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如海不偏不倚,雍亲王竭思尽虑
目录:红楼劫| 作者:剪剪舞随腰| 类别:历史军事
话说林如海每天在家侍奉母亲、陪伴妻子、教育爱女,享受着难得的清静与悠闲,一心祈求这样平静的日子能这样永远地过下去。
但什么时候天能遂人意呢,惦记着如海的人多了去了,而这些惦记如海的人中就有雍亲王一个。
原来如海在年轻时曾为皇子们的陪读,他的文武才华、办事的能干、处事的圆通,一直是皇子们敬佩的,但因如海从不交结皇子,对同学的皇子们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更不参与皇子们的争斗,所以各派都想拉拢他,而他竟是守定了中间不动摇,现在干脆就赋闲在家了。
雍亲王常想,如果能得如海助他一臂之力,自己就更有胜算了。但多次派人暗中交结,如海却一直不冷不热地对他,一如对他的其他兄弟,所以雍亲王常觉遗憾,总想能与如海多一份联系才好,用个什么法子让他与自己绑在一处就好了,却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让皇上和其他兄弟觉得碍眼。为这个,雍亲王想来想去,却苦于无法可想。
这次黛玉抓周,他和福晋有事没有去,但却派了管事妇人去送礼。所以当时的抓周现场也是有雍王府的管事人的。也因此,黛玉抓周抓出凤宝一事,雍亲王也是知道的。
但他知道的只是管事妇人回来说的一知半解的东西。
这会儿他就正独自坐在书房里,在想刚才管事仆妇的话:“当时,黛玉格格抓出凤宝后,林如海之妻就将奴才们让到大厅之外,并将奴才们的名姓记了,并禁约着奴才们不得将此事外传。她们几个主子就在厅上商议,想是在说如何处理这事。后来唤进去一个内侍拿了那盒凤宝出去,想是交给北静郡王他们看了。后来就听说北静郡王等人进宫去了。想是去觐见圣上。再后来,就有北静郡王的内侍来传北王的谕令,让看到的各府各人均不得将此事说出去,否则有性命之忧。大家都没有用抓周的宴席就辞别回府了。奴才一回府,不敢有耽搁,立时就来向主子报说此事了,因主子出外未回,奴才不敢怀密外出,就一直在书房旁的耳房里候着主子。”雍亲王见那仆妇别无话回,就让她退下后,不得再传此事,否则有性命之忧。等那仆妇领谕退下,雍亲王即陷入了沉思。
这书房建于前院的后殿,中有密室,每当有了烦难之事或是十分隐密之事,雍亲王就会来到这里,在这小小的空间,雍亲王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听了从林府回的仆妇的话以后,雍亲王心思百转,疑窦重重,心中烦闷不已,于是又进到这个密室来了。
一到密室,雍亲王烦闷的心情立时就习惯性地平静下来。
他坐到椅子上,心思电驰,仔仔细细的从仆妇的每一个字来寻踪觅迹。
他眉头紧锁着,低头想到,既是北静郡王等入宫觐圣后才回来下的谕,那这谕就是圣旨。这说明什么?也就是说:“这凤宝是皇阿玛派人悄悄放在那里的。皇阿玛为什么要拿一盒凤宝去试一个周岁的女孩子?是听说这小女孩子有诸多传奇引动好奇,还是真的有让这孩子当皇后的意思?自三位皇后相继薨逝后,现在中宫空着,倒是真的缺位皇后,但如今皇上已是60多岁的人了,要娶这孩子也至少要等十余年去了,到时候,皇阿玛就已是80来岁的人了,活不活得到那时不说,但在那时立一位小姑娘为后却是不可能。”
雍亲王起身在书房中走动起来,边走边想:如果不是为皇阿玛立后试的林黛玉的话,那皇阿玛是为谁试的?为继任之君?如今有资格继任君位的皇子们,包括自己在内都是有福晋的,不可能在十多年后休了自己的福晋来娶林黛玉的。当然不排除福晋去世后续娶。但这不应该是皇阿玛会想的吧。那么,这个小皇后是为谁试的呢?
