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深谈(下)
目录: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类别:历史军事
姬丹点点头,赞道:“李兄闻弦歌而知雅意,果然高明!我燕国南邻齐赵,既要合力抗秦,怎能再起争端,要想强大国势,也只有面向东胡诸部要人要地了!”
李牧笑道:“太子所说,只怕也有些难处,北荒之地,人少地贫,纵有所得,只怕于事无补。”
人少是真的,地贫嘛,可就不一定了,姬丹心里想着。
姬丹回道:“诸胡游牧,丁口虽少,但惯于骑射,得之虽无大利,轻之则为大害,我燕北边数千里,若不先行收服诸胡,日后一旦草原大漠诸胡一统,兵强马壮,则我大燕国无宁日。”
“况如今燕北五郡,把守长城,兵马钱粮所耗不小,如能纳胡为夏。似赵之代北三郡。则是变害为利,莫说增加丁口田土,单是五郡所省,亦是国之大利!”
李牧听了,不断颌首,连道:“太子之言,大为有理。”
“只是如此一来,我大赵独抗强秦,可未免有些吃亏!”
李牧身为镇守一方的大将,自然能看得出来,秦赵在南边对战,燕国躲在后面发展,可是占了好大的便宜。
姬丹态度倒也爽快的很,笑道:“将军,赵国抗秦,乃是保赵国之根基,何来吃亏一说?”
“秦赵相争,秦国田土广大,非赵可比,久战之下,赵国之力恐也难以支撑,还需合纵诸侯以抗之,我燕国小弱,军不堪战,贸然用之恐无补于大局,但兵甲粮草,岂不正是贵国所需?”
“小子此来,途经河东、太原,真不愧是贵国发源之地,沃野数百里丰美之地,赵如能攻秦取之,岂不是大利乎?”
李牧听了,仰首大笑,边笑边摇头:“河东太原,岂是轻易可取的?先生助赵以保燕,赵获小利而承大弊,燕出些钱粮却得大安。真聪明人也!”
“秦王政之谋,亦阴亦阳,先生之谋,纯阳谋也!”
没错,燕国在赵的后面,只要赵国不灭,秦国就无法攻燕,燕国自然安全。所以,只要认准了秦为各诸侯命运最大的敌人,燕国最正确的选择必然要援助赵国,助赵抗秦。这样,赵国也始终是对抗秦国的最前线,纵然胜了,以秦军之强,怕也是惨胜,而燕国则是获得安定发展之机,回报远大于付出,所以李牧说赵获小利而承大弊。
但是,就算燕不助赵,赵国能不和秦对抗吗?不能,既然知道秦国是要扫平诸侯,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拼尽全力相抗。虽然知道燕国占了便宜,但也是赵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总不能说为了让你燕国多受点损失,我干脆不打了,自我灭亡了算了,让秦国直接攻燕去!所以,李牧最后的结论是,这是阳谋,只要看准秦国的图谋是平灭诸侯,赵国明知道后果是燕得大利,也必须去办!
姬丹也是一阵大笑。心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一点就通。不需要多废话。
但李牧还是有个担心。燕王喜可是个志大才疏好贪便宜的主,姬丹明白大势,但燕国之事,姬丹说了算么?
“燕王年富力强,禀国多年,先生为储君,日后掌国,以先生之才,定可大展宏图!”
别看李牧以军事知名,这说话也是绵里藏针,滴水不漏。既然双方思路相投,李牧马上用言外之意的方式抛出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现在燕国做主的可是令尊燕王喜,日后你继位了才是你说了算,现在你做了主吗?
这个问题,姬丹不好回答。
而且,姬丹觉得李牧挺坏的,瞧这话说的,看着都是花团锦簇的奉承之语。把那些好词翻译一下,不就是你老子年纪还不大,身体也不错,一时半会死不了,又掌握政权多年,你虽是太子,本事我看你比你爹还大,但你想做主怕是还要多等个几年吧!
