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红楼之李纨 正文 第二十章

正文 第二十章

目录:红楼之李纨|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有话要说:</br>王夫人改造过程。。。。。很艰巨!

    好吧,找了很久,这七言总算找了一首,虽然不怎么满意,还是用了。<hr size=1 />

    贾母拉着李纨说话,李纨自然拿出哄太后的手段,将贾母说得高兴。又将给贾母的珊瑚盆景奉上。众人便围在一起鉴赏。

    又过了半日,便见有人通报,道是贾珍并尤氏来请郡主至家庙祭拜祖宗。

    贾母便点头笑道:“快叫他们进来!”

    贾珍二人忙进来见过贾母,贾母便指着贾珍对李纨笑道:“这是你珍大哥哥,珍大嫂子。”

    李纨便笑盈盈站起来对贾珍并尤氏施礼,贾珍二人忙避开道:“郡主折煞我们了。”

    尤氏上前拉着李纨的手,对贾母笑道:“老太太最是喜欢漂亮孩子,如今郡主到了,日后咱们这些人可就不得老太太欢心了。”

    贾母大笑,道:“把你美的,不过是说自己只比郡主差一点子罢了。莫道我听不出来。”

    尤氏便拿绢子捂嘴直笑,道:“可见这人还是不能惹了‘妒’这个字,现被老太太揭出来,我这脸可往哪搁呢?”

    李纨虽此刻不能回金陵进宗祠祭拜,却仍同贾珠二人在贾母一众人等陪同下至家庙祭了先祖,贾珍既是族长,便主持了祭礼,告慰祖宗曰:某年某月某日,荣国府一支——贾政之长子贾珠已经娶了李氏之女李纨。又翻开族谱,将李纨之名写在了贾珠名下,为贾李氏。

    李纨心中一叹,女人在古代实在没地位,不仅父母给取的名字留不下,连姓都要排在男人之后,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庸罢了。无奈社会制度如此,只靠李纨一个小女子实在无法与之抗衡,能做的不过是在心中感叹而已。

    李纨并贾珠又同族中各人见了。

    古代这种仪式,自然是极为耗时,李纨折腾完祭礼便似连骨头都要散架一般。

    贾母甚为体谅,待回了荣国府,便对贾珠李纨二人连道:“快回去歇着,我这里不用你们陪着,二太太留着就行了。”

    贾珠便笑道:“老太太不待见孙儿么?”

    贾母道:“你小两口正是新婚,不回去好好相处,倒陪着我这老太婆作甚?没得叫人说我不识趣。”这话说得旁边的人都笑起来。

    李纨便红了脸,道:“老太太惯会打趣。”

    到底又陪着说了会话,才在贾母催促下与众人告别。从始至终,都未提起过李纨院中添人之事。

    贾母待贾珠二人告退,便沉下了脸,喝道:“老爷太太们留下,其余人都出去!”

    下人们个个不敢则声,鱼贯而出。赖嬷嬷守在门外,对那些小丫头们喝道:“离远些,准备好茶水,若叫你们便快些回来。”

    贾政等人不知甚么事情叫贾母生了气,俱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王夫人明知是甚么事,却不敢说话。

    贾母坐在榻上,缓缓道:“二太太,昨日珠儿身边伺候的人都去哪了?”

    王夫人忙站起来回道:“回老太太的话,珠儿的奶母因她儿媳妇儿生产,故告假回去了。”

    贾母便点头,道:“珠儿身边的两个通房,两个大丫头,四个二等丫头,四个三等丫头,并洒扫婆子们也都一并告假了?”

    王夫人听得一头冷汗,便跪下回道:“回老太太话,珠儿与郡主大婚,两个通房不敢去院子里伺候。其余人等俱都......”

    贾母一声断喝,怒道:“好了!叫你管家,却管成这般模样。昨日郡主院子里一个伺候的小丫头都没有,要水还是带着品级的女官亲至厨房。这事说出去,咱们荣国府颜面何存?”

    贾赦夫妻见贾母发怒,忙得都站起来,垂头不语。内宅之事,贾政本就是万事不管,此刻听见贾母之语,登时吃了一惊,忙跟着跪了,言道:“老太太息怒,出了这等疏漏,都是政夫妇不是!”

    贾母便道:“自然是你们不好,万幸郡主乃大家闺秀,并不与人计较。她虽能当做若无其事,我却不能视若无睹!”顿了顿,又道:“这起子不懂规矩的丫头婆子,日后也不必派到郡主院里了。”

    贾母见王夫人不语,遂道:“你如今也是婆婆了,日后还是保养身体为要,待郡主回门之后,便劳动郡主管家罢!”

