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中经常“忽悠”的地方(1)
目录:清穿四人行| 作者:安钱钱| 类别:都市言情
本系列纯属闲极无聊,和我一样蛋疼的童子不妨看看一笑了之。
清宫电视剧一直是古装剧的最热门,但由于大多粗制滥造仅供娱乐,有不少错误的地方,而广大观众则被一再忽悠。鄙人有考证癖,外加体质纠结,可以接受内容的纯属虚构,但每每面对常识性错误免不了心中默默擦一把汗,特粗略归纳记录。由于认知有限,不足及错误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清朝历经两百多年,各方面都是在不断演化的,特别是满汉文化的交融,所以每个时代有其各自的特点,而规则礼仪更是逐步制定完善的;清朝虽然是大一统的王朝,但各地的联系毕竟不如今天紧密,地区间差异大;不同等级不同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特点。So,不能一概而论,随便套用。本碎碎念仅说宫廷。
一、称呼
几乎没有不错的,有的还错得非常离谱。要说称呼问题,咱们先得讲讲清朝皇室的构成,然后还得把封建礼教考虑进去。
清皇室主要由满蒙汉构成,满人占主导地位,蒙古人的皇室成员数及影响随着大清江山的稳固逐渐减少,汉人处于从属地位。(注:满人不等于旗人,汉族不完全等于汉人。)
从文化方面来说,满文化逐渐淡化,汉文化逐渐上升。满族入关前及清朝前期,皇室内部主要用国语(即满语)交流,皇室内部的奏折也用国语书写,所以称呼都是满文,如果译成汉语的话,也应该是纯满化的。清后期,满语逐渐消亡,汉语成了皇室内部的主要语言,这时候的称呼估计就和现在影视剧里的差不多了。
1、皇阿玛、皇额娘
高频词汇。我们知道,“阿玛”“额娘”是满语,而“皇”是汉语,所谓的“皇阿玛”“皇额娘”乃满汉合璧。这种称呼仅见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须知溥仪的满语仅为“你好”“谢谢”“再见”这种水平,而清朝的官方记录中从来没出现过这两种称呼。相关的论证论据很多,在此不赘述。“皇阿玛”这个意思地道的叫法应该是“罕阿玛”(见于汉译满文奏折)。罕通汗,是皇的汉译,汗阿玛才是纯正的满语。但是没有“汗额娘”这种说法,需知额娘是不能当汗的。至于到底怎么叫,说法很多,过程有些纠结,就不在这说一大通吓唬害怕看长篇的童鞋了,有兴趣的咱们私下交流。雍正斥责宜妃的时候管她叫宜妃母,此叫法供大家参考。
不过关于满汉合璧的叫法不正确这个论断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木兰秋弥”就是个满汉合璧的词语。“木兰”是满语的哨鹿,“秋弥”则是汉语的秋季狩猎的意思。
说到额娘顺便说一下,母亲的满语是eniye,汉译音应该是“额捏”或者“额么”。据某会满语的大人说,从未听过谁家管母亲叫“额娘”的,这词说快了会类似“eni”。京剧里有“额娘”一称,但李宝臣老师在《礼不远人》中说,创作戏剧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宫廷文化。纠结良久,最后的结论是额娘是掺杂了北京方言的后鼻音的产物,所以估计宫里边不会这么叫。
2、阿哥、格格
阿哥和格格,这两个称呼是皇子皇女的专用称呼么?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重新制定了制度,阿哥一词为宗室皇子所特有,是身份的象征,民间不得再用。但是,孝庄太后称酥麻拉姑为“格格”,清朝民间书信中互称阿哥格格的并不少见,由此可见这两个词并非皇子皇女的专用。努尔哈赤的规定在《康熙字典》中归为君部的意思,即对于身份品级而言;而民间用的则是其人部的意思,即尊称,不是一个概念。
入关后,皇帝的女儿在小时候也被叫做格格,到10岁左右开始称为公主。另外,没有身份品级的小老婆也被称作格格。
3、老佛爷
如果前面两类称呼都有混乱成分的话,那么随便逮个太后都叫“老佛爷”那就是百分之百的虾扯蛋了!(囧瑶奶奶你别左右乱看了,说的就是你)