中国的汉语言可真是内涵丰富呀!当然了,现在还没中国这个概念,也不叫汉语。
不好答就玩点虚好了,反正都没有正式的授权,这事也不是今天就立刻敲定的。但也要让李牧心里有个底。
姬丹笑道:“父王宽仁,对丹一向宠爱有加,只要与国有利,自会从善如流。况事关国运,小子乃是召公之后,自会以社稷为先!”
社稷为先!李牧听了这句,心里一动,这话有些玄机呀!
姬丹又道:“李兄身为大将,镇守一方,有大功于国,在朝中自是一言九鼎!”
来而不往非礼也,姬丹回答完李牧,反过来,也是追了一句:我是太子,你说还做不了主,那么你是一方大将,就真能一言九鼎?
李牧默然,这话也不好说,毕竟上有赵王和众公子,更有大将军庞暖、宠臣郭开臣掣肘。虽然位高权重独断一方,但说做主,还是差点火候。
略一沉吟,道:“国势如此,大王毕竟乃赵国之主,自然会以社稷为重!”
话已至此,基本也都说白了,能得到李牧的认同,姬丹对合纵诸侯以抗秦又多了几分信心,心中大畅,哈哈一笑,长身而起,慨然道:“既是如此,小子就与李兄联手,合两国之力,与嬴政斗上一斗!莫让那厮小瞧了诸侯豪杰!”
李牧本是军中大帅,自然是豪气满胸的人物,姬丹此话一出,李牧将面前小几一拍,喝道:“能和太子联手,李牧之幸也!酒来!”
外面的侍女听见召唤,赶紧进来,将温着的酒给来两人换上,李牧和姬丹二人,同时端起,一饮而尽。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同时昂首大笑。
连干三爵,姬丹笑道:“此酒寡淡,日后小子给李兄送些烈酒,才合李兄豪杰身份!”
李牧笑问:“先生熟知酿酒之术?”
姬丹心里暗笑,不懂,一点也不懂,不过我知道,蒸馏酒度数更高,喝着更过瘾。你是武将应该喜欢。
姬丹故作高深,笑道:“日后便知,日后便知,李兄耐心等待就是!”
李牧既是诸侯重臣,对燕太子丹在咸阳搞了些什么太子椅、燕玉羹之类的也有所耳闻,当时还道燕太子沉迷奇技淫巧,当真不成器。
今日又说道烈酒,李牧更加的好奇。只是燕丹已经把话堵住,李牧倒也不好追问。
尉僚也是好酒之人,当下笑道:“太子既说是烈酒,想必不会错的!“
鞠功宋意等人,自从太子造出了什么燕玉羹和太子椅之后,别的方面也就算了,可姬丹再说要搞个什么稀奇玩意,这几位打死都不会怀疑太子撒谎。宋意接口道:“全赖将军,我等又有口福了!“
就这个话题,座中之人谈些酒水饮宴之事,倒也是轻松写意,
正饮之间,姬丹猛然想起一事,这李牧后来可是死在自家大王手里的。如果不是赵王迁如此混蛋,秦灭赵战恐怕也不会结束的那么快吧?
要是把李牧哪天能运动到自己手下,岂不是比单纯的合作更好?当然,目前是不可能的。
可打点基础总没有坏处吧?
又喝了几杯。姬丹沉吟半晌,道:“李兄,小子有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李牧道:“先生说那里话?你我投缘,又是私会,言语无忌!”
姬丹拱手谢过,低声缓道:“李兄,燕赵安危,寄予李兄一身。丹知李兄乃是忠心不二之人,深受赵王器重,但无论如何,还需小心在意,提防小人暗算。”
“李兄一帆风顺也就罢了,但万一事有不谐,我燕国大将军之位,丹为李兄留之!”
姬丹这话,还真是唐突了,毕竟李牧现在是赵国的一方大将,可说是握有赵国的半壁江山。说什么事有不谐,岂不是多余?
