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章 借势压人
目录:气吞凌霄| 作者:怕啥来啥| 类别:玄幻奇幻
萧风听了孙昊的话,也是双眉紧皱,沉思不语,他心中何曾不想收回西北的兵权,但却是不得不顾虑到各世家的态度,这才迟迟不敢对西北动手,而且孙昊也说过不可操之过急,今日孙昊怎么突然提出要求西北调兵,莫非他有办法说服各家不成?如果是这样,那真是解决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大殿中李家派系的人纷纷看向奉国公李森,众人见他面不改色,神态如常,像是事不关己一样,不由得大急,但是众人摸不清李森的心思,又不敢擅自出言阻止。这时只见有人出班道:“陛下,微臣以为西北之兵擅动不得,如今西北初定正需大军威慑,何况西凉以南大夏五部虎视眈眈,如果现在削减那里的驻军,无疑是给大夏可乘之机,咱们好不容易到手的西凉恐怕会拱手让人。”
孙昊看向出言阻止的大臣,此人名叫卢卓,官拜兵部侍郎,据说是太子一系的重臣,听此人言语有依有据,颇为打动群臣,倒是不可小觑。但是孙昊却不着急,他有足够的信心说服李森、太子同意调兵。这时又有多位大臣出班反驳孙昊调兵的建议,这些人多是太子、楚王一系,还有少数清流。
辽王萧风见反对的声音颇多,而且李家的人还没有出言,看来此事难成,想到这里,他看了眼孙昊,见他一脸自然,好像是成足在胸的样子。于是问道:“看来反对的人还颇多,大家的话也是不无道理,冠军侯可还有什么意见吗?”
孙昊笑了笑站出说道:“既然大家都反对,微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西北的兵调不动,就只能是我鹤阳出兵,但是粮草谁来供应?总不能让将士们一路上饿着肚子赶路吧?”
众人被孙昊问得哑口无言,谁也不敢搭茬,心知让鹤阳军不远万里南下的确不是什么好办法,可是他不南下,西北的兵又动不得,堂堂大辽竟然无兵可派,一时间大殿之上安静异常。
孙昊见没人出声,接着说道:“大家解决不了我鹤阳军的随行粮草问题,西北的兵你们又不同意调拨,那好咱们就坐等青龙关外的联军自己退去吧,听说最近大唐帝国很是活跃,就不知道镇国公孙大帅是否还能守住号称攻不破的青龙关。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陛下,微臣已无话可说!”
群臣见孙昊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都陷入了沉思,大家心知孙昊说的是实话,如今青龙关情况勘危,大辽国力即将耗尽,如果不快点解决这场战争,只怕不用联军破关自己就得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在彼此内耗,抓着自己那点小利益不放,恐怕真是离亡国不远了,想到这些众人都看向了太子、楚王势力的人,眼中隐隐露出一丝不屑。
群臣的目光让这些人感到一阵脸红,恨不得早朝快些结束,就在这时,奉国公李森出班说道:“好一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冠军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老夫受教啦,陛下!老臣赞成冠军侯的建议,调西北之兵南下驰援。”众人见李森同意调兵,也就说西北李岩的鹰师愿意南下,一时间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赞叹李森能以国家为重,不愧是国家梁柱。其实李森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形势的严峻已经由不得他不这样做,本来他打算沉默,静观其变,孙昊肯出兵南下最好,实在不行也只好同意调兵了,人家孙昊其实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鹤阳军没有粮草无法南下,西北之兵你们爱动不动,反正我在大辽最北面,联军破关之后也得经过你们才能遇到我,谁怕谁啊!只是此话不好听,人家没说。形势比人强,于是李森被迫同意孙昊的建议,好歹自己最先站出来,还可以博得一个大公无私,顾全大局的美名。
威国公钱明见李森竟然同意调兵,不由暗道:“这老狐狸也有吃瘪的时候,呵呵,自己在给他加把火,促成此事,反正西北又没有我钱家的势力。”于是言道:“陛下,奉国公、冠军侯二人都是朝中重臣,都能以大局出发,远胜过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老臣恳请陛下,下旨掉西北军南下!”
