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金庸武侠之逍遥游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羌笛怨柳,玉门不度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羌笛怨柳,玉门不度

目录:金庸武侠之逍遥游| 作者:羽袖| 类别:玄幻奇幻

    裘千尺连连摇头道:“不成,不成,我这功夫头回灵,二回就不灵了。”连连乍煞双手不肯再练。四周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这裘千尺也知道已经糊弄不住人了,若然再使出来势必有人出来揭穿。东海上微微起了风浪,侠客岛笼罩着一层奇幻的光芒,气象肃然。厅内群雄听着外面海啸之声,无不心惊。张三丰道:“端木岛主,这十几年来共有四十多位前辈高人来过侠客岛,至今音讯全无。纵然也有大奸巨恶,为霸一方之徒,但其中也比乏侠义中人,莫非他们也是在罚恶之中?”张三丰一开口,厅中顿时一片寂然,这公认的当世第一高人开口,却要看侠客岛主如何回答。只见侠客岛主面无表情。裘千尺心中忐忑,问道:“端木岛主,老夫也在罚恶之列吗?”他的把戏被揭穿,此时才担心起自己的安危来。

    敦煌。

    朔风阵阵,沙漠幻海异象万千,雄峻奇伟的祁连山横断在南面,苍莽浑然直插在大地上。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如妖娆少妇般脉脉含情地守候在西边,“敦”,大也,“煌”,盛也。千年沧桑洗不尽唐雨,古丝绸之道下埋葬着多少燕赵儿郎的忠魂,几度盛衰,步履蹒跚。戈壁上,黄沙扬尘,两个风尘仆仆的汉子出现在古丝绸道上,日幕西斜,远处的千里戈壁跃上了一层黑气,向整个大地弥漫。这两个汉子正是在海上与群雄分别的金衣人和月十三。那日他们一行出了海,黑袍老者带着那个被缚的少女作别而去,金衣人便带着月十三取道敦煌,沿途金衣人也不言语,那少年这一月来所经历无不是诡异骇然之事,只觉得心中有万千疑团,竟是无从解答。

    那日他在海上受日月晕诱导误打误撞心智大开,忽然之间只觉心中一片迷茫,天地之大,却不知自己来自何方。他拼命回忆,却想不起过去,难道他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脑海中一团空白,便如突然间来到这个世上,眼前是无尽的谜团。这一路上,他的体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诸经脉络运行,热力滚滚,有一日他忍不住一拳砸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轰地一声竟将磨盘大的巨石砸得粉碎。他在哪里呆呆看了半日,金衣人面上露出奇异的光,沉吟不语。

    最后一日,他体内巨大的力量汹涌澎湃无法控制竟狂喝一声发疯般出拳乱砸,将周围的乱石砸得粉碎,地面上竟给他砸出一个个大坑。金衣人骈指点中他胁下,那少年陡然一颓道:“你是谁?我是谁?”金衣人道:“你这少年天缘凑合,误打误撞竟然吸收了日月晕的精气,百年来绝无仅有。只是目下还不懂疏导,内气无法凝结。若然不能守圆,便有通天本领也无法使出岂不可惜了。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帮你归圆。”那少年怔了一会儿,果觉体内狂燥之气稍敛,愕然道:“你,你为什么要帮我?”金衣人叹了口气道:“我等日月晕等了整整四十年,可是……..总是上天不肯眷顾,我未能参悟。但见有人能得之,也算了却了平生一大心愿。”少年诧然道:“难道,你在那海上没有参悟?”金衣人黯然点了点头。原来日月晕交汇时阴阳平衡精气充盈,天地一派祥和,无上止圆。若要纳这股天地之力,须先天体内心宁神明妄心无尘。一般凡人贪妄嗔痴七情六欲不绝,虽然强敛心神,但体内戾念早存已违逆了天地神机,这便是百年来无人能悟出的根由。那少年因心智尽失,不知贪嗔诸念凡心无尘,加之他体内那股奇特内气导引竟成就了旷世奇遇。他此时浑浑噩噩,尚不知道,但那金衣人却知道这少年将来必然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七变舞天经书中在最后记载说,日月晕百年难遇,,顺乎天道得之,凡人不可强求。后世人只知道是旷世奇遇,却无人注意:“顺乎天道”。天地有正道,心尘无暇。金衣人等了整整四十年,只是一场春梦,伤心失望之余只道是自己修为尚不及,却见月十三竟然得到了这绝世机缘,大是不解。他忽生一念,想要从月十三身上查探出原因。那少年哪里知道世间人心险恶,只道是金衣人侠义热肠,对他大是感激并无戒心。十余日下来,金衣人不露声色地观察着,偶尔指点他一些普通的导引内息之法,并不真心教他。金衣人知道,这少年能有惊天奇遇,与他的身世有莫大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是个谜团。

