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2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目录:大时代之1983| 作者:杨叛儿| 类别:都市言情
在戈文的示意下,接下来的几天,包括《羊城晚报》、《文汇报》、《山西青年报》等一系列对戈文支持的报纸都开始刊登了关于《亮剑》批评的读者评论文章。
这些文章或对《亮剑》小说中的军事知识提出了质疑,或深刻挖掘我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各种动人事迹,或对把日本鬼子写的如此面善是否恰当……总之就是目的就一个,就是淡化国民党的问题,转移读者们的目光,将讨论话题集中到李云龙和赵刚的身上。
可是就算是这样,关于楚云飞的赞美和讨论依旧屡屡不绝。
无奈之下,戈文开始赤膊上阵,他亲自上了上海交通广播的一档节目。
在节目中,戈文将自己创作《亮剑》的目的、小说中的各种桥段的来源、为何塑造李云龙这样一个草莽将军、《亮剑》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之类向听众朋友们一一做了介绍。
不过,在接听听众热线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突发的情况——
“戈文,《亮剑》是不是把日本鬼子写的聪明了一点啊?这和其他小说以及电视、电影里可不一样。”一个比较年轻的听众打进来的电话问戈文。
“呵呵……什么才是不聪明?像《小兵张嘎》里的龟田队长那样?把灯光打暗,故意露出些狰狞的笑容,然后“吆西吆西”,出几个自认为是的蠢主意,然后自投罗网?……拜托,那是电影中的虚化,是为了电影故事情节故意刻画成那样的。如果日本鬼子真的都像龟田大队长那样蠢,他们能侵略中国八年之久吗?这不是说我们中国人更差劲吗?”戈文对着话筒,借《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向这个听众分析起来。
电话那头,那个听众恍然大悟的嗯嗯嗯了许久,然后又问道:“那国民党呢?真实历史中真的有类似楚云飞这样的人物吗?”
“这个……”戈文有些头痛,他现在真的不想聊关于这方面的话题。
之所以如此,却是怕别有用心的人会借着《亮剑》来鼓吹他们的道理,迷惑大众。
其实早在穿越不久,深深的融入到这个时代后,尤其是当自己提出个人生命价值观的概念后,戈文就注意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有一小撮人在借着“创作自由”这个概念,在否定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政策是我党对文化科学事业的一贯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文艺采取了更加符合艺术规律的政策。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个人精神劳动的结晶,只有给作家以创作自由,才能解放文艺生产力,繁荣文艺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艺事业之所以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因为“双百”方针和创作自由政策的结果。
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个人的自由应以不损害社会和他人的自由为前提,作家的创作自由最起码也应以不损害社会为前提。
而这一小撮人却在强调创作自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想怎样就怎样。他们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全盘否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宣扬****、暴力、封建迷信,片面强调文艺的特殊性、**性,凡是党对文艺事业所提的意见,都被看成是对文艺的“介入”和“千预”而加以拒斥,妄图把文艺阵地搞成他们的“**王国”。
在这种文艺思想下,一大批描写暴力、斗殴、凶杀、****的地摊文学作品充斥了书刊市场。这些作品宣扬不讲丝毫社会公德,只讲哥儿义气的所谓“友情”,渲染野蛮凶残的暴行,宣扬“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主义,在青少年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安定。
这根本不是文学的繁荣,而是文学的堕落,不是审美品格的提高,而是欣赏趣味的下降。这种表面上看似繁价的文化市场,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更让戈文感到厌恶的是,这一小撮人他们崇详媚外,主张全盘西化。
他们认为中国需要象西方那样来一次启蒙运动,来一次浪漫运动,需要出现卢梭、尼采那样的人物来唤醒世人。对西方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加分析地大量引进。尼采的超人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被广为传播。
中国未得贝尔文学奖,他们就说我们的文学落后。他们轻易的贬低抹杀了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学成就,他们贬低新文化的棋手鲁迅先生,对民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一个劲的鼓吹。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当代文学,也极力的否定。这等于是把中国解放以来的整个文学体系给全盘否定了,他们甚至主张要重写当代文学史。
在创作中,他们不顾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生硬地模仿西方人的表现手法,内容上主张写全人类所共通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本能、性,企图以此来使中国文学走向一世界。对电影的评价也是只看能否在国外获奖。对外国的不健康的文学作品也大量翻译介绍过来。总之,什么都是西方的好,连一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都没有,简直不要碧莲。