不过李牧前面说过言语无忌,姬丹说的时候,先是提醒,又是万一的,一番好意,倒也不好真责怪什么。况且,姬丹这话也实实在在的表露了姬丹对他的器重和敬慕,大有知己相惜的味道。
默然半晌,李牧笑道:“太子之义,李牧深感。”
双方点到为止,也就不再多说。
李牧看姬丹颇有些疲惫,便唤来侍女,服侍姬丹一行人到客房休息。
姬丹这些日子连续赶路,也确实辛苦,回了客房,和尉僚等人简单说了几句,困意上来,换下袍服,倒头便顺,倒是一宿好觉。
李牧送走姬丹等人,自己独坐灯下,思索今日虽然号称私谈,但这里面,既有邦交大政,又涉及对敌权谋,自己虽然对燕丹的看法计谋很是赞同,只是毕竟自己乃是代北守将,并没有得到邯郸的授权,不能代表邯郸中枢做主,这其中的关键,还是邯郸大王和几个重臣能否看的清楚大势,能否认同姬丹的判断。看的清楚,这事还好办,要是不认同姬丹的看想法,那燕赵之和就没有任何基础。
光是认同看法还不行,如果想将计就计,让秦国自己挽套自己钻,不但燕赵真心合作,互相调兵遣将,给秦国一个阴谋得逞的假象。还要万分保密。如事机不密,让秦国知道了两国盟好的消息,只怕非但不能让秦国入局,倒要给秦国创造了将计就计的机会。
兹事重大,这事需尽快禀报大王知晓,也好让大王和中枢做出决断。
不过奏章往来不但费时,中间接触的人还太多,容易泄密,最好是自己能亲自赶往邯郸和赵王密谈!
不过自己为方面之任,擅自离开可是大罪!再说了,自己身份太高,回到邯郸,立马就是朝中众臣瞩目的对象。万一再扯进什么朝中权争岂不是麻烦?
说不得,只能让别人代自己跑一趟了。
帐下武将不少,在军中地位不低,可到了赵王那里只怕身份不够,赵王很难相信,一个下属可以完全代表自己。
谁去合适呢?
还说什么呢,只有一句话,只要你收藏,这书会越来越精彩!!!红票,你就别省着了,用红票和收藏让我狠狠的幸福吧!!
李牧笑道:“太子所说,只怕也有些难处,北荒之地,人少地贫,纵有所得,只怕于事无补。”
人少是真的,地贫嘛,可就不一定了,姬丹心里想着。
姬丹回道:“诸胡游牧,丁口虽少,但惯于骑射,得之虽无大利,轻之则为大害,我燕北边数千里,若不先行收服诸胡,日后一旦草原大漠诸胡一统,兵强马壮,则我大燕国无宁日。”
“况如今燕北五郡,把守长城,兵马钱粮所耗不小,如能纳胡为夏。似赵之代北三郡。则是变害为利,莫说增加丁口田土,单是五郡所省,亦是国之大利!”
李牧听了,不断颌首,连道:“太子之言,大为有理。”
“只是如此一来,我大赵独抗强秦,可未免有些吃亏!”
李牧身为镇守一方的大将,自然能看得出来,秦赵在南边对战,燕国躲在后面发展,可是占了好大的便宜。
姬丹态度倒也爽快的很,笑道:“将军,赵国抗秦,乃是保赵国之根基,何来吃亏一说?”
“秦赵相争,秦国田土广大,非赵可比,久战之下,赵国之力恐也难以支撑,还需合纵诸侯以抗之,我燕国小弱,军不堪战,贸然用之恐无补于大局,但兵甲粮草,岂不正是贵国所需?”
“小子此来,途经河东、太原,真不愧是贵国发源之地,沃野数百里丰美之地,赵如能攻秦取之,岂不是大利乎?”
李牧听了,仰首大笑,边笑边摇头:“河东太原,岂是轻易可取的?先生助赵以保燕,赵获小利而承大弊,燕出些钱粮却得大安。真聪明人也!”
“秦王政之谋,亦阴亦阳,先生之谋,纯阳谋也!”
