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四七 判决
目录:迷失在一六二九| 作者:陆双鹤| 类别:历史军事
♂
但在了解到这家伙是个老牌奴隶贩子之后,再要说对他有好感是不可能的了,也没兴趣跟他再多罗嗦。只不过这年头能够跨越大洋,千里迢迢从欧洲来到东亚的外国商船大都是这副德行。有机会的话在海上客串海盗都是很寻常的事。琼海军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本也没什么指望,只要能在琼海军的势力范围之内老实点,别闹事,也就行了。
——在这方面的保障主要是靠火枪和大炮来进行,而非教育。所以对于这位约翰船长,最终的判决只是告诉他:船上所有黑奴都将被释放,他对那些人不再享有任何控制权。除此之外,对他本人只是一个下不为例的警告而已。
另外,约翰船长此次在中国逗留期间,官方将强制性的要求他雇佣一名翻译人员随时陪同,一方面确保他在这里不至于再因为“不知道”而违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提供各种向导服务,免得因为人生地不熟而吃亏——琼海军对所有初次来到海南的外国商船都有这要求,倒不仅仅是针对他的。
只是第一次强制,以后再来就无所谓了,不过大多数商船主往往会就此和那翻译成为朋友,下次过来还雇他——毕竟他们在这里总是需要翻译服务的,而且大多数翻译的工作都很让人满意。
…………
在经过一番交涉之后,约翰?特纳船长离开了拘留所。他颇为惊讶的发现自己除了在智力上被鄙视了一番之外,居然没什么财产损失。唯一掏出去的钱就是佣金——那位在拘留所里为他提供翻译服务的王先生现在暂时性的成为了他的雇员。
只是在回到码头以后他心疼了一下子——船上黑奴都被带走了。不过这方面损失其实有限,他在非洲买那些黑奴本也没花多少钱。而且一路上在和王翻译交谈以后,他已经找到了好几条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家致富的门道——甚至不用千里迢迢再运货回英国。这一带的商业路线对于运力的要求极大,他有一条吨位不算小的远洋商船,一班还算可靠的水手,光这两样便足以令他有发财致富的本钱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法律手续需要完成——在那位王翻译的提醒和指点下,约翰船长主动找到码头管理部门,对他船上的所有人员进行了入境申报,同时按照要求进行了防疫处理,实际上就是洗澡……直到所有船员都做完清洁工作,领到了一块木牌子“暂住证”以后,才被允许离开码头。
从这一刻起约翰船长便领略到了海南岛上无所不在的商业气氛——洗澡堂子居然还兼营内衣业务和洗衣业务的。按照王翻译的说法:官府只是强制要求洗澡,但如果洗完了还是换上脏兮兮旧衣服,那清洁效果也有限。所以建议最好把内衣换掉,再把外套洗一洗。
那些内衣按照尺码不同,有大有小,可以自由选择,材质也不一样:丝绸的,棉布的,麻布的,都有。尽管王翻译推荐说棉布的穿起来最舒服,价格也适中,约翰船长还是毫不犹豫给自己买了一整套的丝绸内衣——开玩笑,到了中国不穿丝绸穿什么?棉布印度就有的是!