而《亮剑》虽然写了一些敏感的内容,但是却是一部很正能量的作品,有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不然也不会得到巴老的认同,也不会通过中国新闻出版局的审核。
《亮剑》根本就和这一小撮人的作品不是一路货,可是戈文却担心这些人借题发挥,引导广大读者走上危险的道路。
这正是戈文为何看到那些报纸上竟然对《亮剑》众口一词称赞,并对楚云飞极力颂扬,感到有些疑惑和担忧的原因所在。
现在电话里的这个年轻人无意间提的这个问题,让戈文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为好,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良知和天性告诉他不能避讳这些,要实事求是。
于是戈文停顿了片刻,还是坦然的对着话筒说道:“有的。国民党中也有像楚云飞这样的军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出现过类似楚云飞这样的爱国将领,不管是卢沟桥事变,还是上海保卫战,都有无数的国民党军官为了祖国浴血奋战,致死不悔……爱国是不分党派和政治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从初中的历史课本里就能够发现……不过,除了这些英勇战斗的英雄外,国民党更多的还是那些碌碌无为,贪婪成性的将领,不然我们党怎么靠着小米加步枪就打倒了代表着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国民党?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的利益,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老
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我知道了,谢谢戈文你的回答,祝你《亮剑》大卖。”电话里这个年轻的听众真挚的祝福了一下,然后挂断了电话。
“好了,现在我们就接听一下三号线的热心听众的来电。”主持人没有观察到戈文的异样,在结束了这一通热线后,又接入了下一个热线电话来。
或许是因为刚才那位年轻听众的提问提起了大家的兴趣,接下来的热线电话中居然有很多关于对国民党对楚云飞的讨论,让戈文都有些疲于应付起来。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除深圳外最先发展起来的大城市,这里的人们对外来的思想文化接受的程度最高,争议也最大。
这些年来,大家在公共场合里对国民党的事情一直都是避而不谈,生怕会引出什么问题来,现在有这么一个场合,众多听众的话匣子一下子都打开了,都抢着想和戈文探讨探讨一下。
而这时,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眼前的这一幕场景是多么的让人挠心。
尤其是当他看到广播室的落地玻璃窗外,上海交通广播电台的一众领导或神色紧张或神情严肃的站在外面,静静的听着广播注视着广播室里的动静时,主持人连话都说的结结巴巴起来。
而这时,热线电话的讨论话题已经转到了对改革开放、对公有制私有制、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讨论上来了。
好在有戈文在。
戈文沉着冷静的和听众们探讨着关于国民党关于经济体制的各种话题,始终保持着把讨论限定在了可控的范围之内。
再加上这时广播室外,交通广播台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由台里的几个同事打进电话,将热线的讨论内容慢慢的往李云龙、《亮剑》小说上带,这才让这期节目顺利的结束。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期节目就到此为止,欢迎大家在明天的同一时间收听‘艺术访谈’节目。听众朋友们,我们明天见。”
当节目主持人将这段结束语勉强说完,他的后背已经流出了无数层细密的汗水,上身的外衣都被浸透的湿漉漉的。
而戈文此时也是精疲力竭的瘫倒在椅子上。
好累!
“吱呀”一声。
广播室的隔音门被推开了,一众工作人员都急冲冲的赶了进来。
……
……
这是星期五的更新,晚上就开始补之前欠下的更新,具体几章,还要看码字时间的长短。(未完待续。)
这些文章或对《亮剑》小说中的军事知识提出了质疑,或深刻挖掘我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各种动人事迹,或对把日本鬼子写的如此面善是否恰当……总之就是目的就一个,就是淡化国民党的问题,转移读者们的目光,将讨论话题集中到李云龙和赵刚的身上。
可是就算是这样,关于楚云飞的赞美和讨论依旧屡屡不绝。
无奈之下,戈文开始赤膊上阵,他亲自上了上海交通广播的一档节目。
在节目中,戈文将自己创作《亮剑》的目的、小说中的各种桥段的来源、为何塑造李云龙这样一个草莽将军、《亮剑》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之类向听众朋友们一一做了介绍。
不过,在接听听众热线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突发的情况——
“戈文,《亮剑》是不是把日本鬼子写的聪明了一点啊?这和其他小说以及电视、电影里可不一样。”一个比较年轻的听众打进来的电话问戈文。
“呵呵……什么才是不聪明?像《小兵张嘎》里的龟田队长那样?把灯光打暗,故意露出些狰狞的笑容,然后“吆西吆西”,出几个自认为是的蠢主意,然后自投罗网?……拜托,那是电影中的虚化,是为了电影故事情节故意刻画成那样的。如果日本鬼子真的都像龟田大队长那样蠢,他们能侵略中国八年之久吗?这不是说我们中国人更差劲吗?”戈文对着话筒,借《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向这个听众分析起来。
电话那头,那个听众恍然大悟的嗯嗯嗯了许久,然后又问道:“那国民党呢?真实历史中真的有类似楚云飞这样的人物吗?”
