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逍遥侯 逍遥侯 第1451章 精简

逍遥侯 第1451章 精简

目录:逍遥侯| 作者:梓青| 类别:玄幻奇幻

    九卿之一的鸿胪寺卿,被裁撤了,相应的职能转移到了礼部的手上。

    卫尉寺和太仆划归兵部,太常寺和光禄寺划归礼部,太府寺划归三司使衙门,九卿减为三卿,朝廷里的冗官,为之一空。

    新的九卿,也就变成了,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枢密副使,统称九卿。

    其中,大理寺,名义上属于九卿衙门。实际上,大理寺直接隶属于李中易管辖,其人、财、物和内阁诸衙门,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就是李中易一直想推行的,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以免内阁那边施加政治性的干扰。

    至此,李中易精简朝廷机构的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暂时告一段落。

    在朝廷之上,李中易为总负责人,内阁分管政务,枢密院在总参议司、后勤司、军法司、镇抚司的配合下,共同掌握军权。

    三司使,因为掌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被单列了出来,直接隶属于李中易管辖。

    这么一来,内阁的权势,由掌握一切大政的政事堂,变成了奉诏办事的最高执行机构。

    按照新定的规矩,朝廷的大政方针,由李中易召集御前会议来决策,御前会议的成员,包括内阁诸相、三司使以及九卿。

    在朝廷的机构改革之中,和读书人最息息相关的是,国子监改成了太学。

    如今的太学,分为儒、文、理和法四科,顾名思义,也就是儒学,杂学、工学和法学。

    在儒生闹事的乱相之中,国子监成了儒生们聚集的主要场所,他们每天抨击朝政,污蔑李中易是暴君。

    结果,等李中易展开反击之后,国子监第一时间就被裁撤了,改为太学。

    新任的太学山长,由镇抚司副镇抚夏明德担任,他是李中易钦点的山长。

    这主要是李中易吸取了教训,所谓的国子监学子们,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百无一用,却偏偏是闹事最厉害的一群人。

    最可恨的是,这帮家伙居然围攻官员的宅子,打死打伤了十几名官员。

    所以,等李中易腾出手之后,第一时间就对国子监动了手。那些闲得没事干的学子,一律发配去了灵州,让他们喝一喝西北风,清醒清醒头脑。

    朝廷中枢的机构改革,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地方,原本地位很尴尬的各级大理分寺,如今完全掌握了地方的司法权。

    与此同时,各地除了知州之外,也都配备了通判。与之相对应的是,各县也都配了县丞。

    按照朝廷的典章制度,知州发布的政令,必须要通判副署,否则就不是合法的政令。

    在统一了江南之后,李中易和内阁,都深陷于文山之中。毕竟,天下已经有五百余军州,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呈报进京,换谁都吃不消。

    于是,在州以上,设置新的一层行政机构的迫切性,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最终,由李中易拍板,在全国范围内,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设置为十五路,即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陕西、广南東和广南西。

    其中,河东路的地盘,暂时掌握在刘汉朝廷的手上,益州路则依然是孟家的江山。

    路这一级,只设置三个衙门,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大理路寺。这三个衙门,分掌本路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大权。

    其中,大理寺,由上到下,依次为路寺、州寺和县寺。其衙门为固定,但司法人员,每两年必须轮换一次,办案也采取抽签制,谨防徇私舞弊。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形成了以李中易为核心,中央集权为主,地方分权为辅的管理体制。

    最近,李中易的心情很不错,以前想做而无法做的事情,在清除了儒门的影响之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推进。

    “张三正,走,去西郊大营看看去。”李中易一直关心冬季轮训的情况,只是,他被朝廷体制改革拖住了。

    现在好了,李中易终于腾出了手,正好抽空去西郊大营看看。

    西郊大营,驻扎着从各地来京轮训的厢军官兵,目前共有四万人在此驻训。

    李中易轻车简从,只领着近百名亲牙,就拍马赶到了西郊大营。

    “全体都有,立正!”

