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利害而已
目录: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类别:历史军事
ps:更新虽少,但表示老醋回来了,哈哈!!!
姚贾是纵横谋略之士,从来是以利害为根本。
在姚贾看来,趋利避害乃是天性,天下之人莫不拘于利害二字,不要说庶民,各国贤士大臣乃至君王同样都不能例外。
各国相攻也好,相和也罢,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之争。
每个人地位不同,利益也就不同。面对同一事件,利害自有差别,态度上当然也就大不相同。
诸侯纷争,功名之士或可在其中谋得富贵封赏,但对于普通庶民来说,则意味着沉重的赋税,不断的征战,或者还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对于庶民,如果天下一统,再也没有诸侯征战,那么就可以安心耕种,养家糊口,安享和平的生活,当然是没人不喜欢。
但对于大多数的诸侯王室,一旦天下一统,则意味着权力根基的丧失和地位的彻底不保,就要从安享富贵的人上人成为屈辱苟活的降人或者面临着断头之路。
燕太子要一统天下,自然天下人也不会有一致的意见。
随着范增、尉缭、张耳、郦生、韩非、荆轲等诸侯寒士在燕国的崛起,以及对弱冠之年张良的礼遇,燕太子丹的礼贤下士和善识人才的大名已经传遍诸侯。
当年四大公子不过是宗室公子或权贵之门,仅是善待宾客就已经成为诸侯贤士所望,如今燕太子丹不但善待宾客不下于四大公子,且又为储君之位,投入其门下,不但可得善待,更有可能获得在燕国朝中更广阔的展天地。这对于那些胸有抱负和才干的诸侯贤士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而燕国的不断强盛和展并进而兼并天下,又可给这些贤士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那些在诸侯当中并不得志,又不肯或不能在秦谋得展之机的贤士,当然就会希望能来燕国谋得一个展之机。
姚贾来燕亦是为此。
但对于各国诸侯君王,不论是秦国还是燕国要兼并天下,那都是糟糕至极的一件事。燕太子丹要一统天下,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如今秦国虽然屡败于燕赵,但在诸侯看来,总还是赵国吃亏多些,原先那个尚可和秦军一战的强军已经消耗殆尽。元气大伤,即便秦国也吃了燕国的亏,也最多是秦赵两败俱伤的局面。
燕国虽有强盛之态,但毕竟未经大战,对于燕国到底有多强的实力,能否压制秦国,诸侯还心存怀疑。
诸侯心怀疑虑,有利有弊。
因为燕国还不是最强,那么在诸侯眼里,燕国就不是自己的威胁,当然就乐意和燕国亲近以相互扶持,这是利。
但也正因燕国不是最强,诸侯考虑燕国的行动和建议时,未免就会有所顾虑,生怕因此招致秦国的攻击和敌意。对于燕国的合纵之请不甚积极,这就是弊。
但无论如何,诸侯现今还不会认为燕国有兼并天下的可能。
而燕太子丹这反攻太原的一战,虽然并没有什么大胜,但仅是赵国数万之军的配合,就让秦军丢了十几个城邑,以战败而和,这让诸侯对于燕国的实力也增长了不少的信心。
虽然诸侯暂时不会立刻行动起来同意燕国合纵抗秦之议,但起码诸侯知道,一旦自己受秦之攻,燕国或许就是救命之路。
这就足够了。
在姚贾看来,秦国受挫于燕赵,以太原、河东、上党等地比较困窘的情况,秦国为恢复和增强实力,当会暂和燕赵而转攻韩魏。
韩魏虽弱,但大梁坚固,新郑亦为都多年,都不是易取之地。
秦国要一举灭之并非易事。
一旦两国面临生死存亡之机,肯定要求援于诸侯,尤其是新胜秦国的燕赵。
这就是燕国的机会,一个大举合纵,力求一战而弱秦的机会。
太子丹要兼并天下,就不能仅是弱秦而已。
秦国强盛百余年,底蕴深厚,单是一战弱之,如不能趁胜追击,将强秦彻底击垮,那总是将来巨大的后患。