“老佛爷”最早是对康熙的尊称,都提到“爷”了,当然是对老爷们的称呼了。而慈禧自我感觉异常良好,又喜欢被别人叫以男性的称呼,比如光绪叫她“亲爸爸”,所以“窃取”了康熙的老佛爷称呼。负责的告诉各位,“老佛爷”这个称呼,清代太后用过的,就慈禧一人。而且“老佛爷”并不用于当面叫,以下摘录自德龄的《在太后身边的日子》:“按清宫里的惯例,王府的格格和女官们称慈禧为‘老祖宗’。……太监们称慈禧为‘皇太后’,在背后则称‘老佛爷’。皇帝和皇后称慈禧为‘亲爸爸’。”而且,这个说法是慈禧西逃回来后才叫起来的。
所以说啊,这称呼是人各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4、谥号是不能乱叫的
《康熙帝国》里斯琴高娃一句“我孝庄……”不知雷飞了多少有常识之士。(二月河大叔说:你小样的批完囧奶奶批到我头上了是吧?不关我的事,是编剧脑残。)雷在哪儿呢?“孝庄”乃谥号也。何为谥号?谥号乃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说白了,就是给死人的称呼。
康熙的奏折里有提到孝惠皇后死后让大学士拟谥号的内容,说明谥号是去世后才拟的,人家生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谥号是什么。退一万步说,即使生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谥号,谁又会在活着的时候就自称死后的名字呢?古人是很迷信的,康熙连儿子在奏报大臣生病的奏折里写自己的名字都不许,更何况是让他亲爱的祖母以谥号自称?应了那句话,没文化真是可怕。没文化不要紧,别到处忽悠呀。
拓展一下,皇后的谥号是由本人的谥号加上老公的谥号。清代皇后谥号的第一个字都是“孝”,第二个字是量身定做的,第三个字是老公的。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孝”是朝代统一标准,“康”是她的专属谥号,“章”是顺治的谥号。于是我邪恶的手要伸出来了——某小说中十阿哥在康熙年间说出“已故的孝诚仁皇后”,称她的谥号“孝诚”没有问题,但是康老爹还健在呢,哪儿来的“仁”咧?
5、当面叫苏麻喇姑也是不对的
苏麻喇姑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孝庄尊称她为“格格”,康熙叫她“额捏”,康熙的皇子们喊她“苏麻喇玛玛”。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所以啊,苏麻喇姑是她死后才有的叫法,当面叫多穿越、多可怕呀。
6、不是所有满人的老婆都能叫福晋
福晋是亲王、郡王和亲王世子的妻子才能这么称呼的,郡王以下在称夫人。其余诰命是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
7、奴才和奴婢不能乱叫
奴才这个卑贱的自称是从晋朝才有的,之前的一概是穿越。明代宦官,对上称奴侪,今人讹侪为才云。是不读书之甚者!(现在拍古装片的都不读书,OY)虽然,昔称奴才,以骂人耳,未有自称者,更未有以称诸大廷者(大臣)。国朝(清朝),满洲大臣奏事,率称奴才,始以奴才书衔,为一朝之典制。然国朝于奴才之称,亦屡经磨勘。乾隆二十三年谕曰:“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而汉臣是没资格自称奴才的。详情请到这里看
奴才和奴婢是有性别差异的,性别上约等于“他”和“她”,奴才可以男女通用,而奴婢特指女性。前几天调台过程中无意间瞟到《新狸猫换太子》,那太监跟皇妃辩论就已经很不靠谱了,更不靠谱的是那太监一口一个“奴婢”,瞧这阉割彻底的,连性别都变了。
8、大人不是什么级别都能加的后缀(附带介绍)
首先,“大人”作为官员的尊称始于清代,所以清代以前出现XX大人的又穿了。其次,京官小九卿以上、外官道台以上才可以称之为“XX大人”。具体的官位感兴趣的童鞋请搜索之。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父母官知县是七品官,所以……好吧,又Bug掉了一大片。