他船上的水手们也根据自己财力和爱好,各自换了衣服。有些人以前根本没有穿内衣习惯的,到这儿也不得不入乡随俗起来。
待每个人都洗完澡,全身清爽,又换上了一身新内衣,舒舒服服躺在藤椅上,看着那些洗衣妇帮他们清洗外套——程序很标准的:先是用沸水煮一遍,漂洗两遍,有特别脏的地方就用些胰子搓洗,就算陈年的污迹血渍也都能除去大半,至少是淡化掉。最后再熨烫一遍……拿出来果然是干净挺括,就好像新的一样。
而且那些洗衣妇们衣襟上都插着针线,看见有破损的随手就缝补上。那些人都是做惯了活的,手脚麻利,动作迅速。等客人们洗完澡换好内衣出来,一部分衣物已经是挂在架子上等晾干了,剩下的也只要等一会儿就好——熨烫过的衣裳本来就差不多算是干的,海风吹一吹就能穿。
当约翰船长等一行人干干净净走出洗澡堂时,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觉得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同时也颇为感叹:这钱确实没白花,效果真好。
在此期间约翰还看到了他原本的那些“财产”——大批黑奴正手足无措的站在洗澡堂门前等待,他们也同样需要经过清洁以后才能入境。但那些黑奴显然不象船员那么容易沟通,而无所不能的码头官方似乎也没有能够说那些非洲土著语言的翻译。
于是码头工作人员又找上约翰,反过来要求他提供翻译人员了,在“不提供翻译就不许离开码头”的威胁下,约翰不得不把原打算留着自用的一名黑奴派过去,那是个能够听懂英语的黑奴,属于很珍贵的财产。然而在给中国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这个黑奴也理直气壮的表示要留在这里,不愿意再为约翰服务了,让他只能干瞪眼。
——当然这是后话,至少最初约翰还是挺满意的,因为中国人居然为借用的黑奴支付了报酬,大致上跟他雇佣王翻译差不多价格。这样除了在码头上洗澡办文件花的一些钱,他在这里几乎没什么开支。
不过之后王翻译带他们去码头附近的市场里转了一圈,约翰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立即发现,在这里哪怕有再多钱也不够花,因为想买的东西更多。
而在旁边的餐馆里吃了一顿中国大餐之后,他们的这种念头就更加强烈了——在来到海南岛之前,约翰那位东印度公司的朋友曾对他说过:到了这里,就会觉得天堂也不过如此。但是现在,约翰船长只想说这地方更像地狱——除了地狱之外,还有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诱惑?
酒足饭饱以后,约翰船长跟着王翻译前往港口附设的“仲介所”,那里负责为需要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服务的客户之间牵线搭桥。当王翻译询问他需要找哪方面工作时,老约翰斩钉截铁的如此回答道:
“我想现在,就是要我运送死人下地狱都没问题——只要给我足够的报酬!”
…………
当约翰船长正在为他的新见闻而激动不已时,赵立德和迟正杰这边,却仍在为他带来的那些麻烦事而头疼。
——那些黑人虽然是被“解放”了,号称是恢复了自由,拥有了基本人身权利,可这些人本就是来自于原始部落,忽然被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也没有任何谋生技能,甚至没有这种意识,根本无法融入到本地社会中去。说的难听一点:他们除了长得像人,其它各方面跟动物也没啥区别。
对这些人说一声“你们自由了”,然后将他们丢到社会上任其自生自灭……估计能活下来的也没多少。而如果任由他们按自己的方式谋生,那恐怕更是会在这边掀起大乱子了。
所以如今虽然将他们从奴隶船上救出,却暂时只是从一个笼子换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怎么处置,还要拿出个章程来。不能任由他们随意流浪,必须要管束起来,这是共识。但具体怎么管理,各人想法就不太一样了。
“要不,就同意那些大户的要求,允许他们各家雇佣,由雇佣者自己教导?”
——海南岛如今正缺乏劳动力,这批黑人在码头上进行清洁和防疫处理时,便有不少人家看见了。自从迟正杰开启了“以地招人模式”以后,大陆民间就开始自发成批成批往海南岛上输送人口。不少大户人家先是从大陆上安排雇工来海南开垦自家的荒地,其间难免出现一次性输送过多,自家吃不下的情况。不过他们很快便发现就算运来的人多了也没事——自家用不了,很快便会被别家雇走。中间还能拿一笔介绍费,利润也不小。