雍亲王走来走去,百思不得其解。雍王府是管理得极严谨的,在雍亲王府中,这书房又是重地,无雍亲王的命令,虽也不敢进来,更别说进这密室了。每当雍亲王在密室里面来回走动之时,书房外面侍候着那些侍从们当然也是不敢进到里面来的。因用膳时间已过了很久了,那膳房的人也来这院里看过几次,却没有任何人敢进来请雍亲王用膳。
雍亲王却不觉得是空着肚子的,他在屋里低着头想一会儿,又抬起眼凝眸一会儿,有时起身走一会儿,一时又坐一会儿,就在想黛玉抓周一事中皇上的考虑。忽然,一丝不能确定的感觉浸上心头。他想起了一件事。
你道他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呢?原来,他想起了发生在明朝时的一件事情。当了皇帝的朱棣年老之时不喜欢自己那个当了太子的儿子,觉得他年纪过大、体形太肥且腿有残疾,一句话,形象不太好,所以不想传位给太子。但这个太子治国很能干,朱棣当皇帝后东征北伐的,这十多二十几年就全委托给太子治理国家。所以朱棣就废太子一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一位大臣劝他,说太子给他生了一个好皇孙啊。朱棣就是看在这好皇孙的份上最终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并提前将这个皇孙立为皇太孙,朱棣死后,太子在继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前面那位皇太孙刚在几个月前封为皇太子,现在当然顺理成章地继位为帝了,也就是明宣宗。那么,这一次父皇会不会也想隔代传位呢?
雍亲王心中如遭电击,他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地计算起来。现在皇上是60多岁,如果皇上现在计划自己继位者人选的话,计划时间应该不会超过十年。十年内,那么,这些皇孙的年龄至少要有十六岁才会被当作嗣君的人选吧。那么现在这些皇孙的年龄应该有6岁以上了。这6岁以上的皇孙,现在有资格继位的皇子,除了八阿哥之外,均有,连自己都有两个6岁以上的儿子。皇上考虑中的皇孙是谁呢?
雍亲王忽然心中一跳:难道皇上对废太子失望后,就将希望寄托在废太子的儿子弘晰的身上了?他想到皇上是那么的喜欢弘晰,长年就破例养在宫中,现在应该是十几岁了吧,才让他分府出了紫禁城。如果真是为他择后的话,十年后,这弘晰就有二十几岁了,正是做嗣君的最好时间。
越想越怕,背上已是出了汗了。他转念一想,也不一定是为弘晰,这弘晰是汉女之后,在考虑时会排在满蒙血统的皇嗣之后吧。他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已是十三岁,一个已是六岁。那就是说,如果皇上真的是想从皇孙中选人的话,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有份的。想到大一点的弘时,雍亲王摇了摇头,心想,这个放纵无行的孩子一直不为皇阿玛喜欢,且也是汉女血统,是不可能有希望的。那么弘历有不有希望呢?这孩子生的时候也是出现了不少的祥瑞,自己也曾找人暗中算过,说这孩子贵不可言。那么真的是弘历与黛玉这两个孩子有缘了?可皇上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弘历啊,又怎么会将他考虑在内?