钱明的话好悬没把太子气死,这是再骂自己啊!虽然自己没有出言反对,但是刚才反对之人多是自己的亲信,太子萧肃感到形势有些被动,刚才朝臣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多少透出鄙夷之意,弄不好自己的名声就要毁在这了,想到这些,他不由得恨死孙昊、钱明、李森三人,衡量了一下得失,萧肃一咬钢牙出班说道:“父王,儿臣也认为三位爵爷言之有理,儿臣赞成调派西北军南下。”
众人见太子也同意了调兵,心知此事已经定论,于是纷纷表示赞成,风向转变之快不由得让孙昊感到咋舌。辽王萧风见李家、太子都低头表示赞成调兵,心中大喜,心道:“这孙昊还真是大胆,敢于挺而走险,逼迫二人同意调兵,真是解了朕的心腹大患。”想到这些他不由得给了孙昊一个赞赏的眼神,朗声说道:“既然大家赞同西北军南下,那么此事就此定下,但是具体的方案,冠军侯可曾拟定?”
孙昊见大局已定,心中也松了口气,出言道:“陛下,其实刚刚卢侍郎的担忧不无道理,大夏五部如今虽说内部战乱不断,但是难保他们不会趁虚而入,所以微臣建议除了驻守西凉的军队不动外,从余下的三支鹰师中各调两万精兵南下,另外允许三支鹰师招兵补齐人数,以备威慑大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此外再从京中禁军中抽调两万人与西北南下的六万人会合,以此八万精兵为主力,再加上地方调拨的府兵,共计十万余人应该足以作为援兵之用。”
众人听了孙昊的计划,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孙昊竟然不是单独地调派一支或是两支鹰师南下,而是各抽两万人,并且同意他们招兵补齐人数,这一招真可谓是高明之极,这样一来不仅不会打乱西北的平衡,横生事端,各方也比较容易接受,毕竟还可以补齐人数;再者通过调拨六万精兵南下,也达到了削弱西北各派的目的,毕竟想要训练出一支精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样一来驻扎西凉的部队便足以威慑他们,使得辽王的命令在西北硬气起来,更何况朝庭现在没钱没粮,你想要招兵就得自己想办法,孙昊此举倒是颇为圆滑。
萧风听了孙昊的建议,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不会把西北各家逼得过急,又达到了削弱的目的,还真是高明,于是问道:“各位爱卿以为冠军侯的计划如何?”虽然像是在问群臣,目光却看向奉国公李森和太子萧肃。两人对此都感到颇为无奈,反正已经同意调兵了,能够保留下一点实力也不错,于是表示赞同。
萧风见两人应许,高兴道:“好,就按冠军侯的计划,调拨六万西北鹰师南下,另外从龙虎卫、豹韬卫中各抽调一万禁军,整装南下。呵呵,又要劳烦冠军侯南边走上一遭啦!”
众人都以为此事就此敲定的时候,孙昊却又说道:“陛下,微臣还有一言,不知陛下是想守住青龙关让三国联军知难而退,还是一劳永逸,使得三国十年之内无力犯我边关?”