要将强秦彻底击垮,还是要借诸侯之力才行,总不能燕军拼死拼活的,诸侯却在后面休养生息。
但对于诸侯君王,弱秦而免去强秦对本国的威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但要是让秦国彻底败亡而崛起一个更强大的燕国,那肯定是绝对不乐意的。
所以姚贾提出了轻其君,重其臣的思路。
君王或许不希望再趁胜追击,将强秦灭掉,换来一个更强大的燕国。但对于执掌各国权柄和统军参战的将帅来讲,如果能在灭秦之战中,获得更大的声望和更多的封赏,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各国诸侯,虽然从政体上说君王为最上,但考究各国实际的运作,其掌权将相的力量有时还远在君王之上。
尤其是像所谓君王年幼,国事由托孤重臣或外戚把持的时候。将相的力量才是实质的力量,譬如当初的秦相吕不韦、如今的楚国令尹李园、赵国的春申君赵柯。其对国家大政的影响力远在其国君之上。
而如齐国后胜,虽不至于凌驾于齐王之上,但也是举足轻重,至于韩魏,亦有世家大臣,足以左右国政。
这些人的利益和其君王并不一致。
譬如当初燕国向秦求和,就是献地于文信侯吕不韦而不是献地于秦。
当初穰侯魏冉出兵攻齐,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而不全是为了秦国。
如果太子能深结诸侯贵臣,将来在抗秦之时,对各国将相诱之以封国之利,则诸侯之君未必能阻挡本国之力为燕所用。
封功臣以国,虽然看似和兼并天下的目的相违背,但新封诸侯,皆为秦国故地,其根基甚浅,不但灭之甚易,就是不灭之,也不过是燕国附庸而已。
封各国功臣于新地,不但可以抑制各国诸侯之力的恢复,还可让各国权贵明白,本国的存亡,未必和自己的富贵相关。
燕国要兼并天下,如果各国诸侯大臣都心怀而已,则各国诸侯不过孤家寡人而已,还能有什么作为!
姚贾是纵横谋略之士,从来是以利害为根本。
在姚贾看来,趋利避害乃是天性,天下之人莫不拘于利害二字,不要说庶民,各国贤士大臣乃至君王同样都不能例外。
各国相攻也好,相和也罢,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之争。
每个人地位不同,利益也就不同。面对同一事件,利害自有差别,态度上当然也就大不相同。
诸侯纷争,功名之士或可在其中谋得富贵封赏,但对于普通庶民来说,则意味着沉重的赋税,不断的征战,或者还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对于庶民,如果天下一统,再也没有诸侯征战,那么就可以安心耕种,养家糊口,安享和平的生活,当然是没人不喜欢。
但对于大多数的诸侯王室,一旦天下一统,则意味着权力根基的丧失和地位的彻底不保,就要从安享富贵的人上人成为屈辱苟活的降人或者面临着断头之路。
燕太子要一统天下,自然天下人也不会有一致的意见。
随着范增、尉缭、张耳、郦生、韩非、荆轲等诸侯寒士在燕国的崛起,以及对弱冠之年张良的礼遇,燕太子丹的礼贤下士和善识人才的大名已经传遍诸侯。
当年四大公子不过是宗室公子或权贵之门,仅是善待宾客就已经成为诸侯贤士所望,如今燕太子丹不但善待宾客不下于四大公子,且又为储君之位,投入其门下,不但可得善待,更有可能获得在燕国朝中更广阔的展天地。这对于那些胸有抱负和才干的诸侯贤士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而燕国的不断强盛和展并进而兼并天下,又可给这些贤士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那些在诸侯当中并不得志,又不肯或不能在秦谋得展之机的贤士,当然就会希望能来燕国谋得一个展之机。
姚贾来燕亦是为此。