清宫电视剧一直是古装剧的最热门,但由于大多粗制滥造仅供娱乐,有不少错误的地方,而广大观众则被一再忽悠。鄙人有考证癖,外加体质纠结,可以接受内容的纯属虚构,但每每面对常识性错误免不了心中默默擦一把汗,特粗略归纳记录。由于认知有限,不足及错误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清朝历经两百多年,各方面都是在不断演化的,特别是满汉文化的交融,所以每个时代有其各自的特点,而规则礼仪更是逐步制定完善的;清朝虽然是大一统的王朝,但各地的联系毕竟不如今天紧密,地区间差异大;不同等级不同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特点。So,不能一概而论,随便套用。本碎碎念仅说宫廷。
一、称呼
几乎没有不错的,有的还错得非常离谱。要说称呼问题,咱们先得讲讲清朝皇室的构成,然后还得把封建礼教考虑进去。
清皇室主要由满蒙汉构成,满人占主导地位,蒙古人的皇室成员数及影响随着大清江山的稳固逐渐减少,汉人处于从属地位。(注:满人不等于旗人,汉族不完全等于汉人。)
从文化方面来说,满文化逐渐淡化,汉文化逐渐上升。满族入关前及清朝前期,皇室内部主要用国语(即满语)交流,皇室内部的奏折也用国语书写,所以称呼都是满文,如果译成汉语的话,也应该是纯满化的。清后期,满语逐渐消亡,汉语成了皇室内部的主要语言,这时候的称呼估计就和现在影视剧里的差不多了。
1、皇阿玛、皇额娘
高频词汇。我们知道,“阿玛”“额娘”是满语,而“皇”是汉语,所谓的“皇阿玛”“皇额娘”乃满汉合璧。这种称呼仅见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须知溥仪的满语仅为“你好”“谢谢”“再见”这种水平,而清朝的官方记录中从来没出现过这两种称呼。相关的论证论据很多,在此不赘述。“皇阿玛”这个意思地道的叫法应该是“罕阿玛”(见于汉译满文奏折)。罕通汗,是皇的汉译,汗阿玛才是纯正的满语。但是没有“汗额娘”这种说法,需知额娘是不能当汗的。至于到底怎么叫,说法很多,过程有些纠结,就不在这说一大通吓唬害怕看长篇的童鞋了,有兴趣的咱们私下交流。雍正斥责宜妃的时候管她叫宜妃母,此叫法供大家参考。
不过关于满汉合璧的叫法不正确这个论断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木兰秋弥”就是个满汉合璧的词语。“木兰”是满语的哨鹿,“秋弥”则是汉语的秋季狩猎的意思。
说到额娘顺便说一下,母亲的满语是eniye,汉译音应该是“额捏”或者“额么”。据某会满语的大人说,从未听过谁家管母亲叫“额娘”的,这词说快了会类似“eni”。京剧里有“额娘”一称,但李宝臣老师在《礼不远人》中说,创作戏剧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宫廷文化。纠结良久,最后的结论是额娘是掺杂了北京方言的后鼻音的产物,所以估计宫里边不会这么叫。
2、阿哥、格格
阿哥和格格,这两个称呼是皇子皇女的专用称呼么?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重新制定了制度,阿哥一词为宗室皇子所特有,是身份的象征,民间不得再用。但是,孝庄太后称酥麻拉姑为“格格”,清朝民间书信中互称阿哥格格的并不少见,由此可见这两个词并非皇子皇女的专用。努尔哈赤的规定在《康熙字典》中归为君部的意思,即对于身份品级而言;而民间用的则是其人部的意思,即尊称,不是一个概念。
入关后,皇帝的女儿在小时候也被叫做格格,到10岁左右开始称为公主。另外,没有身份品级的小老婆也被称作格格。
3、老佛爷
如果前面两类称呼都有混乱成分的话,那么随便逮个太后都叫“老佛爷”那就是百分之百的虾扯蛋了!(囧瑶奶奶你别左右乱看了,说的就是你)
“老佛爷”最早是对康熙的尊称,都提到“爷”了,当然是对老爷们的称呼了。而慈禧自我感觉异常良好,又喜欢被别人叫以男性的称呼,比如光绪叫她“亲爸爸”,所以“窃取”了康熙的老佛爷称呼。负责的告诉各位,“老佛爷”这个称呼,清代太后用过的,就慈禧一人。而且“老佛爷”并不用于当面叫,以下摘录自德龄的《在太后身边的日子》:“按清宫里的惯例,王府的格格和女官们称慈禧为‘老祖宗’。……太监们称慈禧为‘皇太后’,在背后则称‘老佛爷’。皇帝和皇后称慈禧为‘亲爸爸’。”而且,这个说法是慈禧西逃回来后才叫起来的。