“这个……”戈文有些头痛,他现在真的不想聊关于这方面的话题。
之所以如此,却是怕别有用心的人会借着《亮剑》来鼓吹他们的道理,迷惑大众。
其实早在穿越不久,深深的融入到这个时代后,尤其是当自己提出个人生命价值观的概念后,戈文就注意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有一小撮人在借着“创作自由”这个概念,在否定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政策是我党对文化科学事业的一贯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文艺采取了更加符合艺术规律的政策。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个人精神劳动的结晶,只有给作家以创作自由,才能解放文艺生产力,繁荣文艺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艺事业之所以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因为“双百”方针和创作自由政策的结果。
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个人的自由应以不损害社会和他人的自由为前提,作家的创作自由最起码也应以不损害社会为前提。
而这一小撮人却在强调创作自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想怎样就怎样。他们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全盘否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宣扬****、暴力、封建迷信,片面强调文艺的特殊性、**性,凡是党对文艺事业所提的意见,都被看成是对文艺的“介入”和“千预”而加以拒斥,妄图把文艺阵地搞成他们的“**王国”。
在这种文艺思想下,一大批描写暴力、斗殴、凶杀、****的地摊文学作品充斥了书刊市场。这些作品宣扬不讲丝毫社会公德,只讲哥儿义气的所谓“友情”,渲染野蛮凶残的暴行,宣扬“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主义,在青少年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安定。
这根本不是文学的繁荣,而是文学的堕落,不是审美品格的提高,而是欣赏趣味的下降。这种表面上看似繁价的文化市场,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更让戈文感到厌恶的是,这一小撮人他们崇详媚外,主张全盘西化。
他们认为中国需要象西方那样来一次启蒙运动,来一次浪漫运动,需要出现卢梭、尼采那样的人物来唤醒世人。对西方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加分析地大量引进。尼采的超人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被广为传播。
中国未得贝尔文学奖,他们就说我们的文学落后。他们轻易的贬低抹杀了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学成就,他们贬低新文化的棋手鲁迅先生,对民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一个劲的鼓吹。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当代文学,也极力的否定。这等于是把中国解放以来的整个文学体系给全盘否定了,他们甚至主张要重写当代文学史。
在创作中,他们不顾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生硬地模仿西方人的表现手法,内容上主张写全人类所共通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本能、性,企图以此来使中国文学走向一世界。对电影的评价也是只看能否在国外获奖。对外国的不健康的文学作品也大量翻译介绍过来。总之,什么都是西方的好,连一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都没有,简直不要碧莲。
而《亮剑》虽然写了一些敏感的内容,但是却是一部很正能量的作品,有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不然也不会得到巴老的认同,也不会通过中国新闻出版局的审核。
《亮剑》根本就和这一小撮人的作品不是一路货,可是戈文却担心这些人借题发挥,引导广大读者走上危险的道路。
这正是戈文为何看到那些报纸上竟然对《亮剑》众口一词称赞,并对楚云飞极力颂扬,感到有些疑惑和担忧的原因所在。
现在电话里的这个年轻人无意间提的这个问题,让戈文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为好,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良知和天性告诉他不能避讳这些,要实事求是。
于是戈文停顿了片刻,还是坦然的对着话筒说道:“有的。国民党中也有像楚云飞这样的军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出现过类似楚云飞这样的爱国将领,不管是卢沟桥事变,还是上海保卫战,都有无数的国民党军官为了祖国浴血奋战,致死不悔……爱国是不分党派和政治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从初中的历史课本里就能够发现……不过,除了这些英勇战斗的英雄外,国民党更多的还是那些碌碌无为,贪婪成性的将领,不然我们党怎么靠着小米加步枪就打倒了代表着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国民党?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的利益,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老
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我知道了,谢谢戈文你的回答,祝你《亮剑》大卖。”电话里这个年轻的听众真挚的祝福了一下,然后挂断了电话。
“好了,现在我们就接听一下三号线的热心听众的来电。”主持人没有观察到戈文的异样,在结束了这一通热线后,又接入了下一个热线电话来。
或许是因为刚才那位年轻听众的提问提起了大家的兴趣,接下来的热线电话中居然有很多关于对国民党对楚云飞的讨论,让戈文都有些疲于应付起来。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除深圳外最先发展起来的大城市,这里的人们对外来的思想文化接受的程度最高,争议也最大。
这些年来,大家在公共场合里对国民党的事情一直都是避而不谈,生怕会引出什么问题来,现在有这么一个场合,众多听众的话匣子一下子都打开了,都抢着想和戈文探讨探讨一下。
而这时,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眼前的这一幕场景是多么的让人挠心。
尤其是当他看到广播室的落地玻璃窗外,上海交通广播电台的一众领导或神色紧张或神情严肃的站在外面,静静的听着广播注视着广播室里的动静时,主持人连话都说的结结巴巴起来。
而这时,热线电话的讨论话题已经转到了对改革开放、对公有制私有制、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讨论上来了。
好在有戈文在。
戈文沉着冷静的和听众们探讨着关于国民党关于经济体制的各种话题,始终保持着把讨论限定在了可控的范围之内。
再加上这时广播室外,交通广播台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由台里的几个同事打进电话,将热线的讨论内容慢慢的往李云龙、《亮剑》小说上带,这才让这期节目顺利的结束。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期节目就到此为止,欢迎大家在明天的同一时间收听‘艺术访谈’节目。听众朋友们,我们明天见。”
当节目主持人将这段结束语勉强说完,他的后背已经流出了无数层细密的汗水,上身的外衣都被浸透的湿漉漉的。
而戈文此时也是精疲力竭的瘫倒在椅子上。
好累!
“吱呀”一声。
广播室的隔音门被推开了,一众工作人员都急冲冲的赶了进来。
……
……
这是星期五的更新,晚上就开始补之前欠下的更新,具体几章,还要看码字时间的长短。(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时代之198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