没错,燕国在赵的后面,只要赵国不灭,秦国就无法攻燕,燕国自然安全。所以,只要认准了秦为各诸侯命运最大的敌人,燕国最正确的选择必然要援助赵国,助赵抗秦。这样,赵国也始终是对抗秦国的最前线,纵然胜了,以秦军之强,怕也是惨胜,而燕国则是获得安定发展之机,回报远大于付出,所以李牧说赵获小利而承大弊。
但是,就算燕不助赵,赵国能不和秦对抗吗?不能,既然知道秦国是要扫平诸侯,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拼尽全力相抗。虽然知道燕国占了便宜,但也是赵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总不能说为了让你燕国多受点损失,我干脆不打了,自我灭亡了算了,让秦国直接攻燕去!所以,李牧最后的结论是,这是阳谋,只要看准秦国的图谋是平灭诸侯,赵国明知道后果是燕得大利,也必须去办!
姬丹也是一阵大笑。心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一点就通。不需要多废话。
但李牧还是有个担心。燕王喜可是个志大才疏好贪便宜的主,姬丹明白大势,但燕国之事,姬丹说了算么?
“燕王年富力强,禀国多年,先生为储君,日后掌国,以先生之才,定可大展宏图!”
别看李牧以军事知名,这说话也是绵里藏针,滴水不漏。既然双方思路相投,李牧马上用言外之意的方式抛出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现在燕国做主的可是令尊燕王喜,日后你继位了才是你说了算,现在你做了主吗?
这个问题,姬丹不好回答。
而且,姬丹觉得李牧挺坏的,瞧这话说的,看着都是花团锦簇的奉承之语。把那些好词翻译一下,不就是你老子年纪还不大,身体也不错,一时半会死不了,又掌握政权多年,你虽是太子,本事我看你比你爹还大,但你想做主怕是还要多等个几年吧!
中国的汉语言可真是内涵丰富呀!当然了,现在还没中国这个概念,也不叫汉语。
不好答就玩点虚好了,反正都没有正式的授权,这事也不是今天就立刻敲定的。但也要让李牧心里有个底。
姬丹笑道:“父王宽仁,对丹一向宠爱有加,只要与国有利,自会从善如流。况事关国运,小子乃是召公之后,自会以社稷为先!”
社稷为先!李牧听了这句,心里一动,这话有些玄机呀!
姬丹又道:“李兄身为大将,镇守一方,有大功于国,在朝中自是一言九鼎!”
来而不往非礼也,姬丹回答完李牧,反过来,也是追了一句:我是太子,你说还做不了主,那么你是一方大将,就真能一言九鼎?
李牧默然,这话也不好说,毕竟上有赵王和众公子,更有大将军庞暖、宠臣郭开臣掣肘。虽然位高权重独断一方,但说做主,还是差点火候。
略一沉吟,道:“国势如此,大王毕竟乃赵国之主,自然会以社稷为重!”
话已至此,基本也都说白了,能得到李牧的认同,姬丹对合纵诸侯以抗秦又多了几分信心,心中大畅,哈哈一笑,长身而起,慨然道:“既是如此,小子就与李兄联手,合两国之力,与嬴政斗上一斗!莫让那厮小瞧了诸侯豪杰!”
李牧本是军中大帅,自然是豪气满胸的人物,姬丹此话一出,李牧将面前小几一拍,喝道:“能和太子联手,李牧之幸也!酒来!”
外面的侍女听见召唤,赶紧进来,将温着的酒给来两人换上,李牧和姬丹二人,同时端起,一饮而尽。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同时昂首大笑。
连干三爵,姬丹笑道:“此酒寡淡,日后小子给李兄送些烈酒,才合李兄豪杰身份!”
李牧笑问:“先生熟知酿酒之术?”
姬丹心里暗笑,不懂,一点也不懂,不过我知道,蒸馏酒度数更高,喝着更过瘾。你是武将应该喜欢。
姬丹故作高深,笑道:“日后便知,日后便知,李兄耐心等待就是!”