有些头脑聪明的就专门干起了这门生意,虽然暂时还只是以推荐自家的熟人,亲戚,以及主动找上门来的乡党为主,不过在利益面前,相信用不了多久,完全以人力中介作为利润来源的生意就会产生了。
如今有急需招工的大户,就会派人在港口码头上等着,每逢有大批人员下船,便会上前询问是否接受雇佣?——那些移民跟船员或商家不同,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很容易辩认。这回忽然见到有一大批黑人下船,那些大户却也没什么忌讳的——往来琼州府的外国人多了,红头发绿眼睛的夷人在这里已经不会引起围观。如同黑炭一般的黑色人种也没人会大惊小怪。
况且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唐朝时“昆仑奴”还很受追捧呢,家里若能养上几个黑炭般的小厮仆役,倒也算是某种风雅之事。
故此在听说这批黑人的管理权属是转移到了政府手中之后,那些大户便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得到这批人力资源,购买或者雇佣都行。
但在了解到这家伙是个老牌奴隶贩子之后,再要说对他有好感是不可能的了,也没兴趣跟他再多罗嗦。只不过这年头能够跨越大洋,千里迢迢从欧洲来到东亚的外国商船大都是这副德行。有机会的话在海上客串海盗都是很寻常的事。琼海军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本也没什么指望,只要能在琼海军的势力范围之内老实点,别闹事,也就行了。
——在这方面的保障主要是靠火枪和大炮来进行,而非教育。所以对于这位约翰船长,最终的判决只是告诉他:船上所有黑奴都将被释放,他对那些人不再享有任何控制权。除此之外,对他本人只是一个下不为例的警告而已。
另外,约翰船长此次在中国逗留期间,官方将强制性的要求他雇佣一名翻译人员随时陪同,一方面确保他在这里不至于再因为“不知道”而违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提供各种向导服务,免得因为人生地不熟而吃亏——琼海军对所有初次来到海南的外国商船都有这要求,倒不仅仅是针对他的。
只是第一次强制,以后再来就无所谓了,不过大多数商船主往往会就此和那翻译成为朋友,下次过来还雇他——毕竟他们在这里总是需要翻译服务的,而且大多数翻译的工作都很让人满意。
…………
在经过一番交涉之后,约翰?特纳船长离开了拘留所。他颇为惊讶的发现自己除了在智力上被鄙视了一番之外,居然没什么财产损失。唯一掏出去的钱就是佣金——那位在拘留所里为他提供翻译服务的王先生现在暂时性的成为了他的雇员。
只是在回到码头以后他心疼了一下子——船上黑奴都被带走了。不过这方面损失其实有限,他在非洲买那些黑奴本也没花多少钱。而且一路上在和王翻译交谈以后,他已经找到了好几条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家致富的门道——甚至不用千里迢迢再运货回英国。这一带的商业路线对于运力的要求极大,他有一条吨位不算小的远洋商船,一班还算可靠的水手,光这两样便足以令他有发财致富的本钱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法律手续需要完成——在那位王翻译的提醒和指点下,约翰船长主动找到码头管理部门,对他船上的所有人员进行了入境申报,同时按照要求进行了防疫处理,实际上就是洗澡……直到所有船员都做完清洁工作,领到了一块木牌子“暂住证”以后,才被允许离开码头。
从这一刻起约翰船长便领略到了海南岛上无所不在的商业气氛——洗澡堂子居然还兼营内衣业务和洗衣业务的。按照王翻译的说法:官府只是强制要求洗澡,但如果洗完了还是换上脏兮兮旧衣服,那清洁效果也有限。所以建议最好把内衣换掉,再把外套洗一洗。
那些内衣按照尺码不同,有大有小,可以自由选择,材质也不一样:丝绸的,棉布的,麻布的,都有。尽管王翻译推荐说棉布的穿起来最舒服,价格也适中,约翰船长还是毫不犹豫给自己买了一整套的丝绸内衣——开玩笑,到了中国不穿丝绸穿什么?棉布印度就有的是!
