盖,在火把的映照下箱子里霞光四射!映入眼帘的是光灿灿耀目的金银珠宝,打开别的箱子也是这样。心中一阵狂喜,惊呼道:“真是挖着金矿了!”
想了想,他却重重地关上箱盖,扭头看到旁边还有一堆书画等物,随手捡起一个用丝带绑束着的纸筒,打开来,见一立轴背面赫然用金黄色丝线绣着“圣旨”二字,禁不住怦然心动,急急翻转过来,见上面写道:圣旨云,朕遭国难,文臣畏死、武将厌战,实乃朕之过也,今朕病体不支,难安天命,钦命皇太子率所余之部出关北上,觅地潜踪,徐图复国之道,为我大元保存一息之龙脉,勿忘恢复大元之国统,切切,钦此!
冷谦博学,看罢诏书,他想起明初史记中记述过明军打到燕京时,大将军徐达曾率部乘胜追击。元顺帝病重,临危授命,命元太子率一千余残兵出关,逃亡至此,据说后来又逃往俄罗斯最后不知所终的事?他大为兴奋!
到了现在,冷谦方知此洞曾为元皇太子所用。平息了一下心情,冷谦放下圣旨,翻了翻凌乱的书画,这些书画每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他真有些爱不释手了。正欣赏间,突然发现画下露出木匣的一个角,急忙弯腰拾起,见是一个扁扁的檀木匣入手极沉。
解下丝绳,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本绢册,上面附一字笺,笺上写道:“留待有缘,黄石公。”
看到留言,冷谦如获至宝,暗道:看来元人不懂历史,不知黄石公为谁?这本书连翻都没翻过。他熟读经史,深知黄石公乃汉代令张良(张子房)三拾草履而秘授兵书之黄石公也!:
冷谦把书放在木箱上,掸掸衣服上的尘土,趴在地上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心中默念:石公有知,我冷谦获此神物,您可安心矣!
拜毕,拿起绢册翻开细看,书中分星象、音律、占卜、斗转星移,而第五部分是名为《日月归元》的练功心法,旁边有一行批注:习得此法,将有意想不到之神奇功效。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就着火光细看图文,怎奈书中文字晦涩艰深,看得不甚明白,没办法,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只好作罢!
刚要抱着木匣出洞,转念一想,木匣太重携带不便,想毕从盒中拿出绢册用油布包好,贴身放进怀里。低头看看那些光灿灿的金银珠宝,想了一下,又重新盖好箱盖,分文未取,心想,留待它日或可有用。转身钻出里间石洞重新堵好刚才扒开的洞口,直到看不出一点痕迹,这才罢手。
休息了一会儿,估摸着天已大亮,决定下山继续前行。背好行囊摸索着来到洞口,顺着石缝向外望,又倾听了好长时间,确信猛虎不会再来了,这才推开碎石钻了出去,回身又将洞口封好,然后寻路下山。
待续)
就这样冷谦在荒域雪原上跋涉了十几天,渴了抓把纯净的雪塞进嘴里,饿了啃几口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干粮充饥。偶尔能在山坳子里看到一处孤零零的茅屋,是让他最振奋的一件事了。到小茅屋里避避风寒、喝上一口热水,简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又走了几天,他看到前面地势逐渐开始高低起伏,远处山峦迭嶂,广可蔽日的森林横在面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他以为到了长白山,经过打听,才知不是。这里是千山山区,离长白山还远着呢!
提起千山,冷谦倒不陌生,他曾在书中读到,辽东千山又称积翠山也叫千朵莲花山。周广有六百余里,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因只差一座而到千,故曰之为千山。
最高峰为仙人台,第二高峰为玉佛顶,山中辽、金以来的名胜、遗迹尚保存完好如初。冷谦知道,千山中最负盛名的是建于唐代的祖越、龙泉、大安、中会、香岩五大禅林,这倒值得一看。
想归想,他知道此行是为母亲采药而非游历,一下子就打消了寻幽览胜的念头。在山中又走了一二十里,看到右手边一座高山直插入云,山脚下层岗叠现,怪石林立,断壁陡峭、悬崖突起,往上看云锁峰头十分险峻!
这时突然天降大雪,鹅毛般的雪片漫天飞舞,天色骤然昏暗,仿佛到了混沌初期,冷谦不禁慌张起来!他暗自寻思山中没有一个可供容身的地方,若是冻上一夜,不把性命交待到这里才怪!
前些天,找不到宿处的时候,他一直都是找一些岩洞过夜,山上枯木多,生火取暖不成问题。
慌乱之中又想,何不趁天还没黑透尽快找一处能避风寒过夜的地方呢。他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见山脚下无洞可寻。便鼓起勇气向峭壁上攀去,冰冷光滑的岩壁滑不留手,有时攀到一半又滑落下来,生性倔强的他毫不气馁继续向上攀登。就在他累得气喘如牛,快到绝望的时候终于爬了上去,精疲力尽的他躺倒在一块巨石上狂喘粗气一动也不想动了。
这座山的断崖上天然洞穴较多,可大都洞口宽洞底浅,寒风吹进在洞底打旋,更是冻得人心底生寒。
鼓足了劲,冷谦又爬了起来,继续寻找山洞。终于找到一处像是被人用石块堵塞的狭窄石缝,刚把背囊放下,想探视一番,看看可否容身?