李牧既是诸侯重臣,对燕太子丹在咸阳搞了些什么太子椅、燕玉羹之类的也有所耳闻,当时还道燕太子沉迷奇技淫巧,当真不成器。
今日又说道烈酒,李牧更加的好奇。只是燕丹已经把话堵住,李牧倒也不好追问。
尉僚也是好酒之人,当下笑道:“太子既说是烈酒,想必不会错的!“
鞠功宋意等人,自从太子造出了什么燕玉羹和太子椅之后,别的方面也就算了,可姬丹再说要搞个什么稀奇玩意,这几位打死都不会怀疑太子撒谎。宋意接口道:“全赖将军,我等又有口福了!“
就这个话题,座中之人谈些酒水饮宴之事,倒也是轻松写意,
正饮之间,姬丹猛然想起一事,这李牧后来可是死在自家大王手里的。如果不是赵王迁如此混蛋,秦灭赵战恐怕也不会结束的那么快吧?
要是把李牧哪天能运动到自己手下,岂不是比单纯的合作更好?当然,目前是不可能的。
可打点基础总没有坏处吧?
又喝了几杯。姬丹沉吟半晌,道:“李兄,小子有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李牧道:“先生说那里话?你我投缘,又是私会,言语无忌!”
姬丹拱手谢过,低声缓道:“李兄,燕赵安危,寄予李兄一身。丹知李兄乃是忠心不二之人,深受赵王器重,但无论如何,还需小心在意,提防小人暗算。”
“李兄一帆风顺也就罢了,但万一事有不谐,我燕国大将军之位,丹为李兄留之!”
姬丹这话,还真是唐突了,毕竟李牧现在是赵国的一方大将,可说是握有赵国的半壁江山。说什么事有不谐,岂不是多余?
不过李牧前面说过言语无忌,姬丹说的时候,先是提醒,又是万一的,一番好意,倒也不好真责怪什么。况且,姬丹这话也实实在在的表露了姬丹对他的器重和敬慕,大有知己相惜的味道。
默然半晌,李牧笑道:“太子之义,李牧深感。”
双方点到为止,也就不再多说。
李牧看姬丹颇有些疲惫,便唤来侍女,服侍姬丹一行人到客房休息。
姬丹这些日子连续赶路,也确实辛苦,回了客房,和尉僚等人简单说了几句,困意上来,换下袍服,倒头便顺,倒是一宿好觉。
李牧送走姬丹等人,自己独坐灯下,思索今日虽然号称私谈,但这里面,既有邦交大政,又涉及对敌权谋,自己虽然对燕丹的看法计谋很是赞同,只是毕竟自己乃是代北守将,并没有得到邯郸的授权,不能代表邯郸中枢做主,这其中的关键,还是邯郸大王和几个重臣能否看的清楚大势,能否认同姬丹的判断。看的清楚,这事还好办,要是不认同姬丹的看想法,那燕赵之和就没有任何基础。
光是认同看法还不行,如果想将计就计,让秦国自己挽套自己钻,不但燕赵真心合作,互相调兵遣将,给秦国一个阴谋得逞的假象。还要万分保密。如事机不密,让秦国知道了两国盟好的消息,只怕非但不能让秦国入局,倒要给秦国创造了将计就计的机会。
兹事重大,这事需尽快禀报大王知晓,也好让大王和中枢做出决断。
不过奏章往来不但费时,中间接触的人还太多,容易泄密,最好是自己能亲自赶往邯郸和赵王密谈!
不过自己为方面之任,擅自离开可是大罪!再说了,自己身份太高,回到邯郸,立马就是朝中众臣瞩目的对象。万一再扯进什么朝中权争岂不是麻烦?
说不得,只能让别人代自己跑一趟了。
帐下武将不少,在军中地位不低,可到了赵王那里只怕身份不够,赵王很难相信,一个下属可以完全代表自己。
谁去合适呢?
还说什么呢,只有一句话,只要你收藏,这书会越来越精彩!!!红票,你就别省着了,用红票和收藏让我狠狠的幸福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斩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斩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