    “听我口令,向右转!”

    “齐步走……”

    一眼望不到头的操练场上,各地来京的厢军官兵们正在接受正规化的训练。

    李中易依然是老习惯,最先去了伙房,他想抽查一下大军的伙食情况。因为,李中易心里有数,军队之中,最容易出猫腻的地方,就是后勤辎重部队。

    当李中易走到伙房这边的时候,伙夫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午餐,隔着老远就闻到了肉的香味。

    李中易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迈步进了伙房,随手抽出一根筷子,插进了蒸好的饭中。

    嗯,哼,筷子没倒,不过,这还不够,李中易又命张三正盛了一碗饭。

    张三正吃了几口,禀报说:“米饭很香,不是陈米,沙子也没吃到。”

    李中易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的抽查,就是要给负责军队后勤的军官们,敲一敲警钟。

    军队,是李中易的命根子。谁敢让官兵们吃霉米,或者说是克扣饭菜的分量,那他就敢让谁的脑袋搬家。

    不仅如此,硕鼠们的家族,也将被一起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看过米饭,李中易又凑到煮肉的大锅前,用筷子夹起了一块肉,直接放进了嘴里。

    嗯,肉炖得很烂,且肥瘦相间,李中易再次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张三正,见伙房里的所有人,脸都吓白了,他不由微微一笑。

    嘿嘿,皇上亲自抽查大军的伙食,若是吃出了不对劲的地方,恐怕就有人要掉脑袋了啊!

    李中易绕着伙房转了一整圈,没发现什么毛病,索性走到了外边,双手抱胸,观看大军的队列训练。

    这时,负责校阅厢军的廖山河,已经得知了消息,他急急忙忙的赶到了李中易的身旁。

    “皇上……”廖山河一边行礼,一边想打个招呼,却被李中易摆手制止了。

    廖山河随即知趣的闭紧了嘴巴,作为李中易的老部下,他心里非常有数,皇上喜欢微服抽查各级的驻军大营。

    所以,京城附近的军营,将领们个个都很乖,针对后勤的自查自纠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伙食方面,没谁敢暗中下手捞油水,更别提克扣饭菜的分量了。

    俗话说的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李中易喜欢冷不丁的抽查,给军方的将领们,尤其是后勤司的军官们,施加了异常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军方,别的部门如果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只罪及本人,而不会株连家属。

    可是,如果是后勤司出了贪腐问题,一律会追究家属的责任。

    这么一来,后勤司的军官们,即使想伸手捞好处,也要仔细的掂量掂量,付得起那么高昂的代价么?

    李中易抱胸观看了一阵子操场上队列训练,忽然笑道:“厢军的训练,还是有基础的。”

    廖山河逮着说话的机会,马上陪着笑脸说:“皇上,一年两次轮训,能者上,不能者下,谁敢马虎大意?”

    李中易点了点头,说:“和契丹人的国战,随时都可以展开,军队的训练绝对不允许有丝毫的放松。”

    廖山河赶紧捶胸行礼,大声说:“请皇上放心,下臣绝不敢放松考核的标准。”

    李中易笑了,抬手轻轻的捶了捶廖山河的胸膛,说:“每旬休息两天,其中一天,把大军拉出去,帮老百姓修缮房屋,挑水,劈柴,没有老百姓的供养,就没有如今的铁军。”

    廖山河笑着说:“皇上,其实呢,大营里的兵马,每个月都会抽出三天,帮老百姓干活。”

    李中易笑了,笑得很开心,百姓爱军队,军队护百姓,彼此相辅相成。

    如今的军队里,军官都出自于讲武堂,士兵则从厢军里边选拔,厢军又从乡军里挑人。归根结底,这是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从操练场下来之后,李中易又去了军械库,军械库附近戒备森严,闲杂人等完全禁止靠近。

