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5章 铜炮
目录:逍遥侯| 作者:梓青| 类别:玄幻奇幻
如今的李中易,不敢说马术超群,至少也称得上是马技娴熟。纵马驰骋,挥刀杀敌,李中易没有半点问题。
这人呐,都是被逼出来!
自从军兴以来,李中易一直强调快速反应、快速打击的作战能力。毕竟,北方的契丹人靠着战马的助力,拥有压倒性的长途奔袭突击能力。
想当初,北宋的的总兵力虽然超过了百万之多,奈何无险可守,需要处处驻军,处处设防。
与此相反,契丹人在良将的统帅之下,奔袭速度快得得惊人。
历史上的宋军,其实远不如普通人印象中的那么弱,在战术层面上,一直胜多负少。然而,整个大宋在战略上,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和契丹人相比,宋军的总兵力占据优势,却因为边境地区处处都是可以被突破南下的豁口,反而是局部兵力始终处于劣势的那一方。
李中易以前只是个厅局级的副院长,医术精湛,却不懂军事。自从河池建军以来,除了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之外,李中易一直牵肠挂肚的就是整个大军的长途奔袭能力,以及奔袭过程中的后勤补给能力。
孙子兵法曰:以正胜,以奇合!
火炮对抗火炮,坦克之间的大决战,战斗机之间的PK,这才是正面对抗的阳谋王道!
李中易是靠军功起家的,他当然心里清楚,哪怕他的近卫军中挑选的都是久经杀场的精锐将士,只要常年累月的不打仗,一直在繁花堆里混日子,迟早会变成只能充当仪仗队的花架子。
所以,李中易趁着黎明之时,天还蒙蒙亮之际,突然赶到近卫军大营,随机性的把左厢甲营带出城外溜一溜。
“第四军都走了?”李中易冲快步迎上来的杨无双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杨无双早知道李中易的脾气,在军营之中,一切只为打胜仗,与此无关的繁文缛节,一律从简。
但是,随着李家军实力的不断膨胀,李中易的声威日益逼人,“啪!”杨无双依然并拢了双腿,重重的捶胸敬礼。
李中易无奈的摇了摇头,随着地位日隆,他越发怀念以前那种无拘无束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
只可惜,如今已是烈火烹油的局面。客观的说,李中易距离大周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仅仅咫尺之遥罢了。
李中易心里非常清楚,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们,虽然嘴上不说,却早就不把朝廷那几十万所谓的精锐禁军放在眼里了。
在参议司的作战预案里边,一直压在头顶的,带甲数十万的契丹铁骑,始终是参议们反复斟酌思量的重中之重。
“主公,咱们一直想在草原上插手,却苦于无机可寻。没想到啊,奚族大王如此的体贴,简直就是刚想磕睡,便遇上了枕头一般,仿佛在做梦。”
杨无双身为参议司的代理主官,又是被次调兵的总负责人,他自然知道第三军星夜北上,图的是什么?
李云潇学着李中易的样儿,翘唇笑道:“拿下了榆关,就等于是给契丹人套上了枷锁,将其东、西两个部分,彻底的隔裂开来,使其首尾不能兼顾。我以前还没想明白,如今嘛,实在是必须佩服主公的高瞻远瞩,高,实在是高。”
马屁话谁都爱听,李中易不由摸了摸下巴,惬意的笑道:“当初其实只是把榆关当作一招闲棋而已,目的是为了阻断契丹东京道和南京道的联系,使其不敢贸然南下。现在看来,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主公,从来只有做贼千日,却无防贼千日的道理。咱们有水师的助阵,随时随地都可以从海上增援榆关,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契丹人却始终搞不明白榆关的虚实,只能在榆关以西囤积重兵,防备咱们偷袭。”
杨无双也是个明白人,主公高兴的时候,他不趁机凑个趣儿,逗个乐子,那他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
李中易翘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此次聚兵于榆关,其实学习的是后世的搞法。
想当初,每到北棒国春耕或秋收的时节,南棒和鹰酱国就在靠近北棒的边境地区,大搞特搞军事演习。
北棒国虽然有一些工业基础,却早已不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其国民经济大多以农渔业为主。
由于北棒国所处的纬度高,农业生产也就春种秋收这么一季而已,让美韩联军这么一搅活,北棒国的百万大军必须全体戒备着,不敢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可谓是苦不堪言,越折腾越穷!