雍亲王皱着眉,又在书房中走来走去的不断想着。他想,如果皇阿玛真的要隔代考虑的话,一定会将所有有资格的孩子都考虑进去,这中间当然就会有弘历了。只要有希望就好办。就算是隔代传位,皇阿玛也得考虑这皇孙的父亲吧,照此,弘历是更有优势的。
这样想着,雍亲王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大致测算皇上的想法,那就是可以向皇上请旨,让弘历去跟着在家丁忧的林如海学习。如果皇上同意让弘历单独去跟师如海的话,则皇上将弘历作未来之君的可能性就特别大了。如果让弘晰或别的皇孙也来跟着学的话,那么这跟来的皇孙就比弘历更有作继君的可能了。雍亲王想,如果弘历是嗣君的话,自己继位的可能性就会更有把握吧。
雍亲王想定,有些虚脱地躺到椅上,才感觉饿得很了。
他走出书房,命传膳,就放在他书房的案上。那膳食房一听,忙将他的膳食摆了上来。他的膳食就远不如他的父皇了,非常节俭,总是四菜一汤。雍亲王边吃这饭食,一边就在心中把奏折的内容打了个腹稿,想着就快要破译皇上的圣意了,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诡秘笑纹在他脸上一闪。他身边的贴身侍从恰在这时看着他,一见这抹诡异之笑,立时低下了头,他知道,凡是侦知主子心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不由心中害怕起来。
欲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但什么时候天能遂人意呢,惦记着如海的人多了去了,而这些惦记如海的人中就有雍亲王一个。
原来如海在年轻时曾为皇子们的陪读,他的文武才华、办事的能干、处事的圆通,一直是皇子们敬佩的,但因如海从不交结皇子,对同学的皇子们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更不参与皇子们的争斗,所以各派都想拉拢他,而他竟是守定了中间不动摇,现在干脆就赋闲在家了。
雍亲王常想,如果能得如海助他一臂之力,自己就更有胜算了。但多次派人暗中交结,如海却一直不冷不热地对他,一如对他的其他兄弟,所以雍亲王常觉遗憾,总想能与如海多一份联系才好,用个什么法子让他与自己绑在一处就好了,却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让皇上和其他兄弟觉得碍眼。为这个,雍亲王想来想去,却苦于无法可想。
这次黛玉抓周,他和福晋有事没有去,但却派了管事妇人去送礼。所以当时的抓周现场也是有雍王府的管事人的。也因此,黛玉抓周抓出凤宝一事,雍亲王也是知道的。
但他知道的只是管事妇人回来说的一知半解的东西。
这会儿他就正独自坐在书房里,在想刚才管事仆妇的话:“当时,黛玉格格抓出凤宝后,林如海之妻就将奴才们让到大厅之外,并将奴才们的名姓记了,并禁约着奴才们不得将此事外传。她们几个主子就在厅上商议,想是在说如何处理这事。后来唤进去一个内侍拿了那盒凤宝出去,想是交给北静郡王他们看了。后来就听说北静郡王等人进宫去了。想是去觐见圣上。再后来,就有北静郡王的内侍来传北王的谕令,让看到的各府各人均不得将此事说出去,否则有性命之忧。大家都没有用抓周的宴席就辞别回府了。奴才一回府,不敢有耽搁,立时就来向主子报说此事了,因主子出外未回,奴才不敢怀密外出,就一直在书房旁的耳房里候着主子。”雍亲王见那仆妇别无话回,就让她退下后,不得再传此事,否则有性命之忧。等那仆妇领谕退下,雍亲王即陷入了沉思。
这书房建于前院的后殿,中有密室,每当有了烦难之事或是十分隐密之事,雍亲王就会来到这里,在这小小的空间,雍亲王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听了从林府回的仆妇的话以后,雍亲王心思百转,疑窦重重,心中烦闷不已,于是又进到这个密室来了。
一到密室,雍亲王烦闷的心情立时就习惯性地平静下来。
他坐到椅子上,心思电驰,仔仔细细的从仆妇的每一个字来寻踪觅迹。
他眉头紧锁着,低头想到,既是北静郡王等入宫觐圣后才回来下的谕,那这谕就是圣旨。这说明什么?也就是说:“这凤宝是皇阿玛派人悄悄放在那里的。皇阿玛为什么要拿一盒凤宝去试一个周岁的女孩子?是听说这小女孩子有诸多传奇引动好奇,还是真的有让这孩子当皇后的意思?自三位皇后相继薨逝后,现在中宫空着,倒是真的缺位皇后,但如今皇上已是60多岁的人了,要娶这孩子也至少要等十余年去了,到时候,皇阿玛就已是80来岁的人了,活不活得到那时不说,但在那时立一位小姑娘为后却是不可能。”
雍亲王起身在书房中走动起来,边走边想:如果不是为皇阿玛立后试的林黛玉的话,那皇阿玛是为谁试的?为继任之君?如今有资格继任君位的皇子们,包括自己在内都是有福晋的,不可能在十多年后休了自己的福晋来娶林黛玉的。当然不排除福晋去世后续娶。但这不应该是皇阿玛会想的吧。那么,这个小皇后是为谁试的呢?