所以说啊,这称呼是人各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4、谥号是不能乱叫的
《康熙帝国》里斯琴高娃一句“我孝庄……”不知雷飞了多少有常识之士。(二月河大叔说:你小样的批完囧奶奶批到我头上了是吧?不关我的事,是编剧脑残。)雷在哪儿呢?“孝庄”乃谥号也。何为谥号?谥号乃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说白了,就是给死人的称呼。
康熙的奏折里有提到孝惠皇后死后让大学士拟谥号的内容,说明谥号是去世后才拟的,人家生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谥号是什么。退一万步说,即使生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谥号,谁又会在活着的时候就自称死后的名字呢?古人是很迷信的,康熙连儿子在奏报大臣生病的奏折里写自己的名字都不许,更何况是让他亲爱的祖母以谥号自称?应了那句话,没文化真是可怕。没文化不要紧,别到处忽悠呀。
拓展一下,皇后的谥号是由本人的谥号加上老公的谥号。清代皇后谥号的第一个字都是“孝”,第二个字是量身定做的,第三个字是老公的。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孝”是朝代统一标准,“康”是她的专属谥号,“章”是顺治的谥号。于是我邪恶的手要伸出来了——某小说中十阿哥在康熙年间说出“已故的孝诚仁皇后”,称她的谥号“孝诚”没有问题,但是康老爹还健在呢,哪儿来的“仁”咧?
5、当面叫苏麻喇姑也是不对的
苏麻喇姑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孝庄尊称她为“格格”,康熙叫她“额捏”,康熙的皇子们喊她“苏麻喇玛玛”。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所以啊,苏麻喇姑是她死后才有的叫法,当面叫多穿越、多可怕呀。
6、不是所有满人的老婆都能叫福晋
福晋是亲王、郡王和亲王世子的妻子才能这么称呼的,郡王以下在称夫人。其余诰命是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
7、奴才和奴婢不能乱叫
奴才这个卑贱的自称是从晋朝才有的,之前的一概是穿越。明代宦官,对上称奴侪,今人讹侪为才云。是不读书之甚者!(现在拍古装片的都不读书,OY)虽然,昔称奴才,以骂人耳,未有自称者,更未有以称诸大廷者(大臣)。国朝(清朝),满洲大臣奏事,率称奴才,始以奴才书衔,为一朝之典制。然国朝于奴才之称,亦屡经磨勘。乾隆二十三年谕曰:“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而汉臣是没资格自称奴才的。详情请到这里看
奴才和奴婢是有性别差异的,性别上约等于“他”和“她”,奴才可以男女通用,而奴婢特指女性。前几天调台过程中无意间瞟到《新狸猫换太子》,那太监跟皇妃辩论就已经很不靠谱了,更不靠谱的是那太监一口一个“奴婢”,瞧这阉割彻底的,连性别都变了。
8、大人不是什么级别都能加的后缀(附带介绍)
首先,“大人”作为官员的尊称始于清代,所以清代以前出现XX大人的又穿了。其次,京官小九卿以上、外官道台以上才可以称之为“XX大人”。具体的官位感兴趣的童鞋请搜索之。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父母官知县是七品官,所以……好吧,又Bug掉了一大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穿四人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穿四人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