孙昊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如今的态势能够逼退联军已是大辽的幸事,孙昊居然有办法一劳永逸,使得三国十年间无力犯边,这是何等的猖狂,人家三国的百万大军是吃素的?这也就是孙昊,要是这等狂言出自别人之口,恐怕早就被人视作疯子了。
萧风咋听孙昊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不由得激动起来,颤声说道:“爱卿可有妙计,快快道来?”声音竟然有些哽咽,看来这些年的战乱确实把这位满怀壮志的辽王压得不轻,如今听说孙昊不但可以逼退联军,更是可以使其十年之内无力犯边,竟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孙昊感受到大殿之中众人眼中那热切的目光,缓缓说道:“陛下,十万大军南下青龙关可保青龙关不失,从而使联军知难而退,但是却不敢确保他们修养之后再次犯边。微臣以为与其被动防守,倒不如挥戈一击,咱们只看到了青龙关外的百万联军,却忽略了他们也有弱点,如今大战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咱们大辽作为守方尚且被耗得不得不决死一战,更何况作为进攻一方的三国,相信他们如今也不好受,大量的军队投入战场,国内必定空虚,此时若有一支军队进入其国内腹地,必可大获全胜,从而逼迫三国不得不撤兵回援,到了那时便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
大殿中李家派系的人纷纷看向奉国公李森,众人见他面不改色,神态如常,像是事不关己一样,不由得大急,但是众人摸不清李森的心思,又不敢擅自出言阻止。这时只见有人出班道:“陛下,微臣以为西北之兵擅动不得,如今西北初定正需大军威慑,何况西凉以南大夏五部虎视眈眈,如果现在削减那里的驻军,无疑是给大夏可乘之机,咱们好不容易到手的西凉恐怕会拱手让人。”
孙昊看向出言阻止的大臣,此人名叫卢卓,官拜兵部侍郎,据说是太子一系的重臣,听此人言语有依有据,颇为打动群臣,倒是不可小觑。但是孙昊却不着急,他有足够的信心说服李森、太子同意调兵。这时又有多位大臣出班反驳孙昊调兵的建议,这些人多是太子、楚王一系,还有少数清流。
辽王萧风见反对的声音颇多,而且李家的人还没有出言,看来此事难成,想到这里,他看了眼孙昊,见他一脸自然,好像是成足在胸的样子。于是问道:“看来反对的人还颇多,大家的话也是不无道理,冠军侯可还有什么意见吗?”
孙昊笑了笑站出说道:“既然大家都反对,微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西北的兵调不动,就只能是我鹤阳出兵,但是粮草谁来供应?总不能让将士们一路上饿着肚子赶路吧?”
众人被孙昊问得哑口无言,谁也不敢搭茬,心知让鹤阳军不远万里南下的确不是什么好办法,可是他不南下,西北的兵又动不得,堂堂大辽竟然无兵可派,一时间大殿之上安静异常。
孙昊见没人出声,接着说道:“大家解决不了我鹤阳军的随行粮草问题,西北的兵你们又不同意调拨,那好咱们就坐等青龙关外的联军自己退去吧,听说最近大唐帝国很是活跃,就不知道镇国公孙大帅是否还能守住号称攻不破的青龙关。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陛下,微臣已无话可说!”
群臣见孙昊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都陷入了沉思,大家心知孙昊说的是实话,如今青龙关情况勘危,大辽国力即将耗尽,如果不快点解决这场战争,只怕不用联军破关自己就得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在彼此内耗,抓着自己那点小利益不放,恐怕真是离亡国不远了,想到这些众人都看向了太子、楚王势力的人,眼中隐隐露出一丝不屑。
群臣的目光让这些人感到一阵脸红,恨不得早朝快些结束,就在这时,奉国公李森出班说道:“好一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冠军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老夫受教啦,陛下!老臣赞成冠军侯的建议,调西北之兵南下驰援。”众人见李森同意调兵,也就说西北李岩的鹰师愿意南下,一时间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赞叹李森能以国家为重,不愧是国家梁柱。其实李森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形势的严峻已经由不得他不这样做,本来他打算沉默,静观其变,孙昊肯出兵南下最好,实在不行也只好同意调兵了,人家孙昊其实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鹤阳军没有粮草无法南下,西北之兵你们爱动不动,反正我在大辽最北面,联军破关之后也得经过你们才能遇到我,谁怕谁啊!只是此话不好听,人家没说。形势比人强,于是李森被迫同意孙昊的建议,好歹自己最先站出来,还可以博得一个大公无私,顾全大局的美名。
威国公钱明见李森竟然同意调兵,不由暗道:“这老狐狸也有吃瘪的时候,呵呵,自己在给他加把火,促成此事,反正西北又没有我钱家的势力。”于是言道:“陛下,奉国公、冠军侯二人都是朝中重臣,都能以大局出发,远胜过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老臣恳请陛下,下旨掉西北军南下!”