李中易早有挺进中原,逐鹿霸业的打算,问题是,有契丹人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盯着,他就怕渔翁得利。
契丹人雄踞于燕云十六州,大周的河北、河南无险可守,耶律休哥分分钟可以带领十万甲骑,倾巢南下,坏了李中易的大局。
李中易想得通透,与其时刻担心耶律休哥南下,不如借用榆关之地利,水师之机动性,突然增兵榆关,打幽州的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常驻于榆关的第一军之外,在水师的协助之下,李红易先后将二、三、五、四军调去了榆关。
等水师回转,李中易直属的骑兵营,以及近卫军的全部,也都要紧跟着北上榆关。
至于开京的防务,李中易还是按照老规矩,打算交给水师都指挥使周道中。
杨无双正想开口说话,却见一辆双马拖拽的古怪马车,从李中易身后的队伍里缓缓驶出,直奔礼成江畔。
李中易见杨无双出神的看着特制的双马拖车,不由翘起嘴角,信口问杨无双:“可知这是何物?”
杨无双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马车,不过,他毕竟是参议司的代理主官,消息比碰人灵通得多,犹豫了片刻,迟疑的说:“莫非是那玩意搞成了?”
李云潇瞥了眼杨无双,他心想,军中的二杨,一个是李中易的门生,一个是掌握军令的参议司代理主将,还都是顶儿尖的聪明人,能够猜中李中易经过这么多年苦心搞出来的炮车大,并不足为奇。
没错,杨无双猜对了,眼前的双马拖车,其实就是李中易借用高丽国丰富的铜料,研制出来的火炮及拖车。
只可惜,借用泥模浇铸出来的铜炮,虽有三百余门之多,然而,大多数火炮的都存在各种具有安全隐患的裂纹,真正可以拿来礼成江畔实验威力的,只有十门而已。
至于,李中易一直惦记着的火绳枪,唉,不提也罢,投入进去的大量人力和物力,至今没个水花都没见响。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和实验,李中易对于火绳枪的念想,已经由期待变成了失望,又从失望改为灰心。
火绳枪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枪管。炼钢技术固然不成熟,倒也可以多花些时间精炼一炉好钢出来,只是成本高得惊人罢了。
要命的是,钻出一根合格的枪管,其难度完全超过了李中易的想象。
足够坚硬锋利的钻管工具,以及磨平内管的工具,这两项一直是摆在李中易面前,始终无法逾越的天堑!
火炮,由于发射的是铁球,其口径较大,找一帮十岁出头的,细胳膊细腿的小少年,倒也可以磨平内膛。
火绳枪管,实在是太细了,却没有合适的钻管及膛管工具,李中易只能一筹莫展。
李中易心里明白,在无法找到有效工具,并且无法生产合格枪管的如今,火绳枪只能在梦里惦记一下而已。
好在,高丽的储备铜不少,高丽人的冶金工艺却极其落后,根本不擅长利用铸钱,倒是便宜了李中易。
至于铸铜炮的人力成本,却是李中易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从十几万高丽奴隶杂役中,精选出来的五百名精壮工匠,在皮鞭和钢刀的威慑下,帮着折腾铜炮的泥模,可谓是绰绰有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今三十比一的造炮效率,假以时日,必然会变成二十比一,甚至是十比一,乃至于五比一。
李中易望着正在卸炮的官兵们,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炮车轮轴上,心中感慨万千:战争还是真烧钱的游戏。
两千斤生铁炼成钢后,经过反复煅打揉炼,只得区区一根炮车的主轴。代价也是昂贵的,总共浪费了何止几十万斤生铁,才总算是找到了造出承重主轴的方法。
除此之外,炮车的轮毂,也是大费周折。经过反复的实验,近三百幅浇铸的铁制轮毂彻底报销之后,李中易才最终确定下来,轮毂的支撑幅数为十二根条幅。
万事开头难!
客观的说,造炮的成本很高,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然而,哪怕低至半年时间才造出一架完整的炮车,却也比三年才得一张强弓,要强好几倍。
等官兵们架好炮,将炮口对准江心,填充好火药之后,众人在李中易的吩咐之下,全体躲避出去500米以上。
五名配备单筒望远镜的观察哨,按照李中易的事先嘱咐,散布在码头下边的江滩前,紧张的盯着江面。
看书就搜“书旗吧”,!