    那少年却是丝毫记不起过去的事,他的记忆像是被人抹去了。他是谁?他是哪里人?他的父母是谁?这些对所有人都很平常的问题却是他焦虑不安。那少年想道自己要去找父母,可是天地茫茫,他到哪里去找。一夜他忽然想起在船上时,有一个叫风清扬的人说他是在日月晕时恢复心智的,就叫月十三。黑夜中,那少年喃喃念道:月十三,月十三。他道:“我叫月十三吗?”他便叫道:“先生,我叫月十三吗?”他说话时金衣人叹了口气,道:“从今天起你就叫金十三。”然后这少年就从地上跳了起来,说道:“我要去找风清扬,问他我的父母是谁。”第二日上路,忽然起了风沙,金衣人道:“前面到玉门关了,再过两日咱们就到了。”他体内那股热力已经不似几日前狂燥,面上隐隐起了一层淡青色。

    边荒之地,甚是清僻,路间除了偶然来往的商人,极少见行旅。正行间,忽然前面路边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婆婆,老婆婆容貌甚是丑陋,蓬头垢面,翻着一双白惨惨的目光盯着他们。那少年瞧见她形容狰狞禁不住后退了一步。老婆婆重重地忽然咳了一声,嘶哑道:“年轻人,行行好,老婆婆实在走不动了,求求你背背我。”声音尖细刺耳,撞人耳鼓。金衣人冷然瞧了她一眼,走了过去。老婆婆瞧着少年,颤声道:“求求你了,我快死了,救救我。”声音哀怜,那少年心中不忍,脚步慢了下去。老婆婆道:“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救救老婆婆。”说着话便颤巍巍地走过来作势要他背。忽听前面金衣人喝道:“快走,别理她。”那少年尚在犹豫,金衣人已连声催促,只得走了过去。只听老婆婆在背后说道:“真是个好孩子,大人不好。”金衣人头也不回径直往前走去。

    走出数百米,那少年忍不住回头一望,只见后面老婆婆慢慢地跟了上来。金衣人道:“别管她,这一带是祁连山群盗的地盘,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理,也不要和人搭话。”那少年却是头一回行走,并不知厉害,沿途走得闷了,反倒觉得好奇不时频频回头。果然走了一程,路边又站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可怜巴巴地张着双手向两人讨要,金衣人理也不理走了过去。再走了一程,风沙愈发大了,那个老婆婆的身影掩埋在风沙中,看不见了。天高气爽,清气浩浩,隐隐可见前面的戈壁上显出一座城堡的影子。金衣人道:“那便是玉门关了,出了此关就是西域了。”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中土的最后一道关口,是西域诸处前来中原的必经通道,历朝历代都曾在此驻兵以防御边民的侵略。但匈奴雄起后屡扰中原,匈奴人精骑射彪悍善战,中原屡受其扰却始终未能有效抑制。历代都在玉门关驻兵,四周烽火台接连,可见战事之频繁。两人走到关前,只见关门紧闭,城墙上断旗折戟残破不堪,城墙下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其时朝廷封锁嘉峪关,将边民迁入关内,匈奴不能入嘉峪关,渐渐便退去是以玉门关荒废。有诗为照:“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金衣人带着少年折向北行,时天近薄暮凉意涌来,戈壁上空霞光灿灿,云蒸霞蔚煞是奇观。戈壁上的夜晚极其寒冷,金衣人四顾看看找了一座荒芜的烽火台,高有数丈烽火台上有一个可以容身的洞,两人钻进去,准备过了今晚在行路。那少年头一回出行,满眼俱是奇山秀水,暂时忘了自己的身世。睡止夜半,忽然被一阵脚步声惊醒。

    那脚步声听起来竟有十余人,竟是奔二人所在的烽火台而来。少年吓了一跳,却听身边的金衣人毫无动静,不敢出声屏息静听。便听那脚步声到了近前,像是散开来,过了一会儿只听一阵奇异的低语声从烽火台下传出。似是一群人在念着什么,声音极是细小听不真切。金衣人向他做了个不可出声的暗示,两人一齐偷偷向下看去,登时吃了一惊。微光下,只见地上一群高大汉子围成一个月牙形圆圈,人人上身,嘴里唱着怪异的歌。月牙形中间一个如天神异煞脸上红绿相间头插羽毛诡异无比的人正举着一个法杖吟唱。');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金庸武侠之逍遥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金庸武侠之逍遥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