    王夫人听了,便如五雷轰顶,半晌方低声应是。

    贾母便缓了声气,道:“起来罢,都坐着。”

    几人战战兢兢地坐了。贾母方道:“我瞧着郡主模样又好,说话行事又大气,并不是那扭扭捏捏装模作样之人,太后既将许嬷嬷给了郡主,想必是极为看重她。郡主若是个不好的,怎当得太后如此?可见圣上对咱家真是皇恩浩荡。”

    贾母对李纨似极满意,又道:“你们瞧见珠儿今儿穿的褂子没,做工极精致,听说是郡主亲制,可见郡主贤惠。”众人自然接了贾母话头,直夸李纨。王夫人面色尴尬,只低头喝茶。

    贾母瞧见,知她心虚。本不想再说,又不放心,便点点头,半晌,方低声道:“再一个,我也是做婆婆的,平素可曾拿捏了你们?”

    王夫人并邢夫人都立起身来,道:“老太太最是和善的。”

    贾母便道:“既如此,媳妇儿万不可记恨郡主才是。”

    王夫人忙道:“媳妇儿并不敢。况且,郡主并未做错甚么事。”

    贾母便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我知道你平素最是知礼的,这次不过一时疏忽罢了。也难怪,这与皇家联姻,事情繁琐,偶尔失误也是在所难免,媳妇儿倒也不用太过自责。”

    这便是贾母帮着王夫人找理由了,王夫人到底是大家出身,此刻自然知道借梯下楼,忙应声道:“多亏老太太体谅媳妇儿。”

    几人又陪着贾母说了会话,方散了去。

    贾政与王夫人回了自己房中,俱都坐在里间各自喝茶。

    王夫人吃了这等瓜落儿,心中实在不爽,只在心中暗暗盘算。贾政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见王夫人心不在焉的模样,更是不忿,刚想训话,便听有丫头报道:“老爷,太太,郡主并郡马爷来了。”

    贾政忙道:“快叫进来罢!”

    小丫头将帘子打起来,贾珠并李纨进了屋子。欲待见礼,贾政忙起身道:“郡主不可!今儿在老太太那已是越礼了。”

    李纨笑道:“老爷快请坐!老爷与我父亲极为交好,媳妇儿进宫前的事儿,还是老爷出面在圣上面前澄清,媳妇儿自然记着的。况且,媳妇儿既嫁进了贾家,自然是贾家的人。老爷不必拘束。”

    贾政听了心中熨帖,捋着胡子笑道:“既如此,日后行了福礼便罢了。珠儿便揖礼罢。”李纨与贾珠便笑着应了。

    二人对着贾政与王夫人见了礼。贾政笑道:“快坐罢!”自有小丫头们将茶捧了上来。

    王夫人正襟危坐,面色和蔼道:“老太太不是叫你们好好歇着?我与老爷这里很不用你们陪着。”

    贾珠便笑道:“太太说得是,儿子也这么说,偏郡主说要来早晚请安呢。”

    贾政道:“这便是郡主知礼了。”

    王夫人面色复杂,看了一眼李纨,并未说话。

    李纨笑道:“老爷谬赞了。”顿了顿,又笑道:“媳妇儿也没甚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前儿绣了几幅炕屏,想要孝敬太太,也不知道太太嫌弃不嫌弃。”

    按说一般人家闺女嫁进夫家,俱都要为家中长辈准备绣活,以展示自己贤良。不过因着李纨身份特殊,也无人敢开这个口。

    王夫人见李纨主动提及,心中稍稍好过,忙笑道:“看你说的,快拿上来我瞧。”

    邀月并怜星二人带着几个宫娥将那炕屏抬了上来。

    只见四扇炕屏,乃绣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

    第一副是一条小河,河上一名头戴箬笠的渔夫撑船,河旁种着柳树,那柳枝随风飞舞。上配着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二幅却是一个荷塘,荷花梗携着花苞,蜿蜿蜒蜒从层叠的荷叶中探出了头。一只蜻蜓立在花苞尖上振着翅膀,也不知是欲要飞走,还是刚刚飞来。上配诗句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幅不过是一个书生立在山腰的亭子旁,远处一片红色的枫树林。配诗曰:“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四幅为两个老者正在拥炉饮酒,屋外飘着大片的雪花,上配诗曰:“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员苑尤分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四幅绣品用玻璃衬了,底座为黄梨木雕成。

    王夫人见了暗自赞叹李纨手巧,正想说甚么,贾政却笑道:“果然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小姐,这绣画意境极佳。”转头对王夫人道:“不如给我摆在外书房罢?”

    王夫人便笑道:“老爷也来跟妾身抢东西么?”

    贾政见王夫人态度略有回转,很是欣慰,遂点头道:“既然是你太太喜欢,便收着罢。”

    李纨便微微一笑,对贾政与王夫人道:“蒙老爷太太不嫌弃,媳妇儿还以为定不入老爷太太的眼呢。”

    转头从邀月手中接过一轴画卷,奉给贾政道:“这幅戴嵩的《乳牛图》是皇祖母给媳妇儿的,给老爷赏玩。”

    贾政听了连道:“这如何使得?”

    李纨便将画卷放在桌上,笑道:“皇祖母给了媳妇儿,是慈爱之心,媳妇儿孝敬老爷是孝敬之心。况且都是一家人,也不是拿出去卖了,并不存在对父皇和皇祖母不恭之意。”

    贾政听了方不理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之李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李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