这人呐,都是被逼出来!
自从军兴以来,李中易一直强调快速反应、快速打击的作战能力。毕竟,北方的契丹人靠着战马的助力,拥有压倒性的长途奔袭突击能力。
想当初,北宋的的总兵力虽然超过了百万之多,奈何无险可守,需要处处驻军,处处设防。
与此相反,契丹人在良将的统帅之下,奔袭速度快得得惊人。
历史上的宋军,其实远不如普通人印象中的那么弱,在战术层面上,一直胜多负少。然而,整个大宋在战略上,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和契丹人相比,宋军的总兵力占据优势,却因为边境地区处处都是可以被突破南下的豁口,反而是局部兵力始终处于劣势的那一方。
李中易以前只是个厅局级的副院长,医术精湛,却不懂军事。自从河池建军以来,除了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之外,李中易一直牵肠挂肚的就是整个大军的长途奔袭能力,以及奔袭过程中的后勤补给能力。
孙子兵法曰:以正胜,以奇合!
火炮对抗火炮,坦克之间的大决战,战斗机之间的PK,这才是正面对抗的阳谋王道!
李中易是靠军功起家的,他当然心里清楚,哪怕他的近卫军中挑选的都是久经杀场的精锐将士,只要常年累月的不打仗,一直在繁花堆里混日子,迟早会变成只能充当仪仗队的花架子。
所以,李中易趁着黎明之时,天还蒙蒙亮之际,突然赶到近卫军大营,随机性的把左厢甲营带出城外溜一溜。
“第四军都走了?”李中易冲快步迎上来的杨无双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杨无双早知道李中易的脾气,在军营之中,一切只为打胜仗,与此无关的繁文缛节,一律从简。
但是,随着李家军实力的不断膨胀,李中易的声威日益逼人,“啪!”杨无双依然并拢了双腿,重重的捶胸敬礼。
李中易无奈的摇了摇头,随着地位日隆,他越发怀念以前那种无拘无束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
只可惜,如今已是烈火烹油的局面。客观的说,李中易距离大周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仅仅咫尺之遥罢了。
李中易心里非常清楚,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们,虽然嘴上不说,却早就不把朝廷那几十万所谓的精锐禁军放在眼里了。
在参议司的作战预案里边,一直压在头顶的,带甲数十万的契丹铁骑,始终是参议们反复斟酌思量的重中之重。
“主公,咱们一直想在草原上插手,却苦于无机可寻。没想到啊,奚族大王如此的体贴,简直就是刚想磕睡,便遇上了枕头一般,仿佛在做梦。”
杨无双身为参议司的代理主官,又是被次调兵的总负责人,他自然知道第三军星夜北上,图的是什么?
李云潇学着李中易的样儿,翘唇笑道:“拿下了榆关,就等于是给契丹人套上了枷锁,将其东、西两个部分,彻底的隔裂开来,使其首尾不能兼顾。我以前还没想明白,如今嘛,实在是必须佩服主公的高瞻远瞩,高,实在是高。”
马屁话谁都爱听,李中易不由摸了摸下巴,惬意的笑道:“当初其实只是把榆关当作一招闲棋而已,目的是为了阻断契丹东京道和南京道的联系,使其不敢贸然南下。现在看来,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主公,从来只有做贼千日,却无防贼千日的道理。咱们有水师的助阵,随时随地都可以从海上增援榆关,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契丹人却始终搞不明白榆关的虚实,只能在榆关以西囤积重兵,防备咱们偷袭。”
杨无双也是个明白人,主公高兴的时候,他不趁机凑个趣儿,逗个乐子,那他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
李中易翘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此次聚兵于榆关,其实学习的是后世的搞法。
想当初,每到北棒国春耕或秋收的时节,南棒和鹰酱国就在靠近北棒的边境地区,大搞特搞军事演习。
北棒国虽然有一些工业基础,却早已不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其国民经济大多以农渔业为主。
由于北棒国所处的纬度高,农业生产也就春种秋收这么一季而已,让美韩联军这么一搅活,北棒国的百万大军必须全体戒备着,不敢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可谓是苦不堪言,越折腾越穷!