他船上的水手们也根据自己财力和爱好,各自换了衣服。有些人以前根本没有穿内衣习惯的,到这儿也不得不入乡随俗起来。
待每个人都洗完澡,全身清爽,又换上了一身新内衣,舒舒服服躺在藤椅上,看着那些洗衣妇帮他们清洗外套——程序很标准的:先是用沸水煮一遍,漂洗两遍,有特别脏的地方就用些胰子搓洗,就算陈年的污迹血渍也都能除去大半,至少是淡化掉。最后再熨烫一遍……拿出来果然是干净挺括,就好像新的一样。
而且那些洗衣妇们衣襟上都插着针线,看见有破损的随手就缝补上。那些人都是做惯了活的,手脚麻利,动作迅速。等客人们洗完澡换好内衣出来,一部分衣物已经是挂在架子上等晾干了,剩下的也只要等一会儿就好——熨烫过的衣裳本来就差不多算是干的,海风吹一吹就能穿。
当约翰船长等一行人干干净净走出洗澡堂时,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觉得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同时也颇为感叹:这钱确实没白花,效果真好。
在此期间约翰还看到了他原本的那些“财产”——大批黑奴正手足无措的站在洗澡堂门前等待,他们也同样需要经过清洁以后才能入境。但那些黑奴显然不象船员那么容易沟通,而无所不能的码头官方似乎也没有能够说那些非洲土著语言的翻译。
于是码头工作人员又找上约翰,反过来要求他提供翻译人员了,在“不提供翻译就不许离开码头”的威胁下,约翰不得不把原打算留着自用的一名黑奴派过去,那是个能够听懂英语的黑奴,属于很珍贵的财产。然而在给中国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这个黑奴也理直气壮的表示要留在这里,不愿意再为约翰服务了,让他只能干瞪眼。
——当然这是后话,至少最初约翰还是挺满意的,因为中国人居然为借用的黑奴支付了报酬,大致上跟他雇佣王翻译差不多价格。这样除了在码头上洗澡办文件花的一些钱,他在这里几乎没什么开支。
不过之后王翻译带他们去码头附近的市场里转了一圈,约翰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立即发现,在这里哪怕有再多钱也不够花,因为想买的东西更多。
而在旁边的餐馆里吃了一顿中国大餐之后,他们的这种念头就更加强烈了——在来到海南岛之前,约翰那位东印度公司的朋友曾对他说过:到了这里,就会觉得天堂也不过如此。但是现在,约翰船长只想说这地方更像地狱——除了地狱之外,还有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诱惑?
酒足饭饱以后,约翰船长跟着王翻译前往港口附设的“仲介所”,那里负责为需要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服务的客户之间牵线搭桥。当王翻译询问他需要找哪方面工作时,老约翰斩钉截铁的如此回答道:
“我想现在,就是要我运送死人下地狱都没问题——只要给我足够的报酬!”
…………
当约翰船长正在为他的新见闻而激动不已时,赵立德和迟正杰这边,却仍在为他带来的那些麻烦事而头疼。
——那些黑人虽然是被“解放”了,号称是恢复了自由,拥有了基本人身权利,可这些人本就是来自于原始部落,忽然被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也没有任何谋生技能,甚至没有这种意识,根本无法融入到本地社会中去。说的难听一点:他们除了长得像人,其它各方面跟动物也没啥区别。
对这些人说一声“你们自由了”,然后将他们丢到社会上任其自生自灭……估计能活下来的也没多少。而如果任由他们按自己的方式谋生,那恐怕更是会在这边掀起大乱子了。
所以如今虽然将他们从奴隶船上救出,却暂时只是从一个笼子换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怎么处置,还要拿出个章程来。不能任由他们随意流浪,必须要管束起来,这是共识。但具体怎么管理,各人想法就不太一样了。
“要不,就同意那些大户的要求,允许他们各家雇佣,由雇佣者自己教导?”
——海南岛如今正缺乏劳动力,这批黑人在码头上进行清洁和防疫处理时,便有不少人家看见了。自从迟正杰开启了“以地招人模式”以后,大陆民间就开始自发成批成批往海南岛上输送人口。不少大户人家先是从大陆上安排雇工来海南开垦自家的荒地,其间难免出现一次性输送过多,自家吃不下的情况。不过他们很快便发现就算运来的人多了也没事——自家用不了,很快便会被别家雇走。中间还能拿一笔介绍费,利润也不小。
有些头脑聪明的就专门干起了这门生意,虽然暂时还只是以推荐自家的熟人,亲戚,以及主动找上门来的乡党为主,不过在利益面前,相信用不了多久,完全以人力中介作为利润来源的生意就会产生了。
如今有急需招工的大户,就会派人在港口码头上等着,每逢有大批人员下船,便会上前询问是否接受雇佣?——那些移民跟船员或商家不同,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很容易辩认。这回忽然见到有一大批黑人下船,那些大户却也没什么忌讳的——往来琼州府的外国人多了,红头发绿眼睛的夷人在这里已经不会引起围观。如同黑炭一般的黑色人种也没人会大惊小怪。
况且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唐朝时“昆仑奴”还很受追捧呢,家里若能养上几个黑炭般的小厮仆役,倒也算是某种风雅之事。
故此在听说这批黑人的管理权属是转移到了政府手中之后,那些大户便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得到这批人力资源,购买或者雇佣都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迷失在一六二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