    李中易走进军械库后,迎面就见十几门6磅炮,一字排开,显得格外的神气。

    “晓达啊,炮兵很关键,从大营里选了多少炮兵?”李中易扭头问廖山河。

    廖山河拱手道:“李永堂不放心,非要亲自挑人,如今,挑走的炮兵大约一千人左右。”

    李中易点了点头,如今的火炮产量,每年可达二百余门。这些火炮,除了配备朝廷禁军之外,水师那边还需要更多数量的12磅炮。

    说句心里话,每年生产两百多门火炮,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如果天下的数百军州都配备齐全,这么点数量远远不够分的。

    不过,如今的炮营,已经提升为了独立兵种,成为了炮军,其都指挥使依然是李永堂。

    关于炮军,最麻烦的不是火炮的产量不足,而是火硝的产量远远跟不上作战的需要。

    自从有了火炮之后,整个大军的后勤系统,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这主要是,攻破城门主要依靠火炮了,而不是靠堆人头的所谓云梯、登城车等器械。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从中原通向各个方向的官道,依旧是泥土路。

    这种泥土路,只要是下雨天,必定是坑坑凹凹,这就给火炮的机动,制造了极大的难度。

    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李中易比较满意的离开了军械库,在廖山河的陪同下,去了士兵们的宿营地。

    按照条令的要求,西郊大营内的宿营地,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即不许漏雨,不许漏风,冬天要烧热炕。

    李中易随意的走进一间营房,迎面就见,炕上的麻被叠得整整齐齐。由于烧了热炕,室内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冷。

    在营房里,李中易随意拉开一条被子,仔细的摸了摸,发觉里边的填充物都是羽毛,分量也够重,不由满意的笑了。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和辎重!

    让将士们吃不饱肚子,穿不暖,睡不好,还怎么打仗?

    廖山河心里很清楚,李中易只要来大营里抽查,最喜欢看的地方,除了伙房之外,就是将士们的营房。

    魔鬼,永远都藏在细节之中。

    巡视完毕营房之后,李中易在廖山河的陪同下,来到了指挥部里。

    指挥部内,站满了中高级军官,李中易笑着摆手说:“都坐下吧,大家一边磕瓜子,一边闲聊。”

    “喏。”军官们并拢双腿,立正敬礼之后,纷纷坐在了李中易的四周。

    “下面的训练计划,是怎么安排的?”李中易随手抓起一把瓜子,笑眯眯的发问。

    “禀皇上,受训的兵马,每天都需要武装越野二十里。因路不好走,车马难行,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家的脚板功夫。”廖山河舔了舔唇角,继续解释说,“等基本队列训练告一段落之后,臣下以为,应该开始战阵合练。训练结束后,考核的标准是,第一军第三营甲队。”

    李中易点点头,第一军第一营,就算是在全军,也是最高标准的队伍。其训练标准之严格,世所罕见。

    这时,一名参议忽然站起身,大声道:“咱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在对抗之中,训练杀敌本领。末将以为,还是应以第一军第一营为标准,比较合适。毕竟,知道差距,才可以上进。”

    李中易定神一看,敢情是张大克那小子,这家伙脑子非常灵光,经常会神来之笔。

    只是,张大克的性子比较跳脱,不怎么沉稳。知总参议司事的杨无双为了磨练他,特意把他下放到了西郊大营里来锻炼锻炼。

    俗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好钢就要用到刀刃上。

    “心气足,的确是件好事。但是,不能好高务远,必须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李中易一边摆手示意张大克坐下,一边语重心长的说,“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切合实际。受训的厢军官兵,毕竟只是预备禁军而已。”

    如今,由于抄家得来的钱和粮,已经堆积如山,计划中的统一战争,肯定会在来年的春季打响。

    朝廷的禁军,扩充到三十万人,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毕竟,新增加的十万新兵,和二十万老兵不同,需要在战争中进一步磨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