李中易早有挺进中原,逐鹿霸业的打算,问题是,有契丹人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盯着,他就怕渔翁得利。
契丹人雄踞于燕云十六州,大周的河北、河南无险可守,耶律休哥分分钟可以带领十万甲骑,倾巢南下,坏了李中易的大局。
李中易想得通透,与其时刻担心耶律休哥南下,不如借用榆关之地利,水师之机动性,突然增兵榆关,打幽州的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常驻于榆关的第一军之外,在水师的协助之下,李红易先后将二、三、五、四军调去了榆关。
等水师回转,李中易直属的骑兵营,以及近卫军的全部,也都要紧跟着北上榆关。
至于开京的防务,李中易还是按照老规矩,打算交给水师都指挥使周道中。
杨无双正想开口说话,却见一辆双马拖拽的古怪马车,从李中易身后的队伍里缓缓驶出,直奔礼成江畔。
李中易见杨无双出神的看着特制的双马拖车,不由翘起嘴角,信口问杨无双:“可知这是何物?”
杨无双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马车,不过,他毕竟是参议司的代理主官,消息比碰人灵通得多,犹豫了片刻,迟疑的说:“莫非是那玩意搞成了?”
李云潇瞥了眼杨无双,他心想,军中的二杨,一个是李中易的门生,一个是掌握军令的参议司代理主将,还都是顶儿尖的聪明人,能够猜中李中易经过这么多年苦心搞出来的炮车大,并不足为奇。
没错,杨无双猜对了,眼前的双马拖车,其实就是李中易借用高丽国丰富的铜料,研制出来的火炮及拖车。
只可惜,借用泥模浇铸出来的铜炮,虽有三百余门之多,然而,大多数火炮的都存在各种具有安全隐患的裂纹,真正可以拿来礼成江畔实验威力的,只有十门而已。
至于,李中易一直惦记着的火绳枪,唉,不提也罢,投入进去的大量人力和物力,至今没个水花都没见响。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和实验,李中易对于火绳枪的念想,已经由期待变成了失望,又从失望改为灰心。
火绳枪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枪管。炼钢技术固然不成熟,倒也可以多花些时间精炼一炉好钢出来,只是成本高得惊人罢了。
要命的是,钻出一根合格的枪管,其难度完全超过了李中易的想象。
足够坚硬锋利的钻管工具,以及磨平内管的工具,这两项一直是摆在李中易面前,始终无法逾越的天堑!
火炮,由于发射的是铁球,其口径较大,找一帮十岁出头的,细胳膊细腿的小少年,倒也可以磨平内膛。
火绳枪管,实在是太细了,却没有合适的钻管及膛管工具,李中易只能一筹莫展。
李中易心里明白,在无法找到有效工具,并且无法生产合格枪管的如今,火绳枪只能在梦里惦记一下而已。
好在,高丽的储备铜不少,高丽人的冶金工艺却极其落后,根本不擅长利用铸钱,倒是便宜了李中易。
至于铸铜炮的人力成本,却是李中易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从十几万高丽奴隶杂役中,精选出来的五百名精壮工匠,在皮鞭和钢刀的威慑下,帮着折腾铜炮的泥模,可谓是绰绰有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今三十比一的造炮效率,假以时日,必然会变成二十比一,甚至是十比一,乃至于五比一。
李中易望着正在卸炮的官兵们,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炮车轮轴上,心中感慨万千:战争还是真烧钱的游戏。
两千斤生铁炼成钢后,经过反复煅打揉炼,只得区区一根炮车的主轴。代价也是昂贵的,总共浪费了何止几十万斤生铁,才总算是找到了造出承重主轴的方法。
除此之外,炮车的轮毂,也是大费周折。经过反复的实验,近三百幅浇铸的铁制轮毂彻底报销之后,李中易才最终确定下来,轮毂的支撑幅数为十二根条幅。
万事开头难!
客观的说,造炮的成本很高,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然而,哪怕低至半年时间才造出一架完整的炮车,却也比三年才得一张强弓,要强好几倍。
等官兵们架好炮,将炮口对准江心,填充好火药之后,众人在李中易的吩咐之下,全体躲避出去500米以上。
五名配备单筒望远镜的观察哨,按照李中易的事先嘱咐,散布在码头下边的江滩前,紧张的盯着江面。
看书就搜“书旗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