雍亲王走来走去,百思不得其解。雍王府是管理得极严谨的,在雍亲王府中,这书房又是重地,无雍亲王的命令,虽也不敢进来,更别说进这密室了。每当雍亲王在密室里面来回走动之时,书房外面侍候着那些侍从们当然也是不敢进到里面来的。因用膳时间已过了很久了,那膳房的人也来这院里看过几次,却没有任何人敢进来请雍亲王用膳。
雍亲王却不觉得是空着肚子的,他在屋里低着头想一会儿,又抬起眼凝眸一会儿,有时起身走一会儿,一时又坐一会儿,就在想黛玉抓周一事中皇上的考虑。忽然,一丝不能确定的感觉浸上心头。他想起了一件事。
你道他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呢?原来,他想起了发生在明朝时的一件事情。当了皇帝的朱棣年老之时不喜欢自己那个当了太子的儿子,觉得他年纪过大、体形太肥且腿有残疾,一句话,形象不太好,所以不想传位给太子。但这个太子治国很能干,朱棣当皇帝后东征北伐的,这十多二十几年就全委托给太子治理国家。所以朱棣就废太子一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一位大臣劝他,说太子给他生了一个好皇孙啊。朱棣就是看在这好皇孙的份上最终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并提前将这个皇孙立为皇太孙,朱棣死后,太子在继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前面那位皇太孙刚在几个月前封为皇太子,现在当然顺理成章地继位为帝了,也就是明宣宗。那么,这一次父皇会不会也想隔代传位呢?
雍亲王心中如遭电击,他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地计算起来。现在皇上是60多岁,如果皇上现在计划自己继位者人选的话,计划时间应该不会超过十年。十年内,那么,这些皇孙的年龄至少要有十六岁才会被当作嗣君的人选吧。那么现在这些皇孙的年龄应该有6岁以上了。这6岁以上的皇孙,现在有资格继位的皇子,除了八阿哥之外,均有,连自己都有两个6岁以上的儿子。皇上考虑中的皇孙是谁呢?
雍亲王忽然心中一跳:难道皇上对废太子失望后,就将希望寄托在废太子的儿子弘晰的身上了?他想到皇上是那么的喜欢弘晰,长年就破例养在宫中,现在应该是十几岁了吧,才让他分府出了紫禁城。如果真是为他择后的话,十年后,这弘晰就有二十几岁了,正是做嗣君的最好时间。
越想越怕,背上已是出了汗了。他转念一想,也不一定是为弘晰,这弘晰是汉女之后,在考虑时会排在满蒙血统的皇嗣之后吧。他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已是十三岁,一个已是六岁。那就是说,如果皇上真的是想从皇孙中选人的话,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有份的。想到大一点的弘时,雍亲王摇了摇头,心想,这个放纵无行的孩子一直不为皇阿玛喜欢,且也是汉女血统,是不可能有希望的。那么弘历有不有希望呢?这孩子生的时候也是出现了不少的祥瑞,自己也曾找人暗中算过,说这孩子贵不可言。那么真的是弘历与黛玉这两个孩子有缘了?可皇上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弘历啊,又怎么会将他考虑在内?
雍亲王皱着眉,又在书房中走来走去的不断想着。他想,如果皇阿玛真的要隔代考虑的话,一定会将所有有资格的孩子都考虑进去,这中间当然就会有弘历了。只要有希望就好办。就算是隔代传位,皇阿玛也得考虑这皇孙的父亲吧,照此,弘历是更有优势的。
这样想着,雍亲王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大致测算皇上的想法,那就是可以向皇上请旨,让弘历去跟着在家丁忧的林如海学习。如果皇上同意让弘历单独去跟师如海的话,则皇上将弘历作未来之君的可能性就特别大了。如果让弘晰或别的皇孙也来跟着学的话,那么这跟来的皇孙就比弘历更有作继君的可能了。雍亲王想,如果弘历是嗣君的话,自己继位的可能性就会更有把握吧。
雍亲王想定,有些虚脱地躺到椅上,才感觉饿得很了。
他走出书房,命传膳,就放在他书房的案上。那膳食房一听,忙将他的膳食摆了上来。他的膳食就远不如他的父皇了,非常节俭,总是四菜一汤。雍亲王边吃这饭食,一边就在心中把奏折的内容打了个腹稿,想着就快要破译皇上的圣意了,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诡秘笑纹在他脸上一闪。他身边的贴身侍从恰在这时看着他,一见这抹诡异之笑,立时低下了头,他知道,凡是侦知主子心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不由心中害怕起来。
欲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