但对于各国诸侯君王,不论是秦国还是燕国要兼并天下,那都是糟糕至极的一件事。燕太子丹要一统天下,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如今秦国虽然屡败于燕赵,但在诸侯看来,总还是赵国吃亏多些,原先那个尚可和秦军一战的强军已经消耗殆尽。元气大伤,即便秦国也吃了燕国的亏,也最多是秦赵两败俱伤的局面。
燕国虽有强盛之态,但毕竟未经大战,对于燕国到底有多强的实力,能否压制秦国,诸侯还心存怀疑。
诸侯心怀疑虑,有利有弊。
因为燕国还不是最强,那么在诸侯眼里,燕国就不是自己的威胁,当然就乐意和燕国亲近以相互扶持,这是利。
但也正因燕国不是最强,诸侯考虑燕国的行动和建议时,未免就会有所顾虑,生怕因此招致秦国的攻击和敌意。对于燕国的合纵之请不甚积极,这就是弊。
但无论如何,诸侯现今还不会认为燕国有兼并天下的可能。
而燕太子丹这反攻太原的一战,虽然并没有什么大胜,但仅是赵国数万之军的配合,就让秦军丢了十几个城邑,以战败而和,这让诸侯对于燕国的实力也增长了不少的信心。
虽然诸侯暂时不会立刻行动起来同意燕国合纵抗秦之议,但起码诸侯知道,一旦自己受秦之攻,燕国或许就是救命之路。
这就足够了。
在姚贾看来,秦国受挫于燕赵,以太原、河东、上党等地比较困窘的情况,秦国为恢复和增强实力,当会暂和燕赵而转攻韩魏。
韩魏虽弱,但大梁坚固,新郑亦为都多年,都不是易取之地。
秦国要一举灭之并非易事。
一旦两国面临生死存亡之机,肯定要求援于诸侯,尤其是新胜秦国的燕赵。
这就是燕国的机会,一个大举合纵,力求一战而弱秦的机会。
太子丹要兼并天下,就不能仅是弱秦而已。
秦国强盛百余年,底蕴深厚,单是一战弱之,如不能趁胜追击,将强秦彻底击垮,那总是将来巨大的后患。
要将强秦彻底击垮,还是要借诸侯之力才行,总不能燕军拼死拼活的,诸侯却在后面休养生息。
但对于诸侯君王,弱秦而免去强秦对本国的威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但要是让秦国彻底败亡而崛起一个更强大的燕国,那肯定是绝对不乐意的。
所以姚贾提出了轻其君,重其臣的思路。
君王或许不希望再趁胜追击,将强秦灭掉,换来一个更强大的燕国。但对于执掌各国权柄和统军参战的将帅来讲,如果能在灭秦之战中,获得更大的声望和更多的封赏,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各国诸侯,虽然从政体上说君王为最上,但考究各国实际的运作,其掌权将相的力量有时还远在君王之上。
尤其是像所谓君王年幼,国事由托孤重臣或外戚把持的时候。将相的力量才是实质的力量,譬如当初的秦相吕不韦、如今的楚国令尹李园、赵国的春申君赵柯。其对国家大政的影响力远在其国君之上。
而如齐国后胜,虽不至于凌驾于齐王之上,但也是举足轻重,至于韩魏,亦有世家大臣,足以左右国政。
这些人的利益和其君王并不一致。
譬如当初燕国向秦求和,就是献地于文信侯吕不韦而不是献地于秦。
当初穰侯魏冉出兵攻齐,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而不全是为了秦国。
如果太子能深结诸侯贵臣,将来在抗秦之时,对各国将相诱之以封国之利,则诸侯之君未必能阻挡本国之力为燕所用。
封功臣以国,虽然看似和兼并天下的目的相违背,但新封诸侯,皆为秦国故地,其根基甚浅,不但灭之甚易,就是不灭之,也不过是燕国附庸而已。
封各国功臣于新地,不但可以抑制各国诸侯之力的恢复,还可让各国权贵明白,本国的存亡,未必和自己的富贵相关。
燕国要兼并天下,如果各国诸侯大臣都心怀而已,则各国诸侯不过孤家寡人而已,还能有什么作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斩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斩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