钱明的话好悬没把太子气死,这是再骂自己啊!虽然自己没有出言反对,但是刚才反对之人多是自己的亲信,太子萧肃感到形势有些被动,刚才朝臣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多少透出鄙夷之意,弄不好自己的名声就要毁在这了,想到这些,他不由得恨死孙昊、钱明、李森三人,衡量了一下得失,萧肃一咬钢牙出班说道:“父王,儿臣也认为三位爵爷言之有理,儿臣赞成调派西北军南下。”
众人见太子也同意了调兵,心知此事已经定论,于是纷纷表示赞成,风向转变之快不由得让孙昊感到咋舌。辽王萧风见李家、太子都低头表示赞成调兵,心中大喜,心道:“这孙昊还真是大胆,敢于挺而走险,逼迫二人同意调兵,真是解了朕的心腹大患。”想到这些他不由得给了孙昊一个赞赏的眼神,朗声说道:“既然大家赞同西北军南下,那么此事就此定下,但是具体的方案,冠军侯可曾拟定?”
孙昊见大局已定,心中也松了口气,出言道:“陛下,其实刚刚卢侍郎的担忧不无道理,大夏五部如今虽说内部战乱不断,但是难保他们不会趁虚而入,所以微臣建议除了驻守西凉的军队不动外,从余下的三支鹰师中各调两万精兵南下,另外允许三支鹰师招兵补齐人数,以备威慑大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此外再从京中禁军中抽调两万人与西北南下的六万人会合,以此八万精兵为主力,再加上地方调拨的府兵,共计十万余人应该足以作为援兵之用。”
众人听了孙昊的计划,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孙昊竟然不是单独地调派一支或是两支鹰师南下,而是各抽两万人,并且同意他们招兵补齐人数,这一招真可谓是高明之极,这样一来不仅不会打乱西北的平衡,横生事端,各方也比较容易接受,毕竟还可以补齐人数;再者通过调拨六万精兵南下,也达到了削弱西北各派的目的,毕竟想要训练出一支精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样一来驻扎西凉的部队便足以威慑他们,使得辽王的命令在西北硬气起来,更何况朝庭现在没钱没粮,你想要招兵就得自己想办法,孙昊此举倒是颇为圆滑。
萧风听了孙昊的建议,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不会把西北各家逼得过急,又达到了削弱的目的,还真是高明,于是问道:“各位爱卿以为冠军侯的计划如何?”虽然像是在问群臣,目光却看向奉国公李森和太子萧肃。两人对此都感到颇为无奈,反正已经同意调兵了,能够保留下一点实力也不错,于是表示赞同。
萧风见两人应许,高兴道:“好,就按冠军侯的计划,调拨六万西北鹰师南下,另外从龙虎卫、豹韬卫中各抽调一万禁军,整装南下。呵呵,又要劳烦冠军侯南边走上一遭啦!”
众人都以为此事就此敲定的时候,孙昊却又说道:“陛下,微臣还有一言,不知陛下是想守住青龙关让三国联军知难而退,还是一劳永逸,使得三国十年之内无力犯我边关?”
孙昊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如今的态势能够逼退联军已是大辽的幸事,孙昊居然有办法一劳永逸,使得三国十年间无力犯边,这是何等的猖狂,人家三国的百万大军是吃素的?这也就是孙昊,要是这等狂言出自别人之口,恐怕早就被人视作疯子了。
萧风咋听孙昊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不由得激动起来,颤声说道:“爱卿可有妙计,快快道来?”声音竟然有些哽咽,看来这些年的战乱确实把这位满怀壮志的辽王压得不轻,如今听说孙昊不但可以逼退联军,更是可以使其十年之内无力犯边,竟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孙昊感受到大殿之中众人眼中那热切的目光,缓缓说道:“陛下,十万大军南下青龙关可保青龙关不失,从而使联军知难而退,但是却不敢确保他们修养之后再次犯边。微臣以为与其被动防守,倒不如挥戈一击,咱们只看到了青龙关外的百万联军,却忽略了他们也有弱点,如今大战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咱们大辽作为守方尚且被耗得不得不决死一战,更何况作为进攻一方的三国,相信他们如今也不好受,大量的军队投入战场,国内必定空虚,此时若有一支军队进入其国内腹地,必可大获全胜,从而逼迫三国不得不撤兵回援,到了那时便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气吞凌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气吞凌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