突然,,一股腥风扑鼻而来,猛抬头看去,前边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中,有一只斑斓猛虎瞪着铜铃似的大眼,像猫一样向他走来。
冷谦顿时惊得头发根根竖起、一道冷流遍布全身、牙齿格格打架,忙伸手拔剑,可是手不听使唤,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剑拔出。
那只猛虎摇头剪尾作势欲扑,冷谦手心淌汗、浑身颤抖,一步步往后退,糟了!退不了了,它已退到岩缝口了,一堆碎石挡住了退路。
虎吼声响起,震得山谷齐鸣,那虎猛扑过来,冷谦吓得闭上眼睛,向后靠去。轰隆隆碎石塌陷,冷谦随着碎石掉进洞中,滚了十几滚才到洞底。
所幸并没有受伤,只是擦破了点皮。洞中伸手不见五指,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根和他一起滚落的松枝,惊魂未定的他掏出火镰,哆嗦着点燃了火把。火把在手的他胆气顿时壮了起来,他知道野兽都怕火,心中大定举起火把照亮了山洞,一点点看清了洞中情形。他掉进的地方有十几级台阶,往里看黑洞洞不知深浅?
冷谦狠了狠心爬起来,继续往里走,路道逐渐变宽,忽然一脚踏空跌坐在地,举起火把四下一照,发现这是一处经过人工开凿,有一间房子大小的石穴,地面平整干净,壁根处铺着厚厚的绒草。
这种绒草(??草)关外所独有,用木棒槌松絮在鞋里可抵御严寒,铺在地上又松软又暖和,看来这洞以前有人住过。再往前看,还有一道石缝通往别处,这石缝堵得严严实实。因天色已晚又冷又饿,冷谦无心再看,将火把插进石缝里返身出去。
来到洞口,伏在台阶上静静听了好半天,确信猛虎已走,这才上去将背囊取下,又抱了几捆松枝回来,重新将洞口堵好,才回到洞底架起松枝生火取暖。
当枯木和松枝燃烧起来的时候,熊熊大火驱走了寒气,洞中立刻温暖起来。镇静了一下,冷谦取出水袋、干粮饱餐了一顿后,躺在草堆里酣然入睡。
洞中无日夜,一觉醒来无事可做,他突然心血来潮,也是好奇心的驱使,冷谦按捺不住想对另一石穴探个究竟?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如果他住一夜便走,以后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了。
重又燃起一支火把,右手持剑扒开石缝,擎着火把钻了进去。
里面也是个石穴,而且更大,地面上散乱地堆放着十几口箱子和包袱。细看包袱全是用鹅黄色的绸缎包裹,箱子全部镶金包铁。
冷谦心想,这些物件理应是皇宫大内之物,不该民间所有。一时冲动,用剑砍开锁头,揭开箱盖,在火把的映照下箱子里霞光四射!映入眼帘的是光灿灿耀目的金银珠宝,打开别的箱子也是这样。心中一阵狂喜,惊呼道:“真是挖着金矿了!”
想了想,他却重重地关上箱盖,扭头看到旁边还有一堆书画等物,随手捡起一个用丝带绑束着的纸筒,打开来,见一立轴背面赫然用金黄色丝线绣着“圣旨”二字,禁不住怦然心动,急急翻转过来,见上面写道:圣旨云,朕遭国难,文臣畏死、武将厌战,实乃朕之过也,今朕病体不支,难安天命,钦命皇太子率所余之部出关北上,觅地潜踪,徐图复国之道,为我大元保存一息之龙脉,勿忘恢复大元之国统,切切,钦此!
冷谦博学,看罢诏书,他想起明初史记中记述过明军打到燕京时,大将军徐达曾率部乘胜追击。元顺帝病重,临危授命,命元太子率一千余残兵出关,逃亡至此,据说后来又逃往俄罗斯最后不知所终的事?他大为兴奋!
到了现在,冷谦方知此洞曾为元皇太子所用。平息了一下心情,冷谦放下圣旨,翻了翻凌乱的书画,这些书画每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他真有些爱不释手了。正欣赏间,突然发现画下露出木匣的一个角,急忙弯腰拾起,见是一个扁扁的檀木匣入手极沉。
解下丝绳,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本绢册,上面附一字笺,笺上写道:“留待有缘,黄石公。”
看到留言,冷谦如获至宝,暗道:看来元人不懂历史,不知黄石公为谁?这本书连翻都没翻过。他熟读经史,深知黄石公乃汉代令张良(张子房)三拾草履而秘授兵书之黄石公也!:
冷谦把书放在木箱上,掸掸衣服上的尘土,趴在地上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心中默念:石公有知,我冷谦获此神物,您可安心矣!
拜毕,拿起绢册翻开细看,书中分星象、音律、占卜、斗转星移,而第五部分是名为《日月归元》的练功心法,旁边有一行批注:习得此法,将有意想不到之神奇功效。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就着火光细看图文,怎奈书中文字晦涩艰深,看得不甚明白,没办法,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只好作罢!
刚要抱着木匣出洞,转念一想,木匣太重携带不便,想毕从盒中拿出绢册用油布包好,贴身放进怀里。低头看看那些光灿灿的金银珠宝,想了一下,又重新盖好箱盖,分文未取,心想,留待它日或可有用。转身钻出里间石洞重新堵好刚才扒开的洞口,直到看不出一点痕迹,这才罢手。
休息了一会儿,估摸着天已大亮,决定下山继续前行。背好行囊摸索着来到洞口,顺着石缝向外望,又倾听了好长时间,确信猛虎不会再来了,这才推开碎石钻了出去,回身又将洞口封好